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后台回复公司名称,获取对应公司研究合集)
在互联网渠道平台里,对于未来能否盈利,有两个平台争议最多,看好和看衰的人都各执一词,每次财报出来就是一个“打别人脸”与“被打脸”的修罗场。这两个平台就是代表着老铁经济的快手和后浪扎堆的B站。在去年之前,不少为B站“Z世代”摇旗呐喊的投资者,大抵是瞧不上挣扎转型,但依旧被固化标签而承载过多偏见的快手。但随着两个季度的财报PK,B站反而成为了那个被投资者用脚投票的弃子。截至当前,B站和快手,分别从去年初的最高点抹去了84%和79%的估值泡沫,但迄今为止,两家平台仍然在巨亏中,这在通胀加息的大环境里极不友好。但相较之下,快手情况没有那么糟糕,从近两个季度的财报已经明显看到减亏的迹象和趋势。本身短视频的变现能力自不用多说,快手也在加速释放中,而在提高经营效率的速度上,快手也超出了市场预期。除此之外,及时找准差异化定位,努力摆脱抖音的影子,也是市场更乐意看到的快手的转变。B站则似乎陷入了变现吃力、提效痛苦的困境中,虽然开年以来B站的动作不断,基本都是在围绕加速商业化和降本增效的方向去做。但至少在财报数字上还未体现,并且针对B站的商业化执行力也是质疑多多。因此站在此刻,我们更需要弄清楚,快手和B站的盈利问题。两个平台未来是否能盈利?盈利需要建立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只有弄清楚了这一点,当条件满足的拐点出现,相信这两只成长股的上弹空间将很可观。长桥海豚投研专注为用户跨市场解读全球核心资产,把握企业深度价值与投资机会。感兴趣的用户可添加微信号 “dolphinR123” 加入海豚投研社群,一起切磋全球资产投资观点!商业模式的成功,意味着产出大于投入。对应到渠道平台上,即通过流量变现来的收入,可以覆盖掉当初用来“买”用户和“留住”用户的流量成本。在流量增长后期,随着增量空间的减少以及竞争的加剧,这两处的成本往往居高不下。对于快手、B站以及知乎、小红书这些UGC平台,生态内包含平台、用户、内容创作者三方。对于平台来说,用户是最终变现需要的流量,而内容创作者则是吸引流量、激活生态的核心资产,需要平台方给予激励和提供商业化渠道,B站早期的“用爱发电”在当下几乎已行不通。因此海豚君认为,UGC平台的用户流量成本不仅仅包括平台获客的直接费用支出,也应该将给予内容创作者激励分成,以及支撑平台的基础内容成本计入进来。即广告投放,这是相对传统的方式,一般会呈现在其他app的视频广告,以及综艺影视的冠名赞助或者联名活动,甚至品牌代言等,来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下载渗透率。平台获客也会靠简单粗暴的现金激励,比如像快手前期居高不下的销售费用,超过一半就花在这个上。从目前不同平台的新用户注册激励情况来看,其中抖音最财大气粗,而B站显得过于佛系。单纯靠现金激励吸引来的流量,很容易“领完即走”,因此除了靠平台内更多的内容留住用户外,平台也会再捧出一笔钱来刺激用户延长使用体验,即可视作维系活跃用户的成本。比如快手极速版的看视频领现金红包(据专家调研,快手目前仍有30%的销售费用用于看视频激励)、春节红包、每日任务清单等等,这项开支同样计入销售费用。正如前文所说,在UGC/PUGC平台上,这项支出在平台发展早期必不可少。内容创作者在没有商业化能力之前,需要平台激励来维持内容的产出,最普遍的做法就是按照视频浏览量对创作者给予一定激励。不过,考虑到在UGC平台,内容创作者会通过直播来与粉丝绑定互动,因此直播也是丰富平台内容继而促进生态活跃的一个关键功能,我们倾向于将直播分成也纳入到用户成本中。综上<(1)-(3)>,在新定义下,快手、B站的用户成本可以视作国内销售费用+创作者分成+内容成本。即剔除掉海外营销费用、广告联盟分成之后的「销售费用」与「收入分成成本」总和。