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古典学实验班课程选介(四):西方古典篇

古典学实验班 RUC古典学 2023-09-13

一、柏拉图的《理想国》


课程简介

《理想国》(又译《王制》)是柏拉图最著名的政治哲学著作,也是西方古今最著名的政治哲学著作。它的标题指向城邦,主题则是正义。城邦与正义不是一回事,但理论上可以结合,即正义的城邦或最佳政制,这也正是“理想国”这个约定俗成的译名试图表达的含义

正义有两个维度,一个是城邦的正义,一个是个人或灵魂的正义。两者的结合就是哲人-王,出现在全书的中心位置。所谓哲人王,用中国的传统表述,也就是“大学之道”(曾子《大学》)或“内圣外王之道”(庄子《天下篇》)。城邦的正义即亲民或外王,灵魂的正义即明明德或内圣。从城邦的正义到灵魂的正义,是认知的次第;从灵魂的正义到城邦的正义,则是实践的次第。从戏剧情节看,《理想国》是一场由苏格拉底叙述的多人谈话。谈话人身份各别,性情各异,但在苏格拉底的引导下,通过谈论和认识正义,渐渐从冲突走向理解,从混乱走向秩序,形成一个友爱和正义的共同体。这个形式生动地表明,认知是最根本的实践,谈论正义即可能造就正义。

本课程以柏拉图《理想国》为课本,采用课堂会读与课下自学相结合的方式。课堂会读侧重全书的论证脉络和情节转换,分角色朗读课文,适时评点,随机问答,试图达到对话情境与课堂情境的交融、经典与自我的互映,提高学生理解和化用经典的能力,借古人的智慧启发自己的智慧。


授课教师:李致远

课程文本:

1. 柏拉图,《理想国》,王扬译注,北京:华夏出版社,2012。


参考书目:

1. Leo Strauss, The City and Ma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64;

2. 刘小枫,《王有所成:习读柏拉图札记》,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

3. 布鲁姆,《人应该如何生活:柏拉图〈王制〉释义》,刘晨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15;

4,伯纳德特,《苏格拉底的再次起航:柏拉图〈王制〉疏证》,黄敏译,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15;

5,程志敏,《古典正义论:柏拉图〈王制〉讲疏》,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学生反馈

No.

01

如果说整个西方思想史不过是柏拉图之注脚,那么,其中大部分一定是关于《理想国》的注脚。《理想国》讨论的正义、最佳政制、城邦教育等问题,在后世被不断讨论,已经融进西方文明的潜意识中。《理想国》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西方经典。

《理想国》研读课并非第一学期的课程,在此之前,我们已经接触过柏拉图的《高尔吉亚》。相比《高尔吉亚》,《理想国》部头更大,读起来也更有挑战性。课程的形式是逐字逐句训读文本,学生分角色朗读,归纳文意,老师进行补充和解释。遇到精彩之处,大家会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互相印证。分角色朗读是为了还原柏拉图想要达到的戏剧效果,很多不经意间的措辞在一来一往的角色扮演中显现出其言外之意。

对于大二的学生来说,《理想国》这样的大书确实有些难。很长一段时间,我都觉得抓不准苏格拉底的真正意思,时常感觉迷惘。但毫无疑问的是,苏格拉底会像一个智慧的长者一样,带领你一步一步破除前见,一次次回到前提,无限逼近那个渐露头角的真理。有时,跟随苏格拉底思考甚至是一件痛苦的事,因为业已形成的种种意见经常会受到挑战。但一旦舍弃那个经不住考察的意见,却往往有一种豁然开朗的超脱之感。时至今日,这种智慧之光照入生命的感觉,依稀历历在目,尽管有些具体的内容已经模糊。

李旺成 第二届古典学实验班


No.

02

李老师开设的“古希腊经典训读”以精读《理想国》为主要的授课内容,一学期共4个学分。虽然对于《理想国》这部经典的“大书”来说并不算多,但李老师却在有限的学时内力求面面俱到。以字里行间的阅读方式带领我们深入文本,不轻易放过其中任何一个细微的节点,诸如某个人物的神态变化、场景的布置、措辞的精妙,李老师都给我们一一解读,令人拍案叫绝。尤为印象深刻的是,李老师将教室换到了人文楼的圆桌会议室。其布局类似书中环境,并让同学们分角色扮演书中人物,由此来进入对话的情境,从而贴近柏拉图、理解柏拉图,教学模式让人耳目一新。

