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抵达一个人的内心难,片叶不沾身地离开更难| 深耕计划督导实例
点击↑ 关注“曾奇峰心理工作室”
督导老师:沈娟
文字编辑:赵戎
被督导的咨询师整理了2万字关于来访者的报告,而督导沈娟老师要求咨询师放下报告,以感觉来汇报20分钟的材料。
因为写好的报告会阻碍咨询师对来访者的某些感觉,老师要求咨询师以更赤裸的方式,把来访者带到我们面前。
与此同时,沈娟老师也要求,在座的每一位咨询师去觉察当下的每一个反应感觉并在听完描述以后,勾勒一副来访者的画像给大家。
本次督导,便从这里开始。
听完报告沈娟老师问大家:在听报告的时候,大家对这个来访者有什么样的感觉,或者听报告本身有什么样的感觉?
比如听报告的时候,是否想做一点别的事情,拿一拿手机。比如拿笔记录一些东西。比如翻阅一些别的什么东西。是否有这样的一些行为?
如果有,我们就要去思考,在刚刚的这20分钟,为什么需要记录一些东西?为什么要摸一下手机?哪怕这个时候不需要去用它,我也想要去看一看手机里的内容。
带着这样行为的觉察,以及这20分钟大家听到的内容,以及来访者所有的资料,大家来说一说在感觉里,这个来访者是什么样子的?你对他有怎样的感觉?以及听完这20分钟,你有什么样的问题想要问咨询师。
在接下来的近半小时里。小组里的成员,各抒己见,分别从自己的角度描绘了对来访者的感觉。接着沈娟老师切换了来访者和咨询师的录像视频,在视频中,大家看到了来访者的样子。
所有的人都非常意外和吃惊,因为来访者和大家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
多数小组成员都觉得咨询师描述的来访者,是像知名主持人一样分外美丽且气场全开,也有人反馈说是一种不在人间的美等等。
而当看到来访者之后,大相径庭,感觉来访者完全和自己听到的描述不符合,视频中的来访者更加“抑郁”“普通”“有气无力”“像抽过大烟”以及“着装随意”。也有小组成员直接表达,“以为放错视频了”。还有一位小组成员表示,因为他的迟到,所以未能听到咨询师对来访者直观的描述,而只看了案例报告,所以他觉得,来访者和案例报告上,是相匹配的。
这前后反差的评论,让大家在督导的空间里很是喧腾。
似乎咨询师为大家勾勒了一个天使,但掉下来的是一个丑小鸭。
与此同时,咨询师为这个来访者感到非常的不平。随后开始为这个来访者解释,在这个视频里不化妆不打扮的原因。并且感动于来访者在自己面前真实状态的呈现。且非常迅速地出示了来访者曾经好看的照片。并指出,大家在用一个瞬间的点,把他整体的美否定掉了。紧接着,咨询师添加了许多对来访者的理解。
大家怔怔地立在视频里,看着咨询师正在发生的一切。
沈娟老师问:你此刻的反移情是什么。
咨询师:委屈。
沈娟老师:你想替来访者辩解,这个行为在表达什么?
咨询师:想表达,他不是你们想的这么糟糕。他是有力量的,他是有很珍贵的地方的。
沈娟老师:听到大家对他的尖锐,你站出来替他辩解,特别像一种自家孩子在外面受了委屈。然后妈妈把门一推,“是谁欺负我家孩子?过来!”
咨询师听到此处,忽然不好意思笑起来:“是有这么个味道?”
这是一种“老母亲护犊子”的感觉。可是为什么会这样呢,沈娟老师不放过地继续逼近咨询师不放松。
现场有了长时间的沉默。
咨询师鼻子有些发酸,眼眶裹着有未能滚下的热泪。
许久,咨询师表示:感觉自己把大家带偏了,自己有责任再去澄清一下。有自责的感觉。
沈娟老师:似乎在这一刻,你需要替来访者发声。
咨询师:是的。
沈娟老师:前面有20分钟,你都在替他发声?在大家给你反馈的反差之后,你觉得不是你们说的这个样子,是我没有把他描述好?是我的责任?
