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中国文献库【太阳公社】|一次新型“自然农业体系”的乡村建设实验
太阳公社
自然循环法则与有机经营相结合的无臭农场
● 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太阳镇双庙村
● 山上建筑设计事务所 | 陈浩如
● 2013年
「
“太阳公社”集自然的建造方式、原始的农作形式、可循环法则于一体,结合现代传播手段和运营模式,建立起一种新型的自然农业体系。
在朱伊坞这个封闭的小山谷里,“太阳公社”开启了面向城市居民的农业产业。公社借助微信公众号,以近似于现场直播的推文形式,让消费者观看并参与到整个农产品养殖、生产的过程中,建立起比有机认证更直观的信任关系。“太阳公社”坚持有机的经营理念,生产过程中不允许使用农药、除草剂、化肥等非有机生产方式,形成了纯天然、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模式。
公社的建造也很自然接地气,建筑师做设计,当地居民贡献自己的建造技术,大家共同参与。构筑物主体采用当地竹子,辅助材料也在地采集,经历时间推移,它们将回归土地,实现了建筑本身的循环。
」
自2005年始,山上建筑事务所主持建筑师、中国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副教授陈浩如老师和他的学生们为“寻求对乡村的理解”,把专业性的下乡测绘、写生和田野调查结合在一起,做了大量的下乡调研。从皖南、楠溪江一带,到浙南地区的古村落,直到遇见临安一个偏僻山谷的小村子“朱伊坞”,开始了“太阳公社”近十年的探索之路……
“太阳公社”里的猪圈毫无臭味,里面的黑猪每天享受着游泳池和后花园,吃着农场自产的有机大麦,听着久石让的轻音乐,过着惬意的田园生活的。带着好奇,美丽中国研究院采访了他,试图了解“太阳公社”是如何以探寻自然、农业和生活的统一,把乡村建筑和农业系统相结合进行的新型农业实验。
我们在调研的时候,主要从几个居住的角度去看建筑的测绘、道路水系等。而我们实际展开这个项目之后逐渐发现,实际上这个土地的价值远不止于此,土地不仅是作为建造房屋或者作为道路的土地,而是作为生产粮食的土地。我们做的这些全是农业构筑,和生产有关。然后陆续开始做猪圈、鸡圈、食堂等等,一直做到有公共性的东西,比如说像乡村公交车站等,这些就完全属于社会性的、市政府拨款的行为。原来这个生产要求都是由生产的公社单位来提供,所以起初做猪圈是一个挑战,是比较大的一个话题,因为大家都挺反对在乡村里做猪圈。那为什么要养猪呢?从经济角度讲,它是唯一可以保本的这么一个行业。做任何农业,包括有机农业,在当时都是一个非常难生存的状态,如果想要实现收支平衡、产业可持续,就必须要脱离政府的补助,实现自我盈利,可现实是非常难的,当时唯一可持续的就是养猪。
养猪这个事,首先不能对人们的居住环境有所损坏。我们和很多养猪专家一起了解怎么养猪及养猪的条件,包括周围环境的水质、通风、猪圈的保温要求等。通过这些调研结果选定场地,再根据当地经济承受能力,原本打算用木材建造,但这样造价太高,考虑很久后选择用竹材建造,尽可能地控制成本,最终将成本控制在十多万。又通过对很多竹材古建筑的研究,最终把这个猪圈做成了。
在做竹建筑的时候,我们做了很多轮的设计方案,设计做完之后和罗师傅交流,他大概三个星期就做出来了。当然这种设计还涉及到一个自建问题,因为这是农民自己搭的,虽然最后养猪的人不一定是搭猪圈的人,但他们是一个村里的亲戚,这种血缘关系以前我们是没有掌握的。农村里他们有行业的分工,也有经济关系,但是更主要的是一种乡土之间的血脉关系。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事,我们没有依靠工业系统来做搭建。工业系统的搭建就是我们需要某种钢构或者玻璃幕墙,越是精度高、专业性强的东西,就像买个电器就得去和厂家进行接触。而这种自然材料的建造就不怎么依靠工业系统,它就是一个采集和建造之间的联系。从社会学和人类学的角度看,人和建筑之间的关系,就是你怎么发动人们去采集,就像发动村民去采集茅草。茅草作为屋顶材料,现在已经没有了,而我们说用茅草做屋顶,实际上没有人知道怎么做,也不知道茅草去哪采,村里有个老爷爷是唯一指导。茅草是一种实心的植物,需要冬季去采,之后像作物一样放在路上晒干,然后采集起来编织。编好之后就开始施工了,而它所有的建造,和他们的经济活动关系都是自发的,我们要进入它的在地模式去建造。材料都是在地采集的,整个过程相对来说是一个比较自然的过程,除了螺丝一类的金属构件,其他所有都可以找到替代品。
