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皮锡瑞《经学通论》丨贯通中国学术的经学通识著作,研习儒家经典必读

华夏出版社 经典与解释 2022-01-09

经学大家皮锡瑞力作

研习儒家经典必读


经学通论(校注)(修订本)

[清]皮锡瑞 著;周春健  校注

华夏出版社有限公司



1

内容简介

《经学通论》是晚清的学问大家皮锡瑞的一部贯通中国学术的经学通识著作。该书从今文经学家的立场出发,对《易经》《尚书》《诗经》、三《礼》(《周礼》《仪礼》《礼记》)及《春秋》等儒家经典的撰著流传、内容要义,以及历代考订注疏的得失、读者治学研究的门径等问题,作了扼要的阐述。


皮锡瑞《经学通论》五卷,初刻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湖南思贤书局),此刻本后被收入《续修四库全书•经部》;1934年,商务印书馆将其列为《国学基本丛书》,出版四册本,有旧式句读;1954年10月,中华书局据《丛书》本校正重印,改正了原本的不少错讹,此后又数次重印,是直至今日最为通行的本子。


此《经学通论》校注本是以1954年中华书局重印本为底本,参校思贤书局刻本,添加现代标点,订正了中华本数十处标点及文字错误,并重新分段。对于文中影响理解的疑难字词、人名书名、典章名物、学术事件等,均下简明注释,疑难字词并加注汉语拼音。原文引文,尽量考证并注明其出处。


中华书局本原分四卷,《易经》与《书经》共属一卷,本书参考思贤书局本所称“五卷”,重新厘为五卷,以符“五经通论”之实。将中华本《目录》略加调整,全书209条论题按顺序添加阿拉伯数字,以明次序,冠以“经学通论序目”置于原“序”后,以利检寻。


《经学通论》是对“五经”的系统梳理,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对于宏扬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远的意义。



作者·校注者

作者简介



皮锡瑞(1850—1908),字鹿门,湖南善化(今长沙)人。晚清经学大家。他景仰伏生之治《尚书》,署所居名“师伏堂”,学者因称之“师伏先生”。皮锡瑞博览群书,创通大义,今文经学造诣很深。著有《经学历史》《经学通论》《今文尚书考证》等。


校注者简介



周春健,男,1973年7月生,山东阳信人。自1992至2004年,分别就读于滨州师专、山东师范大学、湖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历获文学学士、文献学硕士、历史学博士学位。中国历史文献学会会员。2001-2009年任教于湖北大学古籍所。2009年4月起,任中山大学哲学系、中山大学古典学中心教授。主要从事经学文献的整理与研究。



3

經學通論序目


思賢書局本無此目録,據中華本《目録》略加調整。此序目明列全書論題二百○九條,其中《易經》三十條,《書經》三十三條,《詩經》三十八條,《三禮》五十二條,《春秋》五十六條。


