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0到1”,贝达药业在创新药领域的拓荒之路丨激荡20年
⇅点击上方蓝字
每一个有商业梦想的人都会关注我们~
2002年8月,丁列明踏上了回国的班机,开启肺癌靶向新药攻坚克难的征程。五个月后,贝达药业在杭州成立。
初创阶段,贝达药业的员工加起来不足十人,不少仪器设备是丁列明和创业伙伴从国外背回来的。求学一帆风顺的丁列明第一次吃到了创业的苦,诸多困难中,最让他印象深刻的莫过于药品审批这一“难关”。
2005年10月底,贝达药业研发的第一款创新药凯美纳开启临床试验。眼见胜利就在前方招手,丁列明却得知提交临床试验申请后,等待审评审批就要10到14个月。
这可急坏了丁列明:“新药研发本就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经过数年投入,一年多的等待审批时间将会对企业的资金链造成巨大压力,更别提正等着这批药的中国患者。”为了加快凯美纳的研发进程,他决定给浙江省委写报告。他清楚记得那一天是11月17日,仅仅5天后,凯美纳的临床审批迎来转机。
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正是这时,备受丁列明呵护的“孩子”凯美纳启动最为关键的Ⅲ期临床研究。这是新药研发过程中最为烧钱的阶段,光购买对照药就要2600万元,加上其他费用,整个Ⅲ期临床需要资金4800万元。
此前为推动研究,贝达药业已经欠了银行3000万元贷款,初创团队成员甚至抵押房产、出售股票来维持企业经营,原来有投资意向的基金改变了投资决定,凯美纳研发面临资金链断裂的困境。在这紧要关头,企业所在地的余杭区委、区政府雪中送炭,支持了1500万元,解了燃眉之急。有了政府的支持,银行追加贷款,风投也投入资金,凯美纳得以进入Ⅲ期临床研究,渡过了难关。
除了审批关、资金关,凯美纳的研发还克服了许多技术挑战。在产业化阶段,其生产规模要从实验室的小规模试产跨越到几十公斤的中试放大生产甚至更大规模的量产,涉及设备和参数截然不同。2009年,凯美纳第一次中试放大生产失败,实验室研发的药品为白色,但中试生产出一团黑色物质,不知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在专家的指导协作下,经反复检查、验证,最终找到了症结所在和解决办法,第二次试产获得成功。
如今,凯美纳已上市12年,累计销售价值超130亿元,赠药价值超120亿元,造福50多万晚期肺癌患者,创造了中国第一个小分子靶向抗癌药等多项“中国第一”。
作为中国医药创新企业标杆,贝达药业未来将吸引和集聚更多优秀人才,形成更加浓厚的创新氛围,围绕关键核心技术开展科研攻关,做更多中国老百姓用得起的好药;同时,充分发挥行业龙头的带动作用,建好、用好贝达梦工场孵化平台,帮助更多科技人才实现创业梦想,打造协同创新生态圈,为浙江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和经济社会建设作更多贡献。
浙商心语
丁列明 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20年来,在“八八战略”的指引下,我们始终坚持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不断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累累硕果,已有5个产品上市,还有40多个在研新药项目。贝达也从只有几人的初创企业发展为近两千人的上市公司,成为集研发、生产、市场销售于一体的高新制药企业。
如今,国家越来越重视科技创新,越来越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浙江正在打造生命健康科创高地,发展环境越来越好,我们又迎来了新一轮创新创业的好时代。未来,贝达将抓住机遇,广泛集聚人才,优化创新生态,做更多老百姓用得起的好药,为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地方经济社会建设作更多贡献。
学者论道
郑明治 浙商发展研究院副院长
浙江省工商联原正厅级巡视员
贝达药业的成功,是浙江实施“八八战略”,积极推进科教兴省、人才强省,吸引海外人才归国创新创业的典型例证。
研制新药面临进入门槛高、研发周期长、资金投入多、审批程序严四大难题,但贝达还是取得了成功。这源于浙商“根深蒂固的中国心”和持之以恒的艰苦努力,丁列明博士在2002年离开美国,回国创业,立志“把中国医药产业真正发展起来,将中国人用药的话语权掌握在中国人手里”,他带领一批致力于医药产业的科学家,聚精会神搞研发,二十年如一日不懈奋斗,最终实现了核心技术突破,让医药科技创新的成果切切实实造福中国老百姓。其成功也源于浙江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在药品研发过程中,政府部门急企业之所急、帮企业之所需,以尽心服务争创最优营商环境。
关注“浙商杂志”视频号
只做一件“民生”事,这家药企正阔步迈向百年企业的康庄大道丨激荡20年
在危与机长期博弈中,这家企业成为中国半导体战场的“填空者”丨激荡20年
文丨《浙商》全媒体中心 冯麟然
编辑丨谢颖
审核|余广珠 姚恩育
监制|冯永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