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些疾病容易与双相情感障碍共病

大话精神 大话双相 2023-01-18

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以极端情绪波动为特征的严重精神疾病。可以持续数年甚至一生,18岁到35岁是高发期,患者出现反复躁狂和抑郁交替症状。


双相情感障碍的症状包括躁狂阶段和抑郁阶段。


躁狂阶段表现为:
  • 自我感觉良好,整天兴高采烈,充满希望和幸福感
  • 易怒,脾气暴躁,有敌对行为
  • 不安
  • 躁动
  • 快速讲话
  • 注意力不能集中,判断力差
  • 增加能量
  • 睡眠减少
  • 性欲增强
  • 设定不切实际的目标
  • 偏执狂

抑郁阶段包括:
  • 悲伤和哭泣
  • 思维悲观,绝望,自感毫无价值和负罪感
  • 能量损失
  • 对日常活动失去兴趣,无愉悦感
  • 活动或行为缓慢迟钝,不能集中注意力
  • 烦躁
  • 睡眠增多或失眠
  • 食欲变化
  • 体重减轻/增加
  • 有自杀行为或倾向


无病发时,患者自感如常,无任何症状。


共病的条件

有许多情况可能与双相情感障碍同时发生,或者有类似的症状,这可能会使诊断复杂化。这些同时发生的症状包括: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


多动和注意力不集中是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两个标志性症状。然而,它们在双相情感障碍中也占主导地位,尤其是与儿童有关的疾病。更复杂的是,这些情况经常同时发生。


酒精或物质使用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与酒精和物质使用作斗争是很常见的,这通常是一种自我治疗的尝试,甚至是在无意识的层面上。酒精可能与用于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药物相互作用。


边缘型人格障碍


边缘性人格障碍会导致冲动、自杀行为、情绪反应、不恰当的愤怒和短暂的偏执,这些也与双相情感障碍有关。一个人也有可能被诊断患有这两种疾病。


抑郁症


将抑郁症(单相抑郁症)与双相情感障碍区分开来的一件事是躁狂/轻躁狂。如果抑郁症患者出现躁狂发作,就会被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


被误诊的双相情感障碍有时会在人们开始服用抗抑郁药后出现躁狂发作,才会被发现误诊。


饮食失调


对于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来说,饮食失调并不罕见。此外,抑郁、焦虑和易怒往往是由饮食失调引起的。


恐慌症


惊恐障碍的特点是周期性的、自发的惊恐发作。惊恐障碍常与心境障碍和其他精神障碍共病。恐慌发作在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中也很常见


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导致认知(思维)、行为和情绪严重紊乱的精神障碍。这种疾病的症状包括妄想、幻觉、言语和思维紊乱、行为紊乱、精神紧张症行为、不恰当的情绪、情绪低落、言语障碍以及目标导向行为的减少。精神分裂症的症状很容易与双相情感障碍相混淆。


分裂性情感障碍


分裂性情感障碍包括重度抑郁或狂躁的症状,以及精神分裂症的某些症状。然而,当情绪症状不存在时,错觉或幻觉必须持续一段时间。将这种疾病与双相情感障碍区分开来,存在大量的困惑和争议。


什么时候去看医生?


如果你或你认识的人正在经历双相情感障碍的症状,请及时与医生交流。通过确诊并开始治疗有助于将出现严重症状(如精神病)的风险降至最低。


I型和II型双相情感障碍有共同的症状,但躁狂症的表现方式不同。因为躁狂症的症状在双相II型障碍中更为严重,患有这种疾病的人可能需要不同的治疗来帮助控制他们的症状。


为了诊断双相情感障碍,医生会评估你的症状,包括频率、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如果你正在经历抑郁发作,一定要提到你在过去是否经历过躁狂或轻躁狂的症状。


为什么区分双相情感障碍和重度抑郁障碍很重要?


如果一个人患有双相情感障碍,用于治疗重度抑郁症的某些药物可能会导致躁狂症的发作。不幸的是,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被误诊为抑郁症并不罕见。


根据2018年发表的一项研究,60%寻求治疗复发性抑郁症的患者实际上患有双相情感障碍,这通常是因为人们在经历抑郁发作时更有可能寻求治疗。


精彩

推荐


大话精神专业分站《大话双相》、《大话抑郁》、《大话焦虑》上线了,欢迎关注!


双相情感障碍的症状● 我为什么会抑郁? 焦虑是精神疾病吗? 

欢迎加入病友群

微信扫码或长按识别


响应病友多年呼吁,大话精神编辑部在半年前搭建了患者交流群,半年来,已经有数千病友入群,每个群每天多达数千条信息分享。

我们非常欣慰能为病友交流提供这样一个平台,同时也欢迎更多病友加入我们的大家庭。请长按二维码扫码入群。
推荐阅读


皮质醇反应迟钝可能是失眠风险的生物标志物?「研究速递」--大话精神

双相情感障碍的症状--大话双相焦虑是精神疾病吗?--大话焦虑我为什么会抑郁?--大话抑郁


参考文献

1. Culpepper L.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bipolar disorder: decision-making in primary care. Prim Care Companion CNS Disord. 2014;16(3):PCC.13r01609. doi:10.4088/PCC.13r01609

2. Perich T, Mitchell PB, Loo C, et al. Clinical and demographic features associated with the detection of early warning signs in bipolar disorder. J Affect Disord. 2013;145(3):336-340. doi:10.1016/j.jad.2012.08.014

3. Rijavec N, Grubic VN. Depression and pain: often together but still a clinical challenge: a review. Psychiatr Danub. 2012;24(4):346-52.

4. Baldessarini RJ, Vázquez G, Tondo L. Treatment of cyclothymic disorder: commentary. Psychother Psychosom. 2011;80(3):131-5. doi: 10.1159/000322234

5. National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 Bipolar disorder in children.

6. Ghouse AA, Sanches M, Zunta-Soares G, Swann AC, Soares JC. Overdiagnosis of bipolar disorder: a critical analysis of the literature. ScientificWorldJournal. 2013;2013:297087. doi:10.1155/2013/297087

7. Paris J, Black DW.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and bipolar disorder: what is the difference and why does it matter?. J Nerv Ment Dis. 2015;203(1):3-7. doi:10.1097/NMD.0000000000000225

8. Gitlin MJ. Antidepressants in bipolar depression: an enduring controversy. Int J Bipolar Disord. 2018;6(1):25. doi:10.1186/s40345-018-0133-9

9. Kornstein SG, Kunovac JL, Herman BK, Culpepper L. Recognizing binge-eating disorder in the clinical setting: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Prim Care Companion CNS Disord. 2016;18(3):10.4088/PCC.15r01905. doi:10.4088/PCC.15r01905

10. Preti A, Vrublevska J, Veroniki AA, Huedo-Medina TB, Kyriazis O, Fountoulakis KN. Prevalence and treatment of panic disorder in bipolar disorder: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Evid Based Ment Health. 2018;21(2):53-60. doi:10.1136/eb-2017-102858

11. Cleveland Clinic. Bipolar disorder.

12. Phillips ML, Kupfer DJ. Bipolar disorder diagnosis: challenges and future directions. Lancet. 2013;381(9878):1663–1671. doi:10.1016/S0140-6736(13)60989-7

(可上下滑动查看)

大话精神编译,转载请联系编辑部。

投稿请联系微信:dahuajingshen

或邮箱:dahuajingshen@126.com 

长按二维码,关注大话双相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