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奇峰:当成长有痛苦陪衬时,快乐会更快乐
编者按:人的成长不仅仅是生理的变化,更是自我意识的扩大,第一次感觉到自我边界被触碰,就是一个人成长的起点。成长是痛还是兴奋?成长的痛从哪里来?不成长又要付出什么代价?本文围绕以上问题,基于曾老师往期直播内容整理,文字整理及撰稿人为周敦敏。
比如一个人生长在湖南的小村子,随着他慢慢长大,不只是感受到村子的那些人和风景,他去了更大的城市,一路上有很多的兴奋和喜悦,但同时也可能有很多的痛。为什么呢?因为他需要不断否定或者超越他的过去,这会是一种很不舒服的感觉。很多人可能会把它描述成一种自卑的感觉——哦,原来我如此渺小。
当我们每一个人的自我意识范围更扩大,我们把它推广到宇宙这么大的背景时,就会觉得人类非常渺小。这个自我意识范围扩大的过程也是成长的过程。
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说:
小孩子可能只会感觉到很多快乐,但是成人之后呢?社会就会有一些跟生物学不一样的要求来对待他。比如人际关系的一些要求,你就不能像小孩一样想吃就吃、想拿就拿,有一些规范或者是更高的法律来要求你,这个时候也会有一点被约束、被限制的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真的会痛。
但是,我们对成长的理解也可以有另外的角度,或者说一个更宽的角度。我不喜欢用“痛”这个词来描述成长中间的那种感受,我一直在找一个精确的词汇,但是很遗憾,今天想了一天都没想出来一个能够替代“痛”的更好的词。
如果说有一个比较接近的词,我想到的是——兴奋,我很喜欢这个词。
有一本书叫做《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有时候我也有点自嘲地想,为什么我会看这样的书?因为我骨子里还是觉得像这样直接指导别人该干嘛不该干嘛的书档次有点低,这当然是我病理性自恋所致。我认为让一个人明白他到底是什么状况,以及他想达到什么样的境界,让人对这两件了然是最高级的。
但话又说回来,我觉得这本书所说的几个习惯真的对应了我们所学的专业。
比如第一个习惯就是主动。这个跟我们精神分析是一样的,意思是什么呢?我们是一个生命体,是一个能量聚集的存在。如果我们永远都被动的话,那真的是辜负了生命赋予我们的使命,但如果我们永远都主动的话,可能很多问题都会得到解决,比如我要什么、我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我甚至想说这样一句话,就是叫主动治万病。很少有什么问题是主动不能解决的。
有人要我给一个建议,因为他不能够坚持减肥,我就乱说了一大通,这实际上是一个被动的状态,即我该怎么办,不是听从我内在的声音,而是我要遵从你给我的建议。这一看就不是一个好的状态。所以,如果我们能够在成长的过程中总是主动,听从自己的内心来做一些我想做的,而不是养育者或者学校老师要求做的事情,那么,由此导致的成长,一定是兴奋,不是痛。
我再说一遍我不喜欢“痛”这个词啊。因为它有可能会让我们害怕,比如我得了什么病要动手术,当我预感到这会带来很大的疼痛时,我就不愿意做这个手术,结果可能会导致问题变得更加糟糕。而兴奋会鼓励我们更有兴趣、更有力量去做这样一些事情。
回到这个问题:成长一定会痛吗?
