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书上市丨廖平《今古学考》(外一种:古学考)

今古学考

(外一种:古学考)

廖平 著

潘林 校注

华夏出版社有限公司






内容简介


廖平的今古学著作中,《今古学考》《古学考》十分有名,两书以考辨为主,详明两汉师法,成书较早,故合编为一书。前书以礼制别今古,解决了困扰学界的千年难题。后书是前书的接续和修正,推动了晚清的辨伪疑古思潮。


廖平的今古学著作在一定程度上启发了康有为创作《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从而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维新变法运动理论基础的形成。


名人评语


“[廖子]明两千年不传之学,义据通深,度越一世,香象渡河,众流截断。”(蒙文通 语)


“廖氏晚年著书,颇涉荒怪。早年则不然。分别今古文之法,至廖氏始精确。此书必须次读之。”(吕思勉 语)






作者简介


廖平(1852-1932),号六译,清末民初经学大师,张之洞的学生和康有为的老师。廖平早年于乾嘉考据、宋学义理等无所不窥,后专心探求圣人微言大义,其经学思想的意义曾被誉为明“两千年来不传之学”。廖平一生学术有六次转向,著述逾百种,以经学为主,兼及史学、小学、医学、勘舆等,有《四益馆经学丛书》《六译馆丛书》等传世。


然而由于学界长期只关注曾参与重大政治事变的大儒,加之廖平经学一向以“精微幽窅”著称,因此,其学术思想长期未得到足够重视。近年来刘小枫教授连续发文推崇廖平,廖平作为经学思想大师的意义才开始被学界所重视。






目  录

校注説明 


今古學考

 · 題識

 ·《今古學考》原目

 · 今古學考 卷上

     《漢•藝文志》今古學經傳師法表

     《漢•藝文志》今古學經傳師法表 

     《五經異義》今古學名目表

     《五經異義》今與今同古與古同表

      鄭君以前今古諸書各自爲家不相雜亂表

      今古學統宗表

      今古學宗旨不同表

      今學改變古學禮制表

      今學因仍古學禮制表

      今古學流派表兩《戴記》今古分篇目表

      今古學專門書目表

      今古兼用雜同經史子集書目表

     《公羊》改今從古、《左傳》改古從今表

      今古各經禮制有無表

      今古各經禮制同名異實表

      今古各經禮制同實異名表

      今古學魯齊古三家經傳表

      鄭君以後今古學廢絶表

      今學盛於西漢、古學盛於東漢表

      今古學經傳存亡表

 · 今古學考 卷下

      經話一百零六則 


古學考

 · 題記

 · 古學考六十九則  

     《周禮删劉》叙例  

     《周禮删劉》舉例十二證目  

     《周禮》删文 218

 · 跋


附録 主要徵引書目






内文试读

校注説明

(節選)


廖平


今、古(今文經學與古文經學)之争是中國經學史上的千年難題,至清末因廖平提出今古學而得以釐清。廖平的今古學著作以《今古學考》《古學考》《知聖篇》爲代表,在當時學界即頗有影響。其中《今古學考》《古學考》以考辨爲主,詳明兩漢師法,成書較早,故此合編爲一書。


據廖宗澤《六譯先生年譜》載,光緒九年(1883),廖平“説經始分别今、古”,開啟經學初變。至光緒十二年(1886),撰成《今古學考》,隨即由成都尊經書局付梓。是書共二卷,上卷有二十表,分疏今、古學的界别與源流;下卷有一百零六則經話札記,係對上卷二十表的展開論説。


點擊了解《知聖篇》


平據許慎《五經異義》而悟漢末以前,經學嚴分今、古。在《今古學考》一書中,提出了著名的“平分今、古”之論,主要觀點有:“今、古之分,全在制度”,不在文字與義理;“今學主《王制》、孔子,古學主《周禮》、周公”;“今爲經學,古爲史學”;古學爲孔子壯年“從周”之説,今學爲晚年“因革”(改制)之説;“魯爲今學正宗,燕趙爲古學正宗”,等等。


由於鄭玄説經合混今、古,加之王肅與鄭玄争勝,“造僞書以自助”,導致這種混亂變本加厲,“今、古舊法遂以斷絶”(《今古學考》卷下)。因此,廖平指出作此書的旨意,乃“欲探抉懸解,直接卜、左,則舉凡經學蒙混之處,皆欲積精累力以通之”(《今古學考》卷下)。


儘管《今古學考》獲得時人不少贊譽,但廖平對此書並不滿意。一方面,此書“中多未定之説”,有待補正(《今古學考》卷下)。另一方面,廖平對“平分今、古”理論也存在一定疑慮:一經之中,何以存在孔子、周公兩種不同的禮制?何以“《左》《國》《孟》《荀》,以周人言周事者,莫不與《王制》切合”,却“無一條與古文家説相同”(廖平等著、劉師培摘《四益館經學四變記•二變記》)?



