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北师大黄荣怀教授:教师组织在线教学时应明确的七个事实


全文约6500字,阅读需15分钟


导读

后疫情时代,线上线下相融合的全新教育秩序正在逐渐形成,在线学习从应急成为一种新常态。在线学习不是简单地将线下课堂照搬到线上,而是要在理解其本质和内涵的基础上,通过精心设计和组织,形成一种面向每个人、适合每个人且能应对多种社会突发状况的与线下课堂有机融合的未来教育新形态。因此,应对时代变革,如何更加有效地设计与开展在线学习成为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设计与组织在线学习,教师需要明确7个基本事实。


作者丨黄荣怀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基地(北京)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来源丨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图1  在线学习的7个基本事实


01
在线学习是一种“技术促进学习”的教学策略

在线学习本质上是一种技术促进的学习。作为一种技术促进的学习,在线学习必须建立在与之相适应的学习理论和教学法基础上(迈克尔·桑基等,2020),其效果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技术在教与学中是如何被设计与实施的(汪向征,2016)。技术本身并不能促进学习,为保障在线学习的效果,教师需要理解技术促进学习的基本特征(如图2所示)。

图2 技术促进学习的五个维度

首先是学习情景。情景是“对一个或一系列学习事件或学习活动的综合描述”(黄荣怀等,2010),即学习发生的时间(什么时候学)、地点(在哪学)、人物(和谁一起学)、事件(学什么)。

任何学习都是在一定的情景下发生的。在线学习发生的时间(上午、下午还是晚上)、地点(学校、家庭还是其他场所)、方式(成群、分组的,还是单个、分散的)、内容(确定的还是开放的),都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进行全面考虑。

其次是学习活动。学习活动是指学习者以及与之相关的学习群体(包括学习伙伴和教师等)为了完成特定的学习目标而进行的操作总和(Beetham et al.,2007),包括学习任务、学习方法与学习评价(杨开城,2005)。

在技术丰富的环境中,为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教师需考虑在学习活动中如何借助各种技术、工具和手段来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和协作以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

第三是学习资源。数字化学习资源作为“扩展的教材”,可以为学习者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信息时代,学习者的知识来源不再局限于教材和教师本身,可以借助技术搜寻更多元化的学习资料以拓宽视野。

第四是角色。学习活动的开展需要指导者和学习者的共同参与,包含多类型的参与者和角色变化。指导者可以是课程的教师、教练或管理者等,学习者则包括参与学习的学生、受训者等。

第五是目标。在进行教学设计之前,教师必须要明确“教学之后学习者将会有何变化”(加涅,1999),即预期学习结果,也就是目标是什么。在教学中,目标尤为重要,教学是一项有目的的理性行为,目标指出预期的学生学习结果(布卢姆,1986)。不同类型的目标要求不同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所选择的学习环境、学习活动都应该和对应的目标相契合。


02
在线学习设计的四个基本要素:任务、资源、方式和服务

为了达到预期的在线学习效果,教师在进行在线学习设计时需要考虑四点内容:学什么、如何呈现、怎么学和需要什么帮助。

首先,学什么即明确最终的学习目标。为了达到既定的学习目标,教师在进行在线学习设计时,必须要明确学生的学习任务是什么。任务是知识与技能的载体(郭绍青,2006),学习任务需要与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评价相契合。如果学习任务的设计一开始就偏离了目标,那么最终的学习结果也将是南辕北辙。

其次,教师需要考虑用什么样的资源来呈现学习内容。学习资源是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基本条件,它的有效利用是高效教学活动的凭借和依托。丰富的学习资源是在线学习得以有效进行的保障。正是因为在线学习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具有全新沟通机制与丰富资源的学习环境,从而能够实现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何克抗,2002)。

再次,教师在设计在线学习活动时,需要考虑如何组织学生以更加高效、投入、积极的方式参与到学习中来,这就涉及到学习方式的选择。学习方式是“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基本的行为、态度、意识、习惯品质和认知的取向。”(陈瑶等,2016)引导学生采取积极的学习方式投入学习,是教师在设计在线学习过程中必须考虑的内容,是在线学习取得成效的核心。