即剔除掉游戏分成的「收入分享成本」,与剔除掉游戏推广后的「销售费用」、「内容成本」之和。(其中游戏推广费用按照游戏收入*10%来计算)对于渠道平台来说,最直接变现方式就是广告。但广告主也有投放的选项排序,用户消费力、转化率以及综合ROI越高的平台更易受到广告主青睐。其次,直播打赏也是天然契合UGC平台的特性,创作者与粉丝间的高互动自然会衍生到直播的需求。除此之外,还有电商、游戏等其他变现方式。但电商需要搭建供应链基础设施,对应更多的成本项投入,并不算流量的简单变现。而游戏变现则相对独立于渠道流量本身,虽然有流量可以更容易推广游戏,但最终用户是否买单还要看游戏本身的内容质量。因此我们在看平台商业模式运转效果时,只讨论广告和直播增值两种变现方式。但不同平台的变现效果也有区别,主要由平台本身的用户规模和画像决定。在快手和B站之间,快手当下明显更胜一筹。
快手面向的是互联网全量用户,无论是年龄跨度还是地区范围。截至2022年一季度,快手月活接近6亿,按照它中长期日活4亿的目标,在粘性不变的情况下,对应7亿的用户,相对于全网用户10亿的天花板,渗透率已经非常极致。而B站早就将自己定位于以“Z世代”用户为核心的年轻用户平台,目前接近3亿的月活用户中,86%的用户介于15-35岁之间。在海豚君最早关于B站的深度研究中,对潜在用户空间有做过估算。假设:1-长期下B站在15-35岁人群中的渗透率高达80%(vs YouTube 77%)2-2022年初15-35岁的B站用户占总用户的86%,之后占比随着B站的破圈而不断降低至60%。那么在人口出口率不断下降的趋势下,B站的用户天花板可能也就是在4.5亿左右。这与快手的差距还是挺大的。一般而言,在商家眼中,除了特殊属性的产品,大众消费品中,女性用户的购买频次、消费水平明显比男性用户更高。在快手和B站的用户画像中,B站的“男性化”更重一些。快手近两年通过发力网文短剧,吸引了更多的一二线城市女性用户,因此在部分商家眼中,快手的投放优先度要比B站更高。这从目前两个平台广告类别分布也能看出,快手广告品类Top3分别为电商、游戏、文娱,与行业大盘基本一致,而B站的广告品类Top3则分别为游戏、3C数码、汽车,显然更偏男性用户的购物需求。从众多商品类目中来看,广告投放预算较高的,除了游戏之外,往往以电商、美妆消费为主。B站相对有优势的3C数码广告,整体行业预算并不高。不过,随着B站的破圈演进,预计会渗透更多的女性用户,从而改善商家对B站的固有印象。c.在用户年龄上,B站的用户更年轻,但购买力也更有限。B站的平均23岁的用户群体,显然在财富积累和消费购买力上不及一些中年用户,因此这也会是高客单价的品牌商家对在B站上投放而比较犹豫的一点。从①-③来看,也能够部分解释B站目前的变现规模(广告10亿)远小于快手(广告100亿)的原因。相比于传统娱乐平台,快手和B站的用户还在增长,着实羡煞四方。但市场的耐心也在消耗——尽管已经跨入用户增长后半程,快手和B站还没见到盈利。a.快手定下了中长期DAU达到4亿的目标,假设用户粘性DAU/MAU不变,即还有15%的增长空间。b.B站定下了中长期MAU达到4亿的目标,则对应25%的增长空间。因此站在此刻的快手和B站,虽然用户增长很重要,但对盈利的诉求,又迫使他们对加速变现,和减少开支更加焦虑。而营运开支中除了自身团队的优化提效外,用户成本(获客+维系)首当其冲。1-快手的变现已经挖掘到一定阶段,1Q22广告和直播收入(192亿)已经能够覆盖掉外部性成本——用户成本(155亿),但还不能负担内部运营性成本——服务器带宽、设备折旧以及研发与管理费用等其他支出(106亿)。2-B站的情况要更糟一些。1Q22广告与直播增值合计收入31亿,还不能覆盖掉用户成本34亿,更不用说其他剩余的成本费用36亿。但结合上文海豚君对用户成本和流量变现两块内容的分析,可以看出快手和B站盈利困难的原因是有差别的。从单用户成本来看,快手投入到流量维护上的钱要远高于B站。而两个平台在2020-2021两年单用户成本均在趋势性走高,反映出渠道厮杀的白热化。