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古典·师说|听古典班的老师们谈古典学

古典学实验班 RUC古典学 2022-10-30


编者按:2010年以来,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古典学实验班(简称古典班)已经创办十一年,其间已经培养了八届毕业生,摸索出了独特的古典学教育理念、课程体系和教学经验。在专注于古典学教育的十余年间,古典学实验班的老师们也在古典学的精神宗旨、教学方式等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在第十二届古典班即将面向大一新生招生之际,我们特向古典学实验班的老师们发起一次笔谈,请几位老师就古典班的教学精神、目标、师生共同体的创建等话题,分享各自的观点和心得。


什么是古典学?


彭磊老师


作为一门学科,古典学实际上是用相对古典的视角去研究人类文明史上那些传世经典的学问。比方说,古希腊人的经典有《荷马史诗》,有柏拉图对话;中国人的经典有《诗经》,有《尚书》,等等。在面对这些经典的时候,如果我们单纯地用文学、历史或者哲学的一种学科划分的方式去研究它的话,就难免会有囿于学科本身的一些局限。最合适的方法应该是以最贴合这种古典文本的方式去研究它,也就是用一种综合性、全面的视角去研究它,这样一种以古典的方式去研究经典的学问就是古典学。


张毅老师


在研究上,古典学其实就是经典解释之学,其实就是对经典的梳理和研究,目的是为了这些经典的保存和传承。但是,古典学的含义还有另一个方面——它更多地在研究当中重视心得。因此,跟现代的大部分学科不一样,古典学不是一种体系化的知识灌输,它包含着个人的心性涵养。在技术层面,古典学涉及的是逐字逐句的经典阅读,在教育理念上,古典学的目的在于完整的人的培养,它的最终目标是人的身心的平衡。


娄林老师


根本而言,我们期待的古典学不是一种现代学科,而是在对古典精神和古典文明的追寻之中认识自己,认识我们的世界。在这个意义上来讲,我喜欢用一句《礼记·儒行篇》的一句话,叫“今人与居,古人与稽”。也就是说,我们所面对的生活场景、个人的人生追求、精神的探究,乃至关于文明的思考,古人都曾深切地思考。只有借助包括中国和西方的古代先贤的思考,我们才能摆脱自身生活世界的局限,进一步理解切己的当下问题和某些永恒的问题。在这个意义上,古典学是一种永恒的担忧与向往,是与我们每个求知者息息相关、永远鲜活地存在于当下的一门学科。


李致远老师


古典学作为一个学术潮流和学科专业,在中国是兴起于新世纪之初,目前仍然处于形成期。我个人的理解,关于专业标准,大致上有三点应该可以形成某种程度上的共识。首先古典学的研究对象,大致的范围是中西文明的传世经典。其次,它的研究者需要熟练掌握其基础工具,也即以古典语文训练为前提。第三,古典学的研究方法应该是力求打破现代的各种学科分割,回到古典文明的整全视野上来。


戴晓光老师


古典学是以中西方古代经典为核心的一门人文学科。与其他的人文学科不一样的是,古典学的培养内容是以让人成长为博雅君子为目标所需要的人文教养和学问训练。在形式上,古典学打破文史哲分离的现代学科划分,让学生从中西方的古典经典之中,不仅获得精神上的滋养,而且能够培养出敏锐、端正的学养,从源头上把握到中西方文明发展的根本脉络,从而让个人的精神成长与对中国文明品质的关切结合起来。

在学科内容上,人大的古典学学科首先包括对西方古典语言古希腊语、拉丁语的学习,从而让学生有能力直接阅读古希腊罗马的哲学、诗学、史学经典,从源头上把握西方文明的精神根基。古典学也会集中关注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西塞罗、但丁、莎士比亚,乃至卢梭、尼采等西方文明中的经典思想家,通过熟读他们的作品,全面把握西方文明的古今发展脉络。同时,古典学也强调对中国古代文史经典的悉心研读,深入熟悉研读《诗经》、《左传》、《论语》、《史记》、《汉书》、《文心雕龙》等作品,从而打下把握中国思想的文史基础和思想感觉。




张毅、娄林、彭磊、李致远老师与第一届古典学班同学



阅读经典有怎样的意义?


