偌大的城市,为何容不下一只“卖崽青蛙”?
身穿青蛙服,手提一群“小青蛙”,脖子上挂着收款二维码……
最近,“卖崽青蛙”火遍网络,活跃在多地大街小巷。
因蠢萌的造型和有趣的互动,这种“卖崽青蛙”成为网红青蛙吸引了不少人关注……
许多网友拍照发到朋友圈、短视频平台上,迅速产生了传播、模仿效果,越来越多城市街头出现了网红青蛙。
不过,不少网红青蛙最近遭到了城管的驱赶,理由是影响市容、违规经营、堵塞道路等。
虽说城管执法有理有据,但执法方式和态度,却有待商榷。
有青蛙遭到现场拦截、去“头”、褪“皮”,还有的被勒令“面壁思过”,个别城管的斥责语气冰冷僵硬,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令人不适。
近日,在上海街头,就有一只青蛙被城管拦截,还被当场要求褪去“蛙皮”。
“卖崽青蛙上海落网”的话题也上了热搜,让人很不是滋味。
执法者一顿狂吼:脱掉衣服,二维码放口袋里,这样像什么东西!
执法者愤怒的斥责声中,“卖崽青蛙”只能当街脱掉蛙皮,露出的是一张年轻的面庞,和一副尴尬的可怜相。
也许觉得这样处罚力度还不够,在官媒的宣传中,又推出了这样的字眼:
卖崽青蛙 上海落网。
“落网”两字,何其刺眼!
“落网”这词一般都是形容犯罪分子的,青蛙一不偷二不抢,靠自己的劳动吃饭,怎么也能用这种词?
不就是走街串巷卖个小青蛙,讨口生路吗?
这是犯下了十恶不赦的大罪,非要用“落网”两字?
虽然上海城管局长说,要柔性执法。
但对待”卖崽青蛙“,我们看到的只有蛮横和粗暴。
穿上青蛙服,他要强颜欢笑,逗人开心。
脱下青蛙服,他还要开心微笑,给家人希望。
在大家眼里,他是开心果;可在城管眼里,他却是个祸害。
穿着又厚又闷的青蛙服,拎着一串小青蛙,走街串巷,装萌卖笑。
其间的辛苦,有几个城管能体会?
说好听点,他们算小商小贩。
但实际上,就是为了讨口饭吃,为了养家糊口。
但凡有点其他途径,谁会用自己的身体让大家取笑,换取一点吃食呢?
不是为了生计,谁愿走街串巷卖这几块钱的小玩意?
更何况,既没占道,又没影响谁,更没违法违规,何苦要痛下杀手?
网红“卖崽青蛙”到底做错了什么?
事实上,这种经营方式,边走边卖,提起就走,有人就停,对场地的依赖性很小,影响也比较小。
更关键的是,“卖崽青蛙”的消费模式,能让压力山大的都市人产生共鸣和共情。
无论是“不是生活所迫,谁会忍心卖儿卖女”的谐音梗,还是“卖崽青蛙”逗乐的互动和表演,都丰富了城市烟火气的内涵,也提升了市井消费的人文品质。
然而现在的情况是,各地的城管在大规模驱赶青蛙。
线上整天宣传地摊经济,结果线下小贩依旧被撵得跟狗一般。
“卖崽青蛙”跑得脚底都冒火了,官方还在宣称“柔性执法”,这简直是强烈的黑色幽默。
说句实在的,现在天气越来越热,路人都穿短袖了,如果不是生活所迫,谁愿意套着厚厚的青蛙服,走街串巷卖这种小玩具啊?一天下来累死累活又能挣几个钱呢?
有必要赶尽杀绝吗?
之前在网上看到“青蛙”很火,以为都是年轻人,戴上青蛙外套,卖萌逗乐,放飞自我。
直到看到这些图片,莫名有些心酸。
他们没有别的生存能力,想要靠自己的能力去养老、去生活。
然而,却连他们最基本的生存的机会都要剥夺,是否太过残忍了?
归根到底,群众不希望对“卖崽青蛙”一刀切,但管理部门不想看到无序发展带来的隐患。这就是问题所在。
但如果一个城市,连一只青蛙都容不下,还能容下什么呢?
一边鼓吹灵活就业刺激经济,一边又搬出城管条例围追堵截,这是口惠而实不至。
一边大声喊城市需要烟火气,一边又对“烟火气”想方设法掐灭,这是表里不一。
城市烟火气,需要所有人共同努力,如果一味地冰冷执法,那么这座城市不仅没有烟火气,也没有人情味。
“柔性执法”不能只挂在嘴上,也要落实到行动上。
从上海市城管执法局局长徐志虎回应看,“卖崽青蛙”被归为新业态,属于兜售玩具,也就是认同了“卖崽青蛙”符合经营特征。
而据网络调查显示,绝大部分网友认为“卖崽青蛙”并未干扰行人和环境,很多人觉得蛙蛙具有娱乐性,给市民带来了快乐,也是部分群众的谋生手段,反对城管驱赶“卖崽青蛙”。既然如此,何不给“卖崽青蛙”一条合法经营的生路,让青蛙们不再被到处驱赶。
从经营模式来看,“卖崽青蛙”更符合流动叫卖的游商模式。
而游商古已有之,古代的卖货郎、卖油翁等,都是游街串巷的小商贩,现在城市里也经常见到游走卖货者,比如卖气球、卖糖水、卖麦芽糖等,所售商品消费频率低,需要游走揽客。
此类对市容环境不构成破坏的小商贩,每日游走街头也很辛苦,赚钱不多,养家糊口、自主就业而已,与其严加管制,不如采取合法登记制度,允许其游街销售,给“卖崽青蛙”合法经营的机会。
如果管理得当,流动商贩也是城市的一道风景线。针对“卖崽青蛙”等游商,各地既要柔性执法,也需积极引导,比如发放流动商贩执照,容许其在街头游走售卖商品。
与此同时,经营者也要保障商品的质量安全可靠,不得阻碍道路交通、制造噪音污染,禁止骚扰市民,保持自身良好形象和环境卫生干净整洁,并接受执法部门的管理。
如此一来,才可打造包容、自由的发展空间,呵护城市烟火气,进一步丰富市民生活环境,促进城市多元发展,激发更多新业态、新模式。
在此希望各地城市管理者,不要随意毁掉一个底层人的谋生方式。
生活不易,多些理解吧。
往期精彩
罗翔说高铁掌掴事件“各打五十大板”既不合法也不合理,是这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