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基于“扎根精神”的管理创新与国际化路径研究(4)

贾旭东 贾语箴言 2023-05-24

编者按:扎根理论(Grounded Theory)是美国社会学家Glaser和Strauss于1967年提出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被认为是最适于进行理论构建的方法论,已广泛应用于社会学、教育学、护理学和管理学等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并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三大学派。


贾旭东教授是国内工商管理学界运用扎根理论进行研究的代表性学者之一(参见:扎根理论在中国学术界的传播与应用——基于文献计量学的分析),多次应国内高校或学术会议邀请,通过工作坊、专题讲座、会议报告等形式介绍、传授扎根理论,推动和促进了该方法在中国管理学界的运用(参见:扎根理论之所非;“扎根理论之所非”一文讲解分享)。


贾旭东教授于2010、2016、2018年在著名学术期刊《管理学报》先后发表三篇有关扎根理论的代表性论文,被誉为“扎根三部曲”,已成为国内许多高校研究生学习扎根理论的必读文献。我们将“扎根三部曲”摘要连载,以飨读者。


本文摘自发表于《管理学报》2018年第1期的《基于“扎根精神”的管理创新与国际化路径研究》一文,作者:贾旭东、何光远、陈佳莉、衡量,分四次刊发。

基于“扎根精神”的管理创新与国际化路径研究(1)

基于“扎根精神”的管理创新与国际化路径研究(2)

基于“扎根精神”的管理创新与国际化路径研究(3)



一、中国管理“三界”的现状、问题及解决之道


1.学术界严重脱离实践

在学术评价这只看不见的指挥棒指引下,学者们不得不快速发表论文以满足科研绩效考评(韩巍、席酉民,2010)。当学者们没有精力扎根实践时,有一种现象应运而生。其表现是记者或媒体人深入企业调研后写出一篇文章或一本畅销书,对某个或某类成功企业的经验进行总结,甚至提出某个新概念。这些时尚的新概念、新说法、“新理论”随着媒体的传播很快风靡企业界,其巨大的影响力远超同时期学者们的任何学术成果。


这种现象源于企业实践对理论指导的强烈需求和管理学者缺位造成的巨大理论供求不平衡。真实的管理世界中正发生着大量值得研究的、新颖的、有趣的管理现象,大量的企业实践期待着理论总结与指导,但管理学者们却忙着在图书馆、办公室里闭门造车。


遗憾的是,在中国的现状下,另外两界的从业者们一般不具备足够的管理学术素养和研究方法训练,因而难以得出真正科学规范的理论成果。即便如马云这样创业成功的企业家,他们基于自身个体成功经验所总结出的所谓“理论”也距离真正能够指导实践的管理理论相去甚远。但不论其工作质量如何,至少他们勇于从实践中寻找问题、总结规律,显然比管理学者更具“扎根精神”。作为管理学者,面对企业家和那些迫切需要所创新的知识和理论去指导实践的企业,或许应当感到汗颜。



2.企业界与学术界隔膜日深

本土企业界已存在一种“偏见”,认为中国的管理学者缺乏实践经验、不懂实践更不扎根实践(事实上大多数学者的情况也正是如此,这其实并不能算企业界的“偏见”),越来越反感学术界的理论灌输。在中国各大商学院(管理学院)争创一流的背后,企业界在内心深处其实已同学术界渐行渐远。陈春花指出,在上述氛围和心态的影响下,“管理学教授”早已被贴上了空谈理论、脱离实践的标签(陈春花,2010)。当真有学者愿意走进企业进行扎根研究时,却发现其实并不受企业欢迎,而且越优秀的企业越是如此。这使得真正想要扎根企业做研究的学者难以获得中国优秀企业鲜活的一手数据。加之在目前体制下,扎根研究要付出的时间精力等各种成本远高于埋头文献发问卷,这使得很多学者浅尝辄止、打消扎根的念头,重返象牙塔,形成恶性循环。



