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用方志承续邮递文化

方志浙江 2023-02-25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在中国语言文字中,“邮驿”浸满历史的乡愁,成为一种文化符号。进入现代社会,随着交通和通讯的日益便捷,原先附著于邮递之上的文化况味逐渐淡化。但不容忽视的是,虽然时代在发展,但邮递本身仍在编织着一张张国情和人情的关系网,它既实现高效的信息传输,又维系着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往来。随着民营快递业兴起,“快递小哥”成为了一种社会现象,网友们主动呼吁“台风天不叫外卖”“收快递不要催单”,邮递文化以新的形象和方式回归到人们的视野,引起广泛关注和讨论。

如何在新时代构建邮递事业与文化建设之间的联系,如何重塑邮递文化、进而更好地经营和推动邮递行业的发展?2022年新版《浙江通志·邮政业志》(以下简称《邮政业志》)从方志视角出发,作出了全新的尝试和探索,提供了地方志助力邮递文化建设的样板与思考。


《邮政业志》书影


2022年3月,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向国际社会展示中华文明的讲话精神,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邮政文史中心与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合作开展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清代驿站史研究”子课题《清代驿站文化图录》编纂,计划结合图像、舆图等重现清代驿站文化,弘扬邮政文化、宣传邮政品牌形象。但因时间久远,各地山川地貌、政区地名等有所变化,许多驿站已为历史尘封,确认今址难度较大。

而《邮政业志》恰于此时成书,该志言必有据,全书页下注近两百条,所引资料除邮政术语外,均注明可靠出处。特别是对于浙江古代驿站,编辑部系统检索《宋会要辑稿》《永乐大典》《明会典》和《清会典》等史料,校以南宋临安、会稽、吴兴、四明、赤城诸志,鉴伪存真,精心考证,其记述审慎详明,得到邮政文史中心及清史研究所的有关领导、专家的高度评价,编辑部应邀代表浙江在全国邮政文史专题工作视频会议上作交流发言,编辑部成员直接转为《清代驿站文化图录》课题组成员。目前,已向课题组提供《邮政业志》资料50多万字、图照100余幅,根据《邮政业志》的记载和既有考证成果,已完成30多个浙江清代驿站的确址工作。

如果说助力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研究,更多反映的还是地方志在重建传统邮递文化方面的价值和意义,那么,融入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则昭示了地方志在新时代邮递文化建设上的作用力。

浙江是我国民营快递的主要发源地,桐庐县被誉为“中国民营快递之乡”。但因历史原因,民营快递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普遍不注重系统留存档案资料,加之人员更迭频繁,很多从业者不了解本行业、本字号的发展史。《邮政业志》首次系统记述浙江民营快递兴起和演进的历史轨迹,不仅填补了民营快递业缺失的记忆,更为构建民营快递企业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载体。

因而,该志出版后,很多民营快递企业和从业个体竞相购买,一时间,《邮政业志》成了行业内部的“畅销书”。企业运用《邮政业志》推进档案和文化建设,个人则将之作为学习研究的权威工具书。


浙江圆通速递参考《邮政业志》设计的文化墙




如今,《邮政业志》出炉未久,热度不减,相信它还将在推动邮递领域文化建设上发挥更大、更多的作用。同时,《浙江通志》各部分志也刚刚问世,它们也将沿着《邮政业志》的方向,推动地方志成果转化应用的道路越走越宽。


作者:王兆保,有关资料由《浙江通志·邮政业志》编辑部和浙江圆通速递提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