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BBS × 长征计划|“新世代”策展人说
ART
BBS
这是你第一次作为策展人的角色参与展览吗?在工作过程中面临着怎样的挑战呢。
陈迅超:是的,对我来说挑战来自工作方式。假如我们把自己设定为一个具有实验精神的“集体”,试图去进行一种激进生产,那就需要考虑如何克服那种传统的分工关系,不仅仅满足于成为一个工作团队,同时又要小心落入一种表面的形式民主,折中出一个属于六人的平均共识。对我来说这还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
ART
BBS
如何向观众介绍这次展览的主题“舞吧,舞吧!我的玩偶!”
ART
BBS
“玩偶”的隐喻会是某种你心理或者对周遭现实状态的一种投射吗?
ART
BBS
策展人是否需要强调在特定的学科或者领域进行策展研究。还是说这是进入策展专业后所必须面临的选择或选题。
张诺馨:其实我们六个几乎都是“跨专业”地来到策展这一行的。在前面一年的学习中,遇到很多陌生的部分,但最让我感到有兴趣和被激发的部分恰恰是“跨”领域。尽管专注某个兴趣点的研究也很有意思,但当各种知识都能汇集到一起,迸发出各异的思考,我会觉得这就是为什么世界还是可以迷人的原因!
ART
BBS
多人协作策展是否会面临各自的研究学科的不同,从而导致展览变得具有复杂性或不可预知性。
ART
BBS
有注意到这次展览选择的多是出生于1990-2000年的艺术家,作为同一时代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人,在审美和关注的内容方面是否有更多的共性,或者说相互之间都更加强调个体性。
袁孟如:我认为是共性和个性并存,这些年轻人都在通过各种方式去理解当下的复杂境遇。吕艺杰通过自我回溯复现童年的记忆(《造像术》),欧阳浩铭前往与我们有相近历史的异国寻找自我认知的参照坐标(《斯拉夫计划:失落视域》),崔砚然、毛泽皓用绘画表达自己的直观感受与思考(《Formula》《双盲》),康凯雯、贺中晛从地方性出发理解过去与当下(《此刻发生的又被大雾遮住》)。与此同时,技术也是大家普遍关心的议题,但每个人的切入角度不同,杨子敏用棋子解读人与技术的关系(《为新冷战做的准备》),杨思韬用声音表现技术的悖反性(《千赫兹轮回》),汪嘉欣、陈吟用媒介唤起人们对日常之外的关注(《迷彩》《祝你好运》),康凯雯的《太阳眼镜》和叶子航、徐逸帆的《授鱼以渔》设想了异化的未来,尉浩试图用技术保存过去(《恩远的天桥》),罗心聆用寓言故事讽刺了人类对景观的贪婪(《衔尾蛇》)。总之,每件作品都呈现了艺术家本人的个人经验和真实关切。
(从左到右)叶子航/徐逸帆,《授鱼以渔》,2022,树脂、硅胶、亚克力、水,尺寸可变;尉浩,《恩远的天桥》,2022,三屏影像,每屏时长:3分钟31秒、5分钟03秒、10分钟29秒;汪嘉欣,《迷彩》,2022,单屏影像,16分钟53秒;;陈吟,《祝你好运》,2022,镜子、不干胶,360 × 90 cm “舞吧,舞吧!我的玩偶!”展览现场,2022,长征空间,北京,图片由长征计划提供,摄影:ARTEXB
ART
BBS
可否介绍一下你是如何选择合作艺术家的。
ART
BBS
你认为策展人和艺术家是一种怎样的关系?
陈迅超:博弈关系,是两种“作者性”的相遇和起舞,各自不断地从自己稳定的位置上离开,然后一起在非彼非此的第三个地方相会,最后形成一种新的复数的“作者性”。
ART
BBS
这次展览没有更多空间上的特殊设计,而是根据不同艺术家作品之间的关系所构成的叙事,选择开放式的空间进行展览动线的规划。在构建展览空间和作品之间的关系当中,你通常会有怎样的方法或者习惯呢?之后会考虑建筑师或空间设计师的介入或共创吗?
ART
BBS
之前你们有提到展览构思阶段的愿望与当下对科技艺术潮流或其他大话题的迎合态度不同,但同时多元的技术媒介的使用也多次出现在这次展览中,例如VR技术,运用3D技术生成虚拟的视觉图形。技术作为创作的手段或媒介,是如何和展览的这一主旨交叉或者形成冲突的?