最后,有效的学习支持服务是确保在线学习质量的关键。“在线教育的支持服务包含面向教师在线教学的支持服务和面向学生在线学习的支持服务两大体系,具体体现在协同政府、学校、企业、家庭、社会等为教师在线教学和学生在线学习提供正向促进作用的政策、管理、资源、技术、设施、环境等支持服务”(黄荣怀等,2020b)。

图3 在线学习的四个基本要素


03
问题导向型任务有利于在线学习的整体成效

在师生分离的在线学习环境下,要想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必须对学习任务进行良好的设计,形成“任务驱动”。所谓“任务驱动”,就是以真实的问题为导向,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各学习理论和教育家都强调基于真实问题情境的学习的重要性。

认知学习理论强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一般的原理,以便把所学内容用于解决新的问题”(施良方,2001)。

建构主义认为,应该把学习置于真实的问题情境中,学生在由相同问题形成的有意义背景中合作行动,并利用不同的信息资源建构有关现实世界的新知识(Schmidt et al.,2000)。

杜威认为,人的思维过程包括5个阶段:情境、问题、假设、推断和检验。学习者基于某种问题情境,从疑难中提出问题,通过收集一系列材料,提出解决问题的种种假设,并推断出哪一种假设能够解决问题,最后通过实践对假设进行检验(约翰·杜威,1991)。

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要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以此来培养探究性思维。

索耶指出,“基于问题的学习能使学生有效地参与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与传统的教学形式相比,基于问题的学习促进了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理解更加连贯”(Sawyer,2014)。

总之,基于问题的学习是一种高级知识学习,可以达到灵活应用知识、推导新知识、广泛迁移知识的目的(刘儒德,2002)。

基于问题的学习就是教师抛出一个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问题,学生通过回忆、唤醒记忆中已有的知识,查找大量信息并从中抽取、组织、建构信息,最终形成思维的过程。在这种基于问题解决的学习中,学生体验了知识是如何被应用的过程,因此可以对所学知识进行更加灵活的迁移。此外,学生还可以从问题解决中反思和抽象出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策略以及学习策略,促进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

因此,为了提高在线学习的效果,教师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设计一些更加明确的、以现实问题为导向的任务,让学生思考,使其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锻炼他们的高阶思维能力。教师可以从6个方面去设计并组织问题导向型任务:

(1)设置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真实问题情境;(2)基于问题,让学生结合原有经验,查找并抽取信息,为解决问题作好准备;(3)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假设;(4)组织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自主探究,在探究的过程中,使学习者的已有经验与相关理论产生连接和对话;(5)解决问题,获取新知;(6)评估并反思整个过程。


04
学习资源准备需要遵循“多媒体学习规律”

科学的学习资源设计是在线学习开展的重要基础。而数字化学习资源本质上是经过数字化处理,可以在多媒体计算机或网络环境下运行的多媒体材料(李克东,2001),应当遵循“多媒体学习规律”。

梅耶的多媒体学习理论具有三十多年的国际研究历史,是建立在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可靠的实证经验上的科学体系。

梅耶认为,按照人的心理工作方式设计的多媒体信息更有可能产生有意义的学习(Mayer,2014)。多媒体学习理论有一个前提,即“人是通过两个独立的通道来对学习材料进行处理和加工的,每一通道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处理的材料的容量都是有限的,有意义的学习需要在学习过程中投入恰当的认知加工”(Mayer,2005)。

由此体现出多媒体学习理论的三个基本假设:“一是双重通道假设,即对于视觉表征的材料和听觉表征的材料而言,人拥有两个独立的信息加工通道。二是容量有限假设,即在同一时间内每一个通道所能处理的信息容量是有限的。三是主动加工假设,即人能积极地参与认知加工过程,为自己的经验构建一个连贯的心理表征”(郑旭东等,2013)。

