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工具丨提前还款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摊余成本前文链接:
还是之前的例子:
我开了一家服装厂,叫木木服装,前瞻性地判断出国潮服装会火,于是打算扩建现有厂房,迎接消费新趋势。
但是新建厂房要钱,股东(也就是我)穷的叮当响,只能靠发债来解决资金的问题。
于是我发行了1.25万份的债券,每份面值100元,也就是总面值1250万,期限5年(2013.1.1-2017.12.31),票面利率给4.72%,同时期同等级债券的市场利率是10%。最终募资金额1000万。
摊余成本的计算如下:
我本身是照着这个进度正常支付利息,但是在2015年1月1日时,我决定年底时提前还款一半。
为什么?
因为我的预测没有错,国潮服装火爆了,木木服装赚了一大笔钱,现在账上的钱还一半的债也够维持正常开支。
就像有人手里有钱提前还房贷一样,如果钱没有更好的出路,还不如先把欠款先还了,毕竟钱都是有利息的。
而且木木服装借的钱利息还不低,要10%,就算去银行买理财产品,也很难买到保本收益10%的产品。
鲁迅先生说过,超过5%的都是风险收益。
作为购买木木服装债券的投资人,该如何做账呢?
2015年前的分录不变:
2013年初发行时:
借:债权投资-成本 1250万
贷:银行存款 1000万
债权投资-利息调整 250万
2013年底时:
借:应收利息 59万
债权投资-利息调整 41万
贷:投资收益 100万
2014年底时,
借:应收利息 59万
债权投资-利息调整 45万
贷:投资收益 104万
此时,债券的摊余成本是1086万,也就是站在2014年底这个时间点,木木工厂欠投资人1086万,也就是未来要支付出去的现金流按照10%的利率折现是1086万。
等到木木服装决定提前还款时,一切都变了。
木木服装发行的债券的现金流不再是:
2015年底支付利息59万;2016年底支付利息59万;2017年底支付利息59万+支付本金1250万;
而是变成了:
2015年底支付利息59万,还本金625万;2016年底支付利息29.5万;2017年底支付利息29.5万+支付本金650万。
这些现金流按照10%的折现率折现还是1086万吗?
我们来算一下:
(59+625)/(1+10%)+29.5/(1+10%)^2+(29.5+625)/(1+10%)^3=1139万
也就是决定提前赎回后,站在2015年初这个时间点,木木服装欠投资人的钱不再是1086万,而变成了1139万。
怎么回事?
木木服装良心发现,提前赎回债券,欠的钱还更多了?投资人还受益了?
这个问题的本质是:钱是越来越不值钱的。
站在2015年初这个时间点,木木服装在2015年底就赎回625万,2017年底再赎回625万,跟统一在2017年底赎回1250万,价值是不一样的。
越往后的钱越不值钱。
就比如我问你借钱,借10万,明年还你10万,跟10年后还你10万,对你来说肯定不一样。
10年了,沧海桑田。
10年前的10万可以买个小房子,10年后的10万可以买个小房子的卫生间。
所以,木木服装选择提前还一半的钱,对投资者(借钱给木木服装的)来说,是赚了。
对于这个收益,该如何体现呢?
借:债权投资-利息调整 53万
贷:投资收益 53万
有老铁问了,投资人要收的钱变多了,我可以理解;资产增加,相应的收益也增加,我也可以理解;但为什么资产的增加要确认在“债权投资-利息调整”里面?
这么问的老铁肯定没看我这篇文章(金融工具丨每个科目都有自己的使命!)
债权投资-成本的使命仅仅是记录面值,除非已经赎回本金,否则打死不动,其余所有的变化,都要通过“债权投资-利息调整”来完成。
2015年初这个时间点,还没赎回本金呢,只是木木服装决定要年底提前还款而已,所以计算出来的收益只能进“债权投资-利息调整 ”。
2015年底时,根据1139万的新摊余成本重新计算利息:1139*10%=114万,于是:
借:应收利息 59万
债权投资-利息调整 55万
贷:投资收益 114万
同时,收到了提前还的钱:
借:银行存款 625万
贷:债权投资-成本 625万
此时的摊余成本为1139+114-59-625=569万。
之后的年份以此类推,如下表所示:
各位老铁学废了吗?
欢迎各位老铁给我来个素质三连:点赞+在看+分享!
虽然我的标题挺不正经,但我分享的都是正经的干货:
(1)会计准则的大白话解读;(2)转行财务分析的亲身经验分享;(3)让领导对你刮目相看的提效神器推荐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