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元2022春夏学期期末庆典 | 八年级River教室:去寻一条路
01
第一篇章 路漫漫
带着满满的爱与能量,与我们的伙伴、老师,还有精彩的课程,一起携手出发。在所有学科的对话中,生成自己的观点。在所有学科的浸润下,我们的生命不仅丰盈,也变得柔和、深刻起来。
■
- Live for the one I love -
In this term we successfully completed another English play. It's Notre Dame de Paris. Our performance this time is different from that before. This time, we have a concert. And we improve our English ability, too. Now let's welcome some students from H3 and H4 to bring us a song we have learned, Live for the One I Love. The song is about Esmeralda, who is put in prison, and Quasimodo, who rescues her to The Notre Dame Cathedral in Paris, where Esmeralda wants Phoebus to rescue her. In this song, Esmeralda expresses her love for Phoebus.
-宪法核心价值追求-
River 群晓
什么是宪法核心价值追求?接下来我们就从探究去其内在逻辑开始讲起。
宪法核心价值是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所以我们研究的逻辑的起点在权利,人生而自由与平等,天赋人权需要在现世中得到尊重与保障。那么,什么有超乎个人的权威来维护社会秩序呢?人们便创造出了国家并赋予国家以一定的权力,通过国家权力行使来保证个人权利的实现。国家的主人是人民,而不是君主,国家诞生的意义就是在于保障本国家公民的权利。
国家有了存在的意义,那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国家权力是无限大吗,如何得到约束?于是人类便将自己捆绑了起来,宪法诞生了。宪法既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还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它规范了国家权力如何运行,也包括我国人民如何行使权利。
国家的主人是人民,为了避免愚民暴政,国家通过选举来实现民主,有能力者成为人民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而体现人民意志的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那人民代表大会直接行使国家权力吗?不是,它产生各种国家机关,如行政、审判、检察机关等机关来管理国家与社会的各种事务。这些国家机关同时接受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这种基于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才是真正的民主。为了管理国家与社会的各种事务,宪法又确立了基本政治制度与基本经济制度。我们的基本政治制度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这是基于我国国情而独创的。
它发挥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政治协商职责,政协保障民主实现的同时,还保证了社会各阶层的多元化治理。
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则是为我国作为多民族国家在宪法与中央的领导下,进行区域自治,以保证因地制宜。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也并行不悖,在展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同时,也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并且还有助于提升基层自治自治能力。
而我国的经济制度则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体制,市场在市场中起到资源调配的作用,并辅之以合理的国家宏观调配。政府可以激发市场活力,并且保证公民的美好生活。为了谋求经济发展,又保证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国的分配制度已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其中,主要区别在于按劳动分配与按劳动要素分配,做的越多给的越多与功劳越大给的越大。
讲了这么多,再回到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前面提到了国家权力的产生,那国家权力运行过程中要注意什么呢?要防止由权力所导致的腐败,权力必须牢牢关在制度的笼子里,在阳光下无处遁形,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责任必须为。通过这种方式来保证公民的权利不受到非法的侵害,因此,我们称宪法为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其次,公民自身的权利也应由公民自身来捍卫,公民通过组成国家的方式来捍卫自身的权利,但是国家良好的运行需要公民各种义务来支持,包括但不限于遵守宪法和法律,依法服兵役、依法纳税以及一些其他的义务。举个例子,如果所有人都不纳税,国家就没有钱。如果国家没有钱,国家就不能给我的门前修一条路,我就不能去买炒酸奶,最终的受害者还是我。又比如所有人都不遵守法律,随时都有可能炒酸奶店被张三给砸了,我就买不了炒酸奶了,最终的受害者还是我。所以我深深体会我们都是权利的享有者,也是义务的承担者。
但是这些本该由道德义务所完成的事情,却因为公民短视的目光,需要由宪法来进行底线的约束,所以,宪法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证公民的权利。在理解透后我们也应当保证宪法与法律的实施,坚决捍卫宪法与法律。
- 历史演讲:大跃进之谜 -
River 晨静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会有一些令人费解,或者说怎么也想不出来为何会发生的荒诞的事情。新中国成立后就遭遇了两次这样的事,分别是大跃进和文革。这两件事放在我们的今天,一定是令每一个人都非常不解的。下面,就由我来试着给大家解开大跃进之谜。
什么是大跃进?1958年的时候,毛主席号召发动全国人民的力量,在经济上来一个大的跃进,并为此制定了“三年超过英国,十年赶过美国”的目标。超英赶美,这可能吗?毛主席为何会如此自信地认为社会主义的中国可以在这么短的时间超越资本主义强国的英国和美国呢?因为在毛主席看来,社会主义的发展,靠的是已经当家做主的每一个人为了这个国家而努力奋斗的信念,而资本主义的发展靠的是剥削,以及激发每一个人的物质欲望,所以社会主义理应是更有希望的。
按说,组织人民共同劳动,创造幸福新生活,这能有什么问题?事实上,大跃进开始的时候,每一个人都鼓足了干劲,比如他们为了发展农业而修建了许多的水利工程,用几年就做到了以前几十年都做不到的事情,非常高效,这些水利工程也造福了后世。所以,大跃进时期并不像我们平时所看的那样,仅仅只有无限的挫败,其实也取得了许多很出色的成绩。
但是最后,大跃进却还是出了差错,似乎走向了一个与原先期望相违背的方向,这又是为什么呢?大跃进是如何一点一点产生了偏移的?
是因为“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 一天等于20年,共产主义在眼前”这些夸张的标语,以及各式各样夸张的宣传画吗?这些宣传的标语,其实只不过是政府给人民加油鼓气的一种方式,这种东西说得浮夸一些,应该也没什么。
但问题在于,在政府强大的宣传下,人们渐渐将宣传标语和实际情况混淆了。比如,标语上写着“只要肯劳动,亩产万斤不是梦”,报纸上又天天刊登各种各样的高产新闻,那你现在能说自己这里只能亩产800斤吗?这肯定不行,那样显得你并没有积极地响应政府的号召,所以你至少要告诉政府,你们这里也能亩产5000斤,或者你们今年刚养了一头像大象一样大的肥猪,这才说的过去嘛。气氛就这样一点一点出来了。
而到了第二年,怎么说粮食的产量也需要翻一倍,毕竟赶英、超美的目标还是有点大的。于是政府鼓励人们再努把力,而人民为了回应政府,到了这一年,也就要说自己已经实现了亩产万斤,甚至还有喊出亩产20万斤的。
更可怕的是,既然人民自己都这样说了,政府也就当了真,为了加快工业建设,开始大肆增加收粮的数量,人民在这时就算没有粮食也得给政府粮食,他们已经下不来台了。就这样,表面上看,大跃进依旧热火朝天,报纸上的数据也越来越高,实际上却是人民手上的粮食越来越少,之后当然也就导致了饥荒的严重问题。
在我看来,产生大跃进这个悲剧的最大的原因就是,不论是人民还是政府,都处于一种非常亢奋的状态,他们完全沉浸在自己的热情之中,理想完全凌架于现实,最终闹了个大乌龙。在今后,我们应该警惕这种事情再次发生,不能完完全全的被热情给支配,在做出每一个判断的时候,都应加以理性的分析。
-数学演讲-
River 丹洋 义之
我们已经学过了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这些方程的未知数的指数都是“1”,但是有没有方程的未知数的指数是“2”呢?我认为当然是有的,这其实就是我们一直在说的一元二次方程,所以,我准备就一元二次方程展开探索。
我们可以先举一些最简单的例子,比如说x²=36,等号两边同时开平方我们可以直接得到x=±6。 再比如说 x²+1=5,对于这种方程,我们可以直接进行移项,合并同类项,将其变成x²=4,开方后得x=±2。除此之外还有一种类型的一元二次方程,比如x²+1+2x=1,那么这个方程怎么解呢?