柏拉图的对话无疑具有长久的生命力,《理想国》作为其中最优秀的作品之一,当然更值得我们所有人品读。听课时我们不仅是在接受李老师的教导,更是在领会柏拉图本人的指引,与格劳孔、阿德曼托斯等人一起从比雷埃夫斯港缓缓攀升,去认识正义与善,听苏格拉底描摹理想中的城邦,看他如何抵挡三次越来越高的浪潮,直至得出哲人王的惊人论断,并在给出败坏的城邦及与其相对应的灵魂类型后,回到了正义的讨论,最后以厄尔神话作结,如余音绕梁,经久不歇,不断催促着读者去反思和观照自己的生活选择。此外,李老师旁征博引,展示两千多年来中外其他最具智慧的心灵的思想,以对观柏拉图的教诲,往往会多有印证,使我们震撼于中西伟大心智的巧妙契合,并且历经千年不断地与个体生命相遇,深感“德不孤,必有邻”

方佛送 第九届古典学实验班


No.

03

《理想国》的课堂是我心中的理想课堂:分角色朗读文本、老师评点细节、同学或提问或分享心得,经典文本的恒久魅力加上活泼火热的课堂氛围,常常使我下课良久仍沉浸其中。李老师一开始就提示我们,对“理想国”的理解不能单纯局限于那有可能实现但极难实现的理想政制,戏剧中以苏格拉底为首的探讨“正义是什么”的团体实际上已经构成了一个“理想国”,古往今来同读《理想国》的读者也构成了一个“理想国”。那么,我们的课堂又何尝不是一个“理想国”呢?

课程前我曾走马观花地将本文通读过两遍,只留下大体印象。但李老师带领我们从一词一句出发,几乎是用显微镜探察经典的每一个毛孔。老师对经典的敬慎态度深深感染了我,让我也逐渐养成了在经典中涵泳的习惯。我以前一直认为快乐是虚幻的,人的情绪只是一条围绕“无聊”上下波动的曲线。但在《理想国》课上,我真的体会到了一种不包含痛苦或欲望、不存在任何匮乏的纯粹的幸福这种幸福截然不同于感官享受的快乐刺激,而是由于灵魂中确实有东西得到了实现。李老师的每一次课,都给我带来精神激荡与向上提振,我想永远做一株追寻太阳的向日葵。我十分庆幸能够进入古典班,能够在这样一个理想的课堂上研读《理想国》,它让我收获了真正属己的东西。直到现在,我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困惑或有所体会,都会常常回忆起课堂的诸种细节,总能有新的启发与感悟。

许越 第十届古典学实验班


二、色诺芬的苏格拉底作品



课程简介

苏格拉底问题指向哲人与城邦的关系,是西方文明的核心问题之一。柏拉图和色诺芬作为苏格拉底最优秀的弟子,共同塑造了苏格拉底的形象,是后人理解苏格拉底问题最重要的依据。色诺芬自19世纪初以来备受忽视,被认为才智平庸,不足以理解苏格拉底之智慧。实际上,色诺芬着重塑造的是苏格拉底作为哲人的品性,而非苏格拉底的哲学学说。正因为不合乎近代西方体系化、启蒙式的哲学观念,色诺芬的作品受到忽视。因此,当下阅读色诺芬既需要回溯原初的苏格拉底问题,又需要洞察西方文明的古今之变。

本课程选取色诺芬四部以苏格拉底为主角的作品(《回忆苏格拉底》《治家者》《会饮》《苏格拉底在法官前的申辩》,由讲授者自希腊文译出),细致绎读文本,解码色诺芬平实而幽微的笔法,并且紧密对照柏拉图对话,剖析色诺芬与柏拉图所塑造的苏格拉底的异同,最终展现苏格拉底的美德及其生活方式,提供一条我们可由之接近苏格拉底的门径


授课教师:彭磊

参考书目:

1. 《色诺芬的苏格拉底作品》,彭磊译,未刊稿;

2.  “苏格拉底问题五讲”,见施特劳斯,《古典政治理性主义的重生》,北京:华夏出版社,2017;

3. 《色诺芬的苏格拉底》,施特劳斯著,高诺英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4. 《色诺芬的苏格拉底言辞》,施特劳斯著,杜佳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5. 《回忆苏格拉底》,吴永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6. 《色诺芬的〈会饮〉》,沈默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7. 《色诺芬与苏格拉底》,纳尔茨、托尔德希拉斯编,冬一、慈照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学生反馈

No.

