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他是深圳市宝安区首任工会主席,蹚出了一条“宝安之路”


1997年3月28日,《工人日报》记者杨祝夫、白青峰发表一则关于深圳宝安区新经济组织工会组建工作的通讯,开篇首句即是:“深圳宝安区的工会干部们创造了一个奇迹。”时任深圳宝安区总工会主席的温介平正是这一“奇迹”的主要缔造者。


“奇迹”为何?1993年,宝安区新经济组织超过5000家,职工逾百万人,却只有基层工会533家,镇、村两级工会组织力量亦极为薄弱。1995年,全区所辖8镇1街道和118个行政村及区属、镇属企业均建立了工会。1997年,外资企业已建工会2800多家,占应建工会的89%。


温介平何以能造此“奇迹”?他将当年蹚出“宝安之路”的“法宝”总结为五点心得:“自找苦吃,知难而进,锲而不舍,敢为人先,有为有位。”



泥土路上开拓“新路”



回首1992年,这是中国改革开放史上极具意义的一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东方风来满眼春”,深圳特区建设迎来新征程。邓小平指出,“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


这一年,汕头刚刚完成分治,分为汕头、潮州、揭阳三市,温介平当上揭阳市民政局局长。而深圳宝安县准备撤县建区,省委组织部决定,派这位“敢闯”的干部到深圳特区任职。


1993年,已近天命之年的温介平头发已经有些发白,但他还是选择走出潮汕地区,投入深圳特区建设,成为宝安区首任工会主席。他万万没有料到,不到五年时间,他在特区的“政绩”享誉全国,得到多位中央领导的批示和赏识,他本人也在中国工会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1993年,已近天命之年的温介平头发已经有些发白,但他还是选择走出潮汕地区,投入深圳特区建设,成为宝安区首任工会主席。   马大为翻拍


那时候,经历了10多年的改革开放,宝安区从原来数十家国企发展到5000多家新经济组织,其中“三来一补”企业有4200多家,100多万的总人口里,外来务工者就有84万。


但是,“一个区级工会,三个编制,算上扫地的人,一共有16人。”刚到任,温介平望着新安公园旁简陋的办公楼,开始“清点”宝安区的工会力量。“只有观澜镇有工会,其余镇、村两级干部都没几个人知晓工会,企业就更不用说了。”他准备去观澜镇看一看。


温介平拨通了观澜镇工会负责人的电话,对方却答复“暂时没时间接待”。一连数日,磨不过“老温的热情”,对方便找了数家企业,带他去了解情况。


从宝安中心区到观澜镇都是泥土路,温介平开着面包车,颠簸了3个小时才到。这种泥土路,温介平一走就是数年,在扬起的灰尘中,他走进了镇、村、企业,实地跟企业老总、工会干部和职工聊天,掌握第一手资料。


温介平在基层看到,六成以上的工人都要加班,加班费却没有保障;住宿环境简陋,安全隐患大;伙食也一般,清汤寡水的……而工会干部对工会工作的理解则是“发发福利”,“看不到前途,很多干部都是以养老的心态待着”。



“独往”渐成“众行” 步子越走越稳



“必须干起来,把工会的触角延伸到基层,把这个‘家’安在职工身边,提升工会的能力和影响力。”为此,温介平提出“一年打基础,两年建网络,三年出成效”的目标,“花三年时间,在全区镇、村两级及区属、镇属企业全部建成工会,初步形成三级工会网络体系”。在当时,这一目标不可谓不宏伟。


然而,宏伟目标刚提出来,马上就遇到了阻力。“领导担心推进工会组建会吓退外来资本的投入,镇、村两级干部直言‘没听过村级层面要建工会的’,外资企业就更加抗拒了。”温介平坦言。


“出了状况,我负责。”温介平找到区领导,非常坚定地表达了要在基层建会的决心。因为他知道,建会不仅对职工有利,对企业也是有帮助的。


1994年,温介平把建会重点放在镇一级,在全区8镇1街道先后成立了工会工作委员会,并配备2名以上专职干部。宝安区总工会联合区委组织部发文,要求分管党群工作的镇委副书记兼任工会主席,并将工会工作列为责任目标年终考核的重要内容。