伏羲氏


一、易經

1.論變易、不易皆《易》之大義

2.論伏羲作《易》垂教,在正君臣、父子、夫婦之義

3.論重卦之人當從史遷、揚雄、班固、王充以爲文王

4.論《連山》《歸藏》

5.論卦辭文王作、爻辭周公作皆無明據,當爲孔子所作

6.論《易》至孔子始著,於是學士大夫尊信其書

7.論卦辭、爻辭即是繫辭,《十翼》之説於古無徵

8.論孔子作卦辭、爻辭,又作《彖》《象》《文言》,是自作而自解

9.論傳經之人惟《易》最詳,經義之亡惟《易》最早

10.論漢初説《易》皆主義理、切人事,不言陰陽、術數

11.論陰陽災變爲《易》之别傳

12.論孟氏爲京氏所託,虞氏傳孟學,亦間出道家

13.論鄭、荀、虞三家之義,鄭據《禮》以證《易》,學者可以推補,不必推補爻辰

14.論《費氏易》傳於馬、鄭、荀、王而其説不同,王弼以十篇説經,頗得費氏之旨

15.論王弼多清言而能一掃術數,瑕瑜不掩是其定評

16.論以傳附經始於費直不始於王弼,亦非本於鄭君

17.論宋人圖書之學亦出於漢人而不足據

18.論《先天圖》不可信,朱子《答袁機仲書》乃未定之説

19.論胡渭之辨甚確,若知《易》皆孔子所作,更不待辨而明

20.論黄宗羲論《易》取《王注》與《程傳》,漢之焦、京,宋之陳、邵,皆所不取,説極平允,近人復理焦、京之緒又生一障

21.論近人説《易》,張惠言爲顓門,焦循爲通學,學者當先觀二家之書

22.論象數已具於《易》,求象數者不當求象於《易》之外,更不當求數於《易》之先

23.論焦循《易》學深於王弼,故論王弼得失極允

24.論焦循以假借説《易》本於《韓詩》,發前人所未發

25.論假借説《易》并非穿鑿,學者當援例推補

26.論《易》説多依託,不當崇信僞書

27.論《易》爲卜筮作,實爲義理作;孔子作卦爻辭純以理言,實即羲、文本意

28.論説《易》之書最多,可取者少

29.論漢人古義多不傳,漢碑可以引證

30.論筮《易》之法,今人以錢代蓍,亦古法之遺



二、書經

31.論《尚書》分今古文最先,而《尚書》之今古文最糾紛難辨

32.論漢時今古文之分由文字不同,亦由譯語各異

33.論伏生傳經二十九篇非二十八篇,當分《顧命》《康王之誥》爲二,不當數《書序》與《大誓》

34.論古文增多十六篇見《漢志》,增二十四篇爲十六卷見《孔疏》,篇數分合增減皆有明文

35.論《尚書》僞中作僞,屢出不已,其故有二:一則因秦燔亡失而篇名多僞,一則因秦燔亡失而文字多僞

36.論伏生所傳今文不僞,治《尚書》者不可背伏生《大傳》最初之義

37.論《伏傳》之後以《史記》爲最早,《史記》引《書》多同今文,不當據爲古文

38.論《伏傳》《史記》之後惟《白虎通》多引今文,《兩漢書》及漢碑引《書》,亦皆漢時通行之本

39.論古文無師説,二十九篇之古文説亦參差不合,多不可據

40.論《禹貢》山川當據經文解之,據漢人古義解之,不得從後起之説

41.論五福、六極明見經文,不得以爲術數,五行配五事,當從《伏傳》《漢志》

42.論古文《尚書》説誤以《周官》解唐、虞之制

43.論古文《尚書》説變易今文,亂唐、虞、三代之事實

44.論《尚書》義凡三變,學者各有所據,皆不知專主伏生

45.論衛、賈、馬、鄭尊古文而抑今文,其故有二:一則學術久而必變,一則文字久而致訛

46.論庸生所傳已有脱漏,足見古文不如今文,中古文之説亦不可信

47.論百篇全經不可見,二十九篇篇篇有義,學者當講求大義,不必考求《逸書》

48.論《書序》有今古文之異,《史記》所引《書序》皆今文,可據信