当时在乡村里做任何的构筑物,基本上都是政府主导,尤其是在十年前,一定是政府拨款,拨款后再进入施工的流程。而这个系统和刚才说的以自然农业为主的系统,是完全不同的两条线。我们恰恰是因为没有走政府这条路,所以当地的人感兴趣。这个形象出来之后引起不少的注意力,因为这种材质的便利性,而且其造价大概是一般建筑的一半不到,所以就做了更多的系列。其经济性吸引了关注农村的人,吸引了关注有机农业的人,吸引了关注建筑的人。
由此我们内部就制定了一个策略,就是由我来担任“太阳公社”的策划,于是我们做了定位,如何把村里人和城里人绑在一起。村里人的做法就是,比如你是养猪的,那你的头像就会出现在这个产品上。你到这个地方去看猪,那饲养师傅也会到那儿,其实这是一个信任农业。信任农业实际上是直接把人带到现场,这种农业方式避开了很多,比如所谓绿色农业的认证系统,也省下一大笔钱。在建立信任的过程中,人们又参与到了农场的建立里面,可以看到播种的状况,直接监督他们有没有喷农药,虽然说还是有可能偷偷喷,但是公社请了专家,现场给农民讲喷农药的危害,提高大家对农药危害的认知。我们猪圈也有类似的信任农业,参观猪圈的行程,打消了大家对于我们养猪的种种疑虑,让大家发现这个猪圈不仅不臭,还有很多人去看,而且还觉得挺好看,那就从根本上改变了这个事情。所以“太阳公社”能够成立,猪圈这个事儿对我们来说是成功的第一步。
我刚才说到被任命为“太阳公社”的艺术总监,而艺术总监的职责就是负责相关的设计活动,推广“太阳公社”这个农场和品牌,和政府打交道,到各地进行宣传和展览。我们去了三次威尼斯双年展,对参加大大小小的活动进行文章发布,这些核心都是促进农场和竹建筑、自然建造等等。
以前我们不太理解书中写“中国人对土地的感情是特殊”的,在做过这个案例之后,我们发现一切发生的联系都是以土地为基础的。农民不仅仅是一个职业,他也是一种身份的认同,包括他整个的社会价值体系,他的工作方式,包括他在土地上面建立的血亲关系网,这形成了一种新的价值理念。
延展阅读
直播回放
《美丽中国研究院年度行动志》 一系列学术活动启幕及美丽中国年度人物演讲
打开以下观看链接: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8727840
美丽中国城乡发展论坛
编辑丨 王瑾雯
排版丨 李一楠
审核丨 汪 莎 陈 坚
中国美术学院美丽中国研究院成立于2021年6月18日,旨在回应高质量发展的时代需求,聚集国内外艺术、设计、科技、社会、文化、生态等领域的专家,打造艺术智库、公共美学、社会创新“三位一体”的研创平台,推动城市更新,助力乡村振兴,赋能社会美育,建设「美丽中国」。
The Research Institute of Beautiful China Initiative of China Academy of Art aims to respond to the need of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in our times and inject art energy into the Beautiful China Initiative. It will also pool the wisdom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experts in art, desig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ociety, culture, ecology to establish a trinity of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platforms that functions as an art think tank, a platform for cultivating public aesthetics and a platform for social innovation. This trinity of platforms can promote urban renewal and rural revitalization, empowers social aesthetic education, and contributes to the Beautiful China Initia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