3.咨询界先天不足、乱象丛生

咨询界是学术界和企业界的桥梁,本应承担起将管理理论转换为方法和工具以指导企业实践的职能。但由于本土咨询业起步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既无法与学术界有效互动(丁金华,2003),也难以承担起管理方法创新的任务,与西方尤其是美国咨询界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西方咨询界开发的波士顿矩阵、经验曲线等影响力深远的管理工具都成了管理教科书的经典内容,对推动管理实践产生了巨大影响)。可是,企业又迫切需要学习管理知识和方法。于是乎,当前的中国“三界”呈现一种不正常的现象:管理学术界发表的论文越来越多、档次越来越高,俨然成果斐然、成就卓著;各大商学院(管理学院)竞相通过各种国际认证,越来越与国际接轨;企业界追捧的“管理时尚”越来越多,新概念、“新理论”层出不穷;咨询界不断推出各种新颖的课程和产品,管理培训市场热火朝天。但在这热热闹闹的景象中,“培训死”的企业层出不穷,能够有效指导企业实践的理论和方法依然难求,中国企业管理水平徘徊不前甚至每况愈下。


学术界、咨询界与企业界是一个有机整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要打破当前这种恶性循环,只有回到问题的源头——管理学者以“扎根精神”深入实践做扎根研究,研究真问题、真解决问题,为企业提供有价值的理论指导;同时,以实践为导向提升管理教育质量,帮助咨询界提高管理理论水平和咨询培训水平,才能从根本上扭转“三界”的乱象,为中国管理理论创新带来源头活水。


二、寄语中国管理学界


以“扎根精神”开展本土研究是管理理论发展基本规律的体现。管理学者的使命就是通过管理理论的构建和创新去发现和总结管理实践的规律,研究的最终目的绝不是得到某种自娱自乐的学术快感,而只能是为了指导人们更好的实践,实践应当也必须是管理学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蔡玉麟指出:“真正推动中国管理研究发展的关键,不是国际化的程度,也不是平台的建设,只能是建设一支拥有正确价值观且具有解决管理实践问题能力的学者队伍。”(蔡玉麟,2016)本研究完全认同这一观点并同时认为,“扎根精神”无疑应当是这种正确价值观的集中体现——面向实践的价值取向应当成为中国管理学界的共识。如果中国学者都能秉持“扎根精神”、追寻德鲁克的脚步(蔡玉麟,2016),运扎根理论这国际认的、规范的研究方法论去研究中国本土的管理实践,以“主位研究”构建并验证理论,指导中国企业实践,帮助中国政府提高管理水平,以独到的学者眼光于管理实践中为国家做出有效的贡献,就一定能够获得应有的敬重(蔡玉麟,2016),也一定能够为普世的管理学研究做出显著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BOYER E L. Scholarship Reconsidered: Priorities of the Professoriate[M].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7.

[2] 李垣, 杨知评, 王龙伟.从中国管理实践的情境中发展理论——基于整合的观点[J]. 管理学报, 2008, 5(4) :469-472.

[3] 郭重庆.中国管理学者该登场了[J].管理学报, 2012, 8 (12) :1733-1736.

[4] 吕力.管理学如何才能“致用”——管理学技术化及其方法论[J].管理学报, 2011, 8(6) :796-804.

[5] 高翔, 罗家德, 张田.明茨伯格的手艺教学理念及其实践——一种深度案例教学模式[J].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 2014, 7 (2) :173-180.

[6] 刘文瑞.“管理学”断想[J].管理学报, 2007, 4 (6) :703-705.

[7] 顾基发.物理事理人理系统方法论的实践[J].管理学报, 2011, 8 (3) :317-322.

[8] 蔡玉麟.也谈中国研究国际化和管理理论创新[J].管理学报, 2016, 13 (8) :1135-1149.

[9] 周三多.管理学——原理与方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9.

[10] 明茨伯格H.明茨伯格管理进行时[M].何峻, 吴进操, 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0.

[11] 吕力.管理学合法化运动的历史、危机与前瞻[J].管理学报, 2011, 8 (10) :1419-1437.

[12] 蓝海林, 宋铁波, 曾萍.情境理论化:基于中国企业战略管理实践的探讨[J].管理学报, 2012, 9 (1) :12-16.

[13] 陈春花, 宋一晓, 曹洲涛.中国本土管理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管理学报, 2014, 11 (3) :321-329.

[14] 张静, 罗文豪, 宋继文, 等.中国管理研究国际化的演进与展望——中国管理研究国际学会 (IACMR) 的发展范例与社群构建[J].管理学报, 2016, 13 (7) :947-957.

[15] 默顿L K.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M].唐少杰, 齐心, 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6.

