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娜:中国经济发展有没有“被迫”边缘化?
导读 · 2022.08.26
对外开放一直是我国坚定不移的基本国策,即便是在地缘政治冲突和地区保护主义的大环境下,此政策也没有被动摇过。那么,在不够友好的外部环境下,中国经济是否“被迫”更加孤立而被边缘化呢?本文作者从海外视角,通过大量数据,就中国近年来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中国的资本和金融市场对全球的吸引力以及未来趋势这三个方面来探讨这个问题,供读者参考。
近年中国对外贸易情况
据世界贸易组织数据,中国2021年全年商品的进出口规模为6.1万亿美元,出口3.4万亿美元,比2020年增长29.9%;进口2.7万美元,比2020年增长30.1%。货物贸易顺差6764亿美元(如图一所示),比2020年增长29.1%。中国商品出口和进口分别占全球市场份额的15.1%和11.9%,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不变。2021年中国全年服务进出口为8335亿美元,增长26%——其中,出口3922亿美元,增长39.8%;进口4413亿美元,增长15.8%;服务贸易逆差491亿美元(如图一所示),比2020年下降51.1%。全年中国服务进出口占全球份额7.1%,位居世界第二。
数据来源:世界贸易组织(WTO)
从历年的总体贸易情况来看,中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商品加服务)所占全球的份额(如图二所示)除2016年有所下降,其余的年份都呈上升趋势。尤其是2019至2021年这三年的增长率更高,使2021年中国的进出口总额以及所占全球份额均创历史新高,中国的对外贸易总额占全球份额的12.2%。
从历年贸易差额的情况来看(如图一所示),虽然2015年至2018年期间商品顺差有所跌落,但中国对外商品贸易顺差总体呈扩大趋势。同时,对外服务贸易在2018年之后逆差呈快速缩小趋势。这使总体的贸易顺差额(货物加服务)近三年(2019至2021)的增长率分别高达109%、108%和48%。这一时期,也是世界前二大经济体美国和中国进行激烈的贸易战的时期。
数据来源:世界贸易组织(WTO)
虽然身处于中美贸易战,面对着地缘政治和地区保护主义所带来的压力,中国的商品和服务对于世界的吸引力依然提升不少。中国的全球第一贸易大国的地位依然稳固。逐年扩大的贸易顺差所带来的外汇收入,让中国在进行国内资本投入、经济和社会改革、提升科学技术水平的同时,也可以对外保证可控的人民币汇率,对内稳定通货膨胀等等方面提供资金支持。
中国的资本和金融市场
对全球的吸引力
一方面,世界资本对于中国的直接投入(如图三所示)2021年净增6616亿美元,其中包括来华直接投资增加3340亿美元,来华证券投资增加1769亿美元,金融衍生工具负债减少68亿美元,来华其他投资增加1576亿美元。总体来华投资较去年增长13%,其中来华直接投资增加32%。
另一方面,中国资本对外的投资2021年为6234亿美元,其中对外直接投资1280亿美元,对外证券投资1259亿美元,金融衍生工具资产减少额为179亿美元,对外其他投资资产增加3873亿美元,总体金额上与去年持平。
数据来源: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
图三上半部表示的是历年来华投资情况,下半部表示的是历年对外投资情况,虽然总体上国际资本对中国的投资有波动,但是总体趋势是波动上升,尤其是2020年和2021年,增长率很高,分别是104%和13%。虽然在投资方式上,来华直接投资一直占主导,但近年来,来华证券投资也开始受到欢迎。这说明,随着中国的金融市场的改革,中国的金融投资机会也吸引着全球投资者。
如图四所示,中国的股权和债权市场历年的外资流入总体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债券市场,连续十年稳步上升。一方面是因为中国债券收益率具有稳定性和安全性,以及相对稳定的通胀率;另一方面,中国强劲的国际收支对人民币汇率形成强支持。这两方面使得中国债券在利率、汇率和收益率等方面具有优势。
数据来源: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
因此,从资本和金融市场来看,近年来中国的资本和金融自主性加强,且资本和金融市场对外资更具吸引力。虽然一直以来,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所谓的高债券发行量所带来的高杠杆率一直受到国际的诟病,但是国际资本却一直在加大对中国债券市场的投入。除了是因为上面所说的收益率和汇率的稳定性,也是因为中国的市场深度和广度足以应对大规模资本流入。而且其经济的自主性加强,逐渐脱离美联储的影响,自生的经济发展周期波动与其他大的经济体——尤其是主流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联动性降低,进而降低了中国金融资产对国际资本的资产配置的组合风险。所以,市场深度和广度、安全性、收益率和对降低组合风险的贡献,成为国际资产配置中更多地纳入中国资产的具体的原因。
未来趋势
从以上的分析来看,中国从2018年以来,不论是经常项的对外贸易所体现的中国的商品和货物对世界的吸引力增强,竞争力加大;还是资本项目中的直接投资所体现的外资对于长期投资中国建立商业机构的意愿增强;抑或是金融项目中的证券市场中的资本对于中国股权和债权的加大投资,这些都体现了的中国经济与外部的联动性和吸引力的增强。那么,这样的趋势会延续下去吗?
