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长沙人均病床领衔重点城市 多地医疗扩建热度不减
经过去年底到今年初的艰难“闯关”,全国各个城市目前基本迎来正常生活。先前担忧的二次感染潮幸而未至,疫情的热度在舆论场上也迅速冷却。
虽然疫情时代的各种痕迹正在急剧消失,但三年的疫情深刻改变了人们对于健康的态度,检验了各地医疗体系的韧性。
过去一年,各重点城市财政承受了多大压力,三年过去,它们的医疗资源格局现状如何,未来又将向何处发展呢?
上海健康账单超支500亿 天津负增长
根据各重点城市(一线新一线城市)公布的2022年预算执行情况与2023年预算草案报告,从总量上来讲,仅上海超过千亿,达1308.30亿元。紧随其后的深圳为675.5亿元,仅为上海的一半。重庆、广州、成都、杭州、苏州和武汉等城市均超过200亿元。
需要说明的是,北京和长沙只公布了市级卫建开支,如果按照全市体量,排名靠前的城市中应该有北京一席,长沙总量也超过百亿。
从增长率来看,上海再次获得第一,和前一年相比增长108%,翻倍有余。
剩余城市中,不少城市2022年的卫建支出出现大幅度增长。杭州增幅达53%,苏州达49%,成都为44.9%,合肥为40.7%,宁波、青岛、深圳增幅超30%,武汉和广州超20%。
佛山和天津较为特殊,佛山基本和上年持平,微涨0.6%,天津则出现负增长。
大量城市去年卫建开支大增的原因当然不难推测,2022年奥密克戎变异毒株更强的传染性让很多城市的防疫行动更加频繁,这在它们的预决算报告说明中也得到印证。
如武汉在其报告中称,卫生健康支出的大幅增加“主要是落实疫情防控补助资金,加快公共卫生补短板项目建设,兑现基本公共卫生保障补贴”。
郑州则称,全市卫生健康支出132亿元,“付资金53.6亿元,支持方舱医院、定点救治医院、便民采样屋、流调人员队伍建设等”。
至于上海,我们可以从预决算的数字变化中看出2022年的疫情对它来说有多么“始料不及”。
2021年,上海卫生健康支出为633.1亿元,到了2022年年初报预算的时候,上海起初的数字为655.6亿元,比前一年稍涨20亿。而在之后的人大表决时,在其预算的基础上大增了100多亿,达803.9亿。
现在我们知道,上海2022年的实际卫建支出为1308.3亿,是年初最初预算的近两倍,超人大批准调整后的预算500亿。
不过,众所周知的是,去年年底开始,国家逐步全面放开了疫情防控举措,今年年初开始实行“乙类乙管”,演进到现在,公共交通也已经不再强制佩戴口罩。公共卫生健康逐渐回归常态,各地的卫建预算自然也应声减少了。
根据已经公布的重点城市2023年卫生健康预算,大部分城市2023年的卫建预算比2022年的实际花费都有所减少。减少最多的还是上海,达432亿元。
其次为深圳,减少149亿元,广州减少97.8亿元,苏州减少75.7亿元,成都减少65.5亿元等。
佛山(市级)预算减少了2.0亿元,降幅达21.14%。它在预决算报告中称,“2023年新冠病毒感染列入‘乙类乙管’后,相应减少相关疫情防控支出”。这也符合大部分城市的状况。
但是仍有部分城市的预算有所增加,如宁波增加10.17亿元,天津增加5.8亿元。北京(市级)预算增加了63.5亿元,
其实不止2022,从疫情开始的每一年,各地的财政都在承压,只是程度不同罢了。而经过三年的考验,重点城市的医疗资源格局有何变动呢?
郑州长沙人均病床数领衔
根据一线新一线城市最新公布的2022年统计公报,医疗卫生机构数和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最高的为重庆,截至2022年底分别为22243家和25.08万张床位。但重庆情况较为特殊,所以总量高出其他城市一个量级并不意外。
除重庆外,医疗卫生机构总量方面过万的还有成都12415家和北京12211家。医疗机构床位数过十万的有成都16.70万家、北京13.40万家、上海17.36万家、郑州11.37万家、和广州10.65万家(2021年数据)。
最能反映居民医疗保障水平的每千常住人口医疗机构床位数方面,郑州、长沙表现突出,分别为8.86张和8.52张,领衔19座重点城市。除此之外,成都、重庆、杭州、南京、合肥、武汉、上海等城市破7。
值得一提的是,经济总量领衔全国的一线城市,在人均医疗资源方面处于重点城市中下水平,深圳更是接近垫底。
但是在最顶级的医疗资源方面,根据最新发布的复旦版中国医院排行榜,百强医院最多的前三城分别为北京、上海、广州,分别为22家、19家和10家。三城占了百强医院的半壁江山,医疗领域“强者恒强”的格局依然稳定。
紧随其后的武汉(5)、杭州(5)、成都(4)、重庆(4)南京(4)西安(4)排在第二梯队,但距第一梯队差距明显。沿海城市佛山、宁波和东莞遗憾挂零。
从19座城市近5年人均医院床位数来看,大部分城市在小步提升。疫情三年,2020年到2022年,部分城市处于波动上升状态。即使部分城市在个别年份有所下滑,但整体趋势未变。武汉情况较为特殊,其人均病床数处于连续下滑的态势。
从上述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总体上来讲,重点城市医疗资源的格局变化不大,但这并不代表各地的医疗竞争不激烈。所谓“静水流深”,在宏观数据之下,一场医疗“扩建潮”正如火如荼。
重点城市医院扩建潮不“解渴”
2020年以来,全国很多城市都进入了医疗基建“狂飙时代”,其中的主力,是话语权更高的公立三甲医院。
据媒体不完全统计,仅2020年-2021年6月,全国近20个地区的102家三甲公立医院掀起建设潮,新增床位数12.8万,投资金额高达1800亿。2020年开始的扩张潮,直接原因是疫情防控的需求。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的要求,全国所有二级以上医院,均要在2020年底前具备核酸检测能力,也就是说,要有自己的PCR实验室。
2020年5月,国家发改委印发公共卫生防控能力建设方案,全国每个省份应配1家-3家重大疫情救治基地,近300个地级市也要有自己的救治基地,近2000家县级医院实现“平战结合”立即转换。
所谓“平战结合”即平时和特殊时期均可使用,灵活转换。此类医院建设时国家更看重“战”,而各地的医院们则看到了“平”,它们想竭力搭上这趟“便车”,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