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亲现象”正在崛起——越来越多的90后,已经不和亲戚往来
本号已入驻“个人图书馆”,五百多篇原创文章,欢迎投稿,尤其欢迎历史、文学、杂文、及文学评论类原创文章,若有打赏归原创作者。投稿邮箱:2713023142@qq.com,文后请附微信联系方式和作者。
“断亲现象”正在崛起——越来越多的90后,已经不和亲戚往来
来源:九眼瞧
2021就要结束了,马上又是迎来新的一年了。许多90后根本就没有去拜访亲戚的计划,他们也从不担心要跟家里的亲戚来往。
如果不是血缘,有些亲戚可能一辈子不用见几次。
这种现象被称为“断亲”,字面意思是亲属之间随着时间的推移失去联系。
人与人之间的这种冷漠,让我们不禁感慨。在中国社会日益严重的脱节现象背后,是90后不再把家视为“退路”。为什么我们不再珍惜曾经是疗伤港湾的“家”?三个原因你无法想象。
第一、不信任
心理学研究发现,我们更信任那些经常出现在我们面前的人。然而,生活和工作方式的变化,使得亲戚朋友之间很少相处。我们也没有资格参与对方的生活,对对方没有深入的了解。
两代人之间很难建立情感上的联系,因为他们没有血缘关系。
双方都不熟悉,自然就会产生不信任。即使他们在节日聚会,他们会觉得他们消耗了时间和精力,没有意义的事情会因此而消失。
第二、双方没有物质的交集
人是社会的产物。当社会运作方式发生变化时,人际关系自然也会发生变化。
由于大家的贫富差距,年轻人聚集在经济发达的地方,他们的工作和生活通常与家乡没有太多的联系,也就是说没有兴趣交流。
如果一段关系要持续下去,它必须有强烈的吸引力和同理心,或者有持久的兴趣。如果两者都不存在,这段关系就会看起来是存在的,不会在现实生活中引起涟漪。
久而久之,就不会有接触中断。
第三、心理创伤
相比前两个原因,这个原因就会比较深入,有些亲戚为了自身利益有冲突,他们不能体谅彼此在彼此需要的时候理解,给予安慰,即使没有前两个条件,仍然可以维持一段关系,人毕竟是一种需要情感的物种。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传统的中国亲子模式有很多缺点。很多父母对自己的孩子总是抱着“你是我生的,所以我对你有绝对的控制权”的态度。
这种不尊重的模式使许多人没有归属感和对家的依恋。假期期间,许多人宁愿呆在租来的房间里看电视剧,也不愿回家面对父母和亲戚。当许多年轻人回到家,他们将面临父母的指责和亲戚的比较。他们不关心年轻人在外面是否过得好。生活有压力吗?
在他们看来,年轻人只是说说而已,只是获得一定物质回报的摇钱树,这是“离婚”现象的根源。人们天生就会权衡利弊。当一件事不再给个体带来情感或物质上的好处时,个体就会失去去做这件事的动力。
在过去,道德制衡意味着许多人忍受着与亲人之间痛苦的关系,但今天社会流动性的快速增长使得道德不可能约束个人行为。当然,没有人愿意维持这种脆弱的关系。
与前几代人相比,90后更加自觉,强调“我”的重要性,不会为了一个好的场景而妥协。
如果你让我不舒服我离你远是很多人的风格。从这个角度来看,“分手”不一定是一件坏事,所以个人消除不舒服的关系,努力管理高质量的关系。
当人们的需求不能互相满足的时候,强制维护其实是一件很辛苦而且不划算的事情。相反,剔除那些不合得来的人,释放你的能量去寻找合得来的灵魂,改善你们关系的质量,而不是数量。
有人说:“知心朋友,终身受用。”对于今天的年轻人来说,家往往不是一个撤退的地方。当你处于最低点时,你所爱的人可能是压力的来源。他们刻薄又伤人,但他们说这是为了你好。
我认识很多朋友,他们在生活中经历困难时,有两三个亲密的朋友,而不是血亲,给他们信心和鼓励。
随着人们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一段关系的质量不是由血统决定的,而是由性格、价值观和社会地位决定的。
如果这些条件不符合,继续这段关系只会给你的生活增加痛苦。
奥斯卡·王尔德说过:“自爱是浪漫生活的开始。”在某种程度上,“分手”是一种自爱,因为我们是有限的,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如果我们把生命花在感觉糟糕上,我们就没有时间去体验真正美好的事情。
口臭难闻又尴尬,每天喝一种茶,让你三天就能拥有清新的口气 !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若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后台,我们会立即删除,谢谢
精彩回顾
蒋介石让此人守15天,他杀了4.8万日军,让东条英机被迫下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