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黑心婴儿面霜”上热搜,激素类软膏的这些真相你知道吗?

贾晨虹 福棠儿童用药咨询中心 2022-10-09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哟~
相信很多家长都有过孩子身上起湿疹或皮炎的经历。尤其是免疫力较低,皮肤屏障功能受损的婴幼儿更容易出现。湿疹和特应性皮炎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一种炎症性皮肤病,常伴随瘙痒,而且容易复发,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常常引起患儿的烦躁和哭闹,牵动着家长的神经。

最近,某知名测评博主曝光了一个5个月大的婴儿疑似因使用了含大剂量激素的婴儿面霜而出现“大头娃娃”的现象:发育迟缓、多毛、脸水肿等情况。“激素婴儿面霜”很快上了热搜,加剧了广大宝妈群体对于激素的恐慌。其实,我们也常常会碰到家长这样的咨询:医生给我开的外用软膏里是不是含激素啊?给孩子用激素类软膏副作用是不是特别大?有其他的替代治疗吗?还见到一些家长坚决不给孩子用含激素的软膏,导致湿疹、皮炎的进一步加重,甚至引起皮肤损伤和感染。那我们今天就来深入探讨一下,激素类软膏到底是魔鬼还是天使?


¨ 宝宝出现了皮肤问题,该怎么办?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宝宝出现了皮肤问题家长习惯用网络搜索来寻求答案,也有家长可能会选择在网上购买一些草药类的软膏或者国外代购的一些软膏,给孩子使用。这些方式都不推荐家长选择,网络上的答案质量层次不齐,可信度不高,网购的软膏不是正规的药品,不排除自行添加过量激素或软膏产品质量无法保证的情况,最近上热搜的婴儿面霜导致的“大头娃娃”事件就是很好的证明。根据第三方机构的检测报告,该厂家的婴儿面霜中氯倍他索丙酸酯(属于糖皮质激素)的含量比含相同成分的丙酸氯倍他索乳膏的含量高了70多倍。所以,当孩子出现了皮肤问题,一定要到正规医院就诊,因为皮肤科的医生要通过观察宝宝的皮疹情况,进行辨别和诊治。

¨ 含激素软膏到底能不能用?



我们常说的“激素”其实就是指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具有强大的抗炎作用,可以减轻炎症的早期的渗出、水肿、毛细血管扩张等炎症反应。糖皮质激素可全身应用和局部应用。含激素类局部外用时能在全身吸收很少的情况下减轻皮肤的炎症反应,因此不良反应会比全身应用要小的多。根据《中国湿疹诊疗指南(2011年)》和《中国特应性皮炎诊疗指南(2020版)》,激素类软膏是湿疹和特应性皮炎的一线用药合理正确地使用含激素软膏是安全有效的,不必要过分担心副作用。及时应用激素软膏可以较快缓解皮肤不适,加快皮肤屏障的修复,防止更严重的皮肤问题出现。

¨ 不同的激素软膏有什么区别?哪些适合儿童使用呢?


激素类软膏按作用强度一般分为4级:
1、超强效:0.1%氟轻松乳膏、0.05%氯倍他索乳膏;
2、强效:0.05%卤米松乳膏、0.05%二丙酸倍他米松乳膏、0.1%戊酸倍他米松乳膏、0.25%去羟米松软膏剂及乳膏;
3、中效:0.05%丙酸氟替卡松乳膏、0.1%糠酸莫米松乳膏、0.1%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0.1%曲安奈德乳膏;
4、弱效:氢化可的松乳膏、0.05%地奈德乳膏。
儿童为用药的特殊人群,由于皮肤水分含量高,外用药物吸收迅速、完全,因此使用弱效、中效激素类软膏通常就会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且弱效和中效的激素软膏安全性更好,更适合儿童应用。

01

¨ 应用激素类软膏时应注意什么呢?



不能长期大面积应用也不能盲目强调少用。推荐以指尖单位为定量的依据。一个指尖单位的定义为:从管口直径5mm的外用药膏管中挤出可以覆盖成人食指最远端指节长度的药膏剂量。指尖单位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按照医生的用量来执行。例如,手部单面的面积常用0.5个指尖单位的软膏剂量。
给宝宝涂抹激素软膏后,不要用纸尿裤或其他密闭的物体覆盖皮肤表面,以免导致药物过多过快地吸收。
涂抹时应避开眼睛、黏膜(如口腔、鼻腔等)和皮肤破溃处正确合理的使用激素类软膏是药物安全和有效的前提。激素类软膏不是魔鬼,讳疾忌医不可取,该用则用才是正确打开方式!!!
参考资料

1.中国湿疹诊疗指南(2011年)2.中国特应性皮炎诊疗指南(2020版)
(河北省儿童医院 贾晨虹)
往期精彩回顾这些症状可能是小儿哮喘,家长们一定要注意!
支气管炎怎么办?
什么是益生菌、益生元,儿童需要补充吗?
每周药点-泡腾片千万不能这样吃!
福棠儿童用药咨询中心祝大朋友小朋友们元旦快乐!
儿童感染幽门螺杆菌,应该怎么办?
外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家长会用了吗?
新冠肺炎疫苗二三问-权威解答来啦
儿童正确服药小知识宝宝便秘怎么办?
炉甘石洗剂的注意事项
新生儿黄疸影响乙肝疫苗的注射么?
宝宝不吃药可以把药放进奶里喂吗?如何正确喂药?如何正确使用非处方药

共同关注儿童健康
文章版权归福棠儿童医学发展研究中心所有,欢迎转载,转载请标明出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