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吴鹏飞 | 五年,中国芯片赶上西方

吴鹏飞 吴鹏飞观点 2020-09-17

粉丝请加作者个人微信:wupengfei3334


“吴鹏飞观点”一上线,就受到国家一级播音员,也是吴鹏飞老友雪琨先生的高度关注,他对作者及其观点文章,颇为喜爱和赞许,于是,毛遂自荐友情配播。他深沉厚重,深情细腻的播音,是一种高质量的再创作,使文章平添了新的魅力。欢迎广大读者点击欣赏。



吴鹏飞/文(第44期)


好消息,好消息。各位读者,报告大家一个好消息。5月27日,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微电子设备与集成技术领域的专家殷华湘宣布,他的团队,已经研发出3纳米的晶体管。

 

这个消息,引起了全球同行的关注,这是一个十分重大的突破。因为现如今,世界上最先进的计算机芯片,使用的只是7纳米的晶体管。

 

中国科学家研制成功的这种3纳米晶体管,相当于一条人类DNA链的宽度,在一个指甲盖大小的芯片上,居然能安装数百亿个这种晶体管。

 

晶体管越小,芯片上就能安装越多的晶体管,这会让芯片的处理器的性能显著提升。3纳米晶体管制造的处理器将会极大地增强计算速度,并降低能耗。

 

这项新发现,将使中国在芯片研发的前沿,同世界头号角色进行正面竞争。3纳米晶体管市场化的竞争就将迅速展开,它有着难以估量的巨大应用前景,而我们中国,拥有专利。

 

专家说,中美贸易争端带来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中国在芯片领域的研发,将迅速赶上西方国家。据透露,中国还在研发原子级(0.5纳米)晶体管,如果成功,将震撼芯片领域。

 

当然,差距不会因这一项突破而消失,但中国显然在开足马力赶上。而且在最顶尖的技术前沿,中国人已经追赶上来了。

 

面对这样的消息,感到特别振奋,特别自豪,特别开心的中国人很多,我就是其中之一。因为当中兴遭到封杀,有人大声唱衰的时候,我曾经勇敢地预言,中国五年就能赶上西方国家。

 

我并不是盲目乐观和瞎猜,我是经过了仔细分析后,做出这个大胆判断的。当时,有一位老经济学家,公然反对我们国家集中力量发展高端芯片业。

 

他认为用政府力量去支持研发很不科学,是一种大跃进思维的再现。我在文章中反驳了他的观点。我认为他偷换了概念,混肴了问题,错乱了时空。

 

我批评说,这位先生在中美关系上,看不到变化大趋势,更不了解核心技术被别人卡脖子对国家战略安全的巨大危害,一肚子学问的人,居然不懂众多普通中国人都懂的道理。

 

这缘于有些人思想的屁股坐歪了。中国下定决心搞高端芯片,这叫逼上梁山。老先生却在危难时候站出来,大泼凉水,大灭志气,大动军心,这不是一个中国人应有的感情和立场。

 

读者朋友们,我们不能看一个公知头发比较白,年龄有点大,学问装得多,地位占得高,就原谅他在事关国家民族百年大计、千年大事、万年大业的问题上胡言乱语,而不加以痛斥。

 

这道理就像爬雪山过草地,猪都知道那不是人走的地方,可是红军必须过。这危险事前都知道,大家是为了国家民族,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不需要有人跳出来告诉红军,说这样很危险。

 

中国有太多这样劝阻愚公的智叟,不知脸红,还冒充国士,我实在不敢恭维。我为什么断言,中国的高端芯片将在五年左右赶上西方呢?

 

因为国家出台2025高科技制造计划,就是要在五年多的时间里,在包括高端芯片在内的诸多领域的达到世界水平。国家做这样的规划,是经过集思广益的,一定是有依据的。


 

美国封杀中兴,只是提前暴露了我国的软肋。全国人民由此知道了,中国的电子元器件生产与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巨大的差距。

 

当前,有些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高达50%;一些高端产品70%要靠外源技术;重要零部件、基础元器件、关键新材料80%依赖进口。

 

这样的状况,美国及其盟友随时都可以对我们一剑封喉。这是实情,也难免众多爱国人士为国家捏着一把汗。

 

中国的软肋这次暴露得很充分,咱们中国撒豆成兵,打他的大票仓,他就打我们的科技七寸。中兴电信行业名列全球第四,中国第二,美国一点穴位,一下子破了金身,成了泥胎巨人。

