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汕头最早的“公司办事员”,见证沙地上建起经济特区
王瑜现任汕头经济特区建设(集团)公司(原汕头经济特区建设公司,以下简称“汕特建设公司”)副总经理。1987年5月,19岁的她入职该公司,成为一名办事员。
1981年7月19日,当时的王瑜还是一名学生。中共中央批准汕头市在市郊的龙湖村西北侧划出1.6平方公里的区域,创办经济特区。同年11月14日,汕头经济特区管理委员会成立。1982年3月,特区管委会在龙湖先划出0.2平方公里土地进行“五通一平”建设,到1983年8月,建成了第一幢厂房,从此开始接受外商进入特区投资办厂。1984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汕头经济特区区域面积扩大为52.6平方公里,分龙湖和广澳两个片区,其中龙湖片区扩围至22.6平方公里。
尽管特区建设已经起步并发展,但在初入职的王瑜眼里,看见的仍是一张白纸和到处飞扬的尘土。在她存留的老照片中,有一张以汕头经济特区管委会办公楼为背景的单人照,只见办公楼门前还是一片沙地。在荒滩上建特区,王瑜没有迟到,她也堪称是最早的见证者和参与者之一。
▲入职不久,王瑜在汕头经济特区管委会门前留影,彼时路面还是一片沙地 受访者供图
骑自行车往返送审文件
见证“24小时内答复”制度诞生
王瑜介绍,成立于1983年的汕特建设公司,几乎包揽了特区范围内所有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诸如全国罕见的没有围墙的政府办公大楼、有着“特区熊猫”之称的龙湖宾馆、特区机关幼儿园、海关大楼等汕头市民耳熟能详的建筑,还有金谷园、金珠园、环碧花园等住宅小区。
王瑜毕业于鮀滨职业中学英语专业。在当时,上中专的多为成绩优异的学生。1987年,汕特建设公司到她所在的学校招工,当年毕业的王瑜在同学提醒和带动下报名参加了面试,最终顺利通过,同年5月成为汕特建设公司的合同工。
在公司,王瑜的职位是“办事员”,实际上相当于文员,但当时还没有这种正式的命名。“第一天就到人秘部上班,整理档案,做打字员。次年,被调到总经理室做文秘,但实际上还是办事员,要经常开展申请立项相关工作。”王瑜回忆道。
▲办事员王瑜 受访者供图
在同事印象中,王瑜总是腿脚最勤快的那个。“我每天都会骑着自行车往返于公司和政府部门之间,送审的文件与图纸就绑在车后座。” 王瑜骑过一辆“飞鸽”牌女式自行车,热爱时尚的她还在车子手刹线的交叉处,用红绸绑了一朵花。但在“新手上路”那段时间,一路都是泥地土路,难以顺利骑行,遇到沙路还会打滑,一不小心还会摔跤。
路虽然难行缓慢,但是政府办事效率很高。汕特建设公司参与开发建设的汕头经济特区管委会办公大楼是王瑜在此期间最经常去的地方。“当时几乎所有经济特区管委会的办公地点都集中在这一片地区,周边还有海关、银行、宾馆等多个单位和场所。”王瑜告诉记者,很多到特区办事、投资的人基本一天之内都可以完成相关手续,不用到处奔波。她经常载着送审的文件资料到特区管委会审核。“在材料完备的情况下,最快半个小时就能拿到审批意见;或者上午送完件骑车回公司上班,管委会那边下午就来电话说可以过去拿。管委会大楼的集约化办公给我们办事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在王瑜的记忆中,项目实施过程中如果遇到困难,领导会直接现场开会拍板,无论大小问题都能在短时间内高效解决。
这就是汕头特区管委会在国内率先承诺的企业服务“24小时内答复”制,成为闪耀海内外的金字招牌。据查,“24小时内答复”提出于1987年4月29日,同日《汕头特区报》有醒目报道。“24小时内答复”制吸引了大量的外商来汕头投资设厂。
▲王瑜 受访者供图
成为公司的多面手
“将所有数据熟记于脑”
成立初期,汕特建设公司人手不多,时任公司总经理王七(下称“老王总”)要求大家必须成为多面手。他对王瑜说:“不是光会送资料,要学会‘偷师’,接触材料同时学习其中内容。有不懂的问题及时请教老员工。”
1990年,王瑜在业务部同事的指导下学习了预算。她做的第一份预算是名为泰业大厦的8层写字楼的造价预算,她还记得项目名称是H6-H11,面积是29600平方米。“造价预算是套用当年地方颁布的预算造价书。我算了一个星期,反复核对,结果完全正确,得到了老同志的认可。”
王瑜在数据记忆方面狠下功夫,把大脑炼成“电脑”。一次部门经理工作会议上,老王总突然问坐在角落里的她:“瑜,H1工程款拨付多少了?”王瑜利索地从抽屉里拿出登记本翻查,结果老王总黑着脸说:“找笔记本谁不会,这些数据要记在脑子里。要是在工地上,你去哪儿找本子?”打那以后,王瑜养成将所有数据熟记于脑的习惯,不但公司开发的每幢房产面积、土建成本、开竣工日期,还把联系有关单位和人员的电话都记了起来,能做到领导随问随答。以至于,同事们有时要了解相关数据或通讯信息时,就开玩笑叫她:“电脑,某某数据是多少?”
