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扩大化举报逼躺平:跪着的老师,教不出站着的学生
跪着的教师教不出站着的学生,教不出站着的民族。别再用“扩大化”举报逼老师躺平了,别再让家校共育成为幻想,不然受损的是孩子、是家长、是整个教育生态。
——方老师说
近日,一条“女教师一学期被家长举报十几次:听到理由想笑”的微博冲上热搜榜,引发了网友热议。
大家纷纷分享各种离大谱的被举报理由:
“被投诉,说我的洗发水味,人家孩子不喜欢,要求我换洗发水!”
“被举报在小孩儿面前吃外卖,导致小孩儿回家缠着家长,也要点外卖……”;
“说孩子每天喝水不够,被投诉到教育局,原因是不提醒孩子喝水……”
不得不说,这些举报理由真是让人大开眼界,主打一个没有最奇葩只有更奇葩,一时间不知道该心疼老师还是该笑……
尽管老师确实需要监督,但这种“扩大化”举报正朝着离大谱的方向发展。
而面对动不动反手就是一个举报,自证又困难,很多老师处于家校关系中的弱势地位。为了自保,不得不被动佛系躺平,选择不管事、少管事、不说话、少说话。
而这最终受损的还是孩子,老师也不是圣人,我们总不能既拿着放大镜去审视老师的每一个行为,动不动就举报投诉,又指望老师有蜡烛成灰泪始干的毫无保留的奉献吧?
1
谁说教师很好当:“我一天哭十次”
“老师是精神内耗最严重的职业”、“做老师容易内伤”、“我现在见到学生就自动笑,主打一个peace and love”……
在“扩大化举报”面前,老师个个都被逼成了心态大师,因为你永远不知道,被举报的理由,有多让人无语,让人深呼吸几百次,才能挤出“OK,I'm fine。”
这不,前段时间一位年轻的八年级女教师在讲解《橘颂》这首诗词时,穿了一套充满中国特色的马面裙服装。
多用心啊,然而:
却被一些家长批评她把课堂当成了一个秀场,过分注重外表,认为老师应该穿统一的服装,否则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还有老师被举报骑自行车上班,是对学生的错误引导,会让学生觉得“学习没用,连车都买不起”……(老师也太惨了吧,骑车上班还被扎刀,招谁惹谁了啊)
你就说离不离谱,无不无语……
网络媒介的快速发展,使得对师德违规问题的“零容忍”已经被助推成为了社会共识,这本来是一件好事情。
但是,频繁的、离谱的、甚至违背事实颠倒黑白的“扩大化举报”,让教师疲于应对,逐渐丧失了内心的热情。
而且家长这一行径,对孩子是个不好的示范,自2020年以来,“扩大化”举报经历了暴风式增长,不仅家长在举报,学生也在举报老师。
有一位高三的教师说自己因为留作业多而被学生举报,可真实情况是她只留了四道选择题,是所有科目中作业最少的。
而且与“对教师发起举报的门槛很低”相对应的,是教师自证的困难和繁琐。
一老师被家长看到拿精美外卖,举报是“让家长送的”,而老师为了向学校证明外卖是男朋友帮自己叫的,不得不让男友出境录视频,并在外卖软件中找到订单,证明是本人的手机页面,然后再把视频一级一级向上汇报。
而学校考虑到家长的情绪,考虑到舆情,往往也倾向选择委屈老师。
这也就无怪“扩大化”举报让教师变得佛系躺平,挂在嘴边最多的话,从“学生都是国家未来,不能放弃任何一位”,变成“我佛只渡有缘人。”
我们当然不是要剥夺家长对老师及学校的监督权,但监督应该是建立在尊重和事实基础上的。
而这种没有推动问题解决,反而消解可能的沟通渠道的、简单粗暴的“扩大化举报”,最终受损的还是孩子、是家长、是整个教育生态。
2
从教不易,憨憨叹气
“扩大化举报”之外的家校共育困境
“扩大化举报”之外,老师们深感头疼的问题还有:
在一些家长眼里,老师不是老师,是佣人,不配合老师,所有教育问题都甩锅给老师学校,老师甚至有点卑微到尘埃里。
有家长直接给老师发信息写明:孩子昨天没写作业,请不要批评他;
一位老师说:“一年级学生在课上写田字格里的字,倒写笔画,我给孩子擦掉了,孩子家长说我打击孩子自信心”;
有家长,更是直接将孩子成绩不好归咎于老师不会教:
一知乎匿名用户分享:
当班主任你们知道有多辛苦吗?