01

我以前也曾拜读色诺芬的《回忆苏格拉底》,除了“苏格拉底是一个自制的人”外,什么都没读出来,他的文字于我就像白开水一般寡淡无味。但彭老师开设的这门课打破了我对色诺芬的固有印象,让我看见平静无波的水面下是多么深广辽阔的存在。彭老师在课上带领我们逐词逐句细读文本,探寻言辞的缝隙,拆解色诺芬的笔法,领会文字背后的教诲。在色诺芬笔下,苏格拉底似乎隐去了哲人“神圣的疯狂”,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作为老师和朋友的亲切苏格拉底。我也感受到色诺芬本人的温厚。他对老师怀有深挚的感情,在回忆中一遍遍重温老师的言行举止,同时拒斥控告者给老师泼的污水,给后世所有读者展现苏格拉底的生活方式以及他是如何有益于一切与他交往的人。经过一学期的学习,色诺芬的文字不再让我味同嚼蜡,而是如甘泉般涓涓流淌、沁人心脾,带给我一种熨帖灵魂的温暖与欢欣。

许越 第十届古典学实验班


No.

02

彭磊老师用一学期的时长带我们精细地绎读了整部《回忆苏格拉底》,第一卷前两章是针对苏格拉底起诉状中“不虔敬”、“败坏青年”的无罪辩护,其余篇幅着重展示了苏格拉底如何有益于和他在一起的人。在逐章逐句的共读中,我们深切体悟着苏格拉底的朋友观以及虔敬、节制等美德,这位爱智者的形象逐渐显明、丰满。同时,我们也看到了苏格拉底超前的经济思想,比如通过提建议补助朋友的经济困顿。苏格拉底这位老师,不仅“败坏”了色诺芬和柏拉图,并且通过他们的作品,将对善的追求传递到数千年后的我们这代人心胸中。

此外,在文本细读之余,彭老师着重分析了《回忆苏格拉底》与柏拉图作品的差异,如色诺芬会展示苏格拉底与低层面对话者如画家的交流,以对观两位优秀弟子笔下的老师苏格拉底是怎样的形象。

王月 第十届古典学实验班


王月同学《回忆苏格拉底》笔记


三、西方近代政治经典研读



课程简介

古典学并不意味着单纯关注中西方的古代思想和作品,而是强调以古典的整全视野来指引对人世生活的观察和思考。在这个意义上,理解现代世界的心灵秩序和政制基础,就意味着从根源上理解我们在当下所立足的现实生活。因此,古典学实验班特将“西方近代政治经典研读”作为核心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学生获得对现代思想方式、中西方的制度和文化等基础问题的确切理解。

西方近代政治学经典研读课程一方面立足于经典作品的精读和理解,一方面旨在使学生通贯、总概地理解西方现代性的历史演变线索。因此,课程一般精选三位西方现代思想家的核心作品,从文本研读入手,使学生在研读过程中,通过具体思考现代性思想从其开端到继承、深化乃至转折的过程,直观而深切地体会到现代思想逐渐远离古典世界观的过程。例如,在2019年春季学期,本课程所选择的精读文本是马基雅维利、霍布斯和卢梭等三位思想家的核心作品。教师首先通过逐章解读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带领同学透过马基雅维利权力政治论说的表面,认识到其政治论述背后所寄托的改造古典世界观的革命性学理根据。此后,通过细读霍布斯的《利维坦》和卢梭的《论科学与文艺》与《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等,教师将带领同学逐层深入地认识到现代自然、契约理论和权利观念对现代世界观的深远影响。

以本门课程为基础,同学们将获得此后进一步理解洛克、康德、尼采等西方思想家所需要的基本视野和学术基础。


授课教师:戴晓光

课程文本

1. 马基雅维利,《君主论》,刘训练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7;

2. 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黎廷弼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3. 卢梭,《论科学与文艺》,刘小枫译本,未刊稿;

4. 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高煜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参考书目

1. 施特劳斯,《关于马基雅维利的思考》,申彤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

2. 施特劳斯,《霍布斯的政治哲学》,申彤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3. 刘小枫,《设计共和——施特劳斯<论卢梭的意图>绎读》,北京:华夏出版社,2013;

4. 梅尔泽,《人的自然善好——论卢梭思想的体系》,任崇彬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20。 



学生反馈

No.

