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全球课堂·全球城市-北京|陈平原唐晓峰欧阳哲生等北大《北京研究》课程大纲

【编者按】

借转发北京大学现代中国人文研究所的《北京研究》课程大纲,【全球研究论坛】的【全球城市】系列,开启【北京篇】。同时【全球课堂】系列也迎来了北京大学第一个课程大纲。

相关系列:

【全球课堂】

杜维明先生哈佛儒家课程:Moral Reasoning(道德推理)第一讲

全球课堂·哈佛核心课程| 杜维明:Moral Reasoning第二讲

【全球城市】

全球城市·南京丨商伟:李白的梦想“胜地”:金陵凤凰台

​“全球研究论坛· 全球城市系列”/ “长安与洛阳” (第一季)

“分行的两京:唐诗中的长安与洛阳”/“全球城市研究”系列第一季

全球城市·长安洛阳·从洛阳到敦煌|上海书展唐克扬《洛阳劫》对谈系列

全球城市·长安洛阳|唐克扬新书《洛阳劫》,《唐诗与长安》后又一跨界之作

【文化中国的南与北】

【文化中国的南与北】专题(一)|一座中国北方城市的江南认同

文化中国的南与北|从江南、淮北到北方运河城市:区域史视野下的明清中国 | 大学问·学术沙龙002回顾

【文化中国的南与北】之【北京研究】与【全球江南】

文化中国的南与北·全球江南|陈丹丹:清初北京文化中的“江南”

本文转载自:


课程:北京研究 /

陈平原(北大中文系)、唐晓峰(北大城环学院)、欧阳哲生(北大历史学系)、季剑青(北大中文系)、袁一丹(首师大文学院),以及郑欣淼(故宫博物院)、张宝秀(北京联合大学)、林峥(中山大学)等联合讲授。


2023年秋季学期,每周五第3—4节(10:10—12:00)

北京大学理科教学楼303教室

*第三周中秋(9月29日)、第四周国庆(10月6日)停课两次



俯瞰紫禁城


 第一讲 

现代作家笔下的北京  (季剑青)

第一周(9月15日)

  1. 老舍:《骆驼祥子》,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

  2. 季剑青编:《北平味儿》,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年。

  3. 赵园:《北京:城与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季剑青编《北平味儿》

赵园《北京:城与人》


第二讲 

北京研究的魅力及可能性  (陈平原)

第二周(9月22日)

  1. 曹子西主编:《北京通史》,北京:中国书店,1994年。

  2. 王军:《城记》,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

  3. 陈平原、王德威编:《北京:都市想象与文化记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4. 夏晓虹主编:《晚清北京的文化空间》,北京大学出版社,2021年。


陈平原、王德威主编《北京:都市想象与文化记忆》

夏晓虹主编《晚清北京的文化空间》


第三讲 

岁时纪胜与文学北京  (陈平原)

第五周(10月13日)

  1. 潘荣陛、富察敦崇:《帝京岁时纪胜·燕京岁时记》,北京古籍出版社,1981年。

  2. 邓云乡:《文化古城旧事》,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

  3. 陈平原:《记忆北京》,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0年。


陈平原《记忆北京》


 第四讲 

北京城市空间的历史变化  (唐晓峰)

第六周(10月20日)

  1. 侯仁之:《北京城的生命印记》,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

  2. 贺业钜:《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年。

  3. 唐晓峰:《新订人文地理随笔》,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8年。

唐晓峰《新订人文地理随笔》


第五讲 

泉水与北京城  (唐晓峰)

第七周(10月27日)

  1. 吴文涛:《北京水利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

  2. 侯仁之:《北京城的生命印记》,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


侯仁之《北京城的生命印记》


第六讲 

故宮的宝藏与学问  (郑欣淼) 

    ——关于故宫价值的认识问题

第八周(11月3日)

  1. 单士元:《我在故宫七十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2. 朱家溍:《故宫退食录》,北京出版社,2000年;紫禁城出版社,2009年。

  3. 郑欣淼:《故宫学概论》,故宫出版社,2017年;香港:中华书局,2018年繁体字版。

  4. 郑欣淼:《紫禁城:一部十五世纪以来的中国史》,漓江出版社、故宫出版社,2023年。


朱家溍《故宫退食录》

郑欣淼《故宫学概论》


第七讲 

北京中轴线的时空演变与申遗保护(张宝秀)

第九周(11月10日)

  1. 北京市文史研究馆编著:《古都北京中轴线》(上、下),北京:北京出版社,2017年。

  2. 李建平:《北京文脉》,北京:文津出版社,2017年。

  3. 北京市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基地编著:《北京中轴线》,北京:北京出版社,2013年。



李建平《北京文脉》

《北京中轴线》

第八讲 

庚申之变  (欧阳哲生) 

    ——1860年英法联军在北京

第十周(11月17日)

  1. 蒋孟引:《第二次鸦片战争》,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

  2. 〔法〕贝尔纳·布里赛著,高发明等译:《1860:圆明园大劫难》,上海远东出版社,2015年。

  3. 欧阳哲生:《庚申之变——1860年英法联军在北京研究》,《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5期。