在总经理室当秘书期间,王瑜要做的事有:审报项目、负责申请开发项目年度计划、跟踪、考核、调整建设项目、工程建设数据统计管理等,此外还负责对外贸易书信往来、翻译邮件。她好学上进,反应灵敏,办事效率特别高,深得公司领导信任。
王瑜还翻译了公司第一本面向海外的投资指南。《指南》是繁体中文和英文对照,有30多页。“《指南》要拿到香港印刷,本来打算在香港找翻译的,一问需要2000元,老王总觉得成本偏高,就叫我学,要我翻译。这对于我来说,压力很大。”
王瑜那时正读夜大,专业是中英文秘书。她还只是一名学生,却必须接下这个艰巨的任务,心里根本没底。她又是查辞典,又是借资料,又是向夜大的老师请教,加班加点,仅用两周左右便顺利完成了这项工作。这次翻译任务的顺利完成,极大提升了王瑜的英语水平,也是她最引以为傲的一件往事。如今,公司第一本投资指南已成为档案室里的绝版。
第一本投资指南印制完成不久,1991年4月,国务院批准将汕头经济特区范围扩大到汕头市区区域,达234平方公里。
▲王瑜已是汕头经济特区建设(集团)公司副总经理 林婷玉/摄
“咸涩”公司勤俭创业
“大家一心为特区建设而艰苦奋斗”
回想当年,在特区工作并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高薪。公司勤俭创业,也令人印象十分深刻。王瑜虽为多面手,第一年月薪仅为47元,第二年为59元,这在当时龙湖区的所有国企中是最低的。老特区人开玩笑,将建设公司谐音称为“咸涩”公司,意为吝啬。工作第二年,王瑜才攒够钱买了那辆价值200元的女式“飞鸽”。
王瑜更清楚地记得,刚来公司那会儿,公司用的还是老式手摇打字机,而她在学校已经学会使用计算机。1988年,公司才花了1万多港元在香港买了第一台小小的日式电脑,供总经理室用。1993年,公司电脑室才配了四通打字机。那时的财务部,会计和出纳还得拨拉算盘珠。直到1999年,公司才初步实现电脑化办公。
老王总一直骑自行车上下班,每天还不定时去工地上跟进项目,也是骑着自行车。“有车也不坐,说太耗油了。”
汕头特区管委会领导刘峰主任等,也经常骑着自行车到项目工地上视察、调研,没有领导架子。“那时大家都一心为着特区建设而艰苦奋斗,无论政府、企业和个人。”王瑜说。
▲王瑜与汕头这个城市一同“勤奋开拓” 林婷玉/摄
对话
有作为、敢担当、干劲大、效率高;脚踏实地,艰苦奋斗。我一直在这里工作,特别怀念老特区人的这种精神。
特别要继承他们脚踏实地、艰苦奋斗的精神。你看我们的办公条件到现在还是这么简陋,这是一种优良传统,我们一直没有丢。另外我还要说,汕头还是投资的热土,这块土地还是有吸引力的。亚青会、华侨试验区、汕汕铁路、汕湛高速等新投资项目建设落地,汕头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我们要发挥敢担当,愿担当,敢拼搏的精神,为汕头多做奉献。
来源:南方工报
记者:林婷玉 詹船海
如需转载请留言并在转载时注明出处。
她是“第一代打工妹”,个人工作证被收入深圳博物馆
国产新冠疫苗实物首次亮相!
觉得有用点赞、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