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想不全?看不透?试试这三个思维工具

大J 大J小D 2021-11-04

今天文章有录音哦~


一直以来大家都觉得我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很强,总结归纳反思的能力很强。


每次收到这样的留言总会有点不好意思,觉得大家都是带着“真爱”滤镜的。其实和真正的高手比,自己差距非常大的,但和我过去比,的确有不少进步。


也一直都会被大家问道,到底是如何培养这样的能力,像昨天的文章《幼小衔接,数学能力的核心是什么?》里又有提问了:



这位朋友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她大概问了我五遍以上(这里也说一声抱歉啊,不是不想写,而是一直在思考怎么写)。那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些吧。


1


你真的在思考吗?

《穷查理宝典》里有个故事很经典,讲的是掘地蜂,它会挖个洞,然后把孩子生在里面,生好了以后就每次都把食物放进去,让孩子自己吃,别的事情就不管了。

但有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掘地蜂每次找到食物后,不是直接扔进洞里,而是会先去洞里看一下,确保自己孩子还在,然后再把食物扔进去。

这个行为引起了科学家的兴趣,这么有“心机”的行为难道是掘地蜂有智力吗?后来研究发现,这其实只是他们基因自带模式。

这本书的作者芒格分享这个故事,是希望大家想一想:

我们虽然看起来无时无刻都在思考,似乎很多行为都是理性判断,但有没有可能我们就像掘地蜂一样,只不过是直觉反应而已?


我当时读这本书的时候是刚刚开始工作,读这段的时候对我触动挺大的。因为当时我总被给反馈,需要提高自己思考能力,不能只是做个执行者,而没有自己观点。

为此,我还特地和我的职场导师讨论过,他当时就给了我一个建议,也是我觉得受益至今的建议:训练自己思考。

插个题外话,后来开始学习育儿,就发现有一句非常著名的话:要教会孩子怎么思考,而不是思考什么

可见,尽管今天谈的是我们自己的成长,但其实也是会影响孩子的。育儿就是一个“掏出”的过程,那前提必须我们自己先要有


我之前和大家分享过,我是个特别特别感性的人,记得当时留言里很多人都在说,啊,看不出来啊,怎么可能啊?

我的感性是先天的,我的理性是后天习得的,也就是导师所说的“训练自己的思考”。

从我这十几年的经历来看,训练自己如何思考需要经历两步:

1、利用思维模型或者思维工具帮助自己从直觉思考转向理性思考;
2、不断不断刻意练习,让这样的理性思考又逐渐变成直觉

这也是为什么这篇文章我拖了很久才写就是因为我现在这么思考已经是自然而然,就像问“你是怎么呼吸的?”,很多人都会愣一下吧。

这就是内化的核心,只有自然而然才能坚持下去,但通往“自然而然”的过程一开始一定是“痛苦”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会强调第二步“刻意训练”。

开篇就提这个,就想告诉大家这不是一条立竿见影的道路,而且一开始这条路还挺难走。我从06年开始一直到现在都在有意识地精进自己“如何思考”。

现在最不缺的是信息获取,而最稀缺的就是思考能力。

不要高估自己的思考,我们很多决策其实是非理性的,因此我们需要学习如何思考;但同时也不要低估自己的能力,理性思考绝对是可以练习提高的。

(又要插个题外话了,很喜欢下面这四个词,对我来说这是最理想的状态,理性和感性是可以兼得的,并不是二选一的模式。用脑思考,用心体验


思维工具其实非常多,针对不同目的琳琅满目,我一篇肯定讲不完,今天就分享三个关于“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工具。


1


追问法


这个很容易理解,就是不断追问,直到探究到事情的本质核心。

很多人总说自己看问题看不到点子,说实话一眼就看到本质的人很少的,这和一个人的知识储备和阅历都有关,但是追问法就能帮助我们更加趋于真相。

举个例子,这篇文章就是我和朋友的一次闲聊《“太多说孩子有问题的父母,其实自己都有病”》。

一开始我只不过随口一问,因为国内尤其在上海,小学生陪写作业太普遍了。我当时预期答案应该和其他人差不多,朋友吐槽陪写作业很辛苦。寒暄几句,我们就可以聊别的了。

但没想到朋友的答案是不陪作业,那么我就继续追问下去,也就有了这篇文章。很多人会说,自己也尝试追问,为啥就无法引发他人回答呢?

