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贞元2022春夏学期期末庆典 | 七年级橄榄树教室:且知且行橄榄树

橄榄树教室张春燕 贞元教育 2024-01-09


昨日匿而殆,今夕学而思

立壮志,悟知行

知行合一,越知越行越喜

期以结矣,歌以咏之



这些诗歌,为期末语文大课程试卷的最后一道试题而作。


的确,我们每个人在这个学期都有了新的成长,回头审视这些故事,发现——哦,原来我们就是在这中间成长起来的啊!


此刻,就让我们以意义为线,把散落的知行故事,穿成珍珠。



1/  悦芊


这个学期对我影响最大的应该就是《论语》课程了,因为它让我开启了对所有学科的追寻和好奇,我明白了学习的目的。这在我们这样非常注重意义的年龄中,是非常重要的。

那什么是学习的目的呢?儒家认为,学习的目的应该是立己达人。“立己”是用道德来贯穿一切事情,做到不断的内省。而“达人”,则是在立己的基础上,修齐治平。

正如我的同学所说——

学习不是为了物质的满足,而是去实现自己的志,是“安贫乐道”的——不过,重要的不是“安贫”,永远不能变富,而是“乐道”——“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那些每天如颜回一样的人,并不是受虐狂,而是因为他们在学中有乐趣。


2/  佳茵


嗯,是的。比如我,这学期我的方向感也越来越清晰,我会有目的的去做事,从而就能够规划好自己的时间。


以前,可能我并不知道中午回家要干什么,虽然不能说在家是无所事事,也就是想到什么干什么,一中午过去了,好像干了些啥,也好像啥都没干,而且就算我有计划,也是想象很美好,现实很残酷。



但是,在学期初,我们要演孔子剧,那段时间中午基本都不能回家,所以我必须更高效地规划时间才能做完自己的事。那个经历给了我很大的成就感,我也决定从英语合唱社团转到戏剧社团,之后的《司马迁》戏剧我又当上了导演,当然最开始我对自己的完成度没有把握,但后来别人推了我一把,我于是接受了。这就意味着我因为有了清晰的目标,所以必须更珍惜时间,去规划我要完成的东西。


也就是说,我因为热爱,而有了目标,因为要完成目标,而努力的去做。


这也表现在我的数学方面。因为热爱,我会提前要下一个学期的挑战单,并且在周末的时候写出挑战小论文。


现在,在晚自习或者课间,我的脑子里都会有一整天的规划,而在周末我也会有自己的计划,是的,我想我会努力去知行合一的。


正像我的诗歌写到的——



3/  千洵


佳茵说的真好。


我自己呢,回想一下,这个学期,我很难找到一个既定的变化的时间点,但我可以确定我不是彷徨无为,这种无形的变化,使我感觉兴奋。而这种变化可能也是因为学习《论语》之后,我理解了学习的目的。


这个目的,正如我的同学领悟到的,不应该是一个在外的目标,而是一个内在的志向,我所学习的一切都是要为了这个志向服务的。目前我有的方向,是我想让更多的人“觉醒”,或者说我想要提高人们的生命状态。


但这毕竟是一生的学问,我现在能够做到的就是我自己不断地学习,或许顺便就能帮助到别人。春燕老师有一次告诉我,很多时候我们能够通过自己的热爱影响很多事情。那一次对话留给我了很深的印象,也因为那次对话,我渐渐的脱离迷惘的状态了。


所以,我在课堂上的状态越来越好,多数时候我都会很积极的利用我的大脑去思考,这是我之前一直没能做到的。而且我还去践行。这时候,我发现班上的同学知识面很广,我想和他们一起讨论,却无奈于我自己的无知,这也让我意识到阅读到底有多么重要,因为生命中还有这么多有趣的事情可以让我去思考!所以,我在学期的中后期放了很多的时间在阅读上,我开始理解为什么颜回在那样困苦的环境之下仍然能做到立己,不断地去领悟学习,这就是真正的找到了自己的志向的表现啊!


而这样的快乐我也在学科中体会到了,这让我很愿意更加深入的研究下去,这不知不觉为我将来能够实现我的志向打下了地基。


当然,现在的我还有不确定性,我害怕再一次堕落回本能层面,所以我希望假期我能够延续现在的状态。


1/  岩松、伯豪


刚才几位同学分享了《论语》“论学”部分的思考,下面我和伯豪来分享同学们关于“仁”的思考。


“仁”的提出,是孔子面对“礼崩乐坏”的大发明大创造。在他看来,不是礼乐坏了,而是人心坏了,所以,想要有一个更好的世界,在于我们能够反躬自省,回到自身,然后,带着恕和爱,去创造。



