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科学大奖展览首次亮相香港科学馆
今日,2024未来科学大奖展览在香港科学馆正式开幕!
2024未来科学大奖展览内容包括了未来科学大奖的创立、介绍,历年香港获奖者(卢煜明教授、陆锦标教授、袁国勇教授、裴伟士教授及莫毅明教授)和本年度获奖者。
香港科学馆总馆长李为君、2016年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获奖者及香港科学院院长卢煜明教授和香港科学馆馆长(拓展)徐志文在展览首日亲临为香港媒体介绍展览。
本次展览中重点阐述香港获奖者的科研成果及贡献,以及相关的科学知识,并展出与他们研究相关的展品,让参观者了解他们的研究历程和成果,同时学习当中的科学知识,也希望通过首次亮相香港的未来科学大奖展览展示本土获奖者的科学贡献,与香港公众产生更多共鸣,引发其自豪感、荣誉感,从而吸引更多年轻一代热爱科学,投身香港科创建设。
图:卢煜明(中)、香港科学馆总馆长李为君(左)及香港科学馆馆长(拓展)徐志文(右)一同出席未来科学大奖展览开幕礼
图:介绍2024年度四位获奖科学家及其研究的展区
首届 (2016) 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获奖者、香港科学院院长卢煜明教授亲临展览开幕现场,为现场媒体及参观者介绍他的获奖工作“无创性胎儿染色体异常检测”。
图:卢煜明相信展览有助培育年轻一代对科研的兴趣
“科学是发现的旅程。能成为科学家是一种莫大的荣幸,因为我们有机会作为历史第一人在第一时间解读大自然的奥秘。”
为何会选择这一引句印在展板上呢?卢教授谈到:这正好总括了我的科研生涯及体会。当年开始有了无创产检的想法后,经过8年的反复试验,这个旅程从煮方便面中得到灵感,发现了将血浆加热,如煮面般,煲几分钟,把蛋白质毁灭,再抽取几滴血作测试,发现了胎儿的DNA就在孕妇的血浆内,继而经过多次实验,研发出“无创产前诊断技术”。之后有一天,我在看《哈利波特》3D立体电影时,戴着3D眼镜,“H”字母从银幕飞出来,即联想成胎儿的“一对染色体”,分别来自爸爸及妈妈,只要把两者分别抽丝剥茧,再总结合并,便可得出胎儿的基因图谱。身边的各样事物都可引发科研灵感,“发现”的旅程十分有趣,可藉以解读及探索大自然潜藏的无限奥秘。每次的新发现,就如历史第一人的探索者,我感到鼓舞和荣幸,这是令我至今仍对科学有着无限热诚的推动力之一。
与此同时,展览中还展出了卢教授在2021年与本地(香港)艺术家朋友Carmen Ng合作而成的名为“穿越”的画作,他表示看到这幅画时,让他想到是否有方法通过观察DNA怎样断裂,从而知道那人是否有癌症;这幅画完成后,对他也有另一个启发,继而发明FRAGMA新方法,基于DNA片段化筛查癌症,令无创性DNA测序技术迈进一大步。当年与团队在国际权威科学期刊Genome Research发表相关研究文章时,当时的期刊就采用了这幅画作为封面。
为了让参观者更直观简单的理解“无创性胎儿染色体异常检测”的原理,本次还特设了一个互动游戏“破解血浆游离DNA密码”,参观者可代入医生身份,根据游戏提示,把孕妇血浆里的DNA排列到不同的染色体上,完成后,游戏程序会自动进行DNA排序分析,还会跳出互动问题,提示参观者选答胎儿的性别或有什么疾病。
图:“破解血浆游离DNA密码”互动免触式动作游戏,让公众了解2016生命科学奖获奖者卢煜明教授研发的“无创性胎儿染色体异常检测”的背后原理
卢煜明教授表示,未来科学大奖除了可以给科学家鼓励和肯定,也可以向世界展示今日的科学成就和世界发展走向。科学家及研究人员累积了很多经验,同时有不少对社会及世界有帮助的研发,平日很少机会能够向普罗大众展示,很荣幸可以通过此次未来科学大奖展览向市民概述其科研工作,有机会让更多人了解大奖及获奖者的科研工作,相信有助培育年轻一代对科研的兴趣。
图:卢煜明(左)介绍展览中的互动游戏,让参观者理解「无创性胎儿染色体异常检测」的原理
展览中还有2019年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获奖者陆锦标教授从实验中发现第三种中微子振荡模式,促进超出标准模型的新物理研究,有望解释宇宙中物质与反物质不对称的现状;
2021年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获奖者袁国勇教授和裴伟士教授的展览部分概述如何发现导致2003年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的冠状病毒,以及病毒由动物到人类的传播链;
有2022年未来科学大奖-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获奖者莫毅明教授创立的极小有理切线簇(VMRT)理论,以解决代数几何领域的一系列猜想。
图:互动展品“捕捉反中微子”,概念源自2019物质科学奖获奖者陆锦标教授和合作者开发高稳定性的液体闪烁体,探测反中微子。
图:袁国勇教授自传:显微镜下观穹苍
图:放大约160万倍的冠状病毒模型
卢煜明教授手写寄语
陆锦标教授手写寄语
袁国勇教授手写寄语
莫毅明教授手写寄语
未来科学大奖周活动连续两年在香港举行,2024年度的主题为“年度科学盛事,启迪未来之光”,为特区政府年度盛事之一。今年未来科学大奖举办了不同的科普主题活动,包括于10月4日至11月4日在香港科学馆的“2024未来科学大奖展览”,活动旨在提高市民,尤其是年轻人对科学的认知及兴趣。大奖周活动还包括颁奖典礼、科学峰会、未来科学大奖获奖者与青少年对话等交流活动。
附:
2024未来科学大奖周
10月30日-11月3日,由未来科学大奖基金会携手香港科学院共同举办的2024未来科学大奖周将落地香港。为期5天的大奖周将包含科学峰会、亚洲青年科学家会议、科技论坛、获奖者对话青少年、颁奖典礼等系列活动。届时,将汇聚全球杰出科学家,探讨学术前沿,共襄科学盛举。同时,2024未来科学大奖展览于10月4日至11月4日同步在香港科学馆举办。
2024未来科学大奖周议程概览
1
10.30
科技论坛:趋势见未来——AI前沿探索与实践创新 @ 香港科技大学
· 主题演讲
· 圆桌讨论1:全球AI创新与技术发展趋势和差异
· 圆桌讨论2:AI产业战略趋势、创新实践与投资发展
......
