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刊速递】《教育学报》2023年第6期目录

教育学报 教育学报
2024-09-24


 目 次 





让儿童与世界美好相遇——基于海德格尔“本源之思”的教育美学诠释

王 鑫  鞠玉翠(3)

儿童教育的乌托邦建构与展望——爱伦·凯儿童教育思想述评

孟令军(17)



驯化与引导:论古典教育对血气的教化

孔令新(30)

从约束道德到协作道德——皮亚杰对涂尔干德育思想的延续与超越

刘 潞(43)



智能时代个性化学习中的多重偏误及其风险批判

肖 龙(55)

跨学科学习的透视:驱动背景、内在逻辑与条件支持

闫 安  陈旭远  朱 妍(67)



中国新乡土教育的历史逻辑与时代议题

史华楠(78)

我国职业教育的适应性:内涵、特征与政策方向

左和平  李秉强  左 璇(90)

仪式化互动:义务教育控辍劝返的实践模式

宋小香  李桂荣(103)



一流学科教师参与知识转化的动机:基于自我决定理论的研究

王占军(115)

“双减”政策背景下的教师复原力研究——基于情境分析的方法

石 艳  余赛月(127)



人口流动中的县域教育:变化与困境

郭丛斌  何 菲  胡禔臻(141)

政府如何提升教育数据治理能力——基于16省数据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田晓伟  彭小桂  冉 霞(153)

后疫情时代教育国际化何去何从——美英澳国际教育新战略比较研究

张 琳  范国睿(168)



重责在肩:近代儿童节中家庭育儿话题探析

任祖凤(182)

孔子教师形象的欧洲汉学建构

杜 钢(195)



  摘 要  



让儿童与世界美好相遇

——基于海德格尔“本源之思”的教育美学诠释

王 鑫  鞠玉翠

(华东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教育学系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上海 200062)

摘 要:海德格尔的“本源之思”为现代教育提供了一种回归本源的思路,即追溯和还原教育的本质之源。从本源意义来看,教育担负着尊重、发现、彰显生命存在的重要责任。但人们却在追求更高远教育目标的途中混淆了“存在”与“存在者”二者的关系,习惯地栖居于由暂时确定的“存在者”建造的大厦,而忽视儿童的存在。诚如海德格尔所主张的“回到生命本身”,教育的本源即指向儿童与世界相遇的生命发生过程。相遇性的世界并非面向被观看的对象,而是以一种浑然的置身性与儿童共同构成“活的事件”。教育中的本源性相遇意味着构建起教育世界与生活世界的连续性,也意味着直面教育生活的多重可能。儿童与世界的相遇视角奠定了“领会自身”“面向操劳”“共在共长”等教育生长点。教育者应积极投身于儿童与世界美好相遇的本源性行动,还原儿童的“活的体验”,守护儿童的运思勇气,欣赏儿童的诗意置造,让儿童在相遇中体验、思考和创造美好。

关键词:教育的本源;海德格尔;儿童与世界;存在;教育美学



儿童教育的乌托邦建构与展望

——爱伦·凯儿童教育思想述评

孟令军

(湖州师范学院 人文学院,浙江湖州 313000)

摘 要:爱伦·凯儿童教育思想既顺应了“儿童运动”的教育思潮,又符合瑞典社会发展的教育诉求,是在批判现实教育的基础上展望未来理想的教育。她从家庭、学校、社会及宗教四个方面建构起儿童教育理念:在家庭教育中,她以爱和母性为基础,主张妇女重回家庭;在学校教育中,她提出建立尊重儿童个性发展和教育回归生活化的未来学校;在社会教育中,她认为适当的立法作为道德良知的补充,在保护儿童的合法权益方面是有必要的;在宗教教育中,她主张儿童具有宗教信仰的自由,应建立起以儿童为重心的新型宗教教育观。爱伦·凯的儿童教育思想是带有乌托邦性质的理想教育范式,是兼具儿童教育的共通性与独特性、现实性与未来性的理想教育图景。

关键词:爱伦·凯;儿童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宗教教育;教育的乌托邦



驯化与引导:论古典教育对血气的教化

孔令新

(湖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长沙 410000)

摘 要:血气是引发人的意气、勇气这类情感的灵魂能量,它既不同于欲望也不同于理性。在古典教育看来,血气激发起来的灵魂的激愤热情与勇敢、正义、道德理想主义及公民友爱都有紧密的关系。另血气作为一种未经反思的灵魂热忱亦有其潜在的危险。古典目的论视野下的古典教育认为血气对超越性自然秩序的深层渴望合乎古典理性的追求,主张以古典诗教的方式对其进行驯化后的引导。然而,自马基雅维利开始的古今教育之变,使血气教化的处境开始遭遇重大变化。

