查看原文
其他

东西文娱&东西消费观点| “潮流”消费阶段性的五个可看方向和两大机遇

东西消费 东西消费与科技 2022-06-11


导读


潮玩之外,潮流消费的空间远不止于此。大国崛起,为本土消费市场的成长与价值释放提供了土壤。未来有哪些方向值得关注,是东西文娱|东西消费此前“潮流消费,寻找下个千亿市场”的重要议题。


基于自身的行业调研与研究,我们粗略地总结了潮流消费阶段性的五个可看的方向和两大机遇,东西消费主笔习睿也在7月8日的会议上做了闭门的分享。结合潮流消费后各个参与嘉宾的观点挖掘与思考,会后与行业分析人士和投资者的交流,我们认为阶段性的看点不变。当然这些看点不是全部,我们也将根据后续的调研迭代更新,具体可见我们VIP读者通道的朋友圈更新。


 

下为东西消费主笔习睿在“潮流消费,寻找下个千亿市场”在7月8日会议的独家分享,完整ppt可通过我们VIP读者通道(见文末)索取。了解7月8日会议现场可点击视频观看(文末),预告东西文娱|东西消费9月会议即将启动,敬请期待。


五个可看的方向

 

一|潮玩

 

作为目前潮流消费里面的第一大品类,我们无法绕过潮玩去看整个潮流消费市场。那么在我们看来,除了龙头还有一些后备的资本化,潮玩市场有两点在今年还是可以关注一下。

 

第一个就是海外。对于部分潮玩公司来说,出海有的已经做了一段时间了。那根据反应跨境消费出口的报告,海外盲盒线上消费爆发式增长,同比增速超400%。这当然是比较积极的,但根据一些业内人士给我们的反馈来看,海外市场没有想象中那么好做。

 

有几个问题。第一就是辐射东南亚相对容易,欧美比较难。因为全球市场对于潮玩的需求标签跟国内是不太一样的。北美的消费者对科幻、英雄主义等题材更感兴趣,东南亚消费者在“萌”上面和我们比较互通一些。所以也就反向要求潮玩手办开发风格多元化一些。不仅是有可爱风,暗黑、酷炫等不同风格都需要有。第二,海外市场整体还是由强IP推动的市场,版权的门槛很高。第三,部分潮玩和文化内容是联系在一起的,但有些内容很容易有一些文化风险。整体上看,需要耐心。

 


除了出海外,潮玩市场还有一个比较值得看的点是本土原创IP。

 

但本土原创IP层面,设计师潮玩IP还没有脱离原有的爆款逻辑,营销路径、销售路径都没有摆脱原先的模式,所以从孵化IP的角度,短期内出大爆款不现实。但本土原创IP这一类别中,有一个蛮有看点的方向,就是国潮IP。

 

为什么说国潮IP具有爆发潜力?相比于其他IP品类,国潮IP和文旅消费、目前倡导的传统文化内容消费结合非常紧密,使得在渠道,营销等层面都有更丰富的要素来支撑。

 

在和相关人士的交流后,我们获得的信息是,今年下半年很有可能成为爆款的一个国潮IP就是敦煌。一系列围绕敦煌IP的内容、手办衍生品正在准备进入市场中。

 

不过,国潮IP的局限在于,整个设计的链条和授权的体系还比较混乱,缺乏有效地管理,导致反向地给国潮IP开发带来了负面影响,但考虑到大势所趋,国策所在,未来国潮领域会有机会出现一个本土“万代”吗?可以大胆想想。

 

二|处于向大众化消费区间的小众文化品类

 

这一方向比较典型的就是二次元文化。二次元文化从消费层面,是出现了破次元壁,或者泛二次元化的。在这一过程中,除了手办,最为显性的品类是服装。比如“三坑”服饰,代表性的公司是猫星系。

 

结合一些目前的表现,能走向大众区间有三个因素很重要,本土化、相关的生产制造过程相对产业化以及还有一点就是争议属性相对较低(要符合整个环境的大基调)。

 

三|国风

 

国风和国潮其实有很大的不同。国风带有一定潮流消费的属性,但在元素上非常的受制于传统文化。这就使得国风的消费门槛其实相对较高,但这不影响国策倡导,本土传统文化提倡后国风消费的流行。

 

国风消费现在已经出现几个典型的品类代表。服饰、器具还有一些国风体验,甚至摄影。

 

国风消费有两个大的立足点,一是政策层面的推动,是否能够在教育层面、文博、文创层面得到放大?二就是国风这一品类有较大的出海潜力,从一些政策导向来看,是有意识地开始推动国风回归的同时,积极向外走的。

 

不过,国风消费现阶段的局限还是在于商品化过程中成本还是控制不了,工业流程也没有建立起来。需要时间。

 

四|数字分身

 

这一代年轻人甚至更年轻人的显然对虚拟娱乐是熟悉的,而对于目前由虚拟社交、虚拟偶像推动的数字分身,也很有兴趣。

 

拥有一个数字分身,是塑造自己互联网人设,也是一种潮流的生活方式。而以数字分身为起点,数字分身的虚拟服饰、游戏、音乐体验等等都已经有一些案例。

 

目前从技术层面,简单意义上的数字分身已经可以实现,但是数字分身用怎样的机制实现更大的商业化,是需要时间去探索。但毫无疑问,围绕数字分身消费的一切在未来都与潮流消费有关系。

 


五|“潮流”社交形态

 

目前典型的就是密室和剧本杀。尤其是剧本杀,据美团数据,2020年下半年密室类目收录门店数量达到8500家,同比增长50%。2020年下半年剧本杀类目收录门店数量超过9400家,同比增长380%。

 

其实剧本杀和密室爆发的一个支撑点,是他们 的“内容+体验+社交。内容+体验+社交,强互动,沉浸式,匹配了Z世代对于社交的需求。这完全是一种潮流消费的形态。

 

沿着内容+体验+社交的逻辑,未来是否会出现其他符合潮流的品类,而且是在线下,这个可以挖一挖。

 


两个机遇

 

过去我们在探讨潮流消费的时候,可能是因为二次元文化,大家普遍会将日本市场作为对标。但先不说二次元我们已经进入到本土内卷,我们潮流的消费导向和偏好实际上和日本存在很大的差异。

 

对比中日年轻一代的生活方式,我们会发现,国内可能已经走得更快更远。日本一些流行的趋势,在我们来看是反差很大的。比如消费个性化、消费数字化等等。通过这上面的总结,可以看到疫情带来的影响可能远比我们想象中的深远。

 

当然,在一些领域,日本市场还是具有借鉴价值。比如虚拟偶像、数字分身这些领域,以及宅文化的一些表现上,可能还会有一些案例很有价值。

 

但总的来说,中国的潮流消费会有两大机遇性的看点,一就是有具有自己强烈的特性,它进入到了一个本土化竞争的阶段。二就是受疫情影响,中国这样的一个相对有活力的环境,也将成为所有潮流消费玩家的淘金地,未来中国潮流消费市场也将进入全球化时代。

 




DEEP | “大时代 大消费”系列会议合集













东西消费的朋友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