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生更重要的是避坑。。

小声比比的饭爷 饭爷的江湖 2021-02-23
 戳蓝字“饭爷的江湖”发现更多精彩

这是饭爷的江湖发出的第100篇文章
大家记不记得我们在前文《接盘侠亏得妈都不认识》和《历史上每次泡沫都差不多》两篇文章里分别讲了口罩和熔喷布的事儿。
当时我还劝了一个读者千万不要高位接盘,这是当时对他说的话。

万万没想到这两天在身边也出现了类似的事儿,有人也去接盘了熔喷布。

下面另一个哥们回复简直要笑死人了,你这是凭实力亏的,根本不怕的。

亏钱这哥们还算有钱,亏这个数字对他来说不算伤筋动骨,也能承受

但对很多人来说这笔钱可能是几年的积蓄,再存到这点钱还是挺费劲的。

大家可能还记得,我们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如果你不是行业里的老手,突然有个大机会掉在你的面前。

你着实应该多一分小心,因为是陷阱的概率远比是馅饼的概率要大得多。

我们上个月早早就说最后进来接口罩熔喷布这批人会接盘,其实原理很简单。

说起来这是老生常谈了,之前我们翻来覆去讲了好多次,今天可以再讲一次。

每次当某个观点烂大街,大家都觉得这玩意赚钱的时候,基本意味着起码短期内疯狂介入的这些人要亏钱了,从没例外过。

你看当年的P2P,最早一小波人去投的时候,其实他们赚到钱了。

等到铺天盖地的人去投的时候,后面基本上全都爆了,这批人都是去买单的。
数字货币比如比特币,不声不响只有一圈码农玩的时候,这波人也赚到钱了。

等到比特币两万美金一个时候,外面连做传销的都在讲区块链了,后面比特币又是啥样子。

更明显的指标是大妈们,每次只要菜场大妈开始告诉你现金放在手里要贬值,必须买点啥资产时候。

基本上现金会逐渐变成最安全的资产,大妈想买的所谓资产价格却要开始下跌了,这个故事从没例外过。

要知道所有赚钱的东西都是本身熟悉的行内一小波人开始先搞,最终大众介入,基本大众介入就是流动性最高点。

连大妈都开始疯狂介入了,后面的购买力就快衰竭了,新的接盘侠哪里去找?

这时候你该做的是逐步兑现,绝不是不断加码,否则真成接盘侠了。

我们上面讲的是投资里最最通用的逻辑,即使是老手没想清楚这个问题,其实也会掉坑。

最近的例子是有小伙伴说他朋友开口罩厂的,以前因为竞争激烈生意一般般,疫情来了突然完成了小目标。

高利润让他上头了,扩大生产高价购买厂房和设备奔着第二个小目标去了,

还花了不少钱进了出口的白名单,然后刚费半天劲进了白名单,订单突然就没了。

现在很多人做一件事情的思考的逻辑和顺序都是不对的,上来就想着自己肯定赚钱。

正常逻辑是你首先应该想到我是个行业新手,每个行业的水都很深,老司机又那么多。

我一个新手进入到一个新的行业会不会被坑,而不是上来就想会不会赚钱。

就像以前人人创业都跑去开饭店,你去商业街看看,每年开了关关了开,能活过半年的店都不多。

开店的很多人从来没想过,你一个餐饮行业的新手,怎么和人家在餐饮行业里操练了很多年的老手竞争。

大家都跑去开这玩意无非是因为这东西入门比较容易,可是但凡入门门槛很低的行业赚钱需要的技能点必定很高。

就像股市开户放点钱进去很容易,但是炒股赚钱这件事很难,不然怎么会有1赚2平8个亏的统计学数据。

而且开个像样点的饭店投入也并不少,装修加房租少说几十上百万,很多新手掉进这个坑里就好多年爬不起来。

人生陷阱远比机会多,要知道踩进坑里一次,损失少的话几千上万,多的话几十上百万。

对多数人来说,一次大的损失至少等于白干几年,多的甚至需要十几年才能挽回损失。

所以做一件事的时候,首先思考的从来不应该光是机会问题,还得考虑陷阱问题。

而且机会这东西也是和时代捆绑的,时代变了很多固有的东西也会变,保持固有思路就是掉坑的节奏。

大家都知道以前次序很多年商铺写字楼是优质资产,大家买了就能一铺养三代。

现在商铺写字楼妥妥的劣质资产啊,不光空置率税费高高,价格也很难涨起来。

而且因为现在电商和商业综合体冲击,很多街铺买了还就很难租出去,还得每个月还贷款。

这真的是花高价买了个爹回家,妥妥的变成了三代养一铺,亏到姥姥家了。

租不好租,卖不好卖,亏本卖了还不甘心。这不是妥妥的掉坑里了么,还很难爬出来。

商铺写字楼的故事,我们之前在《资产和人一样,同样会被时代淘汰》还有《漂洋过海来骗你》里面讲过,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关于近几年的各种坑我们也在之前的《一个血亏的教训》和《银行那些你不知道的骚操作》里面讲过

还是那句话:对普通人来说,把握机会固然重要,但是避坑这件事更加重要。

遇到一件事大家都在一窝蜂上,自己千万别上头,人人都知道的东西可能人人都赚钱么?

全文完!!

延伸阅读:

全球直升机撒钱。

中国的离岸金融港来了

一个并不难做的选择题

历史上每次泡沫都差不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