好的追问有一点很关键,就是真正清空自己,完全把自己设为是这方面问题不懂的人。

我们经常的提问都是带着预设的,也就是所谓的“引导式提问”,大部分“引导式提问”的开头都是“是不是,会不会是因为,有没有,对不对”。

这类提问就很容易把对方的回答局限了,因此看似是在追问深入挖掘,其实还是在我们自己的认知范围内。


少一点预判,如果是和你观点不同的,多去想想“他为什么这么想”;

如果是和你观点相同的,多去想想“还有没有其他情况”;

如果第一眼是和你无关的,多去想想“到底发生了什么”。


2


打比方


我经常说,自己懂和说出来让别人懂是两件事,而如果做到了后者,那么就说明知识是真正内化掌握了。

那怎样才能判断自己掌握了呢?我有个习惯,在和任何人讲述一个新知识的时候都会习惯用打比方这个方法。

同样举个例子《如何提高孩子的内驱力?增强脑回路啊!》,这篇文章里的理论基础其实是蛮深的,那我在写的时候就没有大段说理论知识,而是用了很多打比方。

比如,在谈及时反馈和滞后效应的时候,我举了一个咖啡机的生活例子:

我家之前有一台咖啡机,我非常不满意,原因是,我按了按钮后,它并没有反应。然后我就会再按一下,仍然没反应。 


后来我才知道,按第一次后它其实就在启动做咖啡了,只不过会有几秒钟的等待。但我不知道啊,于是再按一下,结果就是关机了。


这个例子就很生动地让大家理解了,为什么有人会说,我按照某种方法育儿了,但是没效果呢?因为这里面有个滞后效应。

同时,我也让大家理解了,不理解滞后效应的危害,频繁改变策略,就会让原本其实已经“启动”的孩子,又被“关掉”了。


打比方看似很简单,但其实很难。它的核心就是认识本质和知识迁移。

我们需要真正理解这个知识点的核心理论,然后尝试在生活中找到相同“模型”的事物。

觉得别人不理解的时候,想一想自己是否说清楚了;

觉得这个讲了别人也不懂的时候,想一想有什么身边例子可以类比让他懂;

觉得自己理解了的时候,多要求自己一下去打个比方。


3


演化思维


这个其实和我分享过多次的“成长型思维”有异曲同工之处(如果还不知道什么是成长型思维,可以看今天文章末尾的推荐阅读)。

又要举例子了,《有大格局的孩子,从小要建立参照系视角》这篇文章其实谈的就是演化思维。

演化思维就是需要用动态的眼光去看待任何事物。

所谓的动态,可以是时间纬度,也可以是空间纬度。好是现在的“好”,不好只是暂时“不好”,好是和这群人比起来的“好”,“不好”也只是和这群人比起来的“不好”。

动态思维的建立,除了可以更加客观辩证地看待自己,其实也能更全局观地看待问题。

很多问题的解决其实是有前提条件的,这是这个思维对我影响最深的。

如果时间金钱都不是问题,我会怎么做?如果在有限的时间和金钱下,我又会怎么选? 


如果我想三年内解决这个问题,我的方法是什么?如果我想半年内解决这个问题,我的方法又是什么?


你们看,这是我的思考模式。我现在越来越少会有选择困难或者后悔的情况了,一大原因就是运用了演化思维。

不仅明白了,人生的成长是动态的,总还有机会改进。更加关键的是,加入了限制前提,我明白,这就是我目前可以做到的“最好”。


很多人的纠结是“又懒又贪”,其实就是没有给自己一个演化思维。

如果我想舒服,那么我能接受的最差结果是什么? 

如果我想要更好的结果,我可以承担的最辛苦是怎么样的?


多问问自己这类问题,就能少了很多内耗了。

付出不一定得到,但是不付出肯定得不到。想明白这个,人生就通透很多了。

关于这一类的工具远远不止于这三个,只不过希望通过我的解读和经历分享,帮助大家打开这样一扇窗。

学习,永远都是“学加上习”,不要花很多时间在研究和选择工具上,或者在记忆各种工具定义上。

最关键的只有一点:行动起来,刻意练习。

这条路我已经走了13年,接下来还会继续,希望你们和我一起!

大J叨叨叨


发现自己最近总在写各种很烧脑不讨好的文章,昨天先生还在揶揄我,Jessica我好佩服你啊 (啊?一脸懵逼,为啥)。

他继续说,你最近这些“难”的文章,我不用打开就知道阅读量肯定不好。我刚刚打开确认了一下,不仅阅读差,连点“在看”都这么惨淡,你是勇士啊(真正的勇士可以直面惨淡的人生)

不管怎样,我仍然相信哪怕有一个点影响到一个人,那也是重要的,因为这些都是我切切实实成长的心得和经验,我想掏心窝分享给你们。

最后和你们分享一张我最近被抓拍的照片,我自己好喜欢的

推荐阅读
点击标题直接阅读 


1、近期文章回顾
2、成长型思维模式

微信改版了
想看往期历史推送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喜欢文章,就点个“在看”
让更多的人也看到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