49.論馬、鄭、僞孔古文《書序》不盡可據信,致爲後人所疑,當以《史記》今文《序》爲斷

50.論二十九篇皆完書,後人割裂補亡,殊爲多事

51.論僞孔經傳前人辨之已明,閻若璩、毛奇齡兩家之書互有得失,當分别觀之

52.論焦循稱《孔傳》之善,亦當分别觀之

53.論宋儒體會語氣勝於前人,而變亂事實不可爲訓

54.論僞孔書相承不廢,以其言多近理,然亦有大不近理者,學者不可不知

55.論僞古文多重複且敷衍不切

56.論《孔傳》盡釋經文之可疑及馬、鄭古文與今文駁異之可疑

57.論《尚書》有不能解者當闕疑,不必强爲傅會,漢儒疑辭不必引爲確據

58.論僞古文言仁言性言誠乃僞孔襲孔學,非孔學出僞書

59.論王柏《書疑》疑古文有見解,特不應并疑今文

60.論劉逢禄、魏源之解《尚書》多臆説,不可據

61.論孔子序《尚書》略無年月,《皇極經世》《竹書紀年》所載共和以前之年皆不足據

62.論《尚書》是經非史,史家擬《尚書》之非

63.論治《尚書》當先看孫星衍《尚書今古文注疏》、陳喬樅《今文尚書經説考》


《诗经》中的植物檀木


三、詩經

64.論《詩》比他經尤難明,其難明者有八

65.論《詩》有正義有旁義,即古義亦未盡可信

66.論《關睢》爲刺康王詩,魯、齊、韓三家同

67.論《關睢》刺康王晏朝,詩人作詩之義;《關睢》爲正風之首,孔子定詩之義,漢人已明言之

68.論四始是孔子所定,《儀禮》亦孔子所定,解此乃無疑於合樂《關睢》、工歌《鹿鳴》

69.論班固云《關睢》“哀周道而不傷”爲“哀而不傷”之確解

70.論畢公追詠文王、太姒之事以爲規諫,范處義説得之,非本有是詩而陳古以諷

71.論魏源以《關睢》《鹿鳴》爲刺紂王,臆説不可信,三家初無此義

72.論四始之説當從《史記》所引《魯詩》,《詩緯》引《齊詩》異義,亦有可推得者

73.論三家亡而《毛傳》孤行,人多信毛疑三家,魏源駁辨明快,可爲定論

74.論《毛傳》不可信而明見《漢志》,非馬融所作

75.論以世俗之見解《詩》最謬,《毛詩》亦有不可信者

76.論毛義不及三家,略舉典禮數端可證

77.論三家《詩》大同小異,《史記·儒林列傳》可證

78.論《詩序》與《書序》同有可信有不可信,今文可信,古文不可盡信

79.論朱子不信《毛序》有特見,魏源多本其説

80.論馬端臨駁朱申毛,可與朱説參看,且能發明風人之旨

81.論《樂記》疏引《異義》説《鄭詩》非必出於三家,魏源據以爲三家《詩》,未可執爲確證

82.論《毛序》或以爲本之子夏,或以爲續於衛宏,皆無明文可據,即以爲衛宏續作,亦在鄭君之前

83.論十五國風之次當從《鄭譜》,世次篇次,三家亦不盡同於毛

84.論迹熄《詩》亡説者各異,據三家《詩》,變風亦不終於陳靈

85.論《詩》齊、魯、韓説聖人皆無父感天而生,太史公、褚先生、鄭君以爲有父又感天,乃調停之説

86.論《生民》《玄鳥》《長發》《閟宫》四詩,當從三家不當從毛

87.論《魯頌》爲奚斯作,《商頌》爲正考父作,當從三家不當從毛

88.論正考父與宋襄公年代可以相及,鄭君《六藝論》從三家《詩》,箋《毛》亦兼采三家

89.論《鄭譜》《鄭箋》之義,知聲音之道與政通

90.論先魯後殷、新周故宋見《樂緯》,三《頌》有《春秋》存三統之義

91.論《左氏傳》所歌《詩》皆傳家據已定録之,非孔子之前已有此義

92.論賦、比、興、豳雅、豳頌皆出《周禮》,古文異説不必深究

93.論《南陔》六詩與金奏三《夏》不在三百五篇之内

94.論《詩》無不入樂,《史》《漢》與《左氏傳》可證