关键词:血气;古典目的论;古典理性;古典教育



从约束道德到协作道德

——皮亚杰对涂尔干德育思想的延续与超越

刘 潞

(华中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 道德教育研究所/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湖北省学校德育研究中心,武汉 430079

摘 要:从“约束道德”到“协作道德”的演进是对从涂尔干到皮亚杰德育思想的整体概括,彰示着延续与超越的实质联系。延续体现在约束道德的必然性及其转向协作道德的层次递进,以及道德研究从哲学思辨到科学实证的研究范式的丰富。皮亚杰不满足于涂尔干的保守主义与道德权威,以民主建构的精神发起对纪律约束的挑战,完成了对涂尔干约束道德的超越:批判被动服从的道德规则并提出儿童主动建构;从惩罚形式与惩罚者角度修订了民主自治的惩罚思想;揭开涂尔干标榜“自主自决”实则“纪律—自动化”的道德面具,以“协作—自主性”取代之。皮亚杰提出民主社会对自律道德的影响力,这超越了教育的囿域,从社会支持的立场寻求德育的根基与出路,给当下德育改革以启示。

关键词:皮亚杰;涂尔干;约束道德;协作道德;学校民主



智能时代个性化学习中的多重偏误及其风险批判

肖 龙

(安徽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安徽芜湖 241000)

摘 要:智能技术为个性化学习这一人类古老的教育梦想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可能。然而,从个性化学习的本质特征来看,智能时代的个性化学习在实践中存在着多重偏误与风险。个性化学习是起点上基于完整个性、过程上兼顾精准供给与自由选择、结果上实现个性发展的学习活动。智能时代的个性化学习,囿于技术的本体性局限与现实性偏差,在起点上可能会对学生的完整个性进行狭隘裁剪;学习内容的精准推送与学习路径的精准规划潜藏着对学生学习过程的隐形控制;民众的教育焦虑、资本的趋利避险以及技术的效率至上裹挟着个性化学习,可能会使其在结果上走向强化标准而非促进个性发展。推动并完善智能时代的个性化学习,需重识技术重塑学习的逻辑起点,明晰个性化学习的本质特征,并充分彰显学生和教师在智能时代的个性化学习中作为人的价值与作用。

关键词:智能时代;人工智能技术;个性化学习



跨学科学习的透视:驱动背景、内在逻辑与条件支持

闫 安1   陈旭远1    朱 妍2

(1.东北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 长春 130024;2.吉林艺术学院, 长春 130021)

摘 要:随着现代社会的综合化发展,现实问题愈发复杂,凭借单一学科知识已无法应对问题的解决,跨学科学习成为解决真实情境问题,推动个体知识融合发展的必要活动。深入跨学科学习“为何”“何为”“如何”等问题,按照“发生背景—本质过程—何以达成”的逻辑为跨学科学习澄明学理,提供教学实践层面的指引。从发生论意义上看,跨学科学习是知识整体交融发展的使然和诉求。在实践论的视域下,跨学科学习是促进素养进阶发展的有效手段。跨学科学习本质上是一种以现象、情境和问题为根据,以知识异质性互动、整合和建构为路径,以知识新配置和新创造为结果的个体知识发展过程。跨学科学习的实现需要多重条件的支持,包括以跨学科课程为载体的结构条件,以问题探究为导向的过程条件,以弹性、多维为序列的时空条件,以可靠性证据为依据的评价条件。

关键词:跨学科学习;知识发展;异质知识互动;学习条件



中国新乡土教育的历史逻辑与时代议题

史华楠 

(扬州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江苏扬州 225002)

摘 要:中国乡土教育已从“传统态”进入“现代态”,亟待探索新时代乡土教育的理论建构和发展道路。运用历史、比较、思辨的方法,从“文化根性”的视角,对植根于民族传统和乡土资源的新乡土教育进行整体分析,从思想旨趣、价值定位、教育内容、资源开掘、实施过程、课程表达、学科延展、学术研究等维度,揭示和论证了新乡土教育所表现出的“根性”“应时”“创新”等特质内涵以及新时代“根性的教育”与“教育的根性”实现高度统一的必然性。当下中国“新乡土教育”亟待解决的议题有:构建以直面现实为范式的学科化教育理论;建立以分工协同为特征的一体化教育体系;探索以内容创新为核心的课程化教育架构;拓展以国家战略为选择的功能化教育价值。