对于这种方式,我们可以用通过因式分解(公式法)将等号左边进行变形,得到(x+1)²=1,然后再将两边分别开方得到 x+1=±1,所以x=±1-1。继续联想,我们还能用十字相乘法来解哪些一元二次方程,比如 x²+4x+3=0,通过十字相乘法可以变成(x+1)(x+3)=0,根据实数的基本性质,0乘以任何数都得0,可以得到 x+1=0或x+3=0,这样就可以将一个一元二次方程变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通过解两个一元一次方程分别求出X的两个解了。
但是以上的这些一元二次方程好像都非常特殊,我们如果再找一些一般的一元二次方程,是否还能用之前的方法解决呢?就比如说x²+2x-5=0,我们好像既不能用提取公因式法,也不能用公式法,也不能用十字相乘法,这该怎么办?它是否能求出解呢?
这时我不禁联想到我们之前学一元一次方程的过程,我们会发现一个一元一次方程也必定对应出一个一次函数,并且该函数图像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即是其对应一元一次方程的解。那么我们是否可以用相同的方法,只要画出这个一元二次方程对应的函数图像,再找到它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也就可以得到X的解了。
接下来我们就将开始列表,描点,连线。起初我只找了两个数对,于是就画出了这样的图像:
但是我仔细一想,难道真的是这样吗?为什么一元二次方程和一次函数的图像都是一条直线?我认为问题就出在我找的对应点太少了,应该多找几组对应点再连线,才能找到一元二次函数对应图像的趋势。如图:
我发现这个一元二次函数的图像是一条曲线,并且好像还关于某一条直线左右对称,此时我们会发现这个函数图像与X轴产生了两个交点,而这两个交点也就分别是X的解了。同时意味着,这两个交点到这条函数图像的对称轴的距离是相等的。
我不禁开始思考,是不是所有的一元二次方程对应的二次函数的图像都是这样的曲线呢?于是我开始了漫长的画图,一边举一元二次方程的例子,一边描点画其对应的函数图像,果然,二次函数图像一直是抛物线,只是会左右,上下移动。(到底是什么影响了这些呢?接下来我会继续研究)
但此时我又突然有一个新的想法,既然一元二次函数的图像是一条抛物线,它就有可能与X轴产生两个交点,但是有没有可能只会产生一个交点,或者没有交点呢?我认为也是有的,如图:
就比如这样的情况下,该函数图像就不会与X轴产生交点,那么我不禁好奇了,如果函数图像是这样的,是否还是不会产生交点呢?
这样看起来好像确实也没有产生交点,但是如果我们将这条抛物线继续延长,就会发现它其实依旧是会与X轴产生两个交点的。
所以我们会发现只有这条抛物线的开口朝上(下),并且不与X轴相交时,它才是不会产生交点的。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其对应的一元二次方程是无解的。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该函数图像只与X轴产生一个交点,在这种情况下及对应的一元二次方程只会有一个解。
当然最后一种可能就是该函数图像与X轴产生两个交点,它对应的一元二次方程也就有两个解。
经过我们的一番探索会发现,现在我们虽然不能直接从数上来解决所有的一元二次方程,但是我们只要能把它的形画出来,再找到它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就可以得到其对应X的解了。不过,这仅仅是定性的研究,我们还是无法准确的通过画图得到任意一个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如何从数的角度解任意的一个一元二次方程呢?期待我接下来的探索。
- 什么是物理 -
River 祎凡
什么是物理?我们或许可以将它简单翻译为事物运转的道理,这样一方面来讲没有问题,因为他确实解释这世间万物,是解释我们身边发生的这些现实事情的学科,可是另外一方面,他又与现实不同,他很多时候是通过归纳、演绎,结合实验建构的充满逻辑的世界,我们生活中许多看起来自然而然的现象,其实要仔细分析起来却发现它非常复杂。所以物理学眼中的世界和我们现实世界又不是完全相同的。
其实完全可以说, 物理给了我们另外一种看待世界的方法。
在生活中,我们的现实经验,大部分时候很可靠,但是有时这些经验也有不管用的时候。可是,我们仍然愿意相信,这些物质运转的背后好像却存在着某种简约的普遍规律。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你可以在地面上行走。为什么可以折断一根树枝……
我们相信伴随这些动作的还有某种神秘的力量,它使得物体可以运动、碰撞……这就是我们八下的主要内容力学。力到底是什么呢?为什么我们大多数人能够接受这种说法呢?那我们可以假设力消失了,看看我们的世界有什么样的变化。
-力消失后 -
River 一承
假如重力消失了。地球不会再死死地拉着我们不放,我们可能会因为地球转动而被甩出去,重力势能也将消失。同样,来自外太空的其他星球的那一丝牵引力会把我们带入空中,脱离地面,四处乱飘。这时你可以随手举起一辆汽车,但是当你拿起水杯去喝水的时候,却发现水根本无法流入口中。
假如重力消失了,四处随意流动的水,将不会对浸入其中的物体产生一个向上的托举力,也就意味着浮力消失了。一个浸没在水中的气球,它可能会保持在原来的位置不变。海面将没有一艘轮船在航行,甚至连游泳池都将不复存在。
当然最严重的是我们可能无法站立、行走。这又是为什么呢?我们都知道摩擦力是在压力的作用下,产生于物体表面的一种相互作用力。而如果没有了重力,那么可能任何物体,即使表面非常粗糙,他们都不能相互啮合并产生摩擦力。而此时,那世界可能就要大乱了。所有正在开动的汽车将无法停止,我们穿不上鞋子、起不了床、也走不了路,我们无法拿起桌上的任何东西,甚至不能用筷子吃饭。
其实物理学的研究方式无非就是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做出猜想,然后进行实验验证的过程。下面我们请瀚宸同学以压强为例为我们讲解这一过程。
- 压强 -
River 瀚宸
我们将一支笔拿在食指和拇指之间,发现两个手指受到的力大小相同,但是力的作用效果却不同。我们今天就来研究一下力的这种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从我们的生活经验可以感觉得到,力的这种作用效果与接触面积有关,同时和压力的大小也有关系。
现在设计实验验证以上两种猜想,首先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仪器测量力的这个作用效果,我发现弹簧测力,天平,量筒等都无法满足我们的测量要求,那我们该如何进行这个实验呢?我们虽然不能直接对它进行测量,那是否可以间接地比较它的大小呢?我想到了,在学习声音章节时,我们看不见声源的振动,但是可以借助沙粒、碎纸片……用另一种方式看到声源的振动。由此我就想到了,我们可以借助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描述力的这个作用效果。
探究活动涉及到了力的大小和面积两个物理量,所以我们要采用控制变量法来探究。首先使力的大小相同,改变作用面积大小,测量海绵凹陷程度,对比。然后再保持作用面积不变,改变力的大小,测量海棉下陷程度。通过分析实验数据,我们得到的结果是:力的这种作用效果随着作用面积的增大而减小,随着力的增大而增大。我们将它命名为压强,并且用单位面积上力的大小来对压强进行定量计算,即P=F/S。
River 祎凡
在研究我们身边的物理问题时首先要将物理问题模型化,在排除次要因素后再利用包括控制变量法在内的各种方法进行探究。当然最终我们要得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结论呢?它应该是一种用简洁、准确、优美的语言描述的结论。这就要求我们将物理问题数学化,进行定量研究。这个过程中也是利用数学模型思想来解决问题的过程。而我们得到的这些所谓物理知识,都只是结合已有现象、实验结果所作出的合理解释,这种合理只是局限在一定的范围内的。它只是可证伪、随时有可能被推翻,这是这种可证伪性,人类对于世界的认知才能不断提升。
就这样,人类的才得以和那无穷强大的宇宙站在同一个层面,研究宇宙万物背后蕴含的终极规律,人类文明才得以发展,朝向真理和更好的未来,或许,这就是物理学的意义吧。
02
第二篇章 其修远兮
在这漫漫人生路中,看似终结的,正在以另一种方式印入生命捏塑着我们,于是,这个世界在我们的眼中变得不一样了,观世界,观生命,其修远兮。
■
- 地理:何为地理 -
River 海粟
在我小时候,每到外地去旅游,到达一个景点或一个地区,我爸就会问我说:来!考考你,现在这里是哪个省份的?省会是什么?而每次我回答不出来,我爸就会颇具嘲讽的回一句:“这都不知道,真搞不懂你这地理是怎么学的?”