95.論《詩》至晉後而盡亡,開元遺聲不可信

96.論《詩》教温柔敦厚在婉曲不直言,《楚辭》及唐詩、宋詞猶得其旨

97.論三百篇爲全經,不可增删改竄

98.論風人多託意男女,不可以文害辭

99.論鳥獸草木之名,當考《毛傳》《爾雅》《陸疏》而參以圖説、目驗

100.論《鄭箋》《朱傳》間用三家,其書皆未盡善

101.論孔子删《詩》是去其重,三百五篇已難盡通,不必更求三百五篇之外



四、三禮

102.論漢初無“三禮”之名,《儀禮》在漢時但稱《禮經》,今注疏本《儀禮》大題非鄭君自名其學

103.論鄭君分别今之《儀禮》及《大戴禮記》《小戴禮記》甚明,無小戴删大戴之説

104.論三《禮》之分自鄭君始,鄭於《儀禮》十七篇自序皆依劉向《别録》;《禮記》四十九篇皆引《别録》,已有《月令》《明堂位》《樂記》三篇,非馬融所增甚明

105.論鄭注《禮器》以《周禮》爲“經禮”、《儀禮》爲“曲禮”有誤,臣瓚注《漢志》不誤

106.論鄭注三《禮》有功於聖經甚大,注極簡妙并不失之於繁 

107.論漢立二戴博士是《儀禮》非《禮記》,後世説者多誤,毛奇齡始辨正之

108.論段玉裁謂漢稱《禮》不稱《儀禮》甚確,而回護《鄭注》未免强辭

109.論禮所以復性節情,經十七篇於人心世道大有關繫

110.論《禮》十七篇爲孔子所定,邵懿辰之説最通,訂正《禮運》“射御”之誤當作“射鄉”尤爲精確

111.論邵懿辰以《逸禮》爲僞,與僞古文《書》同,十七篇并非殘闕不完,能發前人之所未發

112.論古禮情義兼盡,即不能復而禮不可廢

113.論禮雖繁而不可省,即昏、喪二禮可證

114.論古冠、昏、喪、祭之禮,士以上有同有異

115.論后倉等推《士禮》以致於天子,乃禮家之通例,《鄭注》《孔疏》是其明證

116.論《儀禮》爲經、《禮記》爲傳,當從朱子采用臣瓚之説,《儀禮經傳通解》分節尤明

117.論言理不如言禮之可據,朱子以此推服鄭君,而鄭君之説亦由推致而得

118.論鄭樵辨《儀禮》皆誤,毛奇齡駁鄭樵,而攻《儀禮》之説多本鄭樵

119.論熊朋來於三《禮》獨推重《儀禮》,其説甚通

120.論《聘禮》與《鄉黨》文合,可證《禮經》爲孔子作

121.論讀《儀禮》重在釋例,尤重在繪圖,合以分節,三者備則不苦其難

122.論宋儒掊擊鄭學實本王肅,而襲爲己説,以别異於注疏

123.論王肅有意難鄭,近儒辨正已詳,《五禮通考》舍鄭從王,俞正變譏之甚是

124.論古人行禮有一定之例,九拜分别,不厭其繁

125.論古禮多不近人情,後儒以俗情疑古禮,所見皆謬

126.論古禮最重喪服,六朝人尤精此學,爲後世所莫逮

127.論王朝之禮與古異者可以變通,民間通行之禮宜定畫一之制

128.論明堂、辟雍、封禪,當從阮元之言爲定論

129.論古制不明由於説者多誤,小學、大學皆不知在何處

130.論三《禮》皆周時之禮,不必聚訟,當觀其通

131.論《周官》改稱《周禮》始於劉歆,武帝盡罷諸儒即其不信《周官》之證

132.論《周官》當從何休之説出於六國時人,非必出於周公,亦非劉歆僞作

133.論毛奇齡謂《周官》不出周公,并謂《儀禮》不出周公,而不知《儀禮》十七篇乃孔子所定,不可詆毁

134.論《周禮》爲古説,《戴禮》有古有今,當分别觀之,不可合并爲一

135.論鄭君和同古今文,於《周官》古文、《王制》今文力求疏通,有得有失

136.論鄭君以《周禮》爲經、《禮記》爲記,其别異處皆以《周禮》爲正,而《周禮》自相矛盾者仍不能彌縫