关键词:中国乡土教育;新乡土教育;文化根性;历史逻辑;时代议题



我国职业教育的适应性:内涵、特征与政策方向

左和平1   李秉强1   左 璇1,2

(1.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南昌 330038;2.江西财经大学,南昌 330006)

摘 要:提高适应性是破解职业教育发展难题的重要驱动,也是我国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提高技能劳动者福祉的有效路径。职业教育适应性包括经济、社会、人的全面发展三个维度,以职业教育供给作为分析切入点,兼顾供给方、需求方、政策方、润滑方四类参与主体,将适应性分为混沌、被动适应、主动适应、融合共生状态。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与经济适应处于被动适应为主、主动适应为辅的状态,对此建议将强化被动适应张力、凸显主动适应拉力、挖掘和谐共生潜力等方面作为增强我国职业教育适应性的政策着力方向。

关键词:职业教育;职业教育适应性;职业教育人才培养



仪式化互动:义务教育控辍劝返的实践模式

宋小香  李桂荣

(河南大学 教育学部,河南开封 475004)

摘 要:劝返是控辍保学政策执行的重要内容,也是极具中国特色的控辍保学行动,需要从学理上进行总结和讨论。通过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发现控辍劝返行动主要包括劝返准备、现场劝返和劝返追踪三个阶段,每类行动都有着丰富的内容,且具有互动仪式链特征。其成功的关键是劝返者亲临现场,营造出没有局外人的劝返情境,与当事人围绕孩子返校问题调动并交互情感能量,最终达成共同理解并促成复学行为。基于劝返的经验启示,为进一步巩固拓展控辍保学成果,建议优化政策工具的结构功能、强化劝返人员的国家使命、重视劝返互动的仪式规范、加强学校场域的人文关怀。

关键词:义务教育;控辍劝返;互动仪式链;政策执行



一流学科教师参与知识转化的动机:

基于自我决定理论的研究

王占军

(浙江师范大学 教师教育学院,浙江金华 321004)

摘 要:运用资金奖励、学术声誉和学术旨趣三个概念,考察了一流学科教师从事知识转化活动的内外部动机。基于对来自四个硬学科的20名教师进行的个人访谈,运用社会心理学中的自我决定理论,分析了教师参与知识转化的价值取向与个人动机之间的关系。发现,那些持有学术与知识转化相分离的传统学术信念的教师,更有可能受到外部动机的驱使,将知识转化作为获取资源的一种手段,以支持他们对“学术声望”的追求。相比之下,那些持有创业信念的教师,其内在动机是成果转化研究中的自主性和“学术旨趣”,同时也受到“资金奖励”的激励。鼓励一流学科教师参与知识转化的政策应该建立在声誉和内在动机之上,而不是纯粹的经济动机。

关键词:自我决定理论;知识转化;象牙塔传统主义;学术创业主义



“双减”政策背景下的教师复原力研究

——基于情境分析的方法

石 艳  余赛月

(东北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长春 130024)

摘 要:“双减”政策的发布改变了教师的工作情境,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压力方面对教师提出了新挑战。教师复原力是教师克服工作障碍、压力“回弹”、逆境前行并保持工作能动性的重要表征,对于落实教育改革要求,提升教育效果具有重要影响。基于情境分析方法,通过构建三层情境分析图的方式,展示在“双减”政策执行过程中教师复原力的表征状况及背后的结构要素,构建教师个体因素与环境要素相互作用的互动机制。“双减”政策执行过程中教师复原力主要涉及“职业信念、认知、行动、成长型思维”四个内部要素。“行政管理层面、学校管理层面、教师层面、媒体层面”交互作用下的“学校文化、专业发展支持、人际关系”是教师复原力外部影响要素。对此,在三个维度上提出建议与反思:应关注“双减”政策实施背景下的教师复原力,特别是新手教师的复原力建设,以复原力保护因素的建设帮助教师逐渐适应有压力的改革环境;应破除“简化论”影响,关注教师复原力的社会嵌入性;应形成支持系统,推动教师复原力的形成。

关键词:教师复原力;“双减”政策;情境分析法



人口流动中的县域教育:变化与困境

郭丛斌  何 菲2   胡禔臻1

(1.北京大学 教育学院,北京 100871;2.浙江外国语学院 教育学院,杭州 310023)

