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要 | 中华文明与古希腊文明的精神对话
诠释奥林匹克人文价值
推动中希文明精神对话
作者:文史部国际传播研究工作室
编者按
2021年是中希文化旅游交流年,2022年则迎来了中希两国建交50周年,而元旦又是《奥林匹克宣言》作者顾拜旦诞辰日。1月1日上午,为弘扬奥林匹克精神、促进东西文明交流互鉴,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文史部牵头联合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古典文明研究中心、北京体育大学与《文明》杂志社,在北京体育大学共同举办了《文明、和平与友谊——中华文明与古希腊文明的精神对话》学术研讨会。
《文明》杂志社社长娄晓琪发布了希腊总统卡特里娜·萨克拉罗普卢致《文明》杂志的来信,希腊驻华大使馆公共外交与新闻参赞海恩福(Euthymios Athanasiadis)先生通过视频发表致辞,北京体育大学党委书记曹卫东教授致辞并主持第一阶段会议研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校(院)委委员、文史部主任李文堂教授主持第二阶段会议研讨,并作总结发言。与会学者就奥林匹克精神的起源及其当代价值、中希文明的精神对话、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问题进行交流研讨。
会议有人民日报(含海外版、环球时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含CGTN)、光明日报、中国日报、中国外文局《今日中国》德文部、中新社、新京报、瞭望周刊社等14家媒体共18名记者参加,还有四家举办单位部分人员通过视频直播线上参与了会议,共100人左右。
部分与会代表合影
会议背景
希腊总统来信英文版
希腊总统来信中文版
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来信英文版
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来信中文版
国际奥委会名誉主席罗格来信英文版
国际奥委会名誉主席罗格来信中文版
前几个月,现任国际奥委会主席托马斯·巴赫、国际奥委会名誉主席雅克·罗格(已故)也先后致信北京市《文明》杂志。三封来信都对奥林匹克运动的人文主义价值观,如卓越、和平、团结、尊重多元等,及其对当今世界的意义作出丰富而深刻的诠释,引起会议主办方及与会学者对奥林匹克精神起源、文明意义与当代价值的追问,并由此展开了一场中希文明之间的精神对话。
我们希望在中希建交50周年的第一天,在《奥林匹克宣言》作者顾拜旦的诞辰日,通过这种学术对话,回应希腊共和国总统与国际奥委会主席的人文关怀,推动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超越与克服意识形态偏见,基于两大古典文明的立场,向国际社会发出一种理性和平的呼声。
大会致辞
娄晓琪社长发布来信并致辞
《文明》杂志社社长娄晓琪发布了希腊总统的来信并致辞。他回顾了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史,并指出在这个过程中诞生了奥林匹克文化创新的三座城市:希腊雅典、法国巴黎和中国北京。他认为,希腊雅典是奥林匹克精神的源头,巴黎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起点,北京是现代奥林匹克文化传播中心,三者形成了奥林匹克文化共同体的大三角结构,提供了全世界共同参与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范式。他指出,奥林匹克文化的起源,正值古希腊城邦发达和中国春秋百家争鸣的文化繁荣时期,它们共同创造了至今仍在影响世界文明发展的共同价值,这就是和平交往、公平正义、追求卓越与共享美好。今天,面临新冠疫情与百年变局叠加等严峻挑战,人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奥林匹克精神。
海恩福参赞线上致辞
希腊驻华大使馆负责公共外交、新闻、教育与文化的参赞海恩福在开幕致辞中说,中国和希腊都是文明古国,其友好交往的历史源远流长,2017年中国热情地支持了希腊政府提出的倡议——在雅典设立文明古国论坛,北京冬奥会在2022年春天举办,正值希腊与中国建交50周年,北京冬奥会的举办将再次提醒我们奥林匹克精神亘古不变的意义,我们可以用古希腊语来总结这一奥林匹克精神,即健康的体魄孕育健康的精神!接着他清晰解读了奥林匹克精神,强调奥运会的目的并不在于战胜他人来保持优胜,而在于自我提高 、自我改进、自我提升、自我改善,从而超越人类极限,并通过成就、公平竞争以及休战达到和平。
曹卫东教授致辞
北京体育大学党委书记曹卫东教授在致辞中指出,中华文明与古希腊文明相融相通,两者都是伟大的文明、多元融合的文明、重视体育运动的文明。他说,奥林匹克运动发源于古希腊,人们往往将公元前776年的第一届奥运会作为希腊城邦时代历史的开端,奥林匹克运动会现已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大的体育盛会,奥林匹克精神反映了人类对团结、友谊、和平的向往;中国古代也非常重视体育,在周朝建立的贵族教育体系中,“射”“御”都属于体育教育。他认为,中国传统体育走向伦理型体育发展道路,其中蕴含的“贵和尚中”思想与奥林匹克格言“更团结”的宗旨精神相通。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体育强国建设之路,推动了东西体育文化交流交融。
