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这一家三代做了什么?这家央媒整版报道!这段历史鲜为人知
点击箭头处“蓝色字”,关注我们哦!!
庆祝自治区成立60周年媒体聚焦柳州-12
引 言
始建于1958年的广西柳州钢铁(集团)公司,地处柳州北郊,占地13平方公里。目前是华南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
在岁月的变迁中,他们既见证了0.5吨小转炉炼出的第一炉钢水,也参与了企业目前最先进生产线的摸索调试;既有过“一个班次下来,工作服又臭又脏”的体验,也感受到了在自动化车间工作不再流汗的幸福。
60载风雨时光,40年改革开放,一个钢铁大家庭的经历,不仅记录了产业工人坚守奉献的足迹,还隐藏着中国钢铁业砥砺前行的密码。
在自治区成立60周年之际,《工人日报》用一个整版的篇幅,讲述了柳钢一个普通的三代工人家庭的故事。
在柳州,有许许多多这样的三代工人家庭,他们为“实业兴市 开放强柳”奉献了青春与汗水。在“打造万亿工业强市”的征途上,我们需要这样坚守与传承。
《工人日报》版面
“我叫范承强,在柳钢机工部与设备打了一辈子交道,看着我们的生产装备从落后到先进、一代代更新,心里非常高兴。”
“我是匡家云,今年85岁。1958年7月8日响应号召来柳钢工作,修过铁路公路、炼过土焦炭、卸过煤和矿石。上世纪60年代柳钢停产,保管设备除过锈擦过油,艰苦劳累毫无怨言,我们就是想着能为柳钢出份力。”
“我叫林奕,今年79岁了。1960年2月25日,柳钢1号高炉正式投产,我是剪彩礼仪小姐之一。能够亲眼见证柳钢这个光荣的历史时刻,是我这辈子最开心、最难忘的事。”
……
1969年,柳钢第一代炼钢工人在炉前操作。
今年7月1日是柳钢60周年厂庆日,柳钢人扶老携幼齐聚一堂。看着台上这些经历了岁月风霜、有的甚至已须发全白的老柳钢人,30岁的汤龙波心潮澎湃。作为一名“钢三代”,汤龙波的爷爷是柳钢建厂后的第一批员工,父亲在改革开放之初进入柳钢,2011年大学毕业后他也回到柳钢。
从当年全国“三大五中十八小”钢铁工业布局中的18家地方钢铁企业之一,到如今年营业额超800亿元、位居全球50大钢企第31位,柳钢在过去数十年的发展历程,一如汤龙波和祖辈、父辈三代柳钢人的生活轨迹。
汤龙波就职的岗位是目前柳钢技术水平最先进的车间——冷轧板带厂。工友们笑称他属于“根红苗正”的柳钢子弟:
爷爷汤业庆,1958年柳钢建厂后的第一批员工,在一炼钢车间从事角钢工作;
父亲汤海平,1980年进柳钢,在线材厂从事轧钢工作;
母亲伍美华,1981年进柳钢,在水泥厂从事检验化验工作;
妻子覃晶晶,2011年进柳钢,在设计院从事给排水设计工作;
……
仔细问下来,记者才发现,汤家不仅是一家三代在柳钢工作,几乎整个家族都在柳钢。伍美华说:“我和龙波他爸是柳钢二代。我家的很多长辈及兄弟姐妹,汤家的兄弟姐妹和亲戚,都在柳钢上班。我们的孩子也是在柳钢长大的,第三代也大多在柳钢工作。”
汤家四代人的合影(左二为汤龙波,右一为汤海平)。庞慧敏 摄
他们不仅在同一个企业上班,还都住在柳钢的保障房或商品房里。上学、工作、生活几乎都在同一个地方。七大姑八大姨叔伯妯娌们相聚,绝对不愁没有共同话题,整个家族和柳钢“同呼吸共命运”。
10月下旬的一个午后,汤龙波陪同记者来到离柳钢不远的北雀路17号。这是一片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职工住宅区,楼房外墙斑驳的青苔,诉说着悠悠岁月。