摘 要:我国的人口流动呈现出整体上向东部发达地区流动、局部则是乡村人口向城市聚集、省内近距离流动的新趋势。在此背景下,县域教育受到冲击和挑战。通过调研福建省出县和河北省入县两个县的教育现状,发现出县面临学校数量在乡村消亡、在镇区聚集;教师流失、新教师缺乏、教师晋升机会渺茫;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较多,随迁子女上学的常态是“周中就读-周末回乡”的候鸟式移动的教育困境。入县则面临镇区学校数量不断增加,城乡学校依旧拥挤;编外教师数量快速增长;随迁子女成为新移民等困境。研究分析认为县域教育的困境根源是教师配备问题:教师的调配速度赶不上人口流动的速度,教师补充的速度也赶不上学校新建的速度,教师需求的速度赶不上社会变化的速度。

关键词:县域教育;学校布局;留守儿童及随迁子女;教师缺编



政府如何提升教育数据治理能力

——基于16省数据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田晓伟a,b   彭小桂b   冉 霞b

(西南大学:a.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b.教育学部,重庆 400715)

摘 要:教育数据治理包括数据驱动的教育治理和面向教育的数据治理。政府作为教育治理主体,其教育数据治理能力的形成与施展是实现教育治理能力和体系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为政府教育数据治理的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转向提供了全新视角,同时借助TOE(Technology-Organization-Environment)框架,从技术、组织、环境三个层面系统分析政府提升教育数据治理效能的逻辑内涵,探索并形成以理念追求、制度规约、平台拓展为核心的能力提升的路向建议。

关键词:教育数据治理;TOE框架;QCA定性比较研究方法



后疫情时代教育国际化何去何从

——美英澳国际教育新战略比较研究

张 琳a   范国睿b

(华东师范大学:a.外语学院;b.教育学部,上海 200062)

摘 要:国际教育规划是涉及国际关系,国内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以及人才培养的复杂问题,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于2021年同年出台新的国际教育战略性政策是尤为值得关注的动态。基于地缘因素等宏观背景,通过QCAmap对三国政策文件进行编码分析,对比研究美国、英国、澳大亚利后疫情时代国际教育战略,发现三国战略动因、目标与行动的共性与个性,以及达成战略目标所面临的困境。在战略动因上,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战略虽各有侧重点,但均不同程度地体现出国家竞争意识、零和博弈思维与意识形态色彩。在战略行动上,三国均力求降低后疫情时代国际教育的发展风险,美国重纲领轻路径、注重加强府际协调,英国与澳大利亚注重对外协调、危机应对与路径建设。鉴于此,我国后疫情时代的教育对外开放挑战与机遇并存,应结合战略发展目标所需,积极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更为公平的教育国际化发展。

关键词:新冠肺炎疫情;教育国际化;跨境教育;在线教育;教育对外开放;美国;英国;澳大利亚


重责在肩:近代儿童节中家庭育儿话题探析

任祖凤

(福建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州 350117)

摘 要:在流行的“少年中国”说、“青春中华”观、家庭革命论等因素推动下,1931年国民政府批准设立了“四四”儿童节。受节日纪念主旨的影响,儿童节成为国民政府向家庭宣传、普及育儿知识的特殊渠道。官方希望家长掌握科学教养方法,尽可能给予儿童良好的物质和教育条件,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小国民”目标服务。在此要求下,家庭成为兼具抚养、教育儿童双重职能的场域。与此同时,政府还试图通过节日提升儿童的家庭地位、父母与子女的情感联系,从而构建更为“合理”的现代家庭关系。然而,民国时境下大多数家庭实无力落实相关要求,节日活动亦呈现出教育资源的差异化配置现状。这与追求“经济民主”的时代思潮相悖,引发了社会舆论对国民政府的强烈不满。可以说,经由儿童节的纪念宣传,儿童养育由私人家庭事务转为公共政治社会问题,这在加重家庭之于国家责任的同时,也对政府提出了更高的治理期待。

关键词:民国时期;儿童节;“小国民”;家庭教育;儿童养育



孔子教师形象的欧洲汉学建构

杜 钢

(首都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北京 100037)

摘 要:孔子教师形象的欧洲汉学建构,自十六世纪末耶稣会士来华开其先声,又历经四百余年的发展变迁,迄今未绝。在不同历史时期,欧洲汉学对孔子教师形象的建构基于宗教、启蒙和还原等价值取向定位的差异,呈现出各有所别的演化表征与特质。在欧洲汉学对孔子教师形象建构的完整历程中,其致力于对孔子教师形象所能提供独特价值的发掘和运用的本质追求乃是一以贯之的,此种态势在当下及未来欧洲汉学对孔子教师形象的建构中,仍将继续彰显。

关键词:孔子教师形象;欧洲汉学;启蒙运动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教育学报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