贝尔纳·布里赛《1860:圆明园大劫难》


第九讲 

北大学人的日常生活史 (欧阳哲生)

第十一周(11月24日)

  1. 欧阳哲生:《胡适的北京情缘——一个新文化人的日常生活史》,香港:三联书店,2021年繁体版。

  2. 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12册),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

  3. 邓云乡:《鲁迅与北京风土》,北京:中华书局,2015年。


欧阳哲生《胡适的北京情缘》


第十讲 

从帝京到文化城  (季剑青)

第十二周(12月1日)

  1. 董玥:《民国北京城:历史与怀旧》,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年。

  2. 季剑青:《重写旧京:民国北京书写中的历史与记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7年。

  3. 王建伟:《旧都新城:近代北京的社会变革与文化演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2年。


季剑青《重写旧京:民国北京书写中的历史与记忆》


第十一讲 

公园北京  (林峥) 

    ——陶然亭风景的流变

第十三周(12月8日)

  1. 魏泉:《士林交游与风气变迁——19世纪宣南的文人群体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2. 张允侯等编:《五四时期的社团》(一)(二),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9年。

  3. 林峥:《公园北京:文化生产与文学想象(1860-1937)》,北京大学出版社,2022年。


林峥《公园北京:文化生产与文学想象》


第十二讲 

战时北平的日常生活  (袁一丹)

第十四周(12月15日)

  1. 董毅:《北平日记(1939年-1943年)》,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

  2. 艾伦·莱丁:《盛会不歇:纳粹统治下的巴黎文化生活》(And The Show Went On: Culture Life in Nazi-Occupied Paris),庄仲黎译,台北:麦田出版,2018年。

  3. 鹤见俊辅:《战争时期日本精神史(1931-1945)》,北京日报出版社,2019年。

  4. 袁一丹:《此时怀抱向谁开》,上海文艺出版社,2020年。

艾伦·莱丁《盛会不歇:纳粹统治下的巴黎文化生活》

袁一丹《此时怀抱向谁开》


 第十三讲 

民国北京的声音风景  (袁一丹)

第十五周(12月22日)

  1. 闲园鞠农(蔡绳格):《一岁货声》,周作人抄录,北京出版社,2015年。

  2. 齐如山:《故都市乐图考》,北平国剧学会,1935年。

  3. 阿兰·科尔班:《大地的钟声:19世纪法国乡村的音响状况和感官文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4. 王敦编译:《听觉文化研究(译文卷)》,厦门大学出版社,2023年。


蔡绳格《一岁货声》


 第十四讲 

风俗图谱与都市风流  (陈平原)

第十六周(12月29日)

  1. 李家瑞编:《北平风俗类征》,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李诚、董洁整理本)北京出版社,2010年。

  2. 李孝悌编:《中国的城市生活》,台北:联经出版公司,2005年;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

  3. 本雅明著、刘北成译:《巴黎:19世纪的首都》,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

  4. 青木正儿编图、内田道夫解说、张小钢译注:《北京风俗图谱》,北京:东方出版社,2019年。


青木正儿编《北京风俗图谱》


教学实习

时间灵活掌握

走读北京中轴线或了解北京城市微改造   

(张宝秀、陈平原、袁一丹)


永定门



排版:陈子衿

----The En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声明 ◀

—————————————————————————

“全球研究论坛” 所发布、转载、组织的文章、演讲、发言,所有内容与看法仅属于

原作者与原讲者,不代表“全球研究论坛”的立场和观点。

  “全球研究论坛”所组织的讲座/活动之影像文字、视频音频等资料版权,归演讲嘉宾及“全球研究论坛”所有。欢迎听众参会,但未经许可,请勿私自录音、录像、编辑、

传播。

 媒体合作,敬请联系 

globalstudiesforumofficial@gmail.com

—————————————————————————

——全球研究论坛——

Global Studies Forum
“全球研究论坛”(Global Studies Forum)是一个跨学科与全球研究的全球学术平台。研究领域包括:中国史、亚洲史、全球史;全球政经与社会;中外文学、世界文学;全球城市和城市研究;文化与媒介研究;中外哲学、世界哲学;女性研究与性别研究,等。

—————————————————————————


 ▶ 联系方式 ◀


网站中文版:https://www.globalstudiesforum.com/zh

网站英文版:https://www.globalstudiesforum.com/

邮箱:globalstudiesforumofficial@gmail.com

B站官方频道:全球研究论坛:https://space.bilibili.com/3493291622402783

微博:全球研究论坛GlobalStudiesForum:https://www.weibo.com/u/7838557265


Twitter:"Global Studies Forum" @GlobalstudiesGS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globalstudiesforum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91091445253


—————————————————————————


 ▼

敬请关注本公众号并加星标(现在关注公众号没有限额哦)

也请多多一键三连:转发、点赞、在看

感谢。


本篇转载编辑:何元博

微信编辑:何元博、李傲雪、张芊芊

微信平台推广:何元博

其他平台统筹:李傲雪

"全球研究论坛"(Global Studies Forum)全球学术平台 创始人

----陈丹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