ART
BBS
有感于《为新冷战做的准备》这件作品,艺术家通过作品指向了 “冷战”在当下现实中一个新的所指关系。它和旧时代的“冷战”有内在的逻辑关系吗?是一种旧符号的延续还是隐匿着的危机感。
ART
BBS
在《斯拉夫计划:失落视域》中,对人物群像的观察处于更聚焦的地位,相反,城市面貌、建筑形式以及历史脉络在这件作品中处于次要的观察视角,艺术家为何会以人物为主体来切入地缘文化的议题。
ART
BBS
关注到这次展览有一些绘画的作品,例如崔砚然的“Formula”系列,毛泽皓的《双盲》,他们的作品在这次展览的语境中体现了哪些方面的关切。
崔砚然,“Formula”系列作品:《一个无名的故事》《预约人间净土》《这是一首会骗人的诗》, 2022,布面综合,120 × 100 cm、130 × 100 cm、130 × 100 cm;“舞吧,舞吧!我的玩偶!”展览现场,2022,长征空间,北京 图片由长征计划提供,摄影:ARTEXB
正在展出
关于艺术家
陈吟
1999年出生于福建省漳浦县,现居杭州。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自由艺术工作室。作品以行为影像、场域装置为主,试图用多种媒介关系去对社会空间进行叙事,近期创作多围绕于个人与空间、与社会、与系统的不可言说的关系。
崔砚然
1994年出生于日本大阪,上海人,现居杭州。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作品以绘画为主,以创作呈现思考过程,试图通过绘画探索自我与外界的联系。
贺中晛
1997年出生于山西太原,现生活和工作于上海。关注生态学在电影和影像中的实践,在创作中,试图对战争和技术的相关现状作出回应。
康凯雯
1997年出生于福建泉州,现居杭州。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关注并基于技术、图像和光晕的第三空间等理论进行艺术创作,通过影像深入社会生活,回应着自身对逆熵的思考。
罗心聆
1997年出生于广东韶关,现居杭州。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工作领域覆盖数字影像与多媒体装置。
吕艺杰
1999年出生于云南丽江,现居杭州。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实验艺术系。创作主要从图像出发进行媒介实验,综合运用录像、三维动画、装置、摄影进行空间叙事。
毛泽皓
1994年出生于浙江杭州,生活和工作于杭州。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他以广泛的艺术文化作为创作源泉,探索水墨媒介在文人画笔墨上的延伸——对新媒材的水墨实验,以及对当代的笔墨视觉经验的思考和反馈。曾多次尝试以现场绘画作为艺术实践方式,创作与空间发生关系的作品,将传统的文人雅集和文房绘画转向当代展场。
欧阳浩铭
1998年出生于广东中山,现居杭州。现研究生在读于中国美术学院视觉中国协同创新中心,从事跨媒介艺术创作。致力于研究人、城、地三者关系, 人的身份认同与城乡发展问题。
汪嘉欣
1995年出生于湖南益阳,现居杭州。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影像与空间叙事理论创作研究。创作以录像、实验影像、影像装置为主,借由个体经验与集体经验中模糊的图像延伸至活动影像表达,审视内部情感与日常生活的隐喻,以影像创作的方式勾连个体对事件的重写。
徐逸帆
1999年出生于浙江杭州,生活和工作于杭州。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创新设计学院。他着力于将硬件交互技术和算法生成艺术综合应用于设计当中,热衷于用简单精妙的机械结构来处理复杂的设计问题。
杨思韬
1993年生于福建泉州,现居杭州。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开放媒体系,现从事媒体艺术工作及研究,同时也是一名电子音乐人。创作以声音为主要媒介与切入点,探讨传统文化、媒体考古、社交媒体、听觉政治等议题。
杨子敏
1995年出生于江苏盐城,现居杭州。硕士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本科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杨子敏的创作直面父权问题,涉及权力结构、技术伦理以及意识形态等。试图通过对具体事件的调查,并结合装置、影像、文本等手段对自我进行拷问,通过先拆解再重建的方式落实生产工作。
叶子航
2000年生于浙江温州,现居杭州。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创新设计学院。致力于将思辨设计方法论应用于产品设计和图媒设计当中,力求用设计启发人们重新审视自然,发挥设计作为一种思辨的工具效益。
尉浩
1998年出生于浙江宁波,现居杭州。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理论与实践专业。他是一名三维艺术家、虚拟内容创作者、视觉设计师、 VJ,主要创作三维影像以及交互装置的作品。灵感聚焦阈限空间,混合现实以及叙事失调。作品涉及audio-visual、3D艺术、AR、交互装置等。
关于策展人
陈迅超
1996年出生于福建漳州。关注自组织、社群生态与制图学等议题。
谢本颢
1995年出生于浙江温州。策展人、设计师。关注大众文化与艺术的相互作用。
谢雨欣
1998年出生于浙江舟山,关注公共生活在现代社会的存续形式及其对人的感知体验的影响。
徐梦艺
1997年出生于四川眉山。关注质朴戏剧、特定场域艺术和地域性的策展实验。
袁孟如
1991年出生于江西新余。关注技术、资本对社会现实的影响,试图从现象背后梳理出历史脉络,形成对当下问题的批判与反思。近期研究方向包括数字艺术、代币经济和线上策展。
张诺馨
1998年出生于河南许昌。对语言和文学、边缘群体境遇和后殖民状况等抱有长期兴趣,关注不流行但依然重要的人类情感和精神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