但在2022年一季度,两个平台双双大幅度优化。对比以往情况,B站的优化大概率与学生的假期效应相关,但快手则是在保证用户增速不掉的情况下,实实在在的对用户成本进行了改善。考虑到一季度有冬奥会的加持,因此倘若后面能够继续优化这一指标,缩小与B站目前成本的差距,那么快手的商业模式可以最先跑通。B站最主要的问题则在于变现“难产”。由于广告与用户每日活跃性指标关联性更大,我们定义日均流量=日活*日均用户时长,按照单位流量对应的广告收入来对比快手与B站已变现出的流量价值。从趋势上来看,B站的流量价值正在逐步被发掘,但相较快手仍有差距和空间。虽然在前文我们也提及,当下快手的用户画像在商家眼中更受青睐。但B站用户维护成本更低,反衬用户对B站的高认可度,即自然性的留存率更高。因此随着B站用户年龄不断上涨,我们可以期待能够看到B站用户整体购买力的提升,从而获得更多商家的认可。除此之外,B站与快手的差距还在于日活用户规模以及用户时长,这恐怕要归结于短视频算法推荐下的沉迷机制,所带来的天然优势。单个视频内容最长的长视频,在日均用户时长上(70-80分钟),反而落后于中视频B站(95分钟),以及短视频(120分钟)。关于如何加速盈利,年初无论是快手还是B站,都对今年的主要任务做了相对明确的指示。快手重点在于降本增效,尤其是高昂的销售费用上,这与上文讨论的问题“症结”所对应。但由此减少的支出会部分新增到内容及分成成本上(比如加大对短剧、长视频版权的引入),以期通过内容的沉淀来夯实平台的壁垒高度,提高用户的自然留存。相对于B站,快手在单用户成本上还有不少可以优化的空间。比如说根据调研,最先采取措施的是减少看视频发现金的激励,预计二季度会比以及减少投放近8亿。如果未来中长期下快手的单用户成本能够下降至B站当前的水平,那么意味着快手将更早一步摆脱巨亏的枷锁。B站管理层则重点关注在用户增长、加速商业化上。这很好理解,虽然在固有印象中,B站有不少钱是花在创作者的激励分成上,但与快手一对比,B站的成本费用端问题并不是很大(但也不是没有优化空间),反而是变现的释放,才能真正给B站带来盈利转机。虽然从财报上还未看到变现加速的迹象,但从业务调整上已经能看到B站的动作。近期最大的变化无疑于,4月底B站上线了“沉浸视频流推广”功能,即类似短视频广告。从去年下半年推出“Story Mode”竖屏视频以来,B站一直在摸索短视频的玩法。截至2022年一季度,StoryMode的视频观看量已经占总量的20%以上,B站对此的长期目标在50%。从一季度的情况来看,StoryMode的推出虽然拉低了单个视频平均观看时长,但却推动日均总时长环比增加了13分钟,短视频的魔性效果开始在B站体现。这部分短视频广告,不属于因Up主高分成而广受诟病的花火广告,而是由商家入驻B站直接发布的效果广告。目前已有野兽派、高洁丝、usmile、梦幻西游等多个商家已入驻并率先进行了投放测试。快手的故事正在被市场逐渐认可,但针对B站的争议还喧嚣甚上,因此关于何时盈利上,由于篇幅限制,海豚君重点探讨B站。我们都知道,Up主是B站生态的核心资产,Up主的活跃度对平台影响非常大。除了少数用爱发电的Up主,大部分Up主长期活跃的前提是有“利”可图。但根据调研,去年底300万的月活跃Up主中,只有130万的Up主通过B站实现了相对可观的变现,其中55万主要通过平台的播放激励变现,11万的高粉丝量Up主通过花火广告赚钱,剩余粉丝量较小的Up主则主要通过直播赚钱。年初不断传出B站调整播放激励规则,使得不少Up主到手激励打折,引来不少抱怨。客观来说,B站削减Up主分成对生态来说是伤筋动骨的,并不是优选。出此下策,或有可能是在年初广告逆风影响变现端后,出于对减亏的诉求而被迫“抠门”。因此尽管今年大环境不佳,但加速广告商业化对于B站来说至关重要。我们假设在中期2024年,短视频广告推出2年后,已发展成熟。再按照管理层给出的中期目标,来看看B站的盈利账能否算的过来。a.假设平台月活年底达到4.3亿,年平均月活4.12亿,按照管理层设定DAU/MAU为30%的中长期目标,日活为1.2亿。