虽然要准确地去回答这个问题非常地困难,但是我们至少可以从最近的两件事情上窥见一斑。
首先,在对外贸易方面,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RCEP)2022年1月1日正式生效,此协定超越欧洲联盟,成为目前世界最大的自由贸易协议。RCEP是由东南亚国家联盟十国发起,由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与东盟有自由貿易协定的五国共同参加,共计15个缔约方所构成的高级自由贸易协定(如图五所示)。此协议也向其他外部经济体开放。RCEP旨在通过削减关税及非关税壁垒,建立统一市场的自由贸易协定。RCEP规定各成员将在十年內取消90%以上货物的关税,其中主要产品在协议生效时关税减至零。
图五: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
(图源:维基百科)
据中国海关总署7月19日发布数据显示,RCEP自2022年1月1日生效半年来,中国出口企业申请RCEP原产地证书和开具原产地声明26.6万份、货值979亿元,可享受进口国关税减让7.1万亿元,RCEP项下享惠进口货值238.6亿元,减让关税5.2亿元。
如图六所示,2021年中国与RCEP成员国的进出口规模已经占总体进出口的36.4%。RCEP的生效,区域内90%以上的货物贸易将逐步实现零关税,且中日之间首次建立了自贸协定关系。毫无疑问,这将为本地区带来新的贸易增量:在原产地规则方面,RCEP的规则更为宽松,例如在生产中所使用的其他成员国原产材料,可视为本地原材料;在电子商务方面,RCEP也是中国目前参与的最高水平的电子商务方面的协定,是亚大地区内范围最全面、成员最多的多边电子商务规则。
图六:2021年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
进出品规模及占比(金额单位:亿元)
图源:《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22年春季)》,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
第二,在金融证券市场方面,2021年10月底富时世界政府债券指数(FTSE World Government Bond Index, FTSE WGBI)纳入中国政府债券。这从一方面,印证了中国政府债券对于国际资本的需求和吸引力的加大;另一方面也说明,中国政府债券的需求将加大。因为,随着FTSE WGBI纳入中国政府债券,跟随FTSE WGBI的全球所有被动型投资资金将加仓中国政府债券,以匹配其对标指数的资产配置。随着这被动加仓行为的逐步进行,中国政府债券的需求会因此加大。
虽然以上这两个在去年年末和今年年初所发生的对外贸易和全球金融市场的事件,不能囊括所有的对于未来中国对外经济联系的趋势上判断的依据,但是至少可以使大家体会到,中国经济发展并没有被边缘化,面对地区保护主义和更为复杂严峻的地缘政治摩擦,中国坚持对外友好合作,坚持对外开放,使自己的经济发展更加融入进世界经济中,并因此取得了很好的成果。
最新数据显示,中国2022年上半年出口同比增长13.2%,进口同比增长4.8%;在吸收外资方面,2022年上半年同比增长17.4%。整体地看,上半年中国外贸进出口表现出较强的韧性,随着国家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的实行,和复工复产的有序推进,中国外贸有望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作者谢娜
FCCA,新加坡注册会计师(CA),前新加坡公共政策研究院执行总裁,现在为独立分析师。
编辑:GBA Review 新传媒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