我的同学这样说——

在学完“论仁”之后,我们认识了一种全新的“好人”与“恶人”的标准,即——道德的。我意识到,当我们“好”一个人的时候,他自身就应该是个贤者。而“恶”一个人的时候,也不是情感的讨厌,而是通过一个积极或消极的方法去改变她。比如我的某某同学干了一些不好的事情的时候,我就通过点化与提醒的方式让他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并最终改正。那是一种真正的互助与友谊。


也就是说:我们必须不断的点亮仁心,在这个基础上才能谈“恕”与“爱”。


还有同学这样说——

我有“好人”的时候,比如我看见班里某一个同学对一道不会的题很上心,于是就到处去问。在这个时候,我就很想去给他讲这道题,只因为他的认真和兴趣,我很佩服他的精神,想要积极的达人。


我“恶人”的时候,就是我发现我和某人做同桌,他总是打扰我,而且就算不会上课也总是跑神,不认真听。而我要做的就是尽量最好我自己的事情,并且努力让自己不烦他。做到“恕”——因为你如果自己不能改变他,就不要抱怨他不能改变。你不能自省,才是错误——因为你没有成为仁者,只是在情感和理性的层面,是不能谈“恶”的。


还有同学说——

比如班里有“小立人“立起来的时候,就值得我们去朝向,值得我们去“好”。但是当我们有人做得不好,或者违反底线的时候,我们就要去“恶”。  


但是“恶”分两个层面,第一个是消极层面——你看到一个人不好,你就去远离他,比如在晚自习的时候,有人说话,你就去做好自己。


但是另一个积极面呢就不一样了——有人乱,那么你就去“教之”,这很像“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也就是说,消极是举直“措”诸枉;积极是举直“教”诸枉——这相当于你的心中有一个“道”,去辨析是非。


在这样的讨论中,我们真的发现,“仁远乎哉,吾欲仁斯仁至矣”。


2/  静宜


是的,通过这样的讨论,我这个学期,也解决了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同学交往的问题。


在问题最开始发生时,我没有很在意,但正是因为我的不在意,让矛盾升级,成了一个对我产生重大困扰的问题。


但其实,这样情感层面的困扰,如果上升到理性层面就迎刃而解了。因为很多时候,同学之间的矛盾都是因为对这件事情的看法不同,但又憋在心里,导致情况越来越糟。


如果能用理性来解决,就不妨大大方方的将你的底线说出来。如果对方能够接受,那就达成了一个共识。很多时候,只有你提了出来,对方才知道怎样改进,而你也清楚了别人可能是无意间做出这样的事情的。


总之,通过这些事情,我开始思考朋友到底是什么?我们人就是生活在群体中,我们需要朋友,需要满足情感层的需求,但如果只有这个层面,就常常会被困住,所以要上升到理性层面,但这还不够,真正的朋友,应该是德性层面的“好”。


所以,我希望我能够用理性解决情感层面的问题后,去向上超拔,找到更多德性层面的朋友。



这一点我觉得王瀚和雨桐做到了。


王瀚说,这学期他最重要的成长点是在《悲惨世界》时交到了雨桐这样一个朋友。由于他是沙威,我是冉阿让,所以常常一起对词,后来演出成功以后,他还选择跟我拥抱了一下,以庆祝我们整个剧和我们两个的成功。


而这次《司马迁》剧结束,他俩又在后台给了彼此一个拥抱(张老师抓拍到了一个尾巴)。我想,这就是更高层级的心心相印。


3/  子良


我记得,这首《朋友》,是我们六年级讨论朋友之后唱出来的。是的,的确,对仁的领会,很多同学都在班级生活和同学交往中得到了印证。那下面,我来说说孝。

 

我的同学静雯说——

之前在家,我也学了很多礼。吃饭前,我会主动让父母先吃,我再动筷,有时会帮忙刷碗、打扫卫生。我认为这就是我对父母的孝。但是自从我学了“孝”“礼”“仁”的关系后,我才明白,真正的孝,不仅仅是外在的形式,还必须有“内”。所以,我要反省自己是否真的心甘情愿做出来的,而不是仅仅为了遵守礼这个形式,而忘了发自内心地孝呢?我要提醒自己,要发自内心的仁,保持对父母的和颜悦色,而不是愁眉苦脸。不仅如此,还要让自己的在平日不断向上“立”起来,不让父母忧,而是“安”。


你们瞧,这样的学习,竟然让我们学会了如何改善和父母的关系,这可真算是一个意外礼物了!