汤龙波已经80多岁的奶奶韦玉兰就居住在这里。10多年前,韦玉兰的老伴汤业庆去世后,她始终不愿离开。天气好的时候,她还能拄着拐杖,颤颤巍巍地,一步步挪到小区院子里的树下乘凉。
如今,韦玉兰的听力大不如前,无法单独接受采访。汤龙波用车将她载到10分钟车程外的父母家——柳钢的另一职工住宅小区“怡园新苑”。刚一进门,看见祖孙三代获得的各种奖状和证书摊开在茶几上,韦玉兰的眼睛亮了。
汤海平翻译着母亲含糊的声音:“我们都是柳钢的工人,一辈子都在柳钢。”
汤业庆是柳城县东泉镇的农民,18岁入伍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曾参加过壮烈的上甘岭战役。1958年柳钢建厂,召集退伍军人进企业,他成了柳钢的第一批员工。
新中国的钢铁工业是在战争的废墟上艰难起步的。1949年,中国钢铁产量只有15.8万吨,不到当时世界钢铁年总产量1.6亿吨的0.1%。1956年,国家提出“三大五中十八小”的钢铁工业布局,为我国钢铁工业的规模和产业布局奠定了重要基础。
1958年10月4日,伴随着沉稳而有力的一击,通红的炉体内,熔化的钢水闪着红光,腾着热浪,涌向打开的出铁口——柳钢0.5吨小转炉炼出了第一炉钢水。这一炉钢水被誉为广西冶金史上“零”的突破。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成为我国钢铁工业改革开放和发展的新起点。宝钢、天津钢管等大型现代化钢铁企业的建立和一批老企业的挖潜改造,让我国钢产量以每年400 万到500万吨的速度增长。
1980年,16岁的汤海平初中毕业后进入柳钢时,我国钢铁产量达到了3712万吨。当年,柳钢实现盈利1180.55万元,首次实现扭亏为盈,结束了建厂20多年来连年亏损的历史。
“当时觉得国有企业比较稳定,粮票也多一点。”进厂轧了5年钢后,汤海平转管理岗,4年前在棒线厂安全科科长的岗位上退休。
2011年,汤海平成为柳钢人的第31个年头,汤龙波也走进了柳钢的大门。当时,中国钢铁产量已达6.955亿吨,是1980年的18.7倍。
走进今日的柳钢车间,见到的全是自动化设备。
“我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也会成为一名柳钢职工。”汤龙波说,2011年6月大学毕业时,柳钢进高校招聘大学生,他向柳钢投出了人生第一份也是唯一的一份求职简历。
“面试后接到柳钢人力资源部电话时,有一种回家的感觉。”2011年6月18日,汤龙波正式接到了柳钢的入职通知。那天晚上,他在学校操场“疯跑”了好多圈。
入职当天,父亲汤海平领着汤龙波去报到。走过那条走了无数次的路,来到如同家门般熟悉的柳钢大门,汤海平嘱咐儿子:“好好工作,加强学习。”
汤龙波心情有些激动。这个儿时如同游乐园般存在的厂区,将来就是自己事业的舞台,“我感觉自己肩负着祖辈父辈的‘钢铁梦’,希望能为这个企业的做大做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汤龙波所在的冷轧板带厂生产线,是二期冷轧线,2012年初上马。二期生产线引进自意大利,说明书全是英文,调试阶段大约有3个月左右。
汤龙波每天早上8点进厂,晚上10点走出车间,回家后还要挑灯翻阅砖头般的外文资料,周末也不休息。“那段时间人比较亢奋,想着调试结束后,专家们撤离,整个区域的设备都由我负责,不论付出多少辛苦,都要把它吃透。”
儿子的努力,汤海平看在眼里,喜在心头。“他那个厂整洁明亮,整条生产线一个班才四五个人;我们那时的生产线,多的时候有三两百人,不一样喽!”
