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出海新格局里,浙商与广西的双向奔赴 | 会长访谈
点击上方蓝字
每一个有商业梦想的人都会关注我们~
编辑人语
——
改革开放40余年,浙江是民营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回顾来时路,老一代浙商驰骋商场。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浙商。现今,800万浙商群体遍布世界各地,成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商帮之一,为我国经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值此《浙商》杂志创刊20周年之际,《浙商》杂志推出系列报道——新质生产力如何推动“地瓜经济”,与各地浙江商会会长展开探讨,共话新时代浙商的新发展与新机遇。
浙商“四千精神”就是对浙商群体特质的提炼总结,
也是我们浙商能够在他乡立足、发展、壮大的重要基因。
Q:《浙商》杂志记者方亦嘉
A:广西浙江商会会长王思捷
Q:在广西,浙商的发展情况如何?作为“地瓜经济”的践行者,浙商对地方经济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A:截至目前,内蒙古有浙商约26万、浙江籍企业及个体工商户近42000家。在蒙浙商主要涉足新能源、医疗、金融、商贸、物流等多种行业和领域,从传统能源行业到新能源装备“智”造,从绿色生态农牧业到航空航天装备制造业,累计投资规模超8000亿元,年销售额超1200亿元。
目前,广西有38.6万浙商,他们分布在各行各业,各类投资总额累计超过1万亿元。
这些浙商对广西的经济社会发展有何影响?我想用一个词来形容——双向奔赴。华友钴业、吉利百矿、桐昆、锦江等浙商企业来到广西投资,带来了先进的理念和技术,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以2022年为例,浙商在广西新增落地投资高达770多亿元,从这组经济数据可见浙商对这片土地的投资热情。而广西也是一个非常包容的地方,为浙商投资兴业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桂商同样在发展进步,大家携手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
Q:您认为,哪些特质帮助浙商在他乡立足、发展、壮大?
A:浙商最大的特点是永不言败、勇立潮头。凭借“四千精神”“三板精神”,我们浙商走出去闯天下,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一代又一代浙商始终以实业报国,不仅敢闯敢干,口碑也非常好,每当我介绍自己是浙商的时候,周围人都会竖起大拇指。
正是这样一种筚路蓝缕、披荆斩棘的创业精神,让一代又一代浙商在他乡立足、发展、壮大。我为自己是浙江人、是浙商,感到骄傲。
Q:当前经济形势给浙商带来了哪些挑战和机遇?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浙商需要如何应对?
A: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但我认为,万变不离其宗,最重要的是思想要正确。坦白讲,办法是人想出来的,只有想不到,没有我们浙商做不到。好比钱塘江修堤坝、良渚变良田,从古至今,我们浙江人克服种种困难都做到了。永不言败、勇立潮头,经过一代又一代浙商传承发扬的浙商精神,让我们浙商面对困难挫折等逆境,总能想尽千方百计,找到新的机遇和发展路径。
当前形势下,有何新机遇?从区域来看,对于浙商而言,广西有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西南出海大通道贯通重庆、贵州、广西、广东等地,同时,平陆运河纵向贯通西江干流与北部湾国际枢纽海港,是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一个重要节点。随着广西打通开放发展的“任督二脉”,我们国内的产品可以直接从广西出海,这里面蕴藏着无限的商机,更是新的时代机遇。
Q:今年是《浙商》杂志创刊20周年,能否分享您与《浙商》杂志的故事?对于《浙商》杂志的未来发展,您有哪些期待?
A:《浙商》杂志是记录浙商奋斗的史册,是宣扬浙商精神的窗口。正是通过《浙商》杂志,我深刻领悟了“好男儿志在四方”的道理,也正是这种精神,激励着我一直向前。
早在2005年,我就已经是《浙商》杂志的忠实读者,当时没有想到,自己会在这个大家庭里结识更多的好朋友。记得那时候,《浙商》杂志25元一本,还需要在报刊亭购买,我宁可在其他方面少花点钱,也要购买一期《浙商》杂志,而且看完一期就期待下一期。杂志中的内容实事求是、深入细致,能够及时传达国家政策,能够了解前沿的浙商动态,里面刊登的浙商实践故事更是鲜活生动又发人深省。
20年来,《浙商》杂志已经融入了我的日常生活,这本刊物寄托的不仅是一种情怀,更是一种乡愁,就如同吃饭的时候总想吃一碗家乡的片儿川一样。很多省外浙商、海外浙商也都是《浙商》杂志的忠实读者,我们浙商对这本刊物有着深厚的感情,这种情谊是难能可贵的,这种自豪感是发自内心的。
祝福的话太多了,根本讲不完,千言万语汇成一句:希望《浙商》杂志越办越好,相信《浙商》杂志会激励更多的浙商奋勇向前!
关注“浙商杂志”视频号
新能源车“中考”成绩新鲜出炉!多家车企交付量创历史新高,浙企表现如何?
林贤乐:《浙商》是天下浙商的精神家园 | 会长访谈
文丨《浙商》全媒体中心记者 方亦嘉编辑|周明演审核|姚恩育
监制|冯永明、陈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