实际上,我那时根本就没有接触过任何有关地理的事物呢。
但这些话,也让我打小就对地理有一种复杂的情感和疑惑:到底何为地理?
难道,正像我爸一直问我的那样,它只是地球上的各种名称吗?可如果这样的话,学习这么些固定的信息又有什么用呢?
怀着这些忐忑,我迎来了初中时期的地理课。本以为要面临死记硬背的我,却被彻底的颠覆了。那节课,好像学习的是和中国有着非常复杂的历史问题关系的岛国——日本,只用了半节课的时间,我们便学习完了日本的位置地形和气候,我随即就在心里想着:“哎,这也太没意思了吧”,随后呢?只见PPT往后稍微翻了一页,一个问题出现了:你认为日本的这种条件能否产生早期文明?
其实,刚刚听到这个问题我是有点困惑的,什么?产生早期文明?这不应该是历史课该讲的内容吗?但随即大家的一番讨论让我恍然大悟:很明显,不能产生早期文明。为什么呢?因为早期的人类文明必定要适宜生存和进一步发展的条件。但日本不仅山地丘陵为主、地域狭小,物资谈不上充足。而且处在两大板块的挤压碰撞带上,地震火山多发,根本无法营造这样的条件。
放在今天来看,这个分析其实非常简单,但对于当时的我,真的好比晴天霹雳:我第一次真真切切地意识到地理和人类之间的密不可分的关系,并随后对地理大感兴趣。在之后,我们随同地理课程进入世界上一个一个的地区。从人类生存发展的角度依次将东亚部分,南亚部分和西亚部分的古老农业文明刨根问底,进而学习被东亚和南亚所影响的东南亚,接下来进入欧洲,继而是被欧洲文明所影响的美洲地区和大洋洲地区。在浪漫感知了世界后,我们又回到了自身,开始探索我们的国家。从华夏文明的孕育之地中原,到后来居上的富庶江南,对祖国又有了全新的认识。
而每次我们走进一个地区,我们都会遵循一个较为固定的逻辑思维过程:先分析这一地区的地形地貌及气候特点,也就是地之理,随后,再依据地之理来推断这个地方的早期文明形态,继而分析发展的过程中可能遭遇到的关键变化。最终,让地理与人文实现融会贯通,甚至让我们拥有属于自己的地缘分析能力。
但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我们在前面所讲述的所有地理,其实都是影响人文的,事实真的如此吗?
并不是!纵观人类历史,除了人类彼此之间的博弈和争斗,王国的兴衰与毁灭,还有一点极其辉煌壮阔,那便是人类面对自然的伟力时的殊死抵抗与斗争,这一点,无论是从已经内化成我们民族精神的大禹治水的故事,还是人类不断通过自身的创造适应全球的几乎所有的环境都能够深刻地看出来。也就是说,人类在被环境所影响的同时,也在改变和影响着环境。而且,随着人类科技的不断进步,这种影响只会更大。今天有人已经提出的火星计划,也许有朝一日,人类真的可以脱离我们地球的地理,朝向宇宙的星辰大海。
而这种人类与地理自然之间的力量的变化,又使得我们必须思考一个更新的问题:我们应该如何更好的与环境互动呢?我们到底应该一味发挥我们人类的主体性,利用环境改造环境。还是承认我们人类作为生物的一部分,甘愿继续受环境的支配呢?如果选择前者,那么地球就真的有可能像现在这样涌现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最后在人类手中毁于一旦。但如果选择后者,人之为人的高贵性与独特性又怎能体现出来呢?
所以最终,我们可能还是得选择一条较为中庸的路线来解决这个问题,既找到一条与这个环境良好互动的方式,让环境影响生物的量与我们影响环境的值达成一种相互统一与平衡,是人与自然不再是对立,反而呈现一种和谐发展的状态,在这时候,地理便可以继续作为一门研究环境本身的学科,帮助人们找到这么一条道路。
那么,地理,对于人类究竟意味着什么,又有着怎样的意义呢?从客观上来讲,地理地理其实就是人类对于除人类之外的大环境的一种研究,但是由于大环境与人类之间的如此密切的关系。通过地理,我们可以看见人类的发展和兴衰,反躬自省自己的文明形态和民族根本。也可以单纯的通过地理,找到一条更好的人与自然互动的方式。
-地理:云贵地区 -
River 琳茜
首先这个地方可以被分为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两个部分,外部环境云贵地区位于中国西南部边缘,北邻巴蜀和青藏,东邻岭南,南邻东南亚。内部环境,云贵地区的地形主要为云贵高原,地势西高东低,地表崎岖,山高谷深,河流较急。那么这样的地形是怎么形成的呢?其实他是因为印度洋和亚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挤压形成。
另外这里气候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湿热的环境也塑造了神奇的喀斯特地貌。地无三里平就是在讲这里。
而地形落差较大,使这里的气候更加丰富,我们知道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所以它的气温可以说是从热带到寒带,在这个地方可以同时感受一年四季。所以人们说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那么这样的环境对于这个地方有什么优势呢?他给生物繁殖提供了多样性,所以动植物种类多样,这里是我国动植物的资源宝库。
在这样一片大地上,人们会如何生存发展?创造了怎样的文明呢?