 

我们这才晓得,全球59%芯片被中国进口,中国制造商仅占16.2%。这个比例着实让国人吓了一跳,很多人忧心忡忡,这也难怪。所以美国继续制裁华为,意在逼中国就范。 

 

没想到,这一次的美国,一脚踢到了钢板上。任正非采取了绝不屈服的态度。同样在5月27日,他十分轻松地接受了美国媒体的采访。表示华为将有能力制定自己的解决方案。

 

这位伟大的爱国者,语带嘲笑地说,这取决于我们的修理工能以多快的时间,修好华为这架飞机,不管他们用什么材料,金属、布料还是纸。目的都是为了飞机在天上飞。

 

与他的山崩于前不改色的沉着正相反,有些国人大异其趣,凡是祖国遇到别人卡脖子的事情,他们本能的反应,就是劝中国人认输认命。他们断定中国永远不可能赶上美国。

 

这些人一不知美国拥有霸权,它可以和发达国家之盟国搞国际化分工,但中国不行,中国不掌握关键技术,那是生死存亡问题。大国重器是必须建立在自力更生基础上的;

 

他们二不知国家几十年改革开放,已经积累起了雄厚资金、技术、人才、市场优势,芯片问题没有那么可怕,犯不着惊慌失措,也犯不着幸灾乐祸。

 

国内外都有一些人士,从一己之私出发,内心怨恨党和政府,尽管饱受祖国发展的恩惠,但只要一遇到洋人施压,他们就危言耸听,唯恐天下不乱,哪怕整个国家民族跟着倒霉,也在所不惜。

 

因为他们太自私,自私到不愿意说一句公道话,自私到把共产党为中华民族立下的奇伟功勋统统归零。他们黑白颠倒的喧嚷,没有为他们在人民中间赢得一寸尊敬。

 

比如某老太太说一百年来中国是退步的;某法学教授说中国今天的言论状况,还不如日本军国主义时期;某经济学教授说中国近500年包括建国以来到如今,科学技术重大贡献等于零;

 

比如某法学家反对保护英雄名誉,声称死人没有名誉权;某经济学家说中国不惜一切代价发展高端芯片很危险等等,如果这些人是精神病人,我会深表同情。

 

但如果他们硬要冒充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导师,我就要说呸呸呸了。亲爱的读者朋友们,你们能理解我的鄙夷之情吗? 因为,除了这些慕洋犬以外,咱中华民族历来是愈挫愈奋的呀。


· 吴 · 鹏 · 飞 · 家 · 乡 · 特 · 产 ·


1959年国庆节,赫鲁晓夫应邀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了庆祝大会。他在城楼上一面观看阅兵、游行,一面挑衅地对主席说,关于生产原子弹的事,我们决定把专家们撤回去。

 

主席不动声色地说,苏联专家我们是需要,但也没有什么太大关系,技术上能帮助我们一下更好,不能帮就由你们考虑决定吧。赫鲁晓夫本以为中国人会大惊失色,不料碰了一鼻子灰。

 

恼羞成怒的赫鲁晓夫撕毁了同我国签订的六百个合同,撤走全部在华专家一千多名。但是,不到五年时间,1964年10月16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就爆炸成功了。

 

1967年6月17日,氢弹试验成功。从爆炸第一颗原子弹到爆炸第一颗氢弹,美国用时是7年3个月,英国4年7个月,苏联近4年,法国8年6个月,中国只用了2年零8个月。

 

中华民族就是愈挫愈奋,英国人打来,咱们有了辛亥革命;日本侵略,咱们有了新中国,开启了工业化、现代化进程。苏联翻脸,我们迅速变成了核大国。

 

西方对中国武器禁运至今,我们的核动力航母和第六代战机均在建设之列。美国当年唯独把中国排除在国际空间站合作之外,但今天,很快就只有中国一家的空间站在太空上翱翔啦。

 

各位读者,其实美国封杀华为,是一种狗急跳墙的表现。在美国主导互联网时代,它长期收集大数据,监控别国和世界人民。5G时代万物互联,如果由华为主导,美国就没戏了。

 

美国如此疯狂地动用国家力量打压一个企业,根本原因就在这里。美国人比我们的公知更清楚,中国人在芯片业已经追赶上来了。 

 

中国从科学家到企业家多年来都在埋头苦干,致力于打破美国对高端芯片制造的垄断。在高端芯片生产的设计、光刻机、刻蚀机三个关键环节,设计方面中国已经并不落后;