2/  钰康


对,我现在也在主动改善和父母的关系,但我知道,无论如何,这个关系一定不是我要求父母怎样,而是我要求自己怎样。


比如原来,我父母对我发脾气,无论对错,我一直都不说话,总在心里默默的怨他们,把不情愿和委屈写在脸上,而现在,我会反省自己,努力用爸爸交给我的方法管理情绪,让自己变得更好。


以前我和我妈有很多矛盾,任何一点小事都能吵起来,而且我有可能会有意破坏我们之间的关系,如不讲理,管你三七二十一先吵一会再说。


而现在,我对我妈多了一份“敬”,而且,我愿意把我好的一方面展现出来——比如控制住了手机,这就让我妈和我姥姥能少担心一点。


以前,我是每天都在想方设法的玩手机,几乎所有的周末完成作业都是问题,本来好好的告诉自己,玩完这一次,就去做作业,但是却一次又一次的重新来过。但现在,我卸载了全部的游戏。


而对我爸,我更多是是让他能安心工作,少为我担心,比如打电话,我就会少表现我自己的烦,并给他问候,让他注意身体,同时也多了一些敬语。



3/  泽铭


钰康说的我也有同感。


在我小时候,我只是经常听见别人说要孝敬长辈,当我见到报纸上孩子给母亲洗脚的图片,以为这就是孝了。


然而当我学完了儒家大课程关于“孝”的章节之后,我便开始反思,其实,父母对我们的慈和我们对父母的孝都是有层级的——从本能,到情感、理性,直至最后的德性层。


我父母为了更好的教育我,一直在向外求学,报名“家长课”去学习该怎么教育孩子,也越来越尊重我的想法,更加懂得给予我信任,所以他们对我的爱是超过了情感层,在理性层和德性层之间的。


那么我对父母的孝呢?我期待我能在德性层理解“孝”。而这样的孝,首先就是要能够“立己”。


我心中一直有一个愿望,就是也能让父母享受到精神层面的乐,所以我就一定要先饱读诗书。这就是立己的重要性,现在回家,我经常跟他们讲我在大课程中学到的东西,让他们也明白,当我们三个人都有了“礼”,就能由心而发地做出改变,实现一个美好家庭。


而且,我自己也不能“色难”,我爱抽烟的老爸,我一定要委婉的提醒他,并给他充分的时间,与他立下契约,一同改掉不好的习惯。


同时,我也不能懒惰,除了在学校自律,在家也要找到生活的平衡。不说脏话,多与父母外出活动,最重要的就是要把玩手机时间减少,因为它让我的作业总是拖到最后,这一点,使我的父母很是担心,不光担心我的作业,更是我的眼睛和身心健康,所以这些地方是我需要格外重视,并切实实行的方面。


总之,我希望与我的父母,一起向上,超越到精神世界。而暑假,就是一个我可以外推我学的知识的一个好时机。


1/  煜舒


泽铭所描述的真是理想的亲子关系状态啊!那他们说完了孝,我现在来说说“礼乐”。 


先前我和不少同学都认为,“礼”和“法”一样,都是外界的约束,而不是个人的动机。而学完课程后,我们明白——真正理解礼的人会明白,礼永远不是用来约束他们的,而是从内在仁心而发的遵守。正是孔子讲的“从心所欲不逾矩”。


所以,本学期最后一次由我们班主持的升旗仪式,我们确实不再像从前那样盼着快点结束了,而是思考起礼的本质。



2/  思博


煜舒的话,又让我想起了那天的升旗仪式—— 


夫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也就是说,真正的礼乐,不能只是外在的形式,而必须是由仁心而发。如果没有了那一颗心,所有的仪式就都成了一个空洞的外在形式。


那么,升国旗仪式要表达的是怎样的心呢?


是唤醒我们对国家的情感以及我们自己的公民意识,从而有能力成为未来国家的建设者。


国歌开头就唱:“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这就是要我们记得我们的历史。当然,记住历史,是为了创造新的未来。真正的自由,不只意味着“国”之主权独立,领土完整,还意味着这片土地上的人能够真正觉醒,层层超越,实现人之为人的精神自由,否则,也仍然是奴隶,之是不自知罢了。 


我们——此刻作为学生的我们,是未来社会的公民,所以,我们的生命方向,我们的思维能力,直接决定了这个民族的未来!除非我们醒来,我们能够复之兴之,才能不辱没先辈用血肉筑成的长城,才能让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和血脉,经由我们,延续下去!



