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银保监会拟规范“养老社区”业务:首度明确定义,设经营门槛,不符合要求暂停开展新业务,杜绝超售确保充足床位...

13精 13个精算师 2023-11-07

银保监会拟新规

规范“养老社区”业务


①首度明确定义

要求险企要立足主业


②设“八大门槛”

约20余家险企可开展

不符合要求暂停开展新业务


③杜绝超售,确保充足床位

自建养老社区门槛高还要设子公司


④养老社区业务“四不得”

产品要侧重长期,销售人员要考核


1

银保监会拟新规

规范“保险+养老社区”业务

这几年,受个代团队缩水转型压力、外部经济环境,以及消费者的避险情绪影响,寿险业的保费增速明显放缓。


于是,头部险企纷纷寻求转型,面对当前严峻的老龄化形势,不少公司都盯上了“养老”这块蛋糕。


与“养老”有关的保险热点话题,除年前正式试行的个人养老金制度外,应该就是“养老社区”业务了...


据监管统计,截至2020年末,康、国寿、太平等10家保险机构,共投资49个养老社区项目,分布于全国24个省市区,计划投资金额950亿元,涉及床位数8.9万个。


继这些老牌险企后,大家、合众、君康等也开始下场,“养老社区”已进入较快发展阶段!


但是,随着诸多保险公司都蜂拥而至,与以往的诸多热销产品一样,也将难以避免一些竞争乱象问题….


据“13精”获悉,今日,银保监会下发《关于规范保险公司销售保险产品对接养老社区服务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拟出手规范养老社区业务!


2

首度明确“养老社区”业务定义

险企要立足主业,坚持战略引领


1. 首度明确“保险+养老社区业务”定义!

在这次新规制定前,早在2021年监管就已进行过全方面的行业调研,所以,这份征求意见稿虽只有二十条原则性要求,但却是字字珠玑!


对当前险企围绕“养老社区”业务的诸多环节都进行规范,比如,经营门槛、业务模式、销售产品等...


所以,各家想要涉足养老社区发展的保险公司,一定要仔细研读文件。

首先,新规首度从行业的角度,给出“保险+养老社区业务”的定义!


凡是满足以下三个条件的业务,都算是保险公司销售保险产品对接养老社区服务业务,需要符合新规要求。


①保险公司销售保险产品


②向购买相关产品累计缴纳保费达到一定金额的投保人


③提供入住养老社区权益等增值服务的业务


2. 立足主业隔离风险,坚持战略引领!

其次,新规明确经营养老社区业务的原则,一是保险公司要立足主业,二是要量力而行,三是要隔离风险,详见上图。


同时,在开办养老社区业务之前,要充分研判市场,结合自身能力制定战略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和运作模式等。


为什么要强调立足主业和坚持战略引领呢?


第一,从养老社区本身看,就是一个长期的服务,第二,保险产品本身的特性,也是期限长,跨越不同周期。


因此,做养老社区业务,就更要求险企具有工匠精神,慢一点、细一点,才能够行稳致远。


至于,战略引领么?就不得不提,在养老社区发展布局最早的泰康保险!


2007年,泰康开始涉足养老产业,花了很长时间去全世界学习考察,在实践的过程中走了一些弯路。


最终,十六年磨一剑,才创新性地把虚拟的人寿保险和实体医养结合起来,打造出“泰康之家长寿社区”。


对此,泰康董事长就曾表示,这一切源于泰康只做战略的事、长期的事。


3

约20余家险企可开展

经营养老社区业务的“八大门槛”


1. 经营养老社区业务的“八大门槛”!

而且, 由于这是养老产品,期限较长,对消费者而言最关心的,自然是,未来这个产品的服务能否兑现?以及有充足的保障?


所以,要想保证保险业未来能够充分发挥自身长期资金运作与服务相结合的优势,就要首先确保这一业务能够稳健发展!


这样,消费者才不会像曾经听见“卖保险”三个字就有抵触的心理一样,对养老社区有不好的看法。


除前文说的通过战略定位明确险企主体责任,确保险企长期稳健经营外,新规还设定了诸多要求。


第一,就是明确经营养老社区业务的公司门槛,如上图所示。


其中,包括净资产、偿付能力、公司治理、资产负债评估等八项要求。


2. 约20余家险企,可经营养老社区业务!

据“13精”不完全统计,按照2022年三季度末为时点,符合前三项要求的公司至少有29家,如下图所示。

注:根据三季度披露数据的公司整理


其中,国民养老由于2022年刚开业,目前没有连续4个季度的数据,不过,满足门槛要求应该不成问题。


从名单不难看出,都是一些规模较大经营时间较长的公司,也就是说,为保证养老社区业务的稳健发展,险企经营门槛设置的较高。


近年来,通过设定门槛以保证业务稳健发展的还有个人养老金业务,互联网人身险业务等。


详见《监管拟定文件明确险企如何参与个人养老金制度》《互联网人身险业务,不设机构可全国销售》。


3. 不符合要求的险企,要立即暂停开展新业务,整改后恢复!