一天我要往班级群里发无数条消息,小到今天变天提醒过孩子们多加衣服,大到孩子们今天跑操状态、考试成绩点对点的发送到每一个家长手里。
但换来的,往往是家长的不理解、不配合、指手画脚。
教育的责任是需要分担的,一些家长把教育的责任和对子女未来的期望全部转移给了学校和教师;
同时又把孩子捧在手里,说不得教不得,怕打击自信心、怕让孩子学累了,还要孩子成绩好。
这种既要又要,对老师们无疑是不能承受之重。
而在这种家校共育困境中跪着的老师,教不出站立的孩子,教不出站立的民族。
3
家校共育的实现
并不是不切实际的幻想
今年8月,教育部教师工作司相关负责人对此明确表示,要对教师的不实举报及时澄清,公开正名;对恶意歪曲事实,诽谤诋毁教师的蹭流量行为坚决回击,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
为教师提供必要的制度性保护,这些当然是有力之举,但更重要的,是进一步的家校共育的构建。
要消除弥漫在家校之间的“防备和敌意”与不信任,要让老师与学校不因此而“甩手”“撂挑子”“躺平”,关键在于:
重新建立家校之间的应有权利边界,教育的责任需要家校共同分担,家校“各自归位”,把握好度,让紧绷的关系得到放松。
陶行知老师曾提出:师生关系就像孙悟空和唐三藏的关系,家长的理想角色应该是沙僧或猪八戒,这样才能维系好家校之间的三角关系。
国外一些中小学的家校共育之道,也值得我们参考:
英国
聘请家长担任教学助手
2007年,英国首相布莱尔倡导“尊重计划”的内容之一,就是政府建立一所国家级家长学院;近年来,英国部分学校专门从家长中招聘课堂教学的协助人员,进行专门的培训,学习专业课程,以协助教师工作,经考试取得从业资格后受聘。
美国
父母主动参与学校教育是一种义务
在美国,父母主动参与孩子的学校教育,被视作一种义务。美国的教育者认为,家长更多参与学校的教育工作,对家长、学生和学校三方都大有裨益。
家长可以通过“参与学校活动、学校教学、学校管理”3种渠道参与学校教育。
德国
成功的家校合作离不开制度的保障
德国以法律的形式,把家校合作确定为学校办学的基本原则。家庭和学校,都应该尽可能获得相关的知识和培训,以提升家校合作的质量。
在德国,家校合作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第一,教师与父母可以通过正式的家校沟通机制进行沟通;第二,各州《学校法》赋予了家长参与学校的管理和决策的权利。第三,父母为学校提供各种志愿服务。第四,学校为父母提供各种信息和咨询服务。
法国
家长培训计划
为了建立和谐的家校关系,法国政府曾经专门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全国性的学校家长培训计划。学校在每学年初,都会召开全体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会议。
新加坡
建设“学校-家庭-社区”
三位一体教育网络
新加坡教育部制定了《教育伙伴合作准则》,明晰了教育部、校长、教师、学生、家长、社区、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和个人应尽的教育职责;并指出:教育是一项责任共担的事业,学校与家庭、社会要各司其职,遵循”营造协作的氛围,合作目标明确,可持续发展”原则。
日本
建立家长教师联合会
为了提高家长与校方在教育方面的素养,促进两者之间的密切合作,日本建立了从国家到地方再到学校的三级PTA(家长教师联合会)组织。
作为合作的基础,学校需要理解家庭教育的思维方式和实际状态,并发挥学校的指导作用;而家长需要把自己的想法和要求传达给学校,理解学校的指导方针,并努力与学校合作。
而当学校和家长、教师之间建立更为健康的家校共育环境:
教育,才真正是一场美好的彼此奔赴;教师才会心中有火、眼中有光,和家长一起,努力踮起脚尖撼动大树,让果实沉沉地落在每个学生头上。
参考资料:
1. 北青深一度:老师被扩大化举报背后的隐忧:困于自证,选择“躺平”|深度报道
2. 新京报评论:别让“扩大化举报”逼迫老师们“躺平” | 新京报快评
3. 南方周末:老师疲于应付举报:关键在重建家校间的应有权利边界
每日互动
你如何看对教师的扩大化举报?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
面对小朋友,新东方有编程、美术、机器人、科学等素质课程,也有口才、写字、脑力、故事表演等素养课程,还有游学营地喔;
面对高中生、大学生,有留学咨询、出国考试、大学四六级、考研、专升本、成人英语;
反正,我们提供全程体系化教育教学解决方案,只要是你想学的,我们都有(嘻~)
有需要欢迎点击下方小程序,将有专人和您联系解答~
//
更多好看的
你“在看”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