咨询师:是这样的感觉。
沈娟老师:所以我们所有人,都没有懂得这个20分钟你在谈什么?
沉默片刻,咨询师解析了自己,为什么,在这样的状态里,会想要去向大家解释来访者的一切。也描述了在咨询中,来访者经常想要确认自己是否被咨询师听到,以及来访者时常被父母忽略的状态。
许多感觉在此处,重叠和汇集。又是片刻的沉默。
“如果请你重新描述一下他,你会怎么形容,一句话?”督导师问。
咨询师再次回到了案例报告中对来访者的描述,非常的具体和详细。也描述了在感觉里,来访者和自己所在的位置,似乎来访者处在危险中,而自己想要靠近他是非常困难的。
在咨询师所描述的意象里,沈娟老师逐步紧跟,去确认双方更为详细的信息和感觉。这时有组员想要插话,以此打破某种存在的张力,被沈娟老师制止,且继续维持这样的张力。
很久之后,气氛慢慢沉浸下来,大家才发现,督导活现了咨询室里的许多部分。而卷入这件事,也在每时每刻的发生着。而也正是这些卷入,让咨询有了鲜活的生命力。
被卷入,然后时刻察觉自己为什么被卷入,以及进到里面,到底要干什么?是要把来访者带出来么?还是没有意识没有觉察的一起滚,滚到哪里是哪里。哪一天周围环境停下来,你们才跟着停下来?到底应该以怎样的姿势和来访者去前行?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去思考的。
在视频播放时,大家看到了咨询师的桌面和视频咨询结合在一起的画面,那是一个有些特别的画面。督导沈娟老师邀请大家做各种自由联想,并最后分享了自己的联想:
这个画面,就像孙悟空被压在了五行山下,那是什么东西让他压在了下面?不仅是山,还有山上面的那张封印符。那咨询师会在什么样的位置上?
因为在山下的时候其实有很多的人。想要去靠近猴子,给他吃的,或者给他吹段笛子等等。去帮助他。最后能够把他从这个山下救出来的是唐僧。
那唐僧是怎么去救他的呢?首先是爬上这个山,取下那道符。这个山对那个僧人来说不是一个轻松的活儿。唐僧爬上去,然后又下来了。最后是孙悟空自己推翻了这座山。从里面出来。
而从里面出来了之后,并不是获得了完全的自由。接下来他要和解救他的这个人一起去做一件事情。这个事情叫修行。九九八十一难在等他们。
所以咨询师的位置到底在哪里?是从山下面把它救出来的并且彼此陪伴走完81难的唐僧?还是曾经在前面靠近过他,给过他果子和吹过笛子的那些人?亦或是站在很远的地方,只是看着他的那些人?
而如果你是唐僧,你要去取这道符,那么首先你需要和来访者先遇到,让他相信这个人可以帮到他。
在西游记里面是观音告诉孙悟空说这个人可以帮到你。但是在现实中没有人可以这么明确的告诉你,谁可以帮到你。谁是可以解救你的那个人?谁又是可以陪伴你穿越黑暗的那个人。
所以很有可能,在来访者不知道对方是敌是友的情况下,他从山下出来的时候也会把你干掉。
没有紧箍咒,也没有观音如来随时的提点,那这个时候我们在哪里?我们是把来访从这个石头缝里拖拽出来,还是抢出来?还是说把这个山拿炸药炸开。我们要以怎样的方式,把这个来访者,从被压着的状态解救出来?