[16] 韩巍.管理学在中国:学术对话及意义生成[J].管理学报, 2015, 12 (8) :1097-1108.

[17] 菲利普G A, 陈运超.学术殖民主义在行动:美国认证他国大学[J].复旦教育论坛, 2003, 1 (6) :1-2.

[18] 陈春花.中国式管理怎样与西方管理交融?[J].经理人, 2008 (6) :122-123.

[19] 王学秀.“管理学在中国”研究:概念、问题与方向——第1届“管理学在中国”学术研讨会观点评述[J].管理学报, 2008, 5 (3) :313-319.

[20] 贾旭东, 谭新辉.经典扎根理论及其精神对中国管理研究的现实价值[J].管理学报, 2010, 7 (5) :656-665.

[21] 徐淑英, 刘忠明.中国企业管理的前沿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22] 卡麦兹K.建构扎根理论:质性分析操作指南[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9.

[23] 贾旭东, 衡量.基于“扎根精神”的中国本土管理理论构建范式初探[J].管理学报, 2016, 13 (3) :336-346.

[24] GLASER B G. Doing Quantitative Grounded Theory[M]. Mill Valley: Sociology Press, 2008.

[25] MCGUIRE J W. Management Theory: Retreat to the Academy[J]. Business Horizons, 1982, 25 (4) :31-37.

[26] 韩巍, 席酉民.“中国管理学界的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一个行动导向的解读[J].管理学家:学术版, 2010 (6) :3-19.

[27] 陈春花.当前中国需要什么样的管理研究[J].管理学报, 2010, 7 (9) :1272-1276.

[28] 丁金华.我国咨询业与国外咨询业的比较研究[J].情报科学, 2003, 21 (8) :819-821.


全文将分4次刊发,此为第4篇,敬请持续关注贾旭东教授个人微信号“贾语箴言”。


基于“扎根精神”的管理创新与国际化路径研究(1)

基于“扎根精神”的管理创新与国际化路径研究(2)

基于“扎根精神”的管理创新与国际化路径研究(3)


作者简介


《自在禅修》、《禅道太极》创始人、首席导师:贾旭东 教授
学修践行传统文化逾30年,以儒处世,以道修身,以释明心《禅道太极》创始人《自在禅修》创始人中国实学研究会理事深圳市传统文化研究会理事甘肃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会儒商学会名誉会长广东粤秀书院特聘国学专家深圳孔子滙特聘国学专家“26国学网”特聘专家、国学推广大使“中国管理50人”成员《人民周刊》、《科学中国人》专访人物兰州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管理学博士 贾旭东,兰州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管理学博士,硕士生导师,EMBA/MBA导师,国内知名管理专家,“中国管理50人”成员,《人民周刊》、《科学中国人》专访人物,兼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权威学术期刊评审专家、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评审专家、“中国大百科全书”参编专家、广东省企业培训研究会副会长等职。在学术界倡导“扎根精神”,提出“中国管理扎根研究范式”、“管理‘三元’模型”、“管理‘三界’互动模型”等学术观点,出版著作12部。有多年企业管理经验,曾任美即控股战略顾问兼运营总监,为多家企业提供管理咨询与培训。
贾旭东教授也是传统文化的积极践行与传播者,儒释道同修、禅净密合参逾30年,兼任中国实学研究会理事、深圳市传统文化研究会理事、甘肃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会儒商学会名誉会长,广东粤秀书院、深圳孔子滙、“26国学网”等机构特聘国学专家。
近年来精心打造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理论实践相结合的《轻松自在国学课》,包括在线音频理论课程“轻松5课”和集禅、道、太极之精华的线下实修课程:《禅道太极》、《自在禅修》(已获国家版权,登记号:粤作登字-2018-L-00001733、1734),已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苏州、宁波、西安、成都、兰州等地办班近40期,以报道著名科学家而闻名的国家级科学期刊《科学中国人》(2019年第5期上)对此给予高度肯定:“贾旭东将传统的身心修养方法科学化、现代化、生活化,以现代方式向现代人传授传统文化的探索,为新时代中华文化的传播、弘扬与传承找到了一条可行的道路。


附:

热烈祝贺!贾旭东教授登上国家级科学期刊!

人民日报官方杂志《人民周刊》对贾旭东老师的报道——贾旭东:跨界学者的求真之路



THE END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