这里山地众多,气候多样,不适合传统农业生活,但动植物资源丰富,所以早期的人民就靠山吃山,以狩猎采集为主,这也就是原始部落。
随着中原文明从四川逐渐进入这里,农业开始在这里出现,但在漫长的农业时期,他们自然条件有限,也就是我们前面所说的地无三里平,所以说他们就修建了大量的梯田,竭力开发土地资源。但是还是无法很好的改变生活。
那么还有其他办法吗?我们发现他处于多个不同区域的交界,比如青藏,四川,印度等地,那么,这样的位置能不能带来新的价值呢?他们发现了商业的可能性,比如他们这里有青藏地区需要的茶叶,有中原地区需要的马,就这样他们走出了一条茶马古道。
那么商业这条路怎么样呢?其实这条路对于那些卖商人来说是十分的危险的,因为这条路是在悬崖边的路,他们冒着生命危险走出了这条商业道路,这就是一个努力求变的过程,他们竭力寻找新的可能。
到了近代,随着西方的到来,云贵地区有没有新的发展和新的机遇呢?
这里发现了很多有色金属矿产,它被称为有色金属王国,那么这是不是一个新的发展机会呢?
首先它的位置并没有临海,而且山高谷深,交通也非常不方便,难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
而今天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深入,这里的交通问题逐渐得到解决,可事实上他并没有依靠这些矿产走上工业这一条道路。
因为相比矿产,他还有更有价值的资源。那就是气候资源,生物资源如此丰富,在这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相信随着经济的发展,云贵地区原有发展的困境会逐渐被解决,而自身的优势将不断凸显。旅游业和现代(特色)农业让这个地方会让这里焕发新的生机。
-生物:一只裸虫的生命超越之旅 -
River 丹洋
我是一只快乐的虫子(歌唱…)“我们都是阴沟里的虫子,但总有人在仰望星空” (远方…)
——喂,你在听吗?这句话好像是说给我们听的。
——人是什么?他为什么要去仰望星空?
——从生物学本质来讲,人和我们一样几乎都保留着虫子的属性,整日在阴沟中翻滚挣扎并无不同。但不知为什么,人总是做一些不同于虫子所做的事,他们的世界不仅有大地,还有星空,从古至今许多人类的哲学家、科学家前赴后继地去仰望星空、探索星空。身为虫子的我真的很疑惑:天空漆黑一片,人类究竟在仰望什么?日复一日的仰望意义何在?人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存在?
好吧,为了搞清楚这些困扰着本虫子的问题,(虫子)我决定先从生理结构上看看,所谓“阴沟里的虫子”与人的差异。
事实上,人类与本虫子、乃至所有生命并无不同。组成生命结构和功能最基本的单位都是细胞,有着动物的四种基本组织:上皮、肌肉、结缔、神经组织;人类具备哺乳动物的九大系统,对物质的消化吸收,对能量的转换和消耗,对代谢废物的排出,对身体结构的协调控制等与哺乳动物近乎相同;从生殖和发育上,人类为有性生殖、胎生、哺乳;从遗传与变异上,人类几乎符合所有生物的遗传规律,如基因的显隐性表达、重组与突变。所以,从结构功能和生理活动上,人类与一切哺乳动物完全一致!唯有一点发育上的反常—人类都是“早产儿”。我们虫子生下来没多久就能性成熟,甚至大部分与人类相似的哺乳动物,也是出生不到几个月的时间就能跑、能跳、能捕猎,可人类不行,刚出生的婴儿非常弱小,要经历漫长的童年期才能发育成熟,看起来毫无优势。
总之,我们虫子与人都是由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构成的生命体,虽有结构与功能上的差异,但生物本质上并无不同。可是,人为何能挣脱阴沟里的淤泥,向外延伸呢?此刻我不知道那是一个怎样的世界,但却第一次生出了迫切的、渴求一探究竟的欲望。就这样岁月流转,在进化神的恩赐下,我从虫子变成了一只长了翅膀的蛾子,飞出了那幽深的阴沟……
此时我对人类“早产儿”有了新的洞见:
首先,人类的脑容量更大,且会随着年龄增长而不断变化,具备极强的发展性与可能性。相反像牛马那些生下来就跟亲代一样的动物们,它们的脑容量几乎不会有太大变化,随着时间只发生体积的变化,所以它们从一出生就注定了永远是食草的牛马。
其次,人类与外界的互动方式更复杂、更多样,他们不仅能基于生理需求与环境互动,更衍生出了社会文化、历史,就是说人不仅能跟自然环境互动,还能跟历史文化环境互动,漫长的童年期能够使得新生儿被教育、被文化,而这一切都促使了人超越本能层需求,衍生出属人的意识,进而思考、发明、创造。这简直是演化的“奇迹”!也是人不同于其他生物之处。
人类凭借自己独特生理结构衍生出的理性,在这世界狂飙突进…尤其近现代,人们揭秘了DNA、基因的奥秘后,在生命科学、生物技术上的发展极其迅猛!
那么,生物技术对于人类而言到底意味着什么?
毫无疑问,它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人类的生活质量,例如传统发酵技术,现代基因工程中的转基因、组织培养、克隆等,为人类的生产生活、疾病治愈带来巨大的价值,强大地令我赞叹!但,这些技术是否百利而无一害呢?直到爆发社会伦理及生态伦理等一系列问题,人类意识到“科学-理性是把双刃剑”:人类在受益于技术的同时,也面临着技术潜在的、未知的风险;其次,这些技术掌握在谁的手中,目的为何也不可控,犹如悬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从这个角度讲科学-理性的发展,必然涉及到更高位的人性对话,更是【善与恶的对话】。
到此,我真正被这些具备理性之思的人类所折服,所以我也渴望成这种不受本能和情绪支配的物种,于是在岁月中不断撕扯,进化神终厚待于我!我从长着翅膀的蛾子成为了生物学上人。
成为人的我,终于明白人类为何会对头顶的星空念念不忘。从人类的本能构造来讲,人类的大脑结构就决定了我们会对未知产生好奇,当然最初可能是被迫向外探索,但随着人类尝到了甜头,就把这种好奇刻进了基因里,成为人类认识世界的源动力;伴随着人之理性的觉醒,开启持续的探索、发展。但我的内心深处始终有个声音驱使着我去追问:理性-科技能否解决人类的一切问题?人类能否在理性的道路上“狂飙突进”? 显然!我在质疑!
推理可知:1随着理性的发展,当人类享受着科技带来的福利时,人的欲望会越来越大,如果不断用理性去填充欲望,岂不是又回到了非理性的虫子的状态?会出大问题;2当人类利用科技帮助我们解决某类问题时,同时会带来更大的不确定性,比如:曾经为人类安全而发明的监控、大数据,现在却成为“犯罪”的利器,曾经为阻止纳粹结束二战发明的原子弹,现在却成为悬在人类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因为人类的生命是有限的,而浩瀚的宇宙却是无限的未知的,当下的所行所为会产生什么后果,也许我们经历几代人都未必能看到。所以,理性-科学看起来并不可靠!
