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中国主体教育理论反思与现实构建
中国主体教育理论反思与现实构建
专题主持:顾明远
主体教育与中国基础教育发展的双向建构
裴娣娜
新感性启蒙·再道德化·生存理性再生产——基于现实问题和未来走向的主体教育思考
沈湘平
学生主体:从“以为”到“自为”
李松林 黄姝彦
顾明远,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
主持者语
裴娣娜教授自1992年在河南安阳人民大道小学开题研究主体教育课题以来,至今已30年。30年来裴娣娜教授带领她的团队奔走于全国多个地区和学校开展教育实验研究,逐渐形成了学生个体主体、学校群体主体、区域教育主体的一套主体教育理论体系,推动了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今天到了总结的时候。她的团队发表了系列文章,从哲学、心理学、管理学、教学论多方面和多视角论述了主体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从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到学生、学校、区域三个层面对主体教育实践的经验作了详细论述。阐述了主体教育的内涵和研究范式,充实了教育科学理论宝库。
学生、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理论观点。长期以来,人们总是把学生称为受教育者,教师称为教育者。学生始终处于客体的地位,被动地接受教育。随着教育现代化的进展,心理学、教育学的发展,学者对学生的地位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学生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自主的知识建构者,从而提出学生主体论的观点。主体教育就是唤醒学生的自觉、自信、自立、自强。裴娣娜教授把它引伸到整个基础教育领域,生发出学校的主体性、区域教育的主体性,也是唤醒学校、区域教育的自觉、自信、自立和自强。裴娣娜教授经过多年实践研究,总结出三个层面主体教育模型,并且提出了三个层面主体教育要达到的目标要求。这就为教育实验单位开展工作提供了一个抓手,按照目标要求设计本单位自主发展的方案。裴娣娜教授这个课题的研究和实践既有理论的指导,又有实际操作的模式要求,是大学教育理论工作者与教育实际相结合的典范,创造了中国自己的经验,值得点赞和推广。
本专题包括三篇论文,裴娣娜教授的《主体教育与中国基础教育发展的双向建构》 立足于翔实材料的梳理,对中国主体教育的价值蕴含和经验进行了较全面的盘点,以深化教育主体的研究,催生面向未来的基础教育改革基本模式和实践范式,在重构教育科学发展新格局中保持其生命活力。沈湘平教授的《新感性启蒙·再道德化·生存理性再生产——基于现实问题和未来走向的主体教育思考》 ,以思想把握时代的哲学方式对主体教育作出了前沿性思考,认为主体教育需要倡导一种新感性启蒙,承担社会生活再道德化任务,为人类不断再生产生存理性。李松林教授的《学生主体:从“以为”到“自为”》,回到“以学生为主体”这个经典的教育命题,对如何将学生从他为的主体提升为自为的主体这个问题进行探讨。从“自在”的主体到“他为”的主体再到“自为”的主体,乃是学生的主体力量和主体特性从潜在走向展现、从浅像走向深刻的发展过程。
主体教育与中国基础教育发展的双向建构
裴娣娜
(北京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北京100875)
摘 要: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实践,实现了中国基础教育现代化发展跨世纪的转换,同时给予主体教育服务于我国基础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的实现和育人模式根本变革以强大的动力和广阔的空间。中国主体教育是创生于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过程的变革性实践,它立足于翔实材料的梳理,揭示中国个体、群体和区域多元多层次教育主体的生成发展过程,探讨教育主体的主体性孕育于中国基础教育发展的深层逻辑,以及主体教育与基础教育实践交互生存、双向建构的生成机制,展现主体教育与基础教育双向本质性的同步、同态、同构的高度统一的存在形态。回顾、梳理中国主体教育的价值蕴含、经验与世界贡献,盘点进一步深化教育主体的研究,有助于催生面向未来的基础教育改革基本模式和实践范式,使其在重构教育科学发展新格局中保持生命活力。
关键词:主体教育;基础教育;过程生成;双向建构
沈湘平
(北京师范大学 哲学学院,北京 100875)
摘 要: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地基于现实问题和未来走向深化主体和主体教育研究。从对主体的理解看,面对理性祛魅、现实倒置、生命感受力下降、主体感凸显、沉浸式体验追求等问题,要走出传统认识论范式,强调主体作为现实的人及其本质力量的整体性,更加凸显与理性相对的身体、生命及激情、欲望,并使之与理性相和谐,从主体教育的角度倡导一种新感性启蒙。从主体与环境角度看,面对网络时代家庭、社会及其媒介对教育的深度介入乃至全球性的深刻影响,主体的意向性与外延性之间形成敏感的强相关关系,必须从主体自我实现的角度认识到环境的恒常性和自我认同的连续性受到威胁,以及由此带来的本体性不安全,从而突出主体教育的全球视野、风险素养培育和心灵安顿功能,强调再道德化任务。从主体间关系看,代际关系关涉主体何以可能以及何以持续可能的问题,面对“人类社会何去何从”的生存困境,主体教育要基于人类永续存在、共在,以“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为立脚点,通过诸主体的共同活动,不断再生产主体的生存理性。
关键词:主体教育;主体;新感性;再道德化;生存理性
全文链接:沈湘平 | 新感性启蒙·再道德化·生存理性再生产——基于现实问题和未来走向的主体教育思考
学生主体:从“以为”到“自为”
李松林 黄姝彦
(四川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成都 610066)
摘 要:无论是在普遍还是特殊的意义上,自在的主体乃是学生本身本然的存在状态。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承诺,既有其本体论基础和合理性根据,又有重要的时代意义。“以学生为主体”的践行极大地改观了学生的学习与发展状况,而强调外部赋予的实践又可能让学生成为“他为”的主体。为了真实而充分地展现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教育还需将学生从“他为”的主体提升为“自为”的主体。从根本上讲,学生的主体状态连同自身的素养都是在实践活动中生成的。突显学习与发展活动的实践性,让学生在实践参与中学习与发展,则是学生作为“他为主体”和“自为主体”同时生成的根本途径,其关键是为学生创设出真正而有品质的实践活动。
关键词:学生主体;自在的主体;他为的主体;自为的主体
全文链接:沈湘平 | 新感性启蒙·再道德化·生存理性再生产——基于现实问题和未来走向的主体教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