彭磊老师


从经典当中,古典班的师生首先获得的会是对于人生的一些启示,因为这些经典的智慧是可以穿越时空的,并不是说它仅仅适用于先秦时代的人物,或者仅仅适用于古希腊的人物,它对于今天的我们依然有启发。其次,经典思考的是一些大问题,这些大问题涵盖了民族、国家、社会,包括人类的未来等等这些问题,所以,经典可以帮助我们突破自己狭小的视角,用更广大的视野去观照自己、观照世界。


娄林老师


当我们读《论语》或者《诗经》的时候,会有一个非常直接的感受,此时此刻的当下,我们所读的语言与两千多年前的古人交谈的语言是一致的。这样,我们就可以尝试跟古代最伟大的心灵同时去思考某些问题,让这些问题就进入乃至于引导自己的生活。在阅读中国经典的过程中,我们会对这片土地上几千年的文明产生一种最深切的观念,在阅读西方经典的过程中,我们同样可以理解一种文明生长的力量,这些会使一个人成长为一个更丰富的精神,这种丰富性远远超出了我们每一个个体所能承载的份量,同时又一直牵引着我们向上、向好。


李致远老师


经典的内涵是无限丰富的,所以每个人完全可以并且应该各取所需,浅者得其浅,深者得其深。我个人认为,所谓的经典,经就是常道,典就是典范,经典就是塑造文明传统、呈现人类可能达到的最美好生活方式的大书,当中包含着人类智慧的源头和精华。所以,阅读经典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过去,同时提升自己的智慧和德行,鉴照当下和未来。


戴晓光老师


刚刚步入大学校门的年轻学子们都对大学生活充满了期待。其实,大学时光是珍贵而短暂的。同学们值得好好把握这段人生中最为珍贵的读书时光,更多、更深入地浸润到对我们的心灵成长最有教益、让我们的生命获得深沉积淀、也最能打开我们的精神视野的作品之中。在这个意义上,中国和西方的经典都是经历了漫长岁月的验证,让无数代人从中获得精神支撑的宝贵财富。我们值得在经典作品的陪伴下,让我们的精神扎下根来,让我们在今后的生活中获得绵延不绝、历久弥新的推动力。


张毅老师和第二届古典班的同学们


古典班的教学方式是怎样的?


彭磊老师


要读古希腊的经典,我们首先要有一定的古希腊语的能力;要读《诗经》,我们要有一定的古汉语的能力,所以古典学首先会强调古典语言的学习。其次,我们在学习经典时采用的是很细致的文本阅读的方式,细致的文本阅读可以帮助我们捕捉文本里面深邃的含义、丰富的细节,在与经典的这种体会和厮磨当中,文本就向我们敞开了,从而让我们领会到其中丰富的意涵。


张毅老师


古典学的课程在形式上体现为逐字逐句的经典阅读,但是,就我在教学层面的观察来说,大家在日常参与古典课程的过程中,也会逐渐把自己的切身问题纳入到经典研读的环节中来。比方说,现在流行的原生家庭或者个人的心理隐痛,或者个人的自卑,乃至心性方面的遇到的种种问题,都会在与古典文本打交道的过程自然呈现出来。因此,在阅读古典作品的过程中,也必定伴随着消化个人的正面和负面生活经验的过程。把这些内容体贴进去,经典阅读就会让人焕发出生命本有的生机。要让同学们从古典中获得与自身的心灵成长密切相关的滋养,这也是我们在古典班小班授课过程中比较重视的东西。


娄林老师


古典班的教育通常有两大门类的课程,一类是古典语言的学习,一类是古典文本的研读。古典语言难免略带枯燥,但是,通过学习希腊和拉丁语的原始文本,同学们会最直接真切地感受到来自西方文明源头的原初信息。逐字逐句地从最基本的古典文字开始阅读文本,难免要付出很多辛劳,但是这种辛劳会给同学们带来丰富的收获。第二类课程是古典文本的阅读,主要是对一些古希腊、古罗马和中国古代的经典,贴近原初文本最深入的细致的阅读,在此过程中,与这些历史上最伟大的心灵共同思考。


李致远老师


古典班的教学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就是老师带着同学一本一本、一字一句地阅读经典。但因为班级比较小,所以,老师、同学之间的互动交流会比较多。就我个人而言,在教学中会尝试根据不同的课程和经典的不同特征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比如说教《诗经》,我就会比较特别注重背诵、抄写,以及吟诵。如果教《论语》,我会让每个同学挑一个注本,然后在课堂上大家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然后做一个交流。如果读柏拉图对话,我就会让同学们分角色朗读课文,同时在课堂上展开讨论和总结,也就是把对话本身呈现为课堂的形式。一切目的都是为了经典与自身的相互激活。


李致远、张毅、彭磊老师与第四届古典班同学



在教学中,您有怎样的体会?