汤海平说,当年他所在的线材厂,污染大、粉尘多。他每天都要和工友用轧钢钳夹住加热后的红钢,一起抬进轧机。夏天车间温度在五六十摄氏度,冬天也在30摄氏度以上,厚厚的工作服内,汗出如浆。“一个班次下来,工作服又臭又脏。”
“我爸那时候更苦。他做角钢工,在三五米外的距离需要手动把钢水浇进模具,面对的是超过1000多摄氏度的高温。一不小心就可能被钢水溅到,半小时就得换人,要不然根本顶不住。”汤海平记得,父亲那时候的工作服是厚厚的白色帆布,很厚很硬,汗湿后可以竖立;头上还戴着一顶藤编的安全帽,帽子上有一块玻璃护目镜;手上戴着厚厚的石棉手套,防止烫伤。
汤龙波爷爷和父辈们当年经历的场景,如今已大多消失了。
也正是看到企业朝着自动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汤海平极力要求儿子大学时报考电子工程学院。他清楚自己和老一辈“出苦力流大汗”的“大老粗”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走进今日的柳钢车间,见到的全是自动化设备,矿石进炉、冶炼、冷热轧、成品出入等全由机器完成,甚至连吊装搬运钢材的天车都不需要司机来开,实现了无人运行。各种原材料摆放得整整齐齐,车辆进入指定区域,装卸货物自动完成。
汤龙波每天只需要待在操控室里,别说护目镜石棉手套派不上用场,工作服也不再追求耐磨耐脏,更讲究舒适美观了。
工厂本身,也成了展示工业美学的场所。厂区讲究绿化,车间整洁有序,巨大的设备、先进的技术、高速顺畅的工艺流程,无不让人感受到现代工业的魅力。汤龙波所在的车间,随时可以作为“工业旅游”的景点对外展示。
“他们现在上班,都不用流汗了。”汤海平笑着说,“我父亲当年小学文化,进厂后全靠师傅手把手教,凭一把力气争先进。我是初中水平,在岗的时候职工培训已经很热门了,我那时最远到过天津参加培训。”
对于儿子汤龙波这一代年轻人的成长,培训已成为必不可少的内容。不仅有师傅带领,还可以在线请教国外专家,上网查阅英文资料。
60余载,汤家三代在工作中一直兢兢业业,但他们的职业成长之路却迥然不同。
汤业庆在角钢工的岗位上,发挥军人吃苦耐劳的本色。40多岁时被倒下来的模具压伤右腿,差点截肢,伤好后依旧在岗位上打拼。表现优秀的他最终转岗,在上世纪90年代担任二级单位工会主席,直至退休。
在艰苦的工作环境中,汤海平和父亲一样不叫苦不叫累,在企业的外派培训中迅速提高技能。1998年,他成了柳钢生产标兵。
“这是我职业生涯的最高荣誉,当年整个柳钢数万人只有几个人获得。”汤海平抚摸着褪色的荣誉证书感叹道。
业绩突出的汤海平在生产一线干了多年后,也和父亲一样转型进入管理岗,先后做了副工段长、工段长、生产技术科科长,最后在安全科科长岗位上退休。
“我现在的晋升通道比爷爷和父亲那时候宽多了,但我不想转岗,希望能朝着技术专家的方向努力。”汤龙波很满意企业提供的成长路径,“刚入职时我们进行了一个月全天候培训,然后是轮岗制,每个厂我都待了一个月,熟悉整个柳钢工艺。现在每年都会有很多专题培训,我一年大概会上七八个培训班。”
汤家祖孙三代人获得的奖状和证书。 庞慧敏 摄
当前,在柳钢已逐步形成了经营管理、专业技术、技能“三类人才”晋升发展模式,畅通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职业晋升互通机制,并在全体中层干部中公开推荐(首席)技术专家。
汤龙波身边不乏在技术通道中颇有建树的工友。
41 岁的苏红梅就是其中一位。她是“钢二代”,从小就将钳工父亲的辛苦看在眼里,也看到了企业对刻苦钻研精神的重视。
苏红梅告诉记者,钢在轧机上,每到一个点就会发出一个声音,只要一听这个声音,她就能判断是否轧得正常。一旦少了一个声音,她能在0.1秒的时间里作出反应。
苏红梅荣誉等身:柳钢技师带头人、柳钢工匠、柳州市巾帼标兵、柳州工匠……
2017年,柳钢实现利润46.8亿元;2018年前9个月,柳钢盈利超80亿元,创下历史同期最好水平。职工在柳钢,不仅有精神鼓励,这些年来,柳钢工人的收入也在不断增长。
汤海平清晰地记得,他童年时,父母亲每天下班回来,一身水一身泥,每月工资大约二三十元,家中有兄弟姐妹四人,只可解决温饱。等汤海平进厂工作时,逢年过节厂里都发油米面,温饱早已不是问题,夏天时的绿豆糖水和柳钢雪糕成了汤龙波儿时的美味。
刚开始做轧钢工的时候,汤海平一个月的工资只有60元;因为高温岗位可以提前内退,去年54岁的他退休时,每个月的收入有七八千元。
汤业庆进厂21年后才分到房子,汤海平进厂15年后分了一套大板房,到了汤龙波这儿,工作3年就能享受到柳钢的保障性住房。“两房一厅,价格比周边房价便宜了一半,现在小两口每人开一辆小汽车上下班。”
汤海平记得,他们那时的柳钢,都是些低矮简陋的平房,如今都变成了崭新高大的楼房。这几年,职工美食中心、文化广场、游泳馆相继拔地而起,“职工们的业余生活也越来越丰富了”。
汤龙波对现在的工作生活状态很满意,“收入比很多同龄人高,孩子将来上柳钢幼儿园还有优惠,幸福感很强!”