01

戴晓光老师的西方近代政治经典研读课程,将我们的视野引向了古典政治哲学之后的世界:集中展现了古典与现代激烈交融的几个世纪,政治思想在最伟大哲人之间的沿袭与变革。

相比于传统政治哲学课堂对于框架和精炼知识点的强调,戴老师将课堂的重心更多地放在了文本的细致解读上。用这一方式,除了能够增进理解深度外;更重要的在于:关注细节成为了破解作者真正意图的关键。出于时代压力,他们不得不在一些问题上采取婉曲笔法:马基雅维利对古代哲人的委婉批评、霍布斯在宗教问题上的模棱两可,以及卢梭在一论中的讽刺,其中真实的意涵和取向,都能在文本细读的过程中被理清。

这门针对近代政治经典的课程,古典政治思想始终是挥之不去的影子。戴老师的课堂以一种对比的眼光,示了古典政治哲学和近代政治哲学之间的张力。在这张力之间我们得以理解政治,也得以连接过去与现在,不断思索。

何颜希 第八届古典学实验班


No.

02

2019年春季学期,戴晓光老师为我们开设了《西方近代政治经典研读》的课程。在这堂课上,我们并不会从现代“政治学”的视野来阅读马基雅维利、霍布斯、卢梭,因为前者的视野根本而言已经被这些近代思想家所决定,甚而被深深地束缚。

课程伊始,我们的确是从一个个间不容发的政治时刻出发,阅读《君主论》中残酷的军事斗争与政治权谋,自表面而言,这些的确都是政治现象。一个人为了从政治漩涡中胜出,会装出一副善良与虔敬的样子。我们会把他称为马基雅维利主义者,但是教导他人如此行事的马基雅维利绝不是马基雅维利主义者,因为一个彻头彻尾的马基雅维利主义者会对此保持沉默并依此行事,马基雅维利却坦然叙述其中机巧。在这些地方,戴老师会让我们思考,在马基雅维利明言说出的教导背后,是否有更隐而不发的思想。由此,我们的视野越过政治中的马基雅维利主义,走向了更为幽暗的马基雅维利思想。我们在课堂与课后的阅读中不断产生新的疑惑,困惑不解帮助我们逐渐拓宽对“政治”的理解。好奇与困惑向来都是诱发哲学思考的向导。

这门课每周仅上两个课时。快下课的时候,戴老师总是会觉得还有很多没说完,我们也总会觉得还有很多没听够。现在回想起来,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也许是因为,一旦我们开始尝试真正理解马基雅维利、霍布斯、卢梭,我们就走出了这三位思想家所构建的“现代建筑”,走向了一个更为广大的视野,而正是以这个视野为基础,他们才搭建了“现代”,并掩盖住了这个视野。

 陈子博 第八届古典学实验班


四、舒文载实——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和思想


RAFFAELLO Sanzio,The Parnassus,1509-1510


课程简介

在古典语言和古典文本绎读之外,古典班还有“游于艺”的艺术类课程,其中包括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欣赏课程。哲人尼采曾经这样概述过绘画欣赏和教育的意义:“通过素描、绘画,通过对风景、人物和事件的勾勒,从儿童时代开始的这种视觉艺术教育,顺带也给了生活难以估量的好处,能使我们观察人物和事态的目光变得敏锐、宁静、持久。”伟大的画家们所绘制的作品,是他们细致观察人物、观察世界的产物,假如我们认真地进入他们的艺术世界,可能会让我们的目光变得“敏锐、宁静、持久”。

但这个世界不仅仅是物质和现实世界,还是精神世界。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艺术正处于西方由古而今的巨大历史转变时期,在这股历史和思想涌动的潮流里,不同的艺术家由于自身的个性、自己所处的政治社会和文化习俗的差异,呈现出各有其华彩的艺术作品;而反过来,比起考古实物,这些作品也许更能让我们去理解那个时代的精神。

而在古典的意义上,亚里士多德甚至要求诗人向画家学习,因为“既然悲剧是对于比一般人好的人的摹仿,诗人就应该向优秀的肖像画家学习;他们画出一个人的特殊面貌,求其相似而又比原来的人更美”。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最好的艺术作品,是对更好的人、更好的精神的模仿;那么,美好的艺术来自于美好的灵魂,同样,美好的艺术能够熏染人的灵魂趋向美好


授课教师:娄林

课程文本

1. 娄林,《舒文载实——西方文艺复兴艺术与思想》,未刊稿。

参考书目

1. 《剑桥艺术史》分册阅读,主要分册如下:

罗萨·玛利亚·莱茨,《文艺复兴》,钱乘旦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9;

梅因斯通 ,《17世纪艺术》,钱乘旦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9;

斯蒂芬·琼斯 ,《18世纪艺术》,钱乘旦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9;

2. 德沃夏克,《作为精神史的美术史》,陈平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3. 潘诺夫斯基,《图像学研究》,戚印平、范景中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1;

4. 让•克莱尔,《论美术的现状》,河清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BRUEGEL, Pieter the Elder,Haymaking (July),1565

学生反馈

No.