b.假设在短视频渗透率不断提升后,用户时长达到110分钟。按照50%的短视频观看渗透率,则平均视频观看时长约2分钟,单用户日均视频浏览量达到55个,按照日活1.2亿,每日总观看量66亿,短视频观看量33亿。c.假设短视频广告加载率为7%(目前快手水平),每日33亿的播放量中,有2.31亿的广告播放量,按照CPM=25元的通用报价(B站实际可能更高,此前报价一直高于其他平台),即对应每个季度5.2亿的效果广告收入增量,这部分增量的本质得益于B站释放更多的广告库存。至此,在海豚君的假设下,2024年B站的广告收入拆分如下:在这样的情况下,意味着2024年B站流量的直接变现收入为广告120亿和直播增值124亿,合计244亿。而对应的用户成本(包含up主的广告与直播增值分成、内容采购成本以及剔除了游戏推广的销售费用),哪怕按照2021年的单用户成本水平(54元/人)计算得54*4.1=221亿,也小于变现收入,从而实现基本流量生意的商业模式走通(正利润的游戏和电商可视作纯附加的增量营利),不过从差额来看短视频广告创收的20亿增量至关重要。1-在中长期维持10-15%的Non-GAAP销售费用率3-最终实现2024年Non-GAAP经营利润盈亏平衡的目标整体用户成本将被优化至181亿元,相比之前压缩了40亿。主要带来的差别在于流量收入完全覆盖流量成本的时间点被提前了1年。在以上业务发展假设下,B站将于2024年实现Non-GAAP经营利润转正,不考虑投资收益、财务净收入等其他收入变动下,在海豚君的模型中,B站有望于2026年实现正净利。不过由于3年以上的远期假设涉及到的更多的不确定风险,海豚君仍选取2024年的经营情况来对B站进行价值测算,最终得到中性估值为31美元/股,隐含22-24年PS分别为3.6x/2.8x/2.2x。a.由于现有用户和潜在用户的规模优势,短视频的快手在变现潜力上天然优于B站。b.快手的盈利症结在于高昂的用户成本,只要在减少用户成本投放的过程中,用户活跃指标能够稳住,那快手的盈利并不是难题。c.B的盈利症结在于用户粘性低(DAU量太低),导致流量总时长受限,其次是中视频属性变现效率较短视频低,因此空间比快手小,但可以通过“Story Mode”视频变短的方式弥补部分劣势。不过B站也有优势,一方面用户对平台的忠诚度高(体现平台特性),能够以较低的成本维持用户活跃。另一方面用户虽然年轻,但一二线城市分布居多,未来消费潜力具有想象空间,能够争取到更高的广告报价。d.沉浸式竖屏视频广告是短期内可能给B站带来拐点的最大边际变化,我们会持续关注管理团队对该项业务的推进效率。虽然B站见到盈利会比快手难度大、时间久,但我们相信终将会实现。<此处结束>
长桥海豚「B站」历史文章
财报季
2022年6月9日财报点评《狂欢的 B 站又要打回原形?》
2022年3月3日财报点评《答卷平平无碍拉涨?B 站的信仰来自睿帝》
2021年11月17日财报点评《B 站又费钱了?继续破圈给你看》
深度
2022年5月5日《破局泛娱乐:再探腾讯、B 站们的星辰大海》
2021年3月22日《一边掉价一边二婚,B 站是陷阱 or 机会?》
2021年3月12日 《海豚投研 | B 站系列之二:关于养家糊口,B 站真能永不贴片?》
2021年3月9日 《海豚投研 | B 站距离睿帝的四亿用户大饼还有多远?》
长桥海豚投研「快手」历史研究:
财报季
2022年5月24日财报点评《逆流而上,快手交卷一点“不含糊”》
2022年3月29日财报点评《快手:老铁经济开启 “赚钱倒计时”》
深度
2022年5月5日《破局泛娱乐:再探腾讯、B 站们的星辰大海》
2021年2月24日 《快手槽点重重,价值从何而来?》
2021年1月26日《海豚投研 | 被看低的老铁经济,快手千亿市值可期》
2021年1月15日《海豚投研|快手有原罪?》
本文为长桥海豚投研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添加微信:dolphinR123 获得开白授权。