“这日子是越过越好啦。”汤海平满脸笑容。
(注:以上转载自《工人日报》,有删节)
在自治区成立60周年之际,多家媒体聚焦柳州“三代人”的故事
11月26日,广西卫视大型特别节目《扬帆新时代 锦绣新广西》的柳州篇《逐梦“万亿” 飞龙乘云》11月26日播出《柳钢三代人》,用视频展示了柳钢一家三代的工业传承。
3分钟视频:《柳钢三代人》
《扬帆新时代 锦绣新广西》相关视频 ↓↓↓
大片来袭!“柳州一分钟”会发生什么?这首炫酷的柳州话rap推出新版!
创建时期
(1957-1961)
柳钢创建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是国家发展钢铁工业新布局中的一部分,也是广西各族人民寄予厚望的重点工程。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第一代柳钢人从祖国的四面八方会聚到柳州,在柳州市区北部的一片荒原上,建起了一座初具规模的钢铁联合企业。
在加快建设的同时,柳钢人按照“边基建、边生产、建成一个、投产一个”的方针,组织广西急需的钢铁产品生产。1958—1961年的4年间,累计生产出矿石 28.6 万吨、铁 2.82 万吨、钢 0.124吨、材0.382吨、焦炭10.434万吨,创工业总产值2864万元。
历史
回顾
1957年
8月,按照广西省委、省人民委员会的指示和委托,省工业厅会同重工业部黑色冶金设计院武汉分院广西钢铁厂选址工作组,对广西的资源、工业分布、交通运输等情况进行研究后,初步提出在柳州市建立一个钢铁厂的意见。
1958年
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南宁会议期间,毛泽东同志听取广西省委第一书记刘建勋关于建设柳州工业区的规划汇报后,同意柳钢选址方案以及发展规划。
2月4日,国务院下文批准柳钢设计任务书,同意柳钢的建设规模为年产铁 25 万吨、钢 20 万吨、材17万吨,并考虑远景发展。
7月1日,柳州市在柳钢一号高炉工地举行柳州工业区开工典礼。时任中共柳州市委副书记、市长褚方珍为一号高炉破土动工剪彩,柳钢大规模建设全面铺开。此后,每年7月1日被定为柳钢建厂纪念日。
▲时任中共柳州市委副书记、市长褚方珍为柳钢一号高炉破土动工剪彩
▲一号高炉工地开工现场
10月4日,试验用的小炼钢车间 0.5 吨小转炉炼出第一炉钢水,被誉为广西冶金史上零的突破。
1959年
2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家副主席董必武和贺龙元帅、罗荣桓元帅、聂荣臻元帅等中央领导在自治区、柳州市领导陪同下到柳钢视察。
5月1日,炼铁车间一号高炉的3座热风炉全部安装完毕。
▲ 建设中的一号高炉
5月22日,炼铁车间一号高炉本体开始安装,炉高 43.2 米,有效容量255立方米,设计能力日产铁 357 吨,年产 11.5 万吨,是当时广西最大的高炉。
7月7日,鹿寨炼铁厂与柳钢合并,称为柳州钢铁厂鹿寨分厂。
▲ “大跃进”时期鹿寨分厂的小土群高炉
11月4日,冶金工业部同意柳钢第一期建设规模为年产钢20万吨、铁35万吨、材17万吨,第二期建设规模为年产钢60万吨、铁65万吨、材50万吨,并以冶发戌字110号文呈报国家计委、建委、经委审批。
1960年
1月1日,柳钢矿山铁路专用线正式通车。该线于1959年12月14日建成。时任中共柳州地委书记贺亦然主持通车典礼并剪彩。该专用线自湘桂线洛埠车站起至屯秋铁矿拉洞车站止,全长 42.7 公里,耗资860万元。
▲ 贺亦然同志为柳钢矿山铁路线建成剪彩
2月25日,一号高炉正式投产。冶金工业部和鞍钢、武钢、上钢、重钢、包钢等兄弟钢厂发来贺电。时任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副主席贺希明,冶金工业部代表金钢,广西军区副司令员郑贵卿为高炉出铁剪彩,柳州地、市领导贺亦然、褚方珍、梁山、孙芸山和柳州市的6000多名群众参加了庆祝大会。南宁电影制片厂拍摄了专题纪录片。首批铁锭由柳州市红旗钢厂运回去炼钢。