01

比起古希腊语、拉丁语或者各种柏拉图对话,西方艺术思想史是一门“闲课”:字少、图多、偶尔还带去国博游一游。在这堂课上,我们记住了金色的提香,记住了喜欢画“歪脖子女神”的波提切利;听娄老师拆过细节达人扬•范•艾克在《阿尔诺芬尼夫妇像》中藏起来的108个彩蛋后,《蒙娜丽莎》都没那么神秘了。

学文科的人喜欢讲“无用之用”,但我在《西方艺术思想史》课上学的三脚猫功夫却经常派上用场。例如,编稿时,看到有人学了“散点透视”和“焦点透视”这种名词就敢夸夸其谈中西方艺术差异,果断毙掉。又比如,去看展览时,看到一幅不认识的画,也能从时代背景、题材、构图、光影等等角度尝试分析一番。甚至,想在卧室挂一幅画,最后挑的也是波提切利的《春》。在古典班,你永远不知道哪一门课在你日后的生活中会给你惊喜 

陆欣瑶 第三届古典学实验班


No.

02

古典艺术史从文艺复兴时期讲起,像画卷般细腻而生动地描摹出一位位画家及其作品的鲜明面貌,而且更重要的是,以一种精微的方式揭露出作品与其背后整个思想图景的千丝万缕的联系,作品、作者和世界因此连成一个整体。作为艺术,绘画的发展不可能是一个孤立的偶然事件,一个时代精神气象变化的痕迹总是潜移默化地隐藏其中。但这一痕迹却需要以恰当的方式绎读,因为绘画艺术总是首先直接诉诸于感知,比如,老布鲁盖尔的农民风俗画的新精神并不仅在于将俗世生活作为单纯的内容或题材引入画作中,而更在于其严整的构图完全服务于生活本身;而生活整体场景的动人与其中呆板的人物面孔的反差,则无疑昭示出布鲁盖尔作为冷静而嘲讽的尘世观察者的另一面。

在古典艺术史的课程中,我学到了一种全新的看待作品及其与世界的关系的方式,这是以前的我不会拥有的视角。过去,我看画作正如雾里看花,尽管有所感触,但总像身处孤岛一般,只是一些偶有闪光的碎片;但现在,可以说,我找到了一种窥见世界全貌的途径。这一对整全的认知,也反过来让我更进一步认识自己身处其中的今日世界,了解它何以变得如此,从而更明确自己应当怎样面对生活。

冷昕然 第四届古典学实验班



No.

03

在我的印象里,艺术史是一门特殊的课程。古典学的大部分课程是文字型的、逻辑清晰的,而古典艺术史是视觉型的、表意有些模糊的,需要动用多种感官、处理多重信息,甚至需要一些“解码”能力才能完成的课程。

艺术史的课程看起来是一张张画堆起来的,其实背后包含的历史宗教、种族民族、技术技艺的种种信息是很融通的。比如丢勒著名的版画《忧郁》,选择版画这种形式,丢勒其实是在选择一种与意大利不同的德意志精神,而画作本身更蕴含了画家对科学和西方现代人的精神世界的探求,也展现了他个人的生命情绪。在我看来,这门课程更像一张考卷,在经历了两年的语言训练和原典阅读之后,通过一幅画或者一件雕塑,来考察学生对这个文化的感知能力到了什么程度。我也相信,如果一个人能把西方绘画解读得很生动,那么整个西方世界对其人而言,也一定是生动的。

坦白说,我当年的艺术鉴赏力不够令人满意(直到现在也没有多少进步),但我很感谢这门课给了我一个很好地理解艺术史的基础和框架,一个更生动地理解西方文化的视角,而且娄老师的讲义写得很精致,文采和油彩交映,构成了一个更立体的审美世界

李牧谣 第四届古典学实验班





(扫码加入2021级古典班招生咨询群



● 文学院古典学实验班2021级选拔办法

● 听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刘小枫老师谈古典学

● 为什么应该建设中国的古典学

● 刘小枫 | 面向当下的古典政治哲学求索

● 古典·师说|听古典班的老师们谈古典学

● 古典学实验班课程选介(一):中国古典篇

● 古典学实验班课程选介(二):古典语文篇(上)

● 古典学子|熊宸 :古典行记

编辑|王月


朋友,请点击公众号主页右上角设置星标吧 不然可能会接收不到我们的精彩推文哦RUC古典学期待与你重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