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奋进,平步青云

修德侯 修德坊 2022-12-15


9月初,就一名老上级的晋升,小侯写了一篇《新的提拔秩序已经到来》,谈到了行政官员和技术官员的异同,主要观点是未来好的干部一定是复合型的,既要有科学思维,也要敢于披荆斩棘,做开路先锋。


判断的依据是我们面临的新形势、新阶段,非常渴求既有专业性、又兼政治性的全能型人才为新事业运筹帷幄、开疆拓土。


今天,小侯还想再简单谈谈近期一批新的知识技术密集型人才受重用背后的逻辑。


从成长的路径上来说,他们都有相似的轨迹,在各自的专业领域深耕、蛰伏,壮年时期就走上了专业管理岗位,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而后再变换赛道,逐步挑起了综合治理的重任。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扎实的历练必然也赋予了他们的显著优势。


在重大领域的攻坚克难,皆是服务于国家战略,他们不仅是国家综合实力崛起的见证者,更是直接的创造者;既亲眼见证自己推动着巨轮的进步,也能切身感受和发达国家的差距,奋发图强之心是由衷的。


很早地走上了专业领导岗位,多次操盘政府和市场共同参与的重大项目,使他们能深谙熟稔体制和市场的运作机制,为日后自己置身其中积累宝贵经验。


丰富的理论知识和研究实践,也给他们带来了科学的思维,这也将贯穿到决策、执行、监督方方面面的环节,在服务大局的同时,更能够尊重科学和规律。


此外,早期多岗位的历练也必然将他们同耿直的老学究们区分开来,开明包容是普遍风格,刚柔并济的手腕能帮助带好队伍,处理问题时会更加通达灵活,进退自如。


总之,他们都不是传统的学院派,都有强烈的出世渴望,有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强大动力,这与中国传统的经世致用的精神是一致的。


更难能可贵的是,这批优质人才文理工均衡,各得其所。


理工方面涉及环境保护、国防、医学等领域,大家肉眼可见这些年我们的天更蓝了、水更清了,也能直观感受到我们的科技实力今非昔比。


这些领域的进步需要方向的引领,然而最关键的依然是广大基础学科工作者孜孜不倦的追求,经过数十年如一日地精益求精,我们才做到了日新月异。


未来,我们的方向只有华山一条道,那就是创新型发展之路。专业人士坐镇把口,能更好地汇聚资源,也能更好破除体制机制的障碍,甚至涤荡一切阻碍自由和活力的不良因子,为创新培育优质的土壤。


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人文社科的工作者肩负着塑造上层建筑的使命。他们有传统文人术道结合的智慧,鞠躬尽瘁的理想和把握当下的能力。


在宣传、团结、法治等需要和人打交道的部门,既是做人的工作,也是做群体意识的工作。一个人口庞大的社会是非常复杂的,人性、文化等变量等在影响着社会的整体走势,若想做到恰到好处确实是一个高难度的技术活。


经过长期的人文训练,他们既体察世风人情,心存人文关怀,也具备国际性视野和前瞻性思维,更拥有一往无前的勇气,善于理顺社会发展积累的淤堵,也敢触碰比灵魂还要深刻的利益。


草原往事的回溯、国家安全的保障、医疗革新的突破等等都体现了他们莫大的勇气,这里就不多说了。


当下,西方的经济已经在脱实向虚了,时不时需要靠打代理人战争以及资源掠夺来维系泡沫繁荣,他们的政客也很浮夸,打着商科等背景的精英人设,靠着砸钱和嘴炮就能荣登宝座,搞砸了却只需要拍拍屁股走人。


咱们正处于最关键的转型期、爬坡期,成败在此一举,需要把身怀不同本领的干事者放到关键位置,既协调配合又各显神通。


相信他们会少听故事多干实事,真正搭建好发展的四梁八柱,挺起我们硬核实力的脊梁。


这个过程会涌现大量新的机遇,落到每个人,笃定奋斗方向,厚积薄发,未来都能看到上升的阶梯。


其他链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