“东部抓观澜,西部抓福永。”1995年,温介平把重点下移,瞄准了全区118个村。“这是关键的一步,这步走成了,就能直接‘抓’到企业。”温介平说,“5000多家企业,分配到每个村,也就几十家企业。”


此时,温介平已非孤军作战了。时任宝安区松岗镇工会副主席张菊香在1994年上岗,面对全镇600多家企业、近10万员工却是“零”基层工会的现状,她跑遍16个村,下村进厂宣传,可工人们忙着赶工,村干部难见人影。


“知难而进。”在张菊香的印象中,“温主席每月有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下基层,直接到生产区、工厂、村里摸底调查,再苦再累,也没二话,给我们树立了榜样。”她转变策略,到宿舍区找刚轮休的工人、找企业老板说,“关键是要讲清楚中国工会的性质和组建工会的目的,消除大家对工会的误解。”到1996年底,松岗镇已建立了基层工会350家,组建率达63.5%。


松岗有张菊香、观澜有潘万廉、新安有温燕欢……温介平所带领的宝安区工会干部队伍越来越多,步子也走得越来越稳。“那时候的工会办公室,只留一人接电话,其余的都下基层,都去宣讲。”温介平说。


1995年,全区村一级工会全部建成,基层工会也飞跃发展到1082家。至此,宝安区“小三级”工会网络体系初步建成,这便是不久后在全国推广的“宝安工会工作模式”,温介平本人也被授予1998年广东省先进生产(工作)者称号。


2001年,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对《工会法》进行修改,其中关于工会建到区一级还是镇一级的问题,参考宝安工会经验,增加“企业职工较多的乡镇、城市街道,可以建立基层工会的联合会”的内容。


▲1995年1月,时任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李奇生(中)与时任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刘秋容(右)到宝安区总工会听取温介平汇报。马大为翻拍


“这是一条可以走下去的路”



1995年初,时任全总调研室主任的李永海到宝安区实地走访企业后,对温介平提出更高的要求:“希望宝安工会成为全国的一面旗帜,在私营企业、外资企业都建立工会。”


“这是个不小的挑战。”温介平表示将全力以赴,结果是“仅1996年,宝安区新增基层工会1600多家”。这一年年底,全区共有2889家基层工会。


“建工会切忌一哄而上,只重数量,不重质量。”1995年底,温介平提出“三个一”组建工程,“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巩固提高发挥作用一个”。


“让典型说话。”这是温介平的拿手好戏之一。“我们树立了典型,帮助他们把工会运转起来,企业得到好处,他们的宣传和口碑非常有效。”这类典型,温介平积累了682个。


那时候,许多企业最头疼的问题是“员工流失率高”。这意味着企业投入人才招聘和技能培训的成本居高不下。温介平让建会企业的工会运作起来,办集体婚礼、建职工夫妻房、给职工提供电脑培训、鼓励职工为公司发展和生产提合理化意见等举措,让职工的归属感和融入感增强,流失率也随之降低。


1997年3月,全国工会“宝安工会工作模式”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深圳宝安区召开。会后,全总政策研究室将相关材料汇编成册,拟取名为《宝安模式》。


温介平却提出了不同意见。“模式有时代的局限性,可宝安区总工会的经验不是一种固定的方法,而是一种跟着职工队伍和劳动关系形势的变化而不断改革和创新的思路,这是一条可以走下去的路。”最终,该书定名为《宝安之路》。


▲温介平   马大为/摄



对话




你认为深圳给了你什么?
A:温介平:机遇和平台。




在宝安区总工会的工作经历对你有什么影响?
A:温介平:2004年,我把宝安工会的精神、经验和运作模式带到关工委,继续做好青工培训、关爱职工子女成长的工作,这份工作一直干到现在。


来源:南方工报

记者:马大为 

通讯员:吴千

如需转载请留言并在转载时注明出处。



从打工仔变身劳模、企业家,他赶上了珠海特区的风


人社部:这几天加班,3倍工资!


广东工会融媒体中心
编辑:兰兵
审核:张任青子
审发:李传海

觉得有用点赞、点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