但人类啊太独特,他们又一次让我刮目相看!当我对人性了解更多时,发现:那些走在科技最前沿的观星者们其实一直都在警惕这些弊端,他们创造这些技术的初衷也为“善”,只是中间会涉及到许多始料未及、难以预测的问题,将善的初衷发生了扭曲,所以根根结底:这还是一场【善与善的对话】,两者无高低之分,皆为人性光辉的彰显!只是分寸难以把握,所以,科学-理性必然需要在更高位的德性的加持下,小心翼翼的前行。
但问题是:哪怕我们战战兢兢地前行,也无比清晰的明确“理性不是万能的、是不可靠的”,但若世上的一切都是不确定的、无法掌控的,那人类该如何存在?
——在极度的怀疑和虚无中依本能而活,退回淤泥中打滚吗?
——不!那不是人,那是虫子!
——生而为人已经决定了我们既有本能的生物学属性,更有刻写在人类基因中超越本能的可能性,能够经由感性抵达理性,去创造、去探索、去拓展自己的认知边界,从这个层面看人类永远都不会停止对外界的探索,但“学圆惑为边”为了避免陷入虚无、失去人的独特性,我们每个人也必须要为自己的生命寻一束光、找一个方向,那就是超越本能,对生存之价值and意义的追寻!那是仰望星空的终极命题,是如孔孟圣贤般的仁爱之心!是人性光辉的彰显!人之为人所有的高贵与自由皆在于此!
所以,芸芸众生中总有人去选择追寻光、成为光,也总有虫子不甘只在淤泥中打滚,渴望挣脱本能的束缚去仰望星空!当我终于搞明白这些复杂问题后,我低头看向自己的身体,哈,或许还是一幅虫子的躯壳,但是,内里已经变成了人!而且是一个活生生的,觉醒着的人!
生命是什么?唯有意义才值得过!我们将如何度过生命中的每一天?如何做出选择?如何跨越每一个困难?如何遇到新的自己?来听我们教室的故事,那些重要的时刻!
River 思颖
这一次《巴黎圣母院》音乐剧演唱会,对我既是一次挑战,又是一次成长。
五一小长假后,我在学校住了一个多月,或许是和同学们有了更多的相处,我逐渐变得开朗起来,甚至有点疯……
音乐剧选歌曲,因为可能是初中最后一部剧了,所以我就想唱一首来挑战一下自己。但还是比较胆怯,琳茜为了让我不留遗憾,主动找老师帮我报了一首《Pagan Ave Maria》。
我一开始是自己练习,因为不确定到底唱得有没有问题,便找来熟悉的几个同学,在他们面前唱了一下,大家给了我很多鼓励,让我最后终于有信心站上了舞台。
在正式演出当天,因为非常紧张,害怕在台上突然忘词,就把歌词带了上去。舞台上音乐响起后,唱第一段时我很紧张,到第二段我逐渐放开了,感觉自己好像沉浸在了音乐之中,而且明显感觉气息变稳了,最后一段我能感觉到心情非常放松,甚至不由自主地冲着台下的观众们笑了一下。
虽然我认为在音乐收尾的部分唱得并不是很好,但是当我走下台的时候,有很多同学都跑过来告诉我,唱得很好听。我感觉很温暖,也很开心。
这次演唱会不仅让我感受到了挑战自己的成就感,也让我更加有力量去面对今后更多的挑战。
——语文自由写作《不一样的初二》节选
River 雨桐
合上剧本,回味着,脑海中只有一个名字——李大钊,他深深地吸引着我,这个角色太令人着迷了,在我的脑海就只有他一个角色,我要竞选他,我一定要竞选到他,这个念头死死地咬着我不放。
课上练习想要选角色的时候,耳边几乎好几个声音响着“荒谬!荒谬!简直是无耻至极……”我瞬间感到不妙,抬头一看,那么多人要竞选李大钊?!义之、子翔、瀚宸、颂尧、铭杰……瞬间,我从来没有感觉过那么重的压力。
“嗨,义之,你要竞选李大钊吗?你非常适合这个角色!”
“你肯定能竞选上的,子翔,你的气场非常好。”
“颂尧,你要竞选这个角色吗?你读一遍试试,诶?你读得还不错嘛,到时候竞选李大钊时,你一上去肯定碾压全场!”
这些话语传到正自卑的我的耳中,心里五味杂陈……
那我去找人去辅导我一下吧,那就去找宜镁吧,让她辅导我,我肯定能读很好的!我突然找到了希望,扭头看向后桌的宜镁,“喂,宜镁,你能……”我的话语戛然而止,因为我发现她正在辅导义之……
我默默地,转过去,趴在课桌上。
都那么强,有那么多人的认可,我怎能擦上边呢?
“雨桐,我听见你读李大钊了,难道你想竞选李大钊?!真没想到你要选这个,好多人都要竞选这个,你能竞选上吗?”远微跑来对我说,“我怎么会选不上?我那么厉害?!”我开玩笑着对她说。
“荒谬!荒谬!简直是无……不行不行,感情不到位!”
“咳咳,荒谬!荒谬!简直是无耻至极!西方这是决意将我中华逼上……”嗯……这也不行,气息不到位,再来!
就这样,我在回到宿舍后,一次一次地练习着,调整着自己的感情和气息,和读台词的顺畅度,啊,不想练啦,好累哦!我一下子,趴在床上,抱着枕头,脑海里一直重复着李大钊的台词。不行,难道你不想竞选上了吗?他们都那么强,你现在,放弃了,那么你就一点点机会都没有了啊!
宿舍的人也慢慢地来了,我朝她们抱怨着,“有那么多朗读功底那么好的人都要竞选,李大钊,我怎么可能竞选得上呢?”他们一直在反驳我,说如果你做到让人眼前一亮,说不定会有人投你,我却一直不相信。我会觉得班里有些人会跟票,觉得他们会看不好我,于是习惯性地投一般朗读很好的人,比如说颂尧,为此,她们一直与我争辩,我们还差点吵了一架。
那个星期五下午放学的时候,我找到了丹洋,让他辅导了一下我的朗读,他说我前面的语气应该读得没那么激烈,到后面再慢慢地升高。就这样,伴着星期六星期天的练习,慢慢的就到了竞选的那天。
1、2号画外音竞选!竞选完毕。3、4、5号鲁迅竞选!竞选完毕。6号许寿裳竞选!竞选完毕。李大钊是7号,下一个就到我了。“谁要竞选李大钊?”老师开始说到李大钊了,我举起了手,周围的人惊愕地看着我,仿佛不相信我会竞选李大钊似的,接着,子翔便上场了,他是第一个上场的,“荒谬!荒谬!简直是无耻至极……”他一上场,下面的人就惊呆了,武老师听见后,立刻就说:“我先给加五分!”瞬间我的自信就被打垮了许多,特别是他下场的时候,那掌声特别的大。第二个上场的是薛义之,同样不用说,那气场,简直压过了很多人,那郑重严肃的声音,削弱着我一点一点的勇气,他下场了,该我了。
——语文自由写作《角色竞选那些事》节选
……
眼神,动作,语气,神态,每一个我都对着镜子不断练习,没想到在一个人的时候,声音就如此放得开,原来我的声 音是如此的……有天赋!优美!惊人!在一次次的练习中,我欣然地发现了这个大秘密。
掌握着这个秘密的我,一步一步往前走着,因为我知道,只要自信地掏出这个秘密,这个秘密就将会把那些杂念全部消灭!
