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他在柳州驻村200多天,他的作品传遍世界!
摘要
2019年,几万公里的路上,经常在主驾和副驾之间调换,一样的风景,不一样的视角。 碾过碎石,陷入泥坑,同车的颠簸,别样的心境。 200天的驻村,也时常把镜头放下,我也和你们一样,有满腔热情,有急功冒进,有酸甜苦辣,有畏惧退缩,有勇往直前…… 回首2019年,路上的一切,其实都刚刚好。—— 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今天,新华社在新华社客户端和微信公众号推出“我在现场”栏目,以新华社记者“沉下心、俯下身、融入情”的珍贵采访经历为内容,讲述他们在重大新闻事件现场的所见、所闻、所想。首篇就介绍了黄孝邦的事迹!
村民在乌英苗寨搬运石头,维修河堤(7月2日摄)。
从2017年至今,我在桂黔交界的多个贫困苗寨进行了长达三年的蹲点采访,努力尝试用“解剖麻雀”式的“标本记录”管窥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这个伟大时代背景下的中国农村,用照片讲述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如今,《苗山脱贫影像志》系列报道已播发49期共计600多张。媒体采用量达8000多家次。
三年来,我把《苗山脱贫影像志》当成一棵树来呵护,期望有一天它能枝繁叶茂,开花结果。乌英苗寨的一只猫在屋顶睡觉(9月2日摄)。
春季,和村民们一起种下的5000多棵山苍子树,如今虽已有过半枯死,但在这个暖冬,存活的树正在开花。无论如何,一切都刚刚正好。
越来越多的朋友,正来到乌英种树。
劳作归来的龙飞振、龙革雄、龙飞联(从左至右)(2017年8月15日摄)。
46岁的龙革雄(左二)、71岁的龙耀星(左三)等人在山上准备种树(2013年5月15日摄)。
劳作后回家的龙革雄在吃午饭(2013年6月17日摄)。创业初期的担忧让龙革雄辗转难眠,而山村的粗茶淡饭和体力活又需要他重新适应。
2019年最后一个月,我的另一个长期拍摄项目:《可爱的乡村》正式上线:美丽的故乡,有很多可爱的人,有很多可爱的风景,有很多可爱的故事。
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很多的人为此默默奉献,我们需要向可爱的他们致敬。在广西柳州市鹿寨县四排镇,村民在果园里采收柑橘(12月11日摄)。部分柑橘通过李柳萍的电商平台外销。
在鹿寨县拉沟乡木龙村,李柳萍(右二)在回村采购土特产途中和老人们交流(12月14日摄)。
梦想就是使命:多年后,当人们提到广西乃至中国扶贫攻坚的伟大工程、当人们提到山村小学的斗转星移、当人们提到中国农村的翻天覆地......当人们提到这些在我们这个伟大时代发生的重要的历史进程和变化时,我们的照片能否成为一座通往历史的桥梁,这是我们这些摄影师在这个时代的使命。
本版图文/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上述三个摄影系列
发稿40多组图片共计400多张
累计6000多家次采用
(其中《人民日报》20次)
这一年
几万公里的路上
一样的风景
不一样的视角
致敬邦哥!
致敬国社!
相关链接:
柳州,一座城,一众人,在人们追求幸福的伟大创造中,不断创造出奇迹和事业。在隽永的山水间,在民族的奋斗中,在历史的长河里,在工业的雄奇中,这是事迹和人物共同书写着一幅幅画卷,我们因之将这座城市称之为画卷柳州。
请长按下图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画卷柳州”
来源:新华社推介!
中共柳州市委外宣办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