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弱德之美”——大环境下的个体责任

老稻 告别的年代2021 2022-01-05

弱德不是弱者,弱者只趴在那里挨打。弱德就是你承受,你坚持,你还要有你自己的一种操守,你要完成你自己,这种品格才是弱德。

当我偶然看到叶嘉莹先生的这段话时,心中一动。
“弱德之美”,是叶嘉莹在词论中,评价清代诗人朱彝尊时提出的一个新观点:
“德有很多种,有健者之德,有弱者之德——这是我假想的一个名词。它有一种操守,有一种道德,而这个道德是在被压抑之中的,不能够表达出来的,所以我说这种美是一种‘弱德之美’。”
但显然,“弱德之美”并不只局限于朱彝尊的诗词。叶嘉莹自己还讲过:
“社会上现在都提倡健者之德,就是以强者为德,社会发展需要激烈的争夺和竞争,但是实际上弱也是一种品德,以退为进,迂回进步。”
“我不想从别人那里去争什么,只是把自己持守住了,在任何艰难困苦中都尽到了自己的责任。”
我这个“心中一动”,网友@树上的女爵 帮忙做了进一步阐释:
“叶嘉莹自己就是‘弱德之美’最好的例子:她十几岁没了母亲,战乱中离开北京,到了对岸,丈夫被捕入狱,她带着嗷嗷待哺的孩子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她没有办法激烈地去抗争,默默地扛下来了,教学求生,辗转漂泊中做学问,一直没有放弃对诗词的研究和传承。这不是一般的坚持和热爱能做到的。”
“外在看起来是弱的,却能与强大的环境对抗,内在就有一种操守,这就是精神层面极致释放的美。这种美,就会特别感发人心。”
30多年前,龙应台的野火集里,曾收录了一篇评论文章:《被割断的喉咙——谈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歧路》,作者叫张南翔。
文中写到:

“她(龙应台)是一个具有批判力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典型,而她的结局与困境,又恰恰好做出了最鲜明活泼的说明。”

“龙应台所认为的反抗方式还是个人主义的。其立足点在于‘有几流的人民,就有几流的政府,几流社会’,要求每个人的觉醒。”

“事实证明,任何个人主义的反抗原本都是无效的,任何一个朝代都一样,古今皆然。顶多,它只留下一个悲剧典型供后人凭吊罢了。对于当时的整体社会,并未留下任何影响。”

然而,距离《野火集》出版30多年过去,张南翔先生这段话里,带删除线的部分被打脸了——对岸的现状证明,龙应台“要求每个人的觉醒”,是最有效且最温和、最少副作用的做法。
叶嘉莹、龙应台,都是女性,她们以女性特有的明辨是非的直觉、柔弱却坚韧的信念,提出了一个变革时代的严肃命题——大环境下的个体责任。
无论置身于多么糟糕的大环境,每一个个体都依然有自己的责任。
胁肩谄笑激烈抗争原地躺平这三条路之外,还存在一个选项,那就是叶嘉莹先生提出的“弱德之美”:
你承受,你坚持自己的操守,用外在看起来弱的姿态与强大的环境持久对抗,在任何艰难困苦中也就尽到了自己的责任。
所以,“弱德之美”的意义,基于以下三点粗浅的道理:
  1. 如果不能改变环境,至少不要让环境改变你;
  2. 每一个个体,都是环境的一份子;
  3. 个体的觉醒与改变,就是在改变环境;


想拥有这样的私人定制的印章吗?戳此 ↑
或加V:hanshuo0690
相关阅读:

【老稻简介】70后,北京人。王阳明门下走狗,汪曾祺门下走狗,齐白石门下走狗,罗大佑门下走狗。

【公众号简介】兴之所至、不预设立场的时评与杂谈。相信良知的力量,推崇温和、理性、宽容、妥协。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