▲ 时任自治区党委书记、副主席贺希明为柳钢一号高炉投产剪彩
2月26日,中国评剧二团来柳钢慰问演出,著名评剧演员新凤霞随团献艺。
▲ 中国评剧二团在柳钢演出
3月1日至5日,中共柳钢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大会选举产生了由 17 人组成的柳钢第一届党委会,钟国松任书记,程曙天、廖荣铿任副书记,并选举产生了由9人组成的中共柳钢第一届监察委员会,廖荣铿任监委书记,张秀云任副书记。
▲ 中共柳钢第一次代表大会全体代表合影
3月20日,召开柳钢第一次工代会暨职代会。会议选举产生柳钢第一届工会委员会。
8月1日,柳州市开展“万人支援柳钢日”活动。在中共柳州市委第一书记肖寒,书记梁山、杨振铎带领下,柳州市3000多名机关干部和学生参加了卸煤、修路、平整土地等义务劳动。
▲ 中共柳州市委第一书记肖寒和柳钢党委书记钟国松在柳钢建设工地上
1961年
7月,小炼钢车间3×0.5吨转炉停产。耐火车间停产、停建。
停产停建时期
(1962-1965)
由于国民经济调整,柳钢从1962年初开始逐步停产停建,同年7月15日正式下马。除保留为生活和维修用的西部变电所、一号水泵房外,所有项目一律停建停产。此后三年,职工大部分被遣散,生产全部停顿,留700多人成立保管处,维护和管理设备。在此期间,鹿寨分厂从柳钢划出,改建为鹿寨化肥厂。
历史
回顾
1962年
1月,自治区冶金局指示,柳钢的小炼钢、轧钢、机修三个车间撤销,重组成柳州金属加工厂,焦化车间改称柳州焦化厂,均划归冶金局直接领导。
7月15日,柳钢正式下马,停产停建,并陆续精简职工。1958年后从农村招收来的职工全部精简回乡,1958年以前参加工作的职工分配在冶金系统内工作。
1963年
3月,1962年4月1日至1963年3月底,柳钢无偿外调固定资产达198.08万元,其中支援农业11.24 万元、轻化工业 69.897 万元、冶金厂矿116.95万元。支援农业的物资主要为调给武鸣农场的2台拖拉机(带犁耙等)和5辆汽车。
1964年
2月24日,鹿寨分厂保管区移交自治区化工局,改建为鹿寨化肥厂,移交物资总值 1514.574万元。
1965年
5月8日,自治区计委〔计工字第 050 号〕 文的通知,柳钢400/230轧机恢复生产,复产投资为28300元。5月17日开始进行复产检修,7月18日正式复产。
▲ 1965年小轧车间生产场景
11月,按冶金工业部通知,重工业部黑色冶金设计院派部分设计人员来到柳钢,为柳钢复产进行调查摸底。自治区冶金设计院设计人员也随即来到柳钢进行复产续建前期设计工作。
观看视频资料
一起聆听、感受柳钢那段艰苦奋斗岁月的故事
线索征集
根据媒体报道需求,特征集以下报道线索:
如果你有一家三代在柳州的企业工作(第一代是1958年从外地来柳支援柳州建设)的线索,请简单介绍相关情况并附联系方式告诉我们。
联系方式:1.关注本号后发消息;2.发邮件到 dwxc2018@163.com
截止时间:2018年12月3日
“辉煌60年 壮美新广西”媒体聚焦柳州
⑥又上《人民日报》!这家柳州企业被点赞!创业初期它曾遭大火化为灰烬
⑨大片来袭!“柳州一分钟”会发生什么?这首炫酷的柳州话rap推出新版!
⑩柳州如此任性的“免费”,新华社这样报道!广西卫视发了一部短片
11.刷屏了!创世界第一的这弯柳州“新月”,新华社央视都在报道!(附独家视频)
轻戳链接查看↓
-END-
长按下图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画卷柳州”
来源:工人日报、广西电视台、柳钢报、柳钢五十年、柳钢志等
为柳钢点赞!
中共柳州市委外宣办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