李文堂教授作总结讲话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校(院)委会委员、文史部主任李文堂教授代表主办方作总结讲话。他说,今天是《奥林匹克宣言》作者顾拜旦的诞辰日、中希建交50周年的第一天,又临近北京冬奥会开幕与象征团聚的中国春节,这本身就是一种难得的历史机缘;此次学术研讨会选择这样的日子举办,目的就是要抓住这一历史机缘与文明时节,通过诠释奥林匹克人文价值,推动中希文明的精神对话,超越“文明冲突论”与意识形态偏见,打开东西文明交流互鉴新局面。他指出,古希腊作为奥运精神与欧洲文明的双重源头,其重德性、中道、和平、友谊与共同体精神的文明特质与中华文明基本精神多有相容互通之处;两大古典文明都强调德性政治,不同于马基雅维利、霍布斯之后的丛林政治立场,没有德性,就没有共同体。他强调,将中希两种古典文明的相通之处进行深入阐发,这不仅可以为奥林匹克精神赋予更加丰富与深刻的内涵,同时也在当今世界不断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危机与不确定性之际,为增强处于冲突与对立之中的不同国家、地区与组织之间的对话、理解与团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出一种理性和平的呼声。
解读两国元首论述
秦露教授作主题发言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文史部世界史教研室主任秦露教授在题为《和平与卓越——对希腊总统与奥委会主席来信的解读》的主题发言中,对希腊总统等三封来信谈到的奥林匹克人文价值观进行了详细解读,着重阐发了奥林匹克价值观中“卓越”概念(arete)所蕴含的丰富涵义,认为古希腊创造了通过和平的方式来获得卓越的文明道路。她指出,奥运会是没有伤亡的战斗,没有愤怒的竞争,在比赛中获胜是不带有任何敌意的高贵的胜利,它意味着人可以用和平的方式战胜另一个人;北京冬奥会奥林匹克休战决议是对西方文明的这一古老传统的维护,个别国家拒绝在这一协议上签字则是对这一传统的背离。如果某些片面的认识被不断强化和广泛传播:认定文明之间只有冲突、国家之间只有敌对、竞争者之间只有零和博弈、人和人之间只有你死我活的野蛮状态,则人类社会将永无宁日。对此,她强调中希两国应当进一步加深合作,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优越,为全球作出创造性示范,如何共同从古老文明中去寻找解决现代问题的钥匙。
刘飞副教授作主题发言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文史部文化学教研室刘飞副教授在题为《让古老文明的智慧照鉴未来:习近平主席论中希文明交流》的主题发言中,重温了习近平主席关于中希文明交流互鉴的论述。2019年习主席曾在希腊媒体发表署名文章,指出中希同为“伟大的古老文明”,在文明精神上“相似、相知、相亲”。刘飞认为习主席深刻阐释了中希文明的亲缘关系,中希文明都具有理性、包容精神,并且都重视学习,相信知识与德性都是可教可学的,可以通过教育实现自我完善、自我超越;同时,两种人文传统都强调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强调和谐与正义的秩序。他强调,中希两大古老文明对推动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的文明意义。
会议现场图片
诠释奥林匹克人文精神
与会者深入讨论奥林匹克精神的历史起源与文明意义。
方旭研究员作主题发言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古典文明研究中心研究员方旭指出,奥林匹克运动会及其精神是古希腊各城邦在文化交流和碰撞过程中形成的,源于饱受战争之苦的古希腊人对和平的追求。自第一次奥运会始,国王们就签署奥林匹克“神圣休战”条约,奥林匹克体育竞技会以和平竞技代替了战争。奥林匹克精神成为古希腊守护人类共同家园的精神力量,是希腊文明的象征。
冯庆博士作主题发言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冯庆博士以《顾拜旦与奥运精神》为主题进行发言。他认为,顾拜旦的个人性情:热情、爱运动、重视绅士教养、爱好和平、有奉献精神。19世纪以来欧洲国家战乱频仍,英国体育观念和绅士文化在法国的流行,以及德国发现古希腊奥林匹亚城遗址等因素,共同促成顾拜旦重新发掘奥林匹克精神,并将其和平意识和古典英雄气概注入到现代文明之中,以便于塑造出全新的世界。
研讨中希文明共同精神
西方“科学”与“民主”的理念源于古希腊,但古希腊的“科学”与“民主”并不以现代的原子个体观念为基础,而是建立在德性与共同体的基础上。在人类文明交流史上,古希腊文明与中华文明的古今形态有着不可解的亲缘关系。中希文明具有共同的精神气质,与会学者围绕“和平与友谊”、“礼乐精神”、“德性与共同体”等中希文明的共同精神进行了深入探讨。
1. 和平与友谊