137.論《周禮》在周時初未舉行,亦難行於後世

138.論《周官》之法不可行於後世,馬瑞臨《文獻通考》言之最晰

139.論鄭樵解釋《周禮》疑義,未可信爲確據

140.論《周官》并非周公未行之書,宋元人强補《周官》更不足辨

141.論《禮記》始撰於叔孫通

142.論《王制》《月令》《樂記》非秦漢之書

143.論《王制》爲今文大宗,即《春秋》素王之制

144.論《禮記》所説之義,古今可以通行

145.論《禮記》記文多不次,若以類從尤便學者,惜孫炎、魏徵之書不傳

146.論《鄭注》引漢事、引讖緯皆不得不然,習《禮記》者當熟玩注疏,其餘可緩

147.論宋、明人疑經之失,明人又甚於宋人

148.論古宫室、衣冠、飲食不與今同,習禮者宜先考其大略,焦循《習禮格》最善

149.論《禮記》義之精者本可單行,《王制》與《禮運》亦可分篇别出

150.論《六經》之義禮爲尤重,其所關繫爲尤切要

151.論《大戴禮記》

152.論經學糾纏不明,由專據《左傳》《周禮》二書輕疑妄駁

153.論《禮經》止於十七篇,并及群經當求簡明有用,不當繁雜無用


董仲舒像


五、春秋

154.論《春秋》大義在誅討亂賊,微言在改立法制,《孟子》之言與《公羊》合,朱子之注深得《孟子》之旨

155.論《春秋》是作不是鈔録,是作經不是作史,杜預以爲周公作凡例,陸淳駁之甚明

156.論董子之學最醇,微言大義存於董子之書,不必驚爲非常異義

157.論“存三統”明見董子書,并不始於何休,據其説足知古時二帝三王本無一定

158.論“異外内”之義與“張三世”相通,當競争之時,尤當講明《春秋》之旨

159.論《春秋》素王不必説是孔子素王,《春秋》爲後王立法,即云爲漢制法亦無不可

160.論《春秋》改制猶今人言變法,損益四代,孔子以告顔淵,其作《春秋》亦即此意

161.論《春秋》爲後世立法,惟《公羊》能發明斯義,惟漢人能實行斯義

162.論《穀梁》在《春秋》之後,曾見《公羊》之書,所謂“一傳”即《公羊傳》

163.論《公羊》《穀梁》二傳當爲傳其學者所作,《左氏傳》亦當以此解之

164.論《穀梁》廢興及三《傳》分别

165.論《春秋》兼采三《傳》不主一家始於范甯“甯”,原作“寧”,據思賢書局本正文改。,而實始於鄭君

166.論《春秋》借事明義之旨,止是借當時之事做一樣子,其事之合與不合、備與不備本所不計

167.論三統三世是借事明義,黜周王魯亦是借事明義

168.論《春秋》有現世主義有未來主義,義在尊王攘夷而不盡在尊王攘夷

169.論孔子成《春秋》不能使後世無亂臣賊子,而能使亂臣賊子不能無懼

170.論《春秋》一字褒貶之義,宅心恕而立法嚴

171.論《春秋》書災異不書祥瑞,《左氏》《公羊》好言占驗,皆非大義所關

172.論“獲麟”《公羊》與《左氏》説不同而皆可通,鄭君已疏通之

173.論《春秋》本魯史舊名,《墨子》云“百國《春秋》”即百二十國寶書

174.論《漢志》“《春秋》古經”即《左氏經》,《左氏經》長於二傳,亦有當分别觀之者

175.論左氏不在七十子之列,不得口受傳指,《左傳疏》引《嚴氏春秋》不可信,引劉向《别録》亦不可信

176.論趙匡、鄭樵辨左氏非丘明,《左氏傳》文實有後人附益

177.論賈逵奏《左氏》義長於《公羊》,以己所附益之義爲《左氏》義,言多誣妄

178.論《左氏傳》不解經,杜、孔已明言之,劉逢禄考證尤詳晰

179.論《左氏傳》止可云載記之傳,劉安世已有“經自爲經,傳自爲傳,不可合一”之説