在多媒体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会进行三种类型的认知加工,分别为外在认知加工(也称无关认知加工)、必要认知加工以及生成认知加工”(Mayer,2009)。在线学习资源设计的目标应是尽量减少学习者的外在认知加工,促进其必要认知加工和生成性认知加工,具体原则如表1所示。

表1 在线学习资源设计原则

此外,为了让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主动遍历所有资源,教师在设计和准备学习资源时需尽量满足5个条件:

(1)学习资源的内容是学习者感兴趣或者是解决问题所必需的;(2)资源内容难度适中,不会产生过多认知负荷;(3)资源排布结构合理,不会导致学习者思维混乱;(4)运用适当的媒体,选择学习者易于接受的资源呈现形式;(5)资源导航清晰,避免学习者迷失路径(黄荣怀等,2010)。


05
在线学习方式与自主学习能力密切相关

保障在线学习的效果,保证学生“在学习、真学习”,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关键。

很多教师认为,自主学习就是让学生自学。他们简单地给学生提供一些自学材料和学习任务,让学生自己去学习,结果却发现学习的效果并不理想。实际上,自主学习和按照老师的要求自己学,在性质上是截然不同的。

关于自主学习,国内外学者都做过详细的阐释。总结起来,可以认为,自主学习要求一个人在学习中能够自我计划、自我监控、自我评价。

技术支持下的在线学习情境中,学生可以获得更加丰富的信息,基于大数据和算法的智能技术能为学生提供更精准的个性化支持服务,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然而,身处海量信息中的新一代学习者,也更容易迷失在信息的海洋和诸多诱惑之中,因此更需要具备自主学习能力,不断通过自我计划、自我监控、自我评价来调整、适应自身学习。

那么,应该如何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呢?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展开:

(1)通过自主学习的教学,有意识地进行培养。在元认知能力还没有发展起来时,教会学生使用一定的学习策略并学会监控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尤为重要。

(2)如果在课堂上缺乏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学生也可以通过观察他人的学习而获得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

(3)学生自己设计和实施学习实验,通过错误尝试的过程探索出一些有效的自主学习形式(Winne,1997)。自主学习的动机应该是内在驱动自我激发的,学习的方法是有计划或自动化的,学习的时间是定时而有效的;自主学习的学生能够意识到学习的结果,并对学习过程作出自我监控,且主动营造出有利于学习的物质和社会环境(Schunk et al.,1994)。

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应该分清学生在哪些方面上是自主的,在哪些方面上是不自主的,然后再有针对性地施加教育干预。

在线学习的开展和组织过程中,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的引导,给学生创设主动、积极求知的氛围;强调学生自己获得知识,并教给学生一些切实可行的学习策略,让学生在不断的尝试过程中内化为个人的经验,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自我监控、自我评价,使其能经常开展反思与自我强化的训练。教师可以利用相关支持平台,定期地发送教学活动计划、学习进度、考试安排、学习反馈、论坛讨论等提醒,使学生可以更加轻松地进行个人学习管理。此外,还要加强师生、生生、家校之间的互动交流,使学生在学习共同体的激发和促进下,培养主动、自主的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06
在线学习服务离不开各种学习工具的支持

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工具,在在线学习服务中发挥着多种作用。在线学习服务中的工具类型有效能工具、信息获取工具、认知工具、情境工具、交流工具和评价工具等(钟志贤,2008)。学习工具包含两类:一类是专门设计和开发的用于支持人们学习的各种工具,如Moodle、雨课堂等;一类是并非为支持学习而设计和开发,但其应用能够很好地满足人们某种学习需求的各种工具,如微信、QQ等社交软件(穆肃等,2014)。

在“以学为中心”的在线学习情境下,对学与教的实时反馈成为必需。学习者需要利用实时反馈信息及时调整学习进度和方法,课程教师需要通过实时反馈的数据了解学习者的学习情况以调控教学进程,教育管理者需要根据实时反馈的信息判断教育教学决策的有效性。