有了这样的理解,从此,每一个仪式,我们都会从内而外的赋予它庄严和意义。


礼乐之后,我们又开始论政,这也对班级产生了很大影响。我们发现,“政”不仅关于国家建设和构想,我们的班级就是一个小小的社会。 


有同学说,他开始意识到怎么样使用值日班长的权利。因为权利是同学交给我们的,所以,公正一定不能少;当然,如果一味地用刑——哪怕很公平,但是失了德,也是不行的,因为刑罚只是在一个人无法管束自己,突破了底线才用使用的。所以要在“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的基础上,再使用“法”。 


畅舟说——

我认为我自己还不能体现行政能力,但是我看到王瀚做出来了。在上学期他管班级的时候,是绝对用规则来约束人,采用法家来管理,但是在这学期,他如果发现别人说话,就会首先用手势提醒他。对方如果是小立人,他就走到对方身边,告诉她应该朝向哪里,或者指指他的小立人,让他反思。如果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也就受了“点化”,和“道统”有一些相似。


当然,还有政统。当王瀚发现他提醒了一个人好多次之后他还没有改正,他就会让那个同学站起来,受“法”的约束。所以我认为他这样做是治国、治班的一个很好的状态,教化+底线约束。这就是他的实践。



当然,这样的实践智慧,不只是从论语大课程中来,我们这学期学到的政治哲学,也是关于理想国的思考。下面,我们不妨听听这位成功治理班级的王瀚同学的分享。











橄榄树老师

 

是的,亲爱的孩子,你们都在为朝向更好的自己而努力。

 

这首诗,是秦榛在期末试卷中写下的,同时,画下了那个渴望的“立人”。

 

而我们“立人奖”评选的初衷,就是让每一个人朝向更好的自己,不断从他律走向自律。



现在,我们教室已经有12位立人了。今天,揭晓本学期最后两位,他们就是——煜舒和悦芊。



煜舒说:“我一直朝向小立人,但一直没有得到,是因为我没有亮光吗?直到上一次我们把子良推上了立人的领奖台,我才发现,不是我没有光,而是因为别人的成长更加不可思议!”

 

是的,这样的解释很重要。正如煜舒所说,没有获得小立人的同学并不意味着没有光亮,你要做的,就是不断朝向更好的自己,以便能够在授奖的时候能够与之匹配。

 

悦芊说:“‘立人’不是我要追的名号,而是被点亮的精神。孔子说,只有白纸才能画上美丽的颜色,而白色不是一片空白,而是真实、纯洁。我以前一直在追求颜色,现在我知道应该追求本质。”


是的,悦芊的领会来自于《论语》中的“绘事后素”,真正的立人,不是名号,而是本质,愿悦芊在得到立人之后,也能继续修炼本质,不断超越。

 

接下来的颁奖,我们不妨就从悦芊和煜舒颁起。


(注意:这些颁奖词,是我从《论语》中选出的。而我们的千洵和静宜,利用周末在学校的时间,为全班同学绘制了书签。每个都是唯一珍藏版)


亲爱的悦芊:

这学期,你在寻找方向,你在体会快乐——用很多不为人知的汗水(甚至泪水)。我们从你密密麻麻的笔记,你越来越长的写作,你下课之后的追问中,都能看出你有满满的动力实现超越。

亲爱的悦芊,只管去超越,去穿越孤独,立起自己——不要在意此刻有没有看到,有没有人理解。真正的你,永远不会因为别人没有注目而消亡。最终,你真正安心的地方,就是我们认出你的地方。


亲爱的煜舒:

把夫子评价邵乐的话送给你。是因为,在我的心中,你一直是“美好“的代名词。因为你爱美——能画出美丽的画,写出美丽的诗,对色彩和自然有非常敏锐的感受。这是多么宝贵的赠与,是你进一步超拔的前。

接下来,你要不断修炼理性,如此,便能在尽美的同时,尽“善”——“尽善”不仅是愿望,更是能力。当然,你知道,“尽”的意思是朝向。

愿煜舒终身向美,终身向善。


接下来,全班每个孩子都获得了自己的生命奖项。这是对已经取得的超越的看见,也是对接下来可能的朝向的描画——




最后,回到庆典的意义。


我们为什么需要“庆典”这样一个仪式来作为学期的终结?在学完论语之后,这个问题孩子们已经有了更深的思考。


是的,它当然是对七下学期已经取得的成绩的盘点,但更是对未来的筹划,是对八上学期的预备和期待。


亲爱的橄榄树,走吧,带着已经取得的果实,继续朝向未来,朝向更深邃的领域,更明亮的自己,且知且行。




贞元2021秋冬期末庆典 | 橄榄树教室:踏上我的英雄之旅

贞元2021春夏期末庆典丨橄榄树教室:远方的名字叫故乡

贞元2020秋冬期末庆典 | 橄榄树教室:六上,我们的美术之旅

贞元2020春夏期末庆典〡橄榄树教室:诗酒趁年华——读写起来,讲玩起来,串烧起来,演唱起来

贞元2019秋冬期末叙事 | 橄榄树教室:跳进你的瀑布

贞元2019春夏期末叙事 | 橄榄树教室:冒险之旅



课程咨询电话:17837838610(微信同号)

      0371-23253938

编辑 | 张瑞

视频剪辑 | 昊哲爸爸


点击图片查看开封市贞元学校简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