 

在光刻机方面,年轻的华中科技大学的甘棕松教授,首次在世界范围内实现了单线9纳米线宽的超分辨光刻。

 

在刻蚀机方面,我国科学家尹志尧的团队研发出5纳米刻蚀机。5纳米是头发丝万分之一的宽度,用这么细小的笔尖,可以在一粒大米上,写出十亿个中文字。

 

大家应该记得,2017年9月2日,华为带着麒麟970,稳步走上世界舞台,它,在指甲盖大小的芯片里,安装了55亿颗晶体管!而苹果只有33亿颗,高通仅31亿颗。

 

外国独霸高端芯片的时代其实早已走向式微,我们可以自豪响亮地喊出:中国芯,中国造!中国的军用高端芯片已经达到80%的自我生产率,很多领域已达到100%。

 

国产的龙芯处理器,用到了北斗上,而且已经稳定运行了三年。其中最先进的龙芯3A能跟英特尔的同类产品打平手了。

 

各位读者,明白了吗?之前中兴的危局,并不是说中国芯片业真有那么不堪,而是因为它多年迷信所谓国际化分工,采用单一采购源,谢绝国产芯片的缘故。

 

因此一旦受到制裁,它的很多元器件马上找不到替代品,即便有替代品,要实现匹配和调适,还需要数月甚至更长时间,因此它的市场与客户有可能丢失。

· 吴 · 鹏 · 飞 · 家 · 乡 · 特 · 产 ·


中国的超级运算计算机世界第一,用的就是自己的芯片。中国的雷达、舰船、军机、北斗、保密通信、声呐、卫星都是用的中国造芯片。

 

杭州中天微累积芯片出货高达5亿片,已为国产自主打印机、智能监控、数字电视、工业控制等领域“镶嵌”上了超过5亿颗“中国芯”。

 

华为旗下海思公司的麒麟系列芯片,目前已经能占手机市场13%,仅次于美国高通,而且还在快步提升。如果将备胎全部转正,华为完全可以自给自足,所以面临制裁从容不迫。

 

华为只是一个缩影。可以说,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向整个芯片产业链发起挑战的国家,也是唯一一个在四种芯片上都诞生了代表企业的国家。美国能不着急吗? 

 

国家在芯片业上早就决心不受制于人,而不是某位经济学家所谓的全力发展很危险。《中国制造2025》中明确要求,中国芯片自给率要在2020年达到40%,2025年达到70%。

 

五年左右赶上西方,其实不是我说的,而是国家的既定目标。《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明确将CPU、DSP、FPGA、存储器等四种芯片列入“01专项”,排在第一优先级!

 

中国2025计划很明确,原打算未来十年投资1500亿,摆脱依赖,抢占芯片设计和制造领域的领先地位。现在,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第一阶段就已融资1400亿元。

 

这些资金已流向20家国内上市公司。投资者是中央、地方政府、国企。国家近期的目的是募集2000亿,以支持处理器设计商、设备制造商。该基金公司表示,接受外国投资。

 

在资金上持开放态度,共享市场利润,但是技术研发掌握在中国人自己的企业手里。我为国家的这一高姿态感到高兴,也很骄傲。

 

既自力更生,又坚持开放,态度棒极了,说明今天中国的心智已经十分成熟。中国面临美国的卡脖子行为,不慌不忙,不左不右,不急不缓,正在从容不迫地发展自己。

 

我们高兴地看到,不久前中国公布了《关于集成电路生产企业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为了发展中国芯片制造能力,国家开始对于符合条件的企业免收五年左右的企业所得税。

 

这证明中国决策层坚信五年左右中国芯片就可以减少扶持,自立于市场经济中。自中国公布这一消息之后,大量的资本正在进入到半导体产业之中。

 

可以预计在未来五年,背水一战的中国,必然能实现历史性的突破。刚刚在开篇我们看到的3纳米晶体管的重大科研成果,就是中国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最新步伐。

 

我坚信,国家在高端芯片业的发展目标,不会改变。国家更大规模注入资金或吸引其他资金进入该领域,是不可改变的发展战略。发展芯片业,现在我们亟需转变几个观念。

 

首先是,不要再相信造不如买了,要坚决体现国家的顶层设计意图,要坚定自力更生为主,拿来主义为辅的指导思想,将政策、服务、资金、技术、人才等进一步向高端芯片倾斜。

 

