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里的天台山大瀑布
2020年4月,截流60余年的重现“中华第一高瀑”天台山大瀑布正式复流,瀑布的最大落差为325米,最大宽度90米,较此前亚洲落差最高的瀑布高出11米,是一个全年流量稳定、可调节的高落差亲水梯级瀑布群。
天台山大瀑布景观(来源:视觉中国)
天台山大瀑布,旧称桐柏瀑布,位于天台县的桐柏山西麓。据《天台县志》载,桐柏九峰以桐柏宫(今桐柏水库)为中心,玉女溪自北向南曲折而流,在翠屏峰与玉泉峰之间依次流入三口井形的深潭,称三井,倾泻而下,形若白练的巨瀑,总落差达300米。两千多年来,桐柏瀑布见证了天台县的物换星移,留下许多文人墨宝。
孙绰《游天台山赋》:赤城霞起而建标,瀑布飞流以界道
李白《题桐柏观诗》:龙楼凤阁留不住,飞腾直欲天台去。
嘉定《赤城志》关于天台瀑布的记载
民国时期,天台面临季节性水资源匮乏问题,农田灌溉无法得到保障,农民吃饭也成了问题。新中国成立后,为改变人民的生活状况,天台县于1958年决定修建桐柏水库和电站,以满足灌溉和发电的需要,工程建设改变了原有的地形地貌,桐柏瀑布也因此断流。
2002年,天台县启动第二轮修志工作,在整理地方史料过程中,人们注意到曾经的桐柏瀑布,注意到其所承载的文化厚度。如何挖掘保护瀑布文化?有没有可能重现旧时的瀑布景观?这让天台方志人魂牵梦萦。县方志部门将桐柏瀑布作为研究主题,全面查寻、收集、整理桐柏瀑布相关图片和文字资料,多次组织人员深入实地调查研究考证,在《天台县志(1989~2000)》第十二编第一章第六节百丈—琼台景区中,详细记载了桐柏瀑布相关史实。
《天台县志(1989~2000)》
《天台县志(1989~2000)》有关桐柏瀑布记载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天台县地方志工作机构将理论学习贯彻与二轮县志编修总结工作相结合,从桐柏瀑布资料整理研讨活动中获悉,里石门水库、桐柏抽水蓄能电站、黄龙水库和供水一体化等项目已相继建成,天台水电资源已经有了极大改善,能源储备颇有盈余。由此,天台方志人重燃复建桐柏瀑布的梦想,积极联系文化、旅游、桐柏电力等相关部门,深入开展研讨,相关建议方案最终为县委县政府所采纳。
2013年,天台县决定以原桐柏瀑布为基础进行整治、改造,正式决定重建天台山大瀑布。天台方志部门第一时间响应号召,充分利用史志记载和研究资源,为三井、古洞、灵溪、池塘等遗址修复提供了丰富的文献支撑;收集李白、孟浩然、贺知章、张九龄、杜甫、宋之问、刘禹锡、元稹、李绅、白居易、陆龟蒙、皮日休、杜荀鹤、贾岛、方干、许浑、寒山子等大批唐朝文人来此探幽寻奇、朝觐问道遗留下来的诗文,整理编注《天台山唐诗总集》,为唐诗刻石、景点标识出谋划策;全面运用各级史志宣教平台,撰写发表《天台山瀑布记》《福山圣水,瀑布飞流——天台山大瀑布》《天台和合仙域桐柏山》等文章,大力宣传天台山大瀑布文化,擦亮天台山金名片。
《天台山唐诗总集》
《天台山瀑布记》
在方志工作者的助推下,天台县以里石门水库代替黄龙水库为全县城乡供给自来水,以不再承担饮用水供应任务的黄龙水库作为大瀑布水源,于是消失了六十年之久的天台山大瀑布完成重建。天台县政府将大瀑布景区作为龙头景区来打造,并设计了玻璃天桥、观景电梯、水幕灯光秀等一系列配套景点。
值得一提的是,天台县方志人主动融入道教养生文化景观开发、景中村提升改造和文化博览馆建设,以此为抓手,深挖当地唐诗文化资源,打造浙东唐诗之路目的地。目前,诗路文化博览馆、唐诗诗画作品展示馆、唐诗名人馆、唐诗遗存展示馆、诗路旅游体验馆(VR)、唐诗5G体验馆等已部分建成,让游客在时空交换中吟游天台、梦回盛唐。如今,天台山大瀑布景区成为天台名县美城的标志性工程,成为诗路文化带建设的点睛之笔。
天台山国际道文化交流中心
诗路文化博览馆
李白诗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