演出的日子一天一天的逼近,到了该彩排的日子了,怎么能这么快!我的感官,内心,记忆好像还停留在刚竞选的那一天……
很快到了演出,马上就该我的戏了,我浑身都紧绷着,诶?紧张什么?你忘了吗,你有一个大秘密呢!咦?怎么召唤不出来了,焦急蔓上我的心头,这是怎么回事?难道,是我忘记了召唤它的方式了?!我闭上眼,努力的去想召唤它的方式,一点一点琢磨着朗读的语气,朗读的神态与模样,突然,某个东西点亮了我,召唤秘密的方式,好像是……对,是自信!我可以用自信召唤它!
……
灯黑。
灯亮。
我上场了。
刺眼的白光向我照来,眩晕之际,我睁开了眼睛,密密麻麻,乌黑的一片随之而来的压迫感蔓上了心头……
召唤秘密!
压迫感渐渐地消散了,随着而来的是充溢着全身的自信,“荒谬,荒谬,简直是无耻至极……”我望向台下的观众,他们的眼睛里仿佛都有光。读罢,台下震耳欲聋的掌声响起,每个观众都激动的看着我,走下台后,老师、同学们也都激动地看着我,“你太棒了!”武老师抓着我的衣服来回的摇晃,真的吗?真的有那么厉害吗!?我自己都不敢相信我读得有那么好,刹那,成就感填满着全身,快要溢出来了。
——语文自由写作《自信召唤秘密》节选
River 远微
周五一整天,或者很早我就开始担心演出无法拿出自己最好得状态。快上场得时候,我安慰自己“没事,即使没演好也没关系,因为在排练中有几次都演得不错,这就代表我成长了,最后不过是一个结果而已。”但事实上我很紧张. 紧张到连项链这个道具都不敢取。所以哪怕演出时只是一个结果,可这结果也很重要啊!由于紧张,我难受了一个上午,从头到脚,从里到外,都不痛快。候场时,我更是感觉自己快晕倒了。
听到晨静的说“这些人又来了,说是来买木器的,其实顺手就将东西拿走了,我得去看看……”我知道,我该上了。怀着忐忑的心情,最后提了一下裤子,拽了一下衣服,整了一下领子,拿出项链,摸了摸上面的小鸽子,将它放进衣服,深吸一口气,我上场了!
当我说完第一句话,台下的掌声如雷鸣,我一下快哭出来了,人小到大,从未有过这样的场景发生在我的身上,一秒后,我意识到是真的,这掌声是给我的。那时,我激动死了!我努力以最好的态呈现出后面的台词。那一刻,我成就了舞台,也成就了自己!当我下台,同学们对我的夸赞,台下的掌声,我哭了!这不是我为了秀演技而流下的眼泪,而是从内心而来的激动!那时,我明白,一场没有遗憾的戏是怎样的。当我回到家,听到父母与姐姐的表扬,又想到那鸣般的掌声以及在同学的夸奖后的那句"你特别棒!这是事实。”,还有老师带着笑容的点头记忆犹新。
——语文自由写作《鲁迅演出》节选
远微妈妈
我真是觉得又激动又好笑,笑着笑着就哭了,不敢相信这还是原来数着字数挑角色的远微吗?听着不太清楚的直播里传出的笑声和掌声,我有点担心笑声对她的影响,没想到她回来很激动地跟我说大家为她鼓了两次掌,鼓掌的声音可大了呢,还说她演的好。看着她激动地讲述,语调飞扬,眼里冒光,原来那个大条的、总说着自己不在乎一切的女孩儿也是需要看见和鼓励的,也是需要掌声的。
——摘录自River班级群
雨桐妈妈
这次演出雨桐明显更勇敢更放地开了,她独自演讲那段,我和爸爸都不敢相信那是自己的女儿,感动得热泪盈眶……
看了远微妈妈的分享我也忍不住流下眼泪。有时候我们可能不太了解自己的孩子,他们的退缩和看似无所谓的背后,恰恰隐藏着一股强大的能量期待爆发。原来每个孩子都渴望被看见,被点亮。多幸运来到贞元这个充满爱的学校和班级,让我的孩子也有机会站在台上被看见、给她力量和勇气去挑战自己!每次周末回家,雨桐对我分享的都是同学的友善,老师的肯定和鼓励。看到她一点一点卸下自己的防备、怯弱、敏感,悄无声息地绽放、发光,我时常忍不住热泪盈眶。突然明白这一切都是爱的力量,爱同时意味着接纳,包容,爱是让他们勇敢地做自己!
——摘录自River班级群
River 宜镁
《鲁迅》是我们的第二部剧,难度比《孔子》大,我们完全没有任何影像资料的参考,在创作的时候,但是,经过第一部剧后,我不再是按照一个人一生的时间线来呈现他的全部,我能够很明显感觉到我的行文思路都更加清晰流畅。我甚至为此专门去学习了鲁迅的语言风格,直到现在,我的作文字里行间都常有着鲁迅的某种语言风格。
戏剧创作能锻炼各方面的能力,是综合能力的体现,也包含着属于未来的能力。拥有创造力,不论在哪一个领域,一定是走在时代前沿的那一批人;拥有领导力,就是走在时代的前沿的人们中的领导者,戏剧社团提供了这样的平台给我们。
鲁迅,这个人物,也给了我极大的内心震撼。我们将其称作“民族魂“,他的身上肯定有属于这个民族的最独特的东西。当我们梳理中国历史从古至今的脉络便会发现,任何似与之相同的历史人物身上——岳飞、苏武、文天祥,有着共同的东西。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最独特的东西——那精神的扎根之处。面对这千年来所有曾存在的黑暗,这个民族闪耀的火光却从为熄灭。这其中的原因,不知可有人想过。当我们说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说我们爱国的时候,我们要意识到,我们为什么爱这个国家?我们又爱这个国家的什么?不只因为我们是中国人,不只因为我们生长于这片土地之上,还因为我们发自心底的爱这个国家、爱这个民族的文化,爱像岳飞、鲁迅一般的伟大的灵魂,爱一种流淌在血脉之中的精神。
——语文自由写作《鲁迅剧》节选
这些重要的时刻,大家都看在眼里,也由衷为彼此得成长而欢欣,在你们没有看到得地方,妈妈们更是欣慰。所以困难在那里,唯有依靠行动,一点点通过自己的努力,看到自己全新的样子,你想不到的成就感就会油然而生。
事实上,我们这间教室的每一个孩子都是这样,在不同的学科着力,生长。
但我们知道,生长没有那么容易,在初二的档口处,面临很多选择,面临会考,在这个过程中大家都会遇到自己的困惑,究竟是什么在指引着我们的行动?