一个人内心里面可能把成长想象得100%的好,甚至没有需要过分努力的那种痛苦,只要舒舒服服服躺在床上,第二天就成长了,然后每睡一次就成长一次,成长一次如果是想象得这么舒服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当然需要一个说法——成长是痛的,来抵消一下我们内心对成长过程的不切实际的幻想。
我们人啊,实际上一直都被各种各样的恶性暗示着。在著名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中,13岁的小女孩问杀手:“人生总是这么痛苦吗,还是只有小时候是这样?”杀手冷冷地说:“总是如此。”我觉得这是一个糟糕的哲学。
对于一个能够中性看待生活,即既没有把生活想得太美好,也没把生活想得太糟糕的人,生活就是生活,它也会有一些副产品,比如过度的快乐或者过度的痛苦,但不会影响生活整个的样貌,这样的想法就会让我们松绑很多。
但客观来说,对比一下我们身体的成长,男孩和女孩在青春期时多少还是伴随一点痛苦的。这种痛苦本身不是问题,问题在于我们对成长的态度、对痛苦的态度。如果我们夸大了痛苦,那么痛苦就可能变得不能忍受;若只是成长自然伴随的痛苦,根据过来人的经验,可以忍受,甚至乐在其中。
我刚才特别强调成长自然伴随的痛苦,我甚至怀疑,这是老天的美意。因为当我们的成长有些许痛苦陪衬时,我们的快乐会变得更加分明,或者说更加快乐;当我们的成长只有快乐而没有痛苦时,这种快乐没有在一个反差的层面中产生,会让我们感觉麻木。
我还是想猜测一下这个提问者的动机,有可能他打算着,假如姓曾的这个人说成长有太多痛苦的话,我干脆放弃成长算了。这个猜测透露着他在掂量成长需要付出的代价。
教育领域有一段对话。有人说,教育这个事太花钱了,能不能减少教育经费?另一个人回应说:如果你觉得教育太花钱的话,那你可以试一试愚昧的代价。
这句话一出可能要把人吓死,因为教育花费的成本,只不过是钱而已,而没有教育,大家都很愚昧的话,代价可能是成千上万条生命。成长也一样,如果成长有痛苦,好吧,那我们就不成长了,那你就试一试不成长的痛苦有多大。
当一个人停在原地不成长时,他可能会傻乐傻乐的。他内心是怎么调整到傻乐傻乐的状态呢?我们认为,这样的人是从人的存在级别降低为比人低等的动物存在级别,即让自己不要有太多的感受,不要应用作为人的心智,不要有人的基本欲望和追求。
当一个人害怕痛苦,成为如上所述的模样时,他可能真的不痛苦了,因为他麻木了。但作为外人我们会看到,他付出了更高的代价,很可悲,他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他都不知道,或者说他正在经历更大的痛苦,但这些痛苦是仅被他潜意识感受的。
但有一些情况是停止成长的状态并非由我们自己主动造成的。
举个例子,爸爸妈妈很爱自己的小孩,看到小孩一天天长大,他们的感觉是,“这个孩子越来越不需要我们了”、“他可能对他的好朋友或老师的态度都比对我好,好像他更需要别人而不需要我,我有被抛弃的感觉”。正常的情况下,父母需要忍受被孩子抛弃,随着孩子的不断成长,父母要学习在孩子的生命中慢慢地、体面地退场,如此,孩子就能不断地成长,远走高飞。
但如果父母不是一个成长太充分的人,有被抛弃的创伤,当这个创伤被孩子的成长激活了之后,他们就会把某些东西投射给孩子,让孩子知道他如果成长得太好,离父母太远,就相当于抛弃了父母,甚至是在象征层面上“谋杀”了父母,那么,他就会放慢成长的脚步,甚至是停止成长,用这种方式来缓解他抛弃或“杀死”了父母后的内疚感。
可实际上,他内心里想成长的力量还在,这就构成了内在的撕扯:一方面是老天安排的,他需要不断成长,他自己也想充分地成为自己;另一方面,他需要顾及父母的感受,不要把父母伤得太狠。大家感受到了这样的撕扯吗?
这样的成长的痛苦不是自然成长必须的,而是周围人把他们可能被抛弃的痛苦,投射给我们之后产生的。所以,如果成长还有些自然之外的痛苦的话,我们需要确认这个痛苦有可能不是我们造成的。
在这里,精神分析就是要帮助孩子们,让他们识别有哪些成长的痛苦是成长本身;哪些是因为自己成长了别人不高兴,是别人的痛苦通过界限不清楚传给了你。当我们能够分清楚,我的和别人的痛苦时,我们就可以把痛苦还给别人,继续成长。
那么,怎么缓解由此导致的内疚感?有很好的办法,在现实层面中给予那些被我们“抛弃”的人以更多的爱,这里要反复强调的是现实层面。
但如果孩子因为过大的内疚,留在了父母身边,他各方面都没有得到充分发展时,一方面,他满足了父母亲希望他留在身边的状态,这样的人在现实层面中是“走不出母亲的子宫的”,他可能四五十岁还跟爸爸妈妈住在同一个屋檐下,当然“同一个屋檐”是一种象征,最严重的结果可能导致精神分裂症。
另一方面,他仍然在剥削父母,吃父母、喝父母的,还利用父母的自我功能,有的人可能还对自己的父母动手动脚,这就是不成长的痛苦和代价,我们比较一下看看哪个划算。
编辑 | 大虾
————— ☆ 阅 读 推 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