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们不是担心预制菜,而是不信任制作它的人

沧浪大侠 沧浪闲话 2023-10-16

这个学期刚开学的时候,有做教师的朋友告诉我,她所在的城市从这学期开始,学校食堂都不再做饭做菜,全部由外面的公司提供预制菜。

我根据对预制菜概念式的了解,说“这不是挺好的吗?”

她说,好什么好呀。方便是方便了,但那玩意儿,实在是“狗不理”。她告诉我,许多老师吃了一顿之后,第二天就不吃了,要么订外卖,要么赶回家吃饭,还有人做好饭菜带到学校。

她调侃说:我真佩服那些人,不知道他们用了什么高科技手段,把好好的菜做得那么难吃,哪怕是炒肉丝,他们都有能耐做得比“矢”还那个。

我再问,学生怎么办?

她说,学生一开始新鲜,吃得狼吞虎咽,现在都是吃得少倒得多,早上上学时都带点面包什么,饿了就填填肚子。

我明白了,从概念上来说,预制菜确实没问题,甚至可能是个好东西。我经常感叹,我们日常在做饭上花的时间太多了。有了预制菜,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了……

现在终于明白,概念好不是关键,关键是看在谁手里做。

很快,全网都在讨论“预制菜进校园”的问题。

为什么关注点是“进校园”呢?

因为需要饭菜的无非就那么几个地方——

家庭有自主选择权,谁也无权强制要求家庭只吃预制菜。

饭店有选择预制菜的动机,但有贼心没贼胆,因为一旦被顾客嫌弃,就会倒闭关门,所以他们不敢用。或者说,饭店只敢用自己预制的菜,比如炖老鹅、炖鸡汤、红烧肉等等,这些都必须提前做好,等顾客点了再做,根本来不及。但这种预制菜和企业生产的预制菜只有名称相同,本质上不是一回事。

其他各类经营场所,由于顾客都有选择权,所以基本都不会选用企业生产的预制菜——苦点累点不要紧,把顾客吃跑了,生意也就完了。

机关、单位、国企的食堂,对员工呵护有加,目前尚没有消息显示哪个部门单位取消食堂采购预制菜。

唯有学校,没有能力作选择。上面一声令下,只能服从。

“预制菜”话题成了全网关注的热点后,多家媒体发文为它正名。我读了一些普及性文章,发现几乎所有的文章都是从预制菜概念的角度进行介绍,然后建议我们不要“误解”。

其实,我们没有误解预制菜,倒是这些媒体误解了我们。

因为我们并非担心预制菜本身,而是不信任制作预制菜的人。可他们却连篇累牍地继续谈概念。

谈概念,奶粉是安全可以冲奶给孩子喝的,可有人却在里面加了三聚那个啥,结果把孩子喝出了大问题。

谈概念,粮食蔬菜是可以吃的,水果是可以吃的,鱼虾也是是可以吃的,可那些养殖、种植的人,却硬生生把人们闹得疑神疑鬼。

谈概念,学校食堂的饭菜是可以吃的,可他们就是能让你吃出老鼠头来,还梗着脖子、煞有介事地说那是鸭脖子。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说“中国是全世界食品安全监管力度最强的国家”
陈院士的话总共有19个字,我对其中18个字百分百认同,只想给他改一个字——把“度”改成“量”。
应该说,监管“力量”是最强的。我估摸着,根据人口比例,没有哪个地方的监管机构、工作人员数、投入经费有这么多,“力量”肯定是最强的,至于“力度”,那就另当别论了。

反正,这个“力度”没有让人们打消对预制菜的顾虑。
9月22日,新华社记者就预制菜问题采访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该负责人表示:对“预制菜进校园”应持十分审慎的态度,不宜推广进校园!

今天早上,“中国新闻周刊”发表文章《比预制菜更可恨的,是承包学校食堂的“小舅子”》

那位做老师的朋友很高兴地把凤凰网的微博报道截图发给我,说这下好了,终于不用每天带饭了
我说,你先别高兴。请问你们市的教育局听谁的?听市政府的。别说教育部只是在接受采访时说了句“不宜”,即便发个文件取缔,也不管用。

全市这么多学校,预制菜企业得投资多少?利益链已经形成,想随随便便就切断,做梦吧你。

下一步,你们市会出台一系列关于预制菜标准、监管的文件,至于会有多大的效果,只有天知道。

——正文完——
通知:吴老师的兴化大闸蟹正式上市了,有需要的朋友可加文章上方微信,注明“大闸蟹”,即可入群咨询。

官场小说荐读:

《漫漫官路》|《官道天骄》|《官场红颜》|《问鼎官路》|《平民首长》|《首席御医》|《博弈》|《仕途无悔》|《官场红人》|《官路留香》|《权色仕途》|《1号首长》|《1888》|《奇谋》|

本号原创佳作荐读:

首次!泽连斯基抵达加拿大
那个啥法学院的刘书记,你的底裤掉了!
为何有人总认为别人在讽刺他?
爱国是一种质朴而深厚的感情,请不要污染了它
警惕“以认知代替逻辑、以定性覆盖细节”的非理性思维
调查显示:93%的网友认为应当公布“北极鲶鱼”事件调查结果
一部电影与一出活剧
一段心酸的对话,一个百年无解的难题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