娄林主编作主题发言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古典文明研究中心副主任、《经典与解释》主编娄林在题为《和平与友谊》的发言中指出,古希腊著名的凯歌诗人品达,在歌颂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胜利者时曾经写下“和平女神(Εἰρήνα),守护着人类的财富”(第十三首奥林匹亚凯歌,行7)的名句,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促成了超越城邦的泛希腊文明形态的形成,而中国古代也追求“太平世”的理想。今天,我们只有把地球上的所有人都视为人类,而不是以种族和地域加以区分,才能在“人类”的精神意义上实现和平,才有可能不让人类陷入区分与歧视的精神战争,而在“人类”的概念之下共存和谐,就更加需要奥林匹克文化所体现的和平与友谊的价值观。
蒋小杰教授作主题发言
北京体育大学人文学院蒋小杰教授在题为《卓越与和平:古希腊竞技运动中的政治德性》的发言中指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为了和平而采取的政治目标,无法割断其对古代奥林匹克运动的这种承继纽带。他认为,古希腊竞技运动有着超乎体育本身的政治向度:在共享的信仰系统下通过竞取卓越而追求和平。他指出,竞技赛事通过提供一个有着特定边界的时空情境,让人们可以在其中平等地聚会、搁置世俗的冲突、容忍甚至庆祝彼此的差异,这无疑是人们为了和平而采取的一种超越性行动。
2.礼乐精神
礼乐精神则体现了中希文明对德性修养、心灵和谐与文明和平本质的追求。
谢茂松主任作主题发言
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资深研究员、中国道路与中国文明研究中心主任谢茂松在题为《中华礼乐文明的和平本质》的发言中指出,中国自周孔以来的礼乐文明就是对秩序与和谐的追求,其文明原理是中和之道,向来讲君子之争、止戈为武,本质是和平的。他认为,中华文明的底层结构是礼乐文明,礼乐文明作为“百姓日用而不知”的生活方式,其文化价值是秩序与和谐、仁与义之间的张力。“礼之用,和为贵”,“和平”是作为和谐之“和”的题中应有之义,“和”是礼乐文明处理人与人、人与天地之间相互关系的根本原则,由家和万事兴不断往外推扩到国家、天下以及天地之和的德性共同体,中华礼乐文明具有和平的本质。
陈戎女教授作主题发言
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北语比较文学研究所所长陈戎女教授作了题为《“礼仪之邦”中国和希腊的历史形式与文明互鉴》的发言。她指出,中国的射礼,是从狩猎之射、分封之射到文化之射的长期发展过程,射礼中结合了身体竞争与君子之德的修炼,射箭成为中国古代体育与礼仪相结合的完美代表。因此中国的竞技运动离不开德与礼。竞技运动在古希腊社会文化中更是扮演了综合性的角色。古希腊体育对人的体力、智力和口才的综合教育与仪式一起,培养出引导人的身体行为与精神的礼仪文化,对后世有深远影响力。
李文堂教授提醒说,中希这种古典文明除了重“礼教”外,还重视“乐教”,如孔子与柏拉图那里,都强调通过和谐的音乐塑造人的灵魂。
3.德性与共同体
与马基雅维利、霍布斯之后基于原子个体的丛林政治思想不同,两大古典文明都强调德性政治。没有和平与友谊等这类政治德性,共同体就会瓦解。
贺方婴研究员作主题发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贺方婴研究员在题为《政治德性与最佳城邦》的发言中指出,政治德性是中希文明共同关注的问题。她说,古希腊人关于政治与德性的最早教诲可能出自荷马史诗《奥德赛》,如第8卷展现的一场奥德修斯与费埃克斯人的体育比赛中所暗示的道理:体育竞技实质上比拼的是政治德性。荷马把德性视为是政治生活的追求之中唯一神圣的东西,这与中国古代圣人的德性政治的教诲有许多不谋而合之处。今天的中国学界应该如何基于自身文明传统去理解诸如荷马史诗等其他文明的思想,则是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因为它关系到我们在与其他文明交流互鉴的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加深彼此的认识与理解,进而构建新的政治-文明话语。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古典文明研究中心方旭研究员作了题为《希腊城邦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言。他从希腊城邦共同体精神延伸到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解,指出古代奥运会促进了古希腊世界共同体意识与文明形态的形成,而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唤起了不同地区、不同肤色、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政治立场的人们交往交流,携手合作,同心协力。国际奥委会提出通过奥林匹克运动会使人们聚集在一起,弘扬卓越、友谊、尊重和团结的价值观,和中国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倡导“共商共建共享”的价值观,多有相通之处,体现了两个伟大文明的价值共契。
结束语:文明的包容与学习的虔诚