River 铭杰
我一共经历了两次初二,却截然不同。第一次我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想玩玩,想学学,每天不是在吃喝玩乐,就是在吃喝玩乐的路上,很享受这样的生活,父母发现我的成绩极速下滑,便想为我找到出路,希望我意识到错误并改正,把我送到了开封市贞元学校。
在去往这个学校的途中,我就有一种不一样的感受,就像薄荷糖在心中融化一般。千辛万苦地到达了这所学校,当时不知道为什么就松了口气,但肯定不是因为离开了父母。
可我是新来的,对这里有些陌生,加上内向的性格,自己的爱好和同学们不一样,但这都从我与他们一起打篮球发生了改变,当我进球了,他们会说“好球”,当我没进,他们会说“差一点”,当我不小心犯规后,他们会说“没事”,当我不小心摔倒的时候,他们会说“没事吧?”,最终在这样的言语下,我把他们当做了朋友,在他们的影响下我性格开放了起来,敢于回答问题,也敢于提出问题,在老师与同学们一步步的陪伴下,我知道了:人的高贵性所在、生物的结构、世界的架构、数学的思维和“打球打得不是篮球,是热血。
我是真的不敢想象进步会这么大,开始愿意多运动,愿意花时间思考,更重要的是愿意交流,这使得我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进步,我很开心。虽说这一次初二事情多,与之前相比很累,但是这就是他的多元化,就是因为这样我才有了息不灭的热爱,不再是行尸走肉的生物了。
以后,无论走到哪里,我都是那朵无论在任何环境下都会努力盛开的花,我还要坚持自己。
这样命运的转折对于我来说十分重要,不过,如果再让我做一次选择,我仍两次会会全都要,因为只有大困,才能又大悟。
——语文自由写作《不一样得初二》节选
River 晨静
后天我们就要进入考场完成生物和地理会考了,这将是我们面对的第一个大考,不过现在对于是否可以考得特别好这件事,我已经不太在意了。
但前一段时间,因为它来的太突然了,所以有比较长的一段时间,我都对该怎么对待它很迷茫。
因为我们并不是特别注重成绩的学校,父母和我也不是特别关注这件事,但当真的确定我在初二要考两门学科,并且还要进入中考成绩的时候,我完全蒙了。很快开始紧张了起来,那时我下定决心,一定要考好。因为在初中这两年,在这两门学科上,我们每一个人以及老师都花了无数的时间与精力,如果最后烂尾了,是怎么也说不过去的。
但是我该如何复习这两文学科毫无头绪,一周一周感觉毫无成效,自乱了阵脚,逐渐焦虑了起来,我就去找我妈诉苦,结果那时候我妈告诉我要“尽人事,安天命”,做自己能做的就好了。现在回想的确实有道理,但是那时我说是根本就说不通的。
随着一次次复习的摸索,大家都逐渐掌握了复习门路,生物和地理中我能够复习都复习了,但是在做题的时候还是会有不会的题,我非常困惑,为什么明明已经尽了最大的力量,却还是不能做到万无一失?
后来通过阳明的大课程,我想我找到了答案。
对于儒家的学者而言,尤其是对于孔子,孟子,阳明这样的圣贤,他们为何无法完全的推行自己的“道”呢?难道会是因为他们个人对于“道”领会的还不够吗?并不是。那是因为一个人自我的内在修炼是可以通过自身来控制和选择的,但是如果想要外推自己思想的话,却不可能单单依靠自己一个人,不得不承认还有外界的影响,天时、地利、人和是很重要的,我们将要面对的会考也是这样的道理。
既然我们无法决定考试结果,那应该怎么办呢?孔子和阳明早已给我们做出了表率,孔子的思想被欣赏时,他便去做官,不被赏识时,他就自我修炼,从始至终他从未因外界环境而改变。他为推行大道而努力,不因未能推行大道而放弃,因为他知道在这个过程中他很坚定。
所以对于我而言,是否可以考出很高的成绩,已经无法影响我了,考的好的是人生中的光荣,考不好,是人生中的历练,只要我知道这个过程中我已尽了全力,不管结果怎样,我都会为自己的努力而感到骄傲。
——语文写作自由写作节选
03
第三篇章 吾将上下而求索
当我们用行动收获成为自己渴望的样子,什么样的选择才是更好的选择?一起聆听阳明先生的“道”对我们的启发。
■
-语文:磨镜与致良知 -
River 祎凡
王阳明和他的知识体系,是整个中国儒家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曾经有人向他请教,究竟怎样才能成圣人,王阳明则利用一个形象的比喻回答了他,这个比喻正好能够梳理他的儒家体系。
在那个时代,镜子是用铜做的,所以普通的镜子用久了都会锈迹斑驳,王阳明就把人心比喻成了一面镜子,那么对应的,镜子上那些生锈的地方无法反映出外界事物的样子,对应到人心中,也就会歪曲他,或者忽略他的存在。
所以你如果想要看到事物本身的样子,你就得仔细刮磨你的内心,最后,让上面大型的污垢全部去掉,并且把小型的污染也轻轻的剥掉,剩下的就是一面纤尘不染,通体透亮的镜子。
这一个短小的故事充分体现了比喻的优点,能够借用比喻的事物表达很多东西,包括王阳明的许多中心思想。
首先,追求圣人,也就是追求一面纤尘不染的镜子,所需要的东西都已经在你的心里了,这就是王阳明心学的底层逻辑,万物皆备于我,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是有向善的可能性的,你只需要肯真正审视自己的内心,每个人都有良知。
不过为什么并不是每个人都呈现出了良知呢?这其实就是另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的镜子上会出现污垢?