学习仪表盘(张振虹等,2014)就是大数据时代的一种新型学习支持工具。除此之外,远程教育中还应该提供相关评价管理工具、作业管理系统、课程评价量规、自我评价工具以支持在线学习环境中的学生自我评价、作业提交、个性化学习和学习进程管理(陈丽,2005)。

在线学习服务离不开各种工具的支持。教师在提供教学支持服务以及学生在进行自主学习时都需要各种学习工具的支持。除了运用微信等社交软件进行沟通交流外,还需要云笔记、云存储、即时反馈系统、思维导图、自我测量工具、演示工具、文献管理工具、文档编辑工具、教学支撑系统以及协作软件等各类工具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


07
协同知识建构是最有效的在线合作学习方式之一

在线学习具有交互性、社会性和认知临场感等特性。良好的在线学习应该利用社交网络建立在线社区、在线学习共同体,以支持常规人际互动,减少学生在在线学习中可能出现的孤独感。

交互也是合作学习的核心。合作学习作为一种以社会性活动为中介的学习,是培养合作、协同、创新等21世纪公民必备基本素质和能力的重要学习方式。《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强调“教育应在其计划中留出足够的时间和机会向青年人传授这类合作技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4),《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也指出:“合作能力是教育中的重大问题之一,学校应该在教学计划中留出足够时间向青年人传授合作的知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1996)。

相关研究表明,合作学习可以激发学习热情,让学生在学习中更加主动,增加学生对学习的责任感、增强协同合作能力,提升学习效率,进而提高学习成绩。在线学习要想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不能不重视学生的合作学习。在在线学习环境中,技术工具的引入,为实现师生、生生、人机之间的多维互动合作提供了可能性。

在互联网环境下,跨越时间、空间、地域、民族的多元文化交互和碰撞,为知识的创造提供了新的契机。互联网为学生提供了一套与人类知识建构建立联系的真实可行的方式(Sawyer,2014)。在线学习可以利用各种各样的学习工具来促进学习共同体之间的交流、协作和交互,更好地促进合作学习的发生,而协同知识建构就是最有效的在线合作学习方式之一。

协同知识建构即利用网络平台或通讯平台,个体创建并分享自己的知识,然后根据公众理解修正这些知识,再协商形成共识,最后生成一个共同的认知作品或认知产物的过程。共识可能是一张概念图、一份报告、一个图表、对某个认识的描述等。基于网络的合作学习过程不同于面对面的交互,很容易让学习者产生一种独自学习的孤独感,进而失去学习兴趣。“只有充分的交互活动才能激起学生激烈的观点碰撞,进而达到概念层次上的协同知识建构过程”(刘黄玲子等,2005)。

因此,在组织开展在线学习时,教师首先要鼓励成员积极参与。教师可多设置一些有趣的、具有交互性的活动,促进学生的参与。

其次,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领导者”的出现,将有利于引导其他成员朝有利于知识建构的方向发展。因此,教师要注意引导具有领导潜力的学生发挥其作用。

第三,在协同知识建构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利用相关工具,如思维导图和概念图来辅助观点的收敛。

第四,要建立一定的协商机制,帮助学生将不同观点集中在一起,并且通过协商达成观点一致。

第五,改变论坛对话结构和环境。除了支持发散的结构外,还要聚焦,使学习社区聚焦于中心论题和问题求解。

注:本文较原文有删减。



线上线下融合教学的内涵、主要实施方式与建议


深度丨混合式教学设计的成熟度模型


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走向“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


前沿丨如何理解“大概念”并将其应用于教学实践?


合作学习法的概念、原理与38种实践方法


关于我们:

“高校教学创新100人”由产学研媒等多方人士共同发起,聚焦高校教学创新与高校老师成长,致力于提供高校领域前沿、向上的内容


备注“职务+姓名”,加入读者交流群



联系我们:

王慧  主笔&内容老师  微信号:HofMarchbh

张沉浮  主编&总负责人  微信号:chenfu3721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