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研究发现了,藏在童年做家务里的秘密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一起科学育儿
今天文章有录音哦~
周末看资料,翻到了一个哈佛研究,觉得蛮有意思,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在历史上有个迄今为止最长的人类纵向研究,叫做哈佛格兰特研究,从1938年开始跟踪了268名哈佛毕业生和456名贫困家庭的男孩,后来研究又引入了斯坦福大学教授刘易斯·特曼对1500名学生的研究记录,其中有672名女性。
通过这长达76年的研究去试图找到一个答案:那些成年后幸福有成就的人有哪些共性?这个研究结果很大,以后慢慢再和大家分享。今天先和大家分享其中一个小点,那就是今后职业成就的人童年都有什么相似处?
从小做家务,今后职业更成功
每个父母都希望孩子今后职业成功,不管是怎样的育儿理念的家庭,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而格兰特研究发现,我们所希望的孩子成功,并不是来自于多早学了多少单词、参加多少辅导班等等,反而是来自于“让他们从小做那些看似琐碎甚至没用的事情,而且越早开始越好”。而这样的琐事,最简单的就是做家务。
斯坦福大学前新生辅导员朱莉曾经说过,那些在职场成功的人,都有一种“卷起袖子踏实肯干”的思维。这种思维让他们明白,工作就一定会遇到不是那么令人满意的事情,我要做的就是解决它,而不是抱怨或者推卸责任。
拥有这样思维模式的人,在职场上就会更有主观能动性,拥有更强的意识“我的努力可以推动整个集体的进步,我要用自己的努力去成就集体”,从而就能更容易获得赏识。
家庭是职场的雏形
家庭就是职场的雏形,当一个孩子从小参与到家务中时,他就能明白,我的个人努力可以促进集体变得更好。这样的孩子以后就更具有团队协作能力,会更独立和靠谱。
同时,在帮助家庭做家务的时候,孩子也发展了自己的同理心,可以更好地去发现大家遇到的困难是什么,而这也是特别重要的职业软实力。
“让一个孩子把垃圾倒掉,衣服拿出来,他们就会意识到,我们需要做一些事来融入生活。生活不是只关于我,不是只关于我当下自己的需要,我是整个生态系统的一部分。我是家里的一分子,长大后我是职场的一分子”。
你得不到你“想”要的,你只能得到你为此“努力”的
看到这,大家一定会有个疑问,多大可以开始让孩子做家务了呢?这本身并没有一刀切的标准,关键是全家需要认识到让孩子从小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的重要性。
我们现在越来越注重孩子教育,却越来越忽视这些基本人生技能,而这才是人生最重要的教育之一。
如果你对此还是有一些困惑,那么希望下面这份根据年龄段的家务清单可以给你一些参考。但是,还是需要强调,意识更关键,清单只是指导。
2~3岁
个人家务:帮助家人一起叠被子、在监督下收拾玩具
家庭家务:协助把脏衣服放进洗衣机、帮助家长一起去丢垃圾、抹桌子、在监督下给宠物喂水喂食
4~5岁
个人家务:基本可以独立穿脱衣服、叠被子;独立洗手;帮忙把车子的东西搬到家;独立收拾自己的玩具
家庭家务:饭前摆放碗筷、饭后收拾桌子(家长监护下进行);帮助家长一起做饭;外出购物时可以帮忙提东西;在指导下收拾自己的房间;会开始学习干拖地板;在指导下可以接听电话
6~7岁
个人家务:正确地刷牙(学龄前的孩子其实也会刷牙,但是容易刷不到位,所以不建议学龄前就放手让孩子自己刷牙);每天自己独立整理被子、选择穿什么衣服并且自己穿好、完成早晚洗脸工作
家庭家务:学会吸尘;学会湿拖地板;把脏衣服放进洗衣机、干净衣服取出叠好、分门归类放进橱柜;学会扫地
8~11岁
个人家务:独立负责自己的所有个人卫生;学会看管自己的个人财物;自己定闹钟早上叫醒
家庭家务:家里的大部分家务都可以独自或者协助完成
引入家务的贴士
1、现在帮倒忙,以后才会帮大忙
学龄前是引入家务的黄金时期,但常常是我们忽视的阶段,总是认为孩子太小,越帮越忙而不让孩子做。结果,小时候不让孩子做,长大了却开始嫌弃孩子什么都不会做。学龄前的孩子具有天然旺盛的好奇心,最喜爱的就是模仿父母,做“大人才做的事”。