其次是,商务主管部门,对高端芯片进口要提高门槛,给国内产业一个五年左右的保护发展期。不要怕美日欧韩抗议,不理他们,咬定加税不放松。

· 吴 · 鹏 · 飞 · 家 · 乡 · 特 · 产 ·


其三是,国家集成电路基金股份有限公司要注意整合发展,按照预定计划,对行业内的领头企业、特色企业、关键企业、创新企业给予相应资金扶持,要下决心烧钱,烧大钱。

 

其四是,行业内的企业要目光远大,不要盯着眼前利润,要用当年两弹一星团队、载人航天团队,航空母舰团队那种为国奉献精神,不达目的不罢休,看淡功名利和禄。

 

其五是,全社会要充分理解与支持。中国人都要选用国产手机,不要买苹果、三星,因为我们买这些手机,就是为他国的芯片发展贡献资金,为自己国家的芯片发展制造苦难。

 

顺便说一下,因为有近两万读者加我个人微信,所以我有三部手机随身携带,第一部是华为,第二部是华为,第三部还是华为。

 

我希望,这篇文章使读者心安,使公知们少一点嘚瑟,少来一点耸人听闻的劝导。

 

我知道,在广袤大地上,在众多不眠的灯光下,有很多读者此刻正在等着看我的文章。更多读者会在黎明和明天的劳作之余,习惯地点开我的公号。

 

被读者需要,是一种无法言喻的幸福。有人问,老吴你为什么这么拼命地写作,我回答,是因为我热爱。

 

我热爱这个国家的情愫,是在我幼年时代,由我的饱受政治运动之苦的、看上去十分卑微的、但不以个人得失衡量国家的、实际上非常了不起的父亲,灌注给我的。

 

我也将这样的情结,灌输给了我的后代。我要求孩子无论身处何地,可以学习其他文化、技艺,但不要沾洋自得,要永远做一个中国人,永远保留中国国籍,永远热爱父母之邦。

 

为了让孙辈更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的道德情操,我甚至在为生计奔忙的日子里,编著了详解经典故事,构建君子人格的丛书《中华少儿必听》,献给我的大孙女和小孙子。

 

有人问,为什么你发表自己的观点后,常常对别人的攻击不加理睬?我回答,那是因为宝贵的时间,要花在更有意义的事情上。还因为父亲给我命名鹏飞,我需要保持这种神鸟的高贵。

 

我曾经算是一个比较优秀的新闻记者,但被我的单位某些同事排挤到了大街上,并且被迫流落街头。除了对个别人深深地鄙视之外,对于他们,我早已原谅。

 

我当时唯一的错误,可能就是因为我相对比较优秀,工作比较忘我,群众比较拥戴。但是面临突如其来的变故,面临不知道如何活下去的艰难,我连一个字的申诉都没有写。

 

这倒不全是因为我心胸有那么一点宽阔,而实在是我觉得生命太过短暂,要做的事情太多,我没有时间记恨他们。假如能活两百岁,我可能不会原谅他们。

 

尽管有这样曲折的遭遇,但父亲、母亲传导给我内心的那种忧国忧民的精神,从未消减。当有一天,微信诞生,而我也正好基本解决了生存问题时,我就无法遏制地爱上了微信写作。

 

我每天将自己的思想撒向夜空,很快就能得到成千上万的回应。我生活在被多数人喜爱,被少数人批评,但读者每天都在增加的状态中,我内心充满喜悦。


每周三期,坚持原创写作,坚持言之有物,熬更守夜,真的很辛苦。如果你喜欢这个公众号的文章,请告诉更多人上来,让这些呕心沥血之作,发挥更大的思想价值。谢谢。

吴鹏飞:湖北十堰人,华中师大数学系毕业,无党派。作家兼旅游与地产策划人,著有《吴鹏飞文集》八卷,坚持独立思考,不搞哗众取宠。曾服务韶山、小平故里、林家大湾、殷墟、武当山、华蓥山、大别山、洪湖湿地、南水北调港、齐白石园、万密斋养生园、孔明湖、五龙河风景区、庐陵王酒庄、知音论坛等项目。

吴鹏飞新著   夸家乡十堰   神农架特产

健康文摘

一个人如果不懂得中医,就不会真正懂中国

小古巴医疗上有大智慧,人均寿命超过美国

女记者揭蜂蜜市场真相,土蜂蜜浮出了水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