此外,由於一些人反對,尤其是“通人指摘”,廖平思想上受到觸動,遂“不能自堅前説”(《古學考》)。1886年以後,廖平“分教尊經,與同學二三百人朝夕研究,折群言而定一尊”(《四益館經學四變記•二變記》),萌發了新説。


光緒《井研縣志•藝文四•知聖篇提要》云:


丙戌以後,乃知古學新出,非舊法,於是分作二編,言古學者曰《闢劉》,言今學者曰《知聖》。


根據廖宗澤《六譯先生年譜》的説法,“知古學新出,非舊法”,即自駁前説,開啟了經學二變——“尊今抑古”,時爲光緒十三年(1887)。《闢劉篇》(又稱《續今古學考》《古學考》。“篇”又作“編)與《知聖篇》均爲廖平經學二變的代表作,其中《知聖篇》“專明素王改制之事”,《闢劉篇》則“明古學之僞”。“分作二編”的時間則在1888年。


《闢劉篇》初稱《續今古學考》,成於1887年。不過無論是《續今古學考》,還是《闢劉篇》,原稿均已佚。在《六譯先生年譜》中,尚可見到《續今古學考》的主旨觀點:


周制全不可考,概爲孔子新制。《周禮》固爲僞托,即《左氏》之言《周禮》者,亦推例而得。


次年,廖平改訂是書,易名爲《闢劉篇》。所謂“闢劉”,即駁斥“劉歆僞説”也。


《知聖篇》《闢劉篇》初稿甫一撰成,不俟出版,即轉相抄録,在當時學界引起了很大反響。1889-1990年間,康有爲與廖平在廣州有過兩次會晤(錢穆説),“議論相合”,康氏亦讀過兩《篇》,遂分别據以作《孔子改制考》《新學僞經考》。光緒二十年(1894),廖平又修訂《闢劉篇》,並改稱《古學考》,於光緒二十三年(1897)由成都尊經書局付梓。《古學考》有六十九則札記,篇末附《周禮刪劉》。


康有爲


《古學考》修正了今、古之分:


馬融以後,古乃成家,始與今學相敵。許、鄭方有今、古之名。今學以六藝爲宗,古學以《周禮》爲首;今學傳於游、夏,古學張於劉歆;今學傳於周、秦,古學立於東漢。(《古學考》)


書中將古學歸獄西漢末年劉歆作僞,謂劉歆“翻經作傳”,篡亂《周禮》,以合莽意,並報復博士,導致“顛倒五經”,“後來流説,愈遠愈誤”(《古學考》)。


廖平又稱“經爲孔子所傳,凡經皆今學”(《古學考》);所有古文家源流,“皆晚出僞説,力反秦火經殘之論,諸經皆全文”(廖平《孔經哲學發微•四益館經學四變記•二變尊今僞古》)。由此,二變“尊今抑古”時期的古學範圍較以前大爲縮小,如《左傳》《毛詩》《古文尚書》《儀禮》《孝經》《費氏易》《逸禮》等,以前皆被視爲古學,現在皆屬今學。而以前被視爲古學之祖的《周禮》亦非全爲古書,係“取《佚禮》官職篇删補羼改”而成,“古不過劉歆所羼千餘字耳”(《古學考》)。


《今學古考》頁面示例


1888-1894年間,廖平在撰《闢劉篇》的同時,又撰《周禮删劉》,以尋摘文獻中劉歆羼改《周禮》的例證,並將劉歆所改諸條附於書後。此書既出,張之洞、宋育仁、劉子雄等師友頗多質疑,以爲武斷。後來廖平“舊疑漸得通解”,比如以爲劉歆所改封地諸條亦曲合於博士(《古學考跋》)。與此同時,廖平大統思想逐漸萌發,“以大統説《周禮》,舊所閹割之條,悉化朽腐爲神奇”(《知聖篇》)。於是“不再立今、古名目”,放棄劉氏“删補羼改”之説,並將《周禮删劉》改附於《古學考》末,以示治學之程途。


儘管《今古學考》和《古學考》存在一定局限和問題,但亦不乏創見,在中國經學史上的地位不可小覷。《今古學考》集前代經學之大成,張明兩漢師法,從禮制上劃清了今、古文經學的界限,困擾學界的千年難題終於得以釐清。此後,皮錫瑞、康有爲、章太炎、劉師培等“胥循此軌以造説,雖宗今宗古之見有殊,而今、古之分在禮,則皆决於先生(即廖平——引者注)之説也”。時人謂此書足與顧炎武的《音韻五書》、閻若璩的《古文尚書疏證》鼎立,並列爲清代學術的三大發明,“於是廖氏之學,自爲一宗,立異前哲,岸然以獨樹而自雄也”。《古學考》是《今古學考》的接續和修正,其提出古文家淵源皆出許、鄭以後僞撰、劉歆僞作《周禮》等,推動了晚清的辨僞疑古思潮,有利於人們的思想解放。



廖平的今古學著作在一定程度上啟發了康有爲創作《孔子改制考》《新學僞經考》,從而引發了維新變法運動的理論基礎。廖平去世後不久,侯堮曾在《大公報》上撰文紀念云:


先生在中國經學史上,既具相當地位;而在晚清思想史上,亦握有嚴重轉捩之革命的力量!


如果説康南海之《孔子改制考》《新學僞經考》等等類似四十年來中國思想界之“霹靂一聲者”,“而廖先生則此霹靂前之特異的電力”。誠哉斯言!




延伸阅读


《今古学考》


(戳图进入微店购买)


 复制后打开淘宝:II1fdYYkhpn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进入京东 



相关图书

施特劳斯学述

欧洲历史上的永久和平愿想

地缘政治学的起源与拉采尔

斯宾诺莎的政治哲学

今古学考

尼采的使命

施米特的教训

公民大会妇女




经典与解释·你可能还想看


新书《知圣篇》丨经学大师廖平代表作在人人提倡“开民智”的年代,廖平为何坚持“开士智”?李长春 | 廖平经学与中国问题讲座纪要丨陈斯一:《伊利亚特》的悲剧诗学讲座纪要 | 梁展:德国古典语文学的危机与“第三波人文主义”




好书值得被更多人知道,点个“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新书上市丨廖平《今古学考》(外一种:古学考)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