下面这张图就是牛奶撒了,小D在抹地。就是这么一滩牛奶,她擦了快30分钟。是的,我自己做一定更快(我猜如果我们双方父母在,还会心疼这么一件漂亮旗袍要弄脏了)。但这就是我给予她“支持”的态度啊,即使这时孩子“帮倒忙”,我们也要用欢迎肯定的态度鼓励他们尝试。
思维习惯是对一个人受益终身的,但思维习惯的建立不是”这件事有用,你要做;这件事无用,你不要做”。所谓的思维习惯,就是可以把很多“优秀品质变成习惯”,把很多其他人的“刻意为之”变成“自然而然”。
2、学龄前注意孩子“认知差”
在指导孩子做家务时,需要意识到孩子的“认知差”。学龄前的孩子记忆力差、理解消化需要时间,将孩子需要进行的步骤拆分,可以帮助孩子体会到成就感。
教孩子脱袜子,不要说,“这样,就脱下来了”;而是告诉孩子,“首先,把大拇指伸进脚后跟袜子里;然后往下拉;最后把脱下来的袜子放进鞋子里”。
引导孩子整理玩具时,不要说,“来,我们需要收拾了”;而是告诉孩子,“先去把蓝色积木拿过来;然后积木需要放进这个塑料盒;再把盒盖盖上”。
引导孩子放自己衣服时,不要说,“自己的衣服自己收起来”,而是告诉孩子,“裤子叠好,放在抽屉里;衣服挂起来,放在衣橱里;小袜子需要一个一个配好,放在篮子里”。
这样一步一步的傻瓜式指令,可以更加明确地让孩子明白期望是什么,他们有章可循更容易成功;我们也可以更好地心平气和地引导孩子,而不是几次以后就进入,“就是这样,这样啊,你怎么不会?!”
父母的关注就像阳光,散落在哪里,哪里就会生根发芽,及时肯定很重要。
让孩子成为一个有用的成人,不是你替孩子做了什么,而是取决于你教会他们自己做到
3、不要较劲
最后一点,也是特别想提醒大家的,任何的启蒙、教育都不要以牺牲亲子关系为代价。我见过不少父母们,要么不做,要么死磕到底,了解了做家务好处后,就非要孩子一定完成某个家务,这就没必要了。
学习这些育儿知识,不是给我们的家庭教育去列一个长长的清单,而是让我们自己先转变思维模式,明白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带着孩子生活,去体会生活的“无用”。
在这些日常互动中,循序渐进,润物细无声地去培养那些闪闪发光,可以照亮孩子一辈子的品质。
我曾经在《学龄前完成这三件事,远比认识多少字,会多少算数重要!》提过三件事之一就是“学会负责”。学会负责,不仅仅是为自己的事情负责,更要学会有对他人、社会的担当。
这一份小小的责任感,正是从卷起袖子做家务,为自己、他人、家庭分担开始的。生活就是教育,教育就是生活,这两者从来不是割裂的。
参考资料:
《Triumphs of Experience: The Men of the Harvard Grant Study》by George E. Vaillant
大J叨叨叨
昨天我的《大J电台-跟纽约幼儿园老师读绘本》终于上线了,没想到留言里那么多的感谢,一个劲地说功能那么多,竟然还是免费的。这个还是让我大大出乎意料。其实当初设计的时候想法很简单,就是想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和陪伴,除了每天坚持提供育儿干货外,就想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多做一些而已。
然后要求我开团这些绘本的呼声非常多,我特别开心大家对我的信任,每次我推荐的玩具绘本都是闭眼入。但你们的信任,更让我需要时刻提醒你们,买买买很容易的,但是坚持学习却很难。大家先坚持使用小程序,避免三分钟热度买了很多绘本吧。
这个小程序花了我大概7个多月的时间,还是那句话,“你们对这个电台的最好的爱,就是多使用、多反馈、多分享”,这样就会让我觉得自己的投入很值得,谢谢啦~
推荐阅读
点击标题直接阅读
1、上周文章回顾
2、自主能力的培养
3、独立思考能力
我的第三本新书还在预售中,上榜第一天就是当当网新书热卖榜总榜第一名。戳->我的第三本书上市了|一起跟早教专家学儿童潜能开发
现在购买可以独家获赠《辣妈自我管理精进指南》,长按下方二维码,即可预订。
微信改版了
想看往期历史推送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