第二,除符合门槛外,新规还对销售模式等提出要求,详见后文。


第三,凡是不符合新规要求的险企,要立即暂停开展新业务。


停止后的3个月内制定整改计划,并向监管部门报送,在满足规定条件后,可恢复开展新业务。


而且,监管还将以风险为导向,动态评估险企的经营情况,对发现的问题进行窗口指导,并督促公司整改存量问题、调整优化业务模式。


4

杜绝超售,确保充足床位

自建养老社区门槛高还要设子公司


1. 险企要保证充足的床位,杜绝超售!

当然,消费者看重养老社区的核心点,就是有优质的服务,以及充足的床位,能够解决老年人对健康和护理的需求。


因此,新规也指出,险企经营养老社区业务,要充分考虑影响服务供给能力和客户入住需求的各种因素,建立测算模型以确定合理的规模区间。


也就是说,从制度上要求险企按照自身能力开展业务,确保消费者能享受到当初销售时宣传的养老服务!

还是以在养老社区深耕多年的泰康为例,目前,接近7200位老人在泰康之家长寿社区里安享他们的晚年。


在全国27个城市布局了31个“泰康之家”项目,预计累计提供超7万张床位。2023年,在已开业运营的13家社区的基础上,又将有7家建成运营


2. 养老社区的两种模式:重资产模式门槛高,还要设立专业养老子公司!

至于,养老社区的模式,总共有2种。


一是,重资产模式,即险企可以自己投资建设养老社区。


二是,轻资产模式,即险企可以通过租赁或合作的方式,由服务方提供养老社区服务。

其中,对于重资产模式的要求较高,不仅要满足资产负债匹配管理要求,还要符合险资投资不动产的相关规定。


要知道对于投资不动产,偿付能力充足率的门槛是150%,还有上一年盈利等要求。


此外,还要设立专业的养老子公司提供养老服务,并建立有效的隔离机制,比如,不能交叉任职等,详见上图。


但是,无论轻重资产模式,都要求险企要保障养老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对服务方评估,要求股东为长期经营提供支持等。


5

养老社区业务“四不得”

产品要侧重长期,销售人员要考核


1. 对接养老社区的产品要侧重长期,销售人员要考核后上岗!

至于,与养老社区对接的保险产品,也要求充分匹配未来养老的需求,比如,长期年金及中长期保障型产品。


这意味着养老社区对接的产品,都不可能是快返型!


同时,考虑养老社区产品的复杂性,为杜绝因从业人员专业知识不足,解释不清晰,导致消费者因未能充分了解产品形成销售纠纷。


新规还要求险企为养老社区业务,制定专门的保险销售制度,并加强对人员的培训,通过考核后才能开展业务。


像泰康的幸福有约采取的专项销售资格管理和考试,这在当前行业产品分类人员分级的销售管理基础上又有所深化。


详见《保险销售管理办法》。


2. 养老社区业务“四不得”!全方位保护消费者权益~

为全方位保护消费者权益,新规明确险企经营养老社区业务的负面清单,即“四不得”详见上图。


其中,包括不得夸大服务内容,不得模糊保险公司、被保险人、养老社区服务方、服务受益人等各方的法律关系、权利义务。


更重要的是,不允许以养老社区投资为名,投资开发和销售商业住宅。

此外,还要加强信息披露,产品回访,在材料中加粗对责任和服务的标注等,对于消费者投诉的问题监管也会重点关注!


6

鼓励险企提供

规范、保障全面的养老社区服务

当前我国老龄化形势严峻,保险与养老社区结合的模式,可以将医疗、地产、生活、养老服务、保险等资源整合,为未来老龄人群的幸福养老提供更优质的选择。


所以,监管此次发文,更应该看做是为养老社区业务护航指向,为未来健康发展奠定基础,助力养老社区模式发展的更远…

看到这儿,大家是否明白为何新规都是一些原则性要求呢?


其实,在新规的最后一条,就能看出监管出台这一文件旨在规范养老社区的发展,提升险企的供给能力。


在充分利用既有优质资源和专业服务的基础上,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经营管理规范、需求保障全面的养老社区服务!



关注我们


13个精算师

入驻平台:雪球、头条号、微博、百家号、知乎

邮箱:thirteenactuary@163.com

小编微信号:xxjss13

查询海量保险资料关注13精资讯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