其实我们可以说,这就是一个很自然的状态,在与外界互动的过程中,就会产生私欲,比如,你看见了一朵美丽的玫瑰花,那么正常的状态,就应该让他正常的,继续在那里开放,可是在与整个世界互动久了之后,想法就开始改变了,从最开始的状态,变成了想要将玫瑰占为己有,也就破坏了本来的芬芳,这也就是我们镜子上说的那些污垢,要努力刮磨去掉的。
可是,还有问题,这正是最容易的误区,究竟怎么样才能打磨镜子呢?是坐在书房里,自顾自地打磨内心?思考?这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虽然良知本来就存在在你的内心,可是这个时候你也还只停留在知的层面,对于成为圣人没有帮助,你需要真正地用你的作为来磨镜。
所以说,行动是修炼的唯一方法。
参照孔子之前对人们所分的类别,有些人是生而知之者,他们仿佛身上背负着天命,他们在意识最初萌动的时候,就已经表现出了对自己之后要追求的东西的热烈向往,并且之后一生没有改变。
还有一些人,是学而知之者,这些人,他们不是一个外在的理由,而是自发的渴望去学习,并且想要通过这样的学习,他们很快就能找到自己的方向。
当然,大部分人,全都是困而知之者,是因为在实际上遇到了问题,所以才去学习,这并不是代表他们成不了圣人,王阳明就讲自己是困而知之者,因为他在一生中遇到了许多不同的问题,所以才能一直不断地领悟到新的境界。
同时还有困而不知者,哪怕遇到了困境,也不会自发的去求,也不会自发地去寻找,可以说,这些就是整个儒家思想的那些内心没有觉醒,而一生都处在麻木的人。
这些所有东西能够找到的共同点,就是他们一定是要通过真正在现实中做事,以打磨自己的内心。
如果说,王阳明在最初,并没有遵循他内心的召唤,去遵从那个,他还并没有完全悟透的良知,上书反对刘瑾,他自然没有办法有之后的龙场悟道,如果王阳明并没有赌上一切去平定宁王的叛乱,他也就定不会悟到致良知。
而且,这样的一个困而知之的过程,并不是痛苦的,因为,你是在遇到问题之后,自发的去解答,并且想通之后,你一定是发自内心的认同的,如果不是,那就说明你并没有真正的知,你并不认为他是真正好的,你在经过利益取舍之后并不会选择他,自然无法知行合一,如果是真正在过程中悟到的,行动的时候也不会犹豫,而会像王阳明一样,以最坚定的行动,来践行他其次,我也没有丢掉唱好歌这点。反之,我凭着动听的声音来表达我的情感、思想这不更是一种“完美”的音乐吗?音乐是一种语言,但它可以是优美而又动听的。
那么知行合一是有终点的吗?这并不是一种外界对此的界定。而是自身对此层次无限的超越,就像圣人一般,夫子、先生在我们后人看来早已达到圣贤的境界。可为何他们却都不敢自称胃圣贤呢?圣贤是永无止境的,这是一个遥不可及却又近在咫尺的境界,这是没有尽头的,但只要去做,就是在靠近它。知行合一亦是如此,这一定是对自身生命的超越的知行合一,而对这的超越则也一定是永无止境的。
-语文 :知行合一 -
River 颂尧
我们常说要知行合一,何为知,何为行?这是否如我们通常所理解的知与行呢?
当我看到一朵娇艳欲滴的花朵时,便不自主地心生欢喜。这就是知行合一。看到花为知,心生欢喜为行。这里,“知”是从感知层面我看到了这朵花,“行”则是我的念动、意动。
可在《中庸》里却有这么一则: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先生忠于孔孟之学,日读四书五经。这难道不与先生所说的知行合一相矛盾吗?前者是为之,笃行是为行。这难道不是知行二分吗?
先生说知行二分,源世间有一种人,只懵懵然任意去做,不知其所以然。还有一种人,只端居窗前苦思冥想,而不加以实践。而为了方便法门才有知行二分之说。而人本应便是向看到一朵花就心生欢喜般知行合一的。
那么知行合一便仅仅于此吗?回到我对这朵花的知行合一,我心生欢喜是因我对世间一切美出于本能的爱。所以,知行合一是如此简单?此刻,知行合一更多是在本能层面,但知行合一有无更高的层次呢?
先生在看到八虎作乱、宦官乱权时 ,挺身而出、直言上谏。先生清楚它所面临的可能是杀身之祸。但先生心中有着一个圣贤梦,因此先生是在去朝向圣贤。这就是最高层次的知行合一。
先生之所以要提出知行合一实是想强调人的整体性。在以身正道中,不仅向内成己,还要向外成人、成就美好世界,可先生在此所说的是道统。但知行合一只局限于此吗?关乎生命的科学,最终是在呈现出人之高贵、独特,一种真正自由而又充满力量的生命状态。
而在朝向它时则存在着许多路径。贝多芬、科比……他们在各自所沉浸、热爱的领域中寻找到了自己生命存在的意义。无论是从身体、艺术等他们的生命有着光彩。
于我来说,我喜欢唱歌。在我听到一首附有美妙旋律的歌曲时,我会喜悦,并想去把它唱出来。这是知行合一。但我不愿仅仅满足于此,不满足心动、念动。因此,我选择了声乐跑班。我会花许久的时间去练习唱功,一遍一遍不断地重复、练习。我知道我若想要唱得更好则定需我去反复、不断的练习。此刻,我是在知行合一,理性层面的知行合一。所以我是否已经达到一种很好的状态了吗?
不。
此刻,我在着一遍一遍地去练习歌唱,在不断精进着我自己的这台“音响”。使它的音质更好,音色更动听、更具有穿透感。但我想问:我是在成为一台机器吗?成为一台品质极高的可移动音响吗?请问,音乐到底是什么?回望过去那些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莫扎特、柴斯夫基。他们的生命已经与音乐融为一体,他们是在用音乐来表达着自己。
音乐是一种语言、一种文字、科学、诗歌等任何事物都无法替代的事物。它拥有着奇特的能力,使人产生共鸣,使人若有若思,使人踌躇满志,这是音乐的力量。
那我到底应如何去与音乐互动?在音乐上,我应如何去知行合一?
假若音乐是一种语言,我想我应去借此来表达我的情感、思想,我应去创造独属于我的旋律、独属于我的歌曲。而不是像一个机器仅仅在表达他人的情感、思想。因为此时我是有一“自居”的过程的,我是站在谱曲作词者的背后来唱这首歌的。但某些经典的歌曲也是值得去唱的,不过我可以在其基础上有所改编,我仍是有着我自己这一主观意识的——我是要表达我所想要表达的东西。而也只有如此,我去做这件事情对我自己才是有着意义的。因为我是借音乐这一种语言来表达我自己,表达富有着思想、情感的音乐。这便亦如那些伟大的音乐家们,甚至在表达自己之上还能为这个世界带来一些美好。
还有什么比创造更好的知吗?还有什么比创造更好的行吗?在创造中,就是知与行不断在相融相成的过程。
其次,我也没有丢掉唱好歌这点。反之,我凭着动听的声音来表达我的情感、思想这不更是一种“完美”的音乐吗?音乐是一种语言,但它可以是优美而又动听的。
那么知行合一是有终点的吗?这并不是一种外界对此的界定。而是自身对此层次无限的超越,就像圣人一般,夫子、先生在我们后人看来早已达到圣贤的境界。可为何他们却都不敢自称胃圣贤呢?圣贤是永无止境的,这是一个遥不可及却又近在咫尺的境界,这是没有尽头的,但只要去做,就是在靠近它。知行合一亦是如此,这一定是对自身生命的超越的知行合一,而对这的超越则也一定是永无止境的。
最终,在这条寻找更好自己,寻找远方的道路上,你会发现最好的选择,在内不在外, 是持续地能够更新自己……通过以日以年的“磨镜”的过程,通过 “知行合一”的领会,通过和我们的圣贤对话,寻找我们精神之根,成为一个更自由的生命!
- END -
贞元2020秋冬期末庆典 | River教室:向着朝阳,去远方
聆听河流的声音——贞元学校2019春夏River教室期末叙事
2022春夏学期期末庆典:
贞元2022春夏学期期末庆典 | 七年级橄榄树教室:且知且行橄榄树
课程咨询电话:17837838610(微信同号)
0371-23253938
编辑 | 张瑞
点击图片查看开封市贞元学校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