娄林主编作学术结束语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古典文明研究中心副主任、《经典与解释》主编娄林代表主办方作学术结束语。他表示,现代性的漩涡导致人类的精神秩序出现问题,面对这一问题如果要提出一个解决方案,必然要从人类最成熟的古典经验中获得。他强调,中华文明与古希腊文明之间展开精神对话,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最伟大的事件之一,现代世界要求这个时代的思想者在最深层次上开启古老而有力的文明之间的对话。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古典文明研究中心是学术界最早呼应这种对话的学术机构之一。自2010年成立以来,研究中心一直致力于开展中国和古希腊文明的对话,迄今已出版相关书籍六百种,在学术界和思想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本次会议在和平与友谊、政治德性、政治共同体与人类共同体、中希礼仪等方面的发言和思考,既是中华文明和古希腊文明长期对话的成果,也是未来进一步对话的开端。“元者始也,旦者明也。”2022年这个特殊的元旦举行这样的论坛,蕴含着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附记
会场展示的“经典与解释”丛书部分书籍
此次会议现场摆放着五、六十本由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古典文明研究中心出版的“经典与解释”系列书籍,浓浓的书香为这场中希文明精神对话营造了浓厚的学术气氛。会议发言者很多是研究古希腊哲学、文学与历史的学者,通晓古希腊文,发表过相关研究成果。这一切都表明,这场中希文明对话是基于文明的包容、学习的虔诚与学术的劳作,展示了拒绝唯我独尊的文明优越论与文化中心主义的立场。
中华文明是包容开放的文明,中华民族是善于学习的民族。家喻户晓的《论语》以《学而》开篇。习近平主席说:“中国要永远做一个学习大国。”这种学习不能浮光掠影、浅尝辄止,而要有文明的关怀与历史的诚意。马克思对古希腊哲学、文学、艺术与历史烂熟于心,毛泽东同志虽然反对“言必称希腊”,强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却可以对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侃侃而谈,熟悉康德、黑格尔,这就是文明的包容与学习的虔诚。
自从明末欧几里得《几何原本》译为中文以来,中国的古希腊研究走过一段漫长的路程。五四新文化运动后,逐渐由对西方现代文明的关注回溯到对古希腊文明的关注。罗念生、周作人诸先生翻译的希腊文学作品、严群等先生翻译的古希腊哲学著作,为国内的古希腊研究奠定了基础,而1990年代苗力田先生主持的《亚里士多德全集》的出版,是国内古希腊研究的重要里程碑。
但是,20世纪国内学术界对西方的理解仍旧执于现代一端。进入2000年以后,随着古典学在国内的兴起,古希腊的哲学、史学和文学经典及其解释的翻译和研究蓬勃发展。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古典文明研究中心主任刘小枫教授和清华大学新雅书院院长甘阳教授领衔主编的“经典与解释”大型学术丛书已经出版了600余种,其中“柏拉图注疏集”、“色诺芬注疏集”等古希腊经典与解释的翻译、研究作品约400种,在学术界享有盛誉,极大地促进了国内的古希腊研究。这既加深了中国学界对于西方文明的整体及其历史源流的认识,又为重新认识中国古典文明及其现代新形态提供了文明比较视野。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古典文明研究中心主任刘小枫教授
2010年,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古典文明研究中心成立,是中国古典学兴起和发展的重要事件。中心创立的古典学实验班,是国内第一个系统讲授古希腊语和希腊经典文本的教学机构。十余年来,中心培养了约20位博士毕业生,其中大多数以古希腊经典为研究对象,而历年毕业的硕士生和本科生也为古希腊研究储备了丰富的人才。
中国的古希腊文明研究形成了一个极富吸引力的文化场域。中国青年学生对古希腊文明的兴趣与日倍增,他们学习古希腊语,阅读古希腊经典,探究古希腊文明,充分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包容与学习的虔诚。近百年来,两个古典文明之间已经建立起一种文明的亲缘关系,两者“相似、相知、相亲”,使一大批古希腊文明研究者与爱好者反过来重新认识与深刻认同中华文明。
一个伟大文明,不会因为包容开放而迷失自己,而会因为交流互鉴而变得更伟大。
* 本稿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文史部提供,感谢授权“RUC古典学”公众号网络转载。1
● 古典·师说|听古典班的老师们谈古典学 ● 听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刘小枫老师谈古典学
● 刘小枫 | 面向当下的古典政治哲学求索 ● 为什么应该建设中国的古典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