2
10.31
亚洲青年科学家基金项目年会 @ 香港大学
· 生命科学专场
· 物质科学专场
·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专场
......
3
11.1
科学峰会 @ 香港科学馆
· 化学专场 - 跨学科研究之核心科学
· 生命科学专场 - 生物科技革命改变人类健康
4
11.2
科学峰会 @ 香港科学馆
· 物理专场 - 量子信息
· 数学专场 - 数学洞察
· 计算机科学 - 人工智能与芯片
5
11.3
获奖者对话青少年 @ 香港科学馆
· 生命科学奖获奖者报告
· 物质科学奖获奖者报告
·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获奖者报告
· 获奖者对话青少年
6
11.3
未来科学大奖颁奖典礼 @ 香港会议展览中心
· 颁发生命科学奖
· 颁发物质科学奖
· 颁发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
你可以扫码进入大奖周专题页
查看全部议程
扫码立即报名
或关注「未来科学发展中心」公众号
点击底部菜单「2024大奖周」
快速查看全部议程
未来科学大奖
未来科学大奖设立于2016年,由科学家和企业家群体共同发起。未来科学大奖关注原创性的基础科学研究,奖励在中国内地(大陆)、香港、澳门、台湾做出杰出科学成果的科学家(不限国籍)。未来科学大奖目前设置“生命科学奖”、“物质科学奖”和“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三大奖项,单项奖金约720万元人民币(等值100万美元)。2016年至今,未来科学大奖共评选出39位获奖者,他们均是来自生命科学、物理、化学、数学、计算机等基础和应用研究领域极具成就的科学家,做出了原创性且产生了巨大国际影响的研究工作。
想要了解更多未来科学大奖周内容,
请关注公众号“未来科学论坛”及“未来科学大奖”,
或参阅未来科学大奖官网(http://www.futureprize.org)
点击文末左下角阅读原文可直接进入
10月30日-11月3日
2024未来科学大奖周
与你不见不散!
更多相关阅读
2023未来科学大奖获奖名单公布,共8人获奖 2022未来科学大奖获奖名单公布,李文辉、杨学明、莫毅明获奖 袁国勇、裴伟士、张杰、施敏获奖!2021未来科学大奖获奖名单公布 群星璀璨!全球最具智慧大脑齐聚2020未来科学大奖周 2020未来科学大奖举行云端颁奖典礼 | 科学之光 温暖世界 2020年未来科学大奖获奖工作视频 | Nature Research Custom Video 美翻了,2020未来科学大奖证书,每一张都是艺术品! 王振义:我现在唯一的职业就是“开卷考试”|获奖感言 彭实戈:数学的美就是“于无声处听惊雷”|获奖感言 专访 | 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得主王振义:没有基础研究,临床问题就很难解决 专访|未来科学大奖“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得主彭实戈:数学是一旦对了,到处都对 “难道是天上掉馅饼?” 96岁院士王振义:我为什么在获得未来科学大奖后觉得忧愁 获奖者为何是他们?2020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成果解读 9月6日,2020未来科学大奖获奖人即将揭晓! 未来科学大奖12位捐赠人邀您关注9月6日新闻发布会 盘点历届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获奖者,猜猜2020谁将折桂? 盘点历届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获奖者,猜猜2020谁将折桂? 盘点历届未来科学大奖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获奖者,猜猜2020谁将折桂? 2019未来科学大奖获奖名单公布:邵峰、王贻芳、陆锦标、王小云获奖 未来科学大奖公布2018获奖名单,李家洋、袁隆平、张启发、马大为、冯小明、周其林、林本坚获奖 2017未来科学大奖获奖名单及完整获奖理由 2016首届未来科学大奖获奖者名单隆重揭晓&获奖者成就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