在这次的督导中,沈娟老师说自己没有做太多的个案概念化,而是把重点放在对一个人的感觉上面。
因为与来访者在一起工作。我们需要最人之常情的连接。我们也许学习了太多的理论、技术……这些课程之后,我们忘记了我们最初坐在咨询师这把椅子上的初衷。
有多少次我们给来访者的都是一些理论或者纯洁式的技术;我们会在案例的呈现里发现所对应的理论定义;也能随口说出,理论和理解。但我们会发现,这些解释和理论,今天放在这个案例身上可以用,明天放在那个案例上也可以用,再放去张三李四,王麻子都可以用。这个不叫个案概念化。
不管大家各自工作的资费是多少。但我们绝对不是在生产线上的批发生产。你们不是让每一个人在你这里,拧同样的螺丝,装同样的钉子,然后出厂。你们所做的工作叫做精细。为什么同样一个花瓶,用工业制作只要几十元,而打上手工两个字或许就要几百几千甚至几万才能买到,甚至价值连城。
于是我们就需要去思考,我们每次的50分钟,是否只是拿了同一个扳手在给别人安装同一个按钮?刷着同样的漆?然后下一个,再下一个。一天下来做5个10个,却做着同样的东西出厂。还是说你的每一个50分钟,都和来访者有着很深的情感,呼应和对接。
你是在用情感和一个人工作,还是在用技术和一个人工作?来访者是感受得到的。
我相信大家,现在给一些临床的动力学解释完全没有问题,也会非常的精准,很有力道。无论是从弗洛伊德的经典理论,还是从克莱因的客体关系,或者科胡特他的自体……似乎都可以给出很漂亮的技术支持,你们学的很多,书也看了很多,那么回到这个个体。你们的那些感觉在哪里?
当我们脱稿去汇报一个案例,就避开了逻辑理性的思考。当你关上你的文书,当你不去看任何文字性的东西。只是静静的坐在这里。让自己放下手,放下手中的笔,静静去听的时候。就是在激起每个人身体里的感觉。
比如说我是否听到这里耐受不住,想要去拿一下手机。那此时此刻是什么样的东西不耐受?让你想要去摸一下手机。又是什么东西让你很难以消化,让你必须要拿起一支笔去记录。不记录不摸手机会怎么样?
还有没有发言的伙伴,我们也可以去思考,是我和这个来访者隔着什么样的东西,让我好像有点跟他连接不上?好像我和这个来访者在接触上有一点点问题?这个来访者在哪里?我坐在这个地方听督导听案例,那我又去哪儿了?
所以在接下来的案例里,我还是会仍然的去问,你们的感受是什么。还有没有人要补充?因为这个东西才是临床咨询里最核心的东西。
我们都知道,临床咨询中要倾听,那到底听到了什么?听材料汇报,你们听到了什么?当打开屏幕,看到来访者,你们又看到了什么?有人说我感觉好反差。有人说这是不是放错了视频?然后咨询师出来救场......但刚刚所有发生的事情,和感觉都是咨询师和来访者某种程度的呈现。咨询师为什么想要帮来访者辩解?这是怎样的见诸行动?
沈娟老师提出了非常多自己对个案,对督导的理解。之后,也就是整场督导的后半场,大家都就一些细节,和这个案例做了更深入的链接,纯纯的感觉上的链接。
在这一刻,似乎大家都不再慌乱,放下武器,逐渐用肉身,用感觉去靠近那些胆小又闪闪发光的灵魂,让心脏血液通过的速度放慢……
抵达一个人的内心很不容易,要片叶不沾身地出来,更是不易。有时候,我们似乎只能先不管这些,先跳进去,倾尽全力,全神贯注,追随和寻觅那个飞舞的灵魂,让他带我们去到他想去的地方。
在这个过程里,我们保持警觉,我们时刻问问自己,我们在哪里,在做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在半清醒半卷入的状态里,做好那个不挡路,只提供能量的陪伴。与天地同寿,与日月同光,与来访者同进退,方得出路矣……
督导老师:沈娟
文字编辑:赵戎
RECOMMEND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