本報告僅作一般綜合數據之用,旨在長橋證券(香港)有限公司("長橋香港")及其關聯機構之客戶作一般閱覽及數據參考,並未考慮接獲本報告之任何人士之特定投資目標、投資產品偏好、風險承受能力、財務狀況及特別需求。投資者若基於此報告做出投資前,必須諮詢獨立專業顧問的意見。任何因使用或參考本報告提及內容或信息做出投資決策的人士,需自行承擔風險。長橋證券毋須承擔因使用本報告所載數據而可能直接或間接引致之任何責任或損失。本報告所載信息及數據基於已公開的資料,僅作參考用途,長橋證券力求但不保證相關信息及數據的可靠性、準確性和完整性。
過往表現並不可視作未來表現之指標或保證,亦概不會對未來表現作出任何明示或暗示之聲明或保證。
本報告由長橋香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 (“香港”) 分發,長橋香港為根據香港法例第 571 章證券及期貨條例在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 (“證監會”) 註冊為持牌法團,中央編號為 BPX066。
本報告中所提及之信息或所表達之觀點,在任何司法管轄權下的地方均不可被作為或被視作證券出售邀約或證券買賣之邀請,也不構成對有關證券或相關金融工具的建議、詢價及推薦等。本報告所載資訊、工具及資料並非用作或擬作分派予在分派、刊發、提供或使用有關資訊、工具及資料抵觸適用法例或規例之司法權區或導致長橋證券及/或其附屬公司或聯屬公司須遵守該司法權區之任何註冊或申領牌照規定的有關司法權區的公民或居民。
本報告僅反映相關研究人員的觀點、見解及分析方法,並不代表長橋香港及/或其關聯機構的立場。
報告所載觀點、推薦或建議,僅反映研究人員於發出本報告當日之判斷,也可在無提前通知的情況下隨時更改。
長橋香港無責任提供任何更新之提示。長橋香港可發出其他與本報告所載信息不一致或有不同結論的報告。
長橋香港的銷售人員、交易員及其他專業人士可能會向我們的客戶及我們的自營交易部提供與本研究報告中觀點不一致或截然相反的口頭或書面市場評論或交易策略。
長橋香港的自營交易可能會作出與本報告的建議或表達的意見不一致的投資決策。
本報告由長橋香港製作,版權僅為長橋香港所有。任何機構或個人未經長橋證券事先書面同意的情況下,均不得 (i) 以任何方式製作、拷貝、複製、翻版、轉發等任何形式的複印件或複製品,及/或 (ii) 直接或間接再次分發或轉交予其他非授權人士,長橋證券將保留一切相關權力。
有關不同產品風險的詳細信息,請訪問 https://support.longbridge.hk/topics/misc/1df76a6?locale=zh-CN 上的風險披露聲明。
編寫研究報告的分析員(們)特此證明,本研究報告中所表達的意見準確地反映了分析員(們)對此公司及其證券的個人意見。分析員(們)亦證明分析員(們)過往、現在或將來沒有,也不會因本報告所表達的具體建議或意見而得到直接或間接的報酬。分析員確認分析員本人及其有聯繫者均沒有在研究報告發出前 30 日內及在研究報告發出後 3 個營業日內交易報告內所述的上市公司及其相關證券。
截至本報告之發佈日,若長橋香港擁有研究/分析報告內涵蓋的上市公司的財務權益,其合計總額未有相等於或高於研究/分析報告內涵蓋的上市公司市場資本值的 1%。
分析師或其聯繫人沒有擔任研究/分析報告內涵蓋的上市公司的高級管理人員。
分析師或其聯繫人與研究/分析報告內涵蓋的上市公司沒有任何經濟利益。
長橋香港不是研究/分析報告內涵蓋的上市公司之造市商。
長橋香港沒有員工受僱於或長橋香港與有關聯的個人沒有擔任上市公司的高級管理人員。
欢迎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加入海豚投研群,与投资老鸟畅谈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