180.論杜預解《左氏》始别異先儒,盡棄二傳,不得以杜預之説爲孔子《春秋》之義

181.論孔子作《春秋》以闢邪説,不當信劉歆、杜預,反以邪説誣《春秋》

182.論《左氏》采各國之史以成書,讀者宜加别白,斷以《春秋》之義

183.論《左氏》所謂禮多當時通行之禮,非古禮,杜預短喪之説,實則《左氏》有以啓之

184.論《春秋》是經,《左氏》是史,必欲强合爲一,反致信傳疑經

185.論《公羊》《左氏》相攻最甚,何、鄭二家分左右袒,皆未盡得二傳之旨

186.論《春秋》必有例,劉逢禄、許桂林《釋例》大有功於《公羊》《穀梁》,杜預《釋例》亦有功於《左氏》,特不當以凡例爲周公所作

187.論日、月、時正變例

188.論三《傳》以後説《春秋》者亦多言例,以爲本無例者非是

189.論啖助説《左氏》具有特識,説《公》《穀》得失參半,《公》《穀》大義散配經文,以《傳》考之確有可徵

190.論啖、趙、陸不守家法,未嘗無扶微學之功,宋儒治《春秋》者皆此一派

191.論《公》《穀》傳義、《左氏》傳事,其事亦有不可據者,不得以親見國史而盡信之

192.論劉知幾詆毁《春秋》并及孔子,由誤信杜預、孔穎達,不知從《公》《穀》以求聖經

193.論劉知幾據《竹書》以詆聖經,其惑始於杜預,唐之陸淳、劉貺已駁正其失

194.論《春秋》家、《左傳》家當分爲二,如劉知幾説

195.論孔子作《春秋》,增損改易之迹可尋,非徒因仍舊史

196.論宋五子説《春秋》有特見,與《孟子》《公羊》合,足正杜預以後之陋見謬解

197.論“斷爛朝報”之説不必專罪王安石,朱子疑《胡傳》并疑《公》《穀》,故於《春秋》不能自信於心

198.論據朱子之説足證《春秋》是經非史,學《春秋》者當重義不重事

199.論杜預專主《左氏》,似乎《春秋》全無關繫無用處,不如啖、趙、陸、胡説《春秋》尚有見解

200.論《春秋》一字褒貶,不得指爲闕文

201.論經史分别甚明,讀經者不得以史法繩《春秋》,修史者亦不當以《春秋》書法爲史法

202.論《春秋權衡》駁《左氏》及杜解多精確,駁《公》《穀》則未得其旨

203.論吕大圭以後世猜防之見疑古義,宋儒説經多有此失

204.論黄澤、趙汸説《春秋》有可取者,而誤信杜預,仍明昧參半

205.論趙汸説《春秋》策書、筆削近是,孔廣森深取其書而亦不免有誤

206.論“王正月”是周正,胡安國“夏時冠周月”之説,朱子已駁正之

207.論三《傳》皆專門之學,學者宜專治一家,治一家又各有所從入

208.論俞正燮説《春秋》最謬,乃不通經義、不合史事、疑誤後學之妄言

209.論《春秋》明正道、絀詐力,故特褒宋襄而借以明仁義行師之義





延伸阅读


经学通论(校注)(修订本)


(戳图进入微店购买)

[清]皮锡瑞 著 周春健  校注 华夏出版社有限公司


 复制链接后打开淘宝:微vKP3XYCEHTF微 




近期新书

财神

伦敦文稿

吕西斯

经学通论

树林里的上帝

这一代人的怕和爱

苏格拉底式的君主色诺芬

伊丽莎白时代的世界图景




经典与解释·你可能还想看


在人人提倡“开民智”的年代,廖平为何坚持“开士智”?新书丨《诗之为诗 : 〈诗经〉大义发微(卷一)》:诗者,天地之心刘小枫作序丨阿里斯托芬《财神》丨经典新译 全集首发刘小枫丨“历史主义”的前世今生(选自《以美为鉴》)2021春季新书预告丨让经典思想在手中绽开




好书值得被更多人知道,点个“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