彭磊老师


古典学的教学带给老师最深刻的感受就是所谓的“教学相长”。在教育的过程里面,老师也是文本的一个阅读者和学习者,也是一个学生,他在课堂上的作用其实是带着学生、带着同学们共同去阅读经典。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对文本的共同研读,其实是老师从课堂上获得的最美妙的感受。


娄林老师


我最大的体会应该是中国古人讲的“教学相长”通过教学才发现自己实际上是一个无知者,对于古典的学问,对于人生、对于世界、对于哲学的领悟是在太少了,所以通过教学反而让自己获得了非常多的收获。


戴晓光老师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总是发现,每位学生都是一面镜子,也是与老师共同探寻古典思想门径过程中的同路者和友伴。在教授古希腊语和拉丁语时,看着勤奋的同学们拾级而上,逐渐有能力直接用古代语言品味柏拉图、色诺芬和西塞罗、维吉尔的作品时,我都会感到,让经典在年轻的心灵中一次次重焕生机是一件赏心乐事。在把自己阅读经典的经验传递给学生时,每到看到同学循着我个人的经验独立进入了古人的内心世界时,每当看到经典中的思想在同学身上以更加丰富的形式鲜活起来时,我也会一次次体会到内心深处的喜悦。这种师生之间经典阅读体验的互相激发,是我在课堂内外最期待获得的收获。




戴晓光老师和第八届古典班的同学们在老校区


同学们在古典班会收获什么?


彭磊老师


每个人在这儿得到的收获可能会是不一样的。有的同学喜欢古典语言学习,觉得自己的语言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还有的同学会觉得在文本里面找到了对于人生和社会的一些问题的答案,找到了一种思考的方向;也有的同学可能会更加清楚地认识自己适合做什么,不适合做什么。正因为经典本身有一种很广大的视角,所以每个同学在里面都会从一种切身的感受出发来获得他能够获得的东西。


张毅老师


大家还年轻,我们很难说大家学完了之后都是很成功或者很杰出的学者,但是我们希望的是把大家培养成很完善健全的、人格完整的人,到了社会上之后是能够积极地承担起作为一个社会人的义务,并且面向自己的自由或者幸福来生活的一个人。古典学的教育让同学们重视人的心性上的完整,或者说内心上的统一一致,这是我觉得古典学比较好的地方,它的另一个特点则是师生共学。


娄林老师


古典学并不能确保每一个学生都有最丰富的收获,但每一个认真的求索者都会有属于自己的所得,比如让我们摆脱现代社会对我们的各种各样的沾染,或者更本真地认识自己和这个世界,或者找到属己的精神空间与力量。而更重要的或许是,“独学则无友”,古典班的教学并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的学习,而是会形成一个共同学习、共同参与的非常融洽的气氛。


李致远老师


作为老师,我无法承诺什么,但至少可以保证足时足量的陪读,使你在人生美好的年华与最古老的语言和最伟大的经典亲密相伴。我相信,经典是无限丰富的,可以满足不同人的需要,每个接近的人都是可以各取所取。不过,经典的智慧是求则得之,不求不得。所以,我觉得,最关键的是同学们要问自己:你最想从古典班和古典学习中获得什么?这本身就是认识自己的过程,也是古典学习、乃至一切学问和事业的起点。


戴晓光老师


经过在古典班的学习,同学们首先的收获将会是在经典伴随和指引下增进学问、拓展视野,从而度过充实而丰富的大学时光。有了古典学的训练和眼光,同学们无论进一步研究其他人文学科,还是研究社会科学,都会打下很好的基础,在将来的工作中,也会学会更好地与他人打交道,更有深度地理解人,理解政治制度,理解历史传统,理解现实社会。第二个收获在于,古典学的师生是一个友爱的共同体,由于小班教学的模式,每位同学的具体心灵成长和学习状态都会得到老师们更为密切的关注。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互相探讨、互相关心的融洽气氛,尤其是直面精神问题的氛围,会让同学们会好地学会审视自身,获得精神和学问上的双重成长。


古典学实验班的老师们


第12届古典学实验班选拔公告现已发布!
重磅| 今秋九月,古典学实验班面向大一新生进行选拔啦!



● 重磅| 今秋九月,古典学实验班面向大一新生进行选拔啦!

● 听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刘小枫老师谈古典学

● 为什么应该建设中国的古典学

● 毕业季 | 第八届古典学实验班老师寄语&同学感言

● “既见君子:中国人民大学古典学实验班十周年庆典”回顾

● 刘小枫 | 面向当下的古典政治哲学求索

● 学术访谈|刘铁芳:追寻古典之光

●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含古典学)全国优秀大学生学术交流论坛通知

编辑|王潇语



朋友,请点击公众号主页右上角设置星标吧 不然可能会接收不到我们的精彩推文哦RUC古典学期待与你重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