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农村普惠金融数字化改革的浙江探索与实践|之江策

余晨阳、傅昌銮 之江策 2023-03-14

   导 读   

♬ 点击上方收听文章导读 ♬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出,“坚持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的正确方向,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健全适合农业农村特点的农村金融体系,推动农村金融机构回归本源”。这为现阶段我国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指明方向,即推动农村金融机构将更多金融资源投向农业和农村,更好地满足乡村振兴多元化的金融需求。

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存在着显著的信息不对称及有效供给不足的特点。一方面,从农村金融需求的角度看,分布在广袤农村地区的“三农”客群,不仅缺乏有效的抵押物,而且有效信息缺失,信用评估难度大,很难达到银行机构的抵押贷款要求。另一方面,从农村金融供给的角度看,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为农村量身定制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滞后,存在覆盖面不足、资源配置不充分、申请手续复杂等问题,无法满足不同等级的农村主体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2021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将农村普惠金融作为农村金融改革的突破口,点明了发展农村数字普惠金融的重要战略意义。数字技术为解决农村普惠金融受众“不长”、内容“不宽”、质量“不深”的困境提供了新的内生动力,数字化改革是推动农村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驱动器。伴随着“数字浙江”建设的不断推进,浙江省涌现出了一批以数字化改革推动农村金融改革的成功案例,形成了“数字技术+金融机构”、 “数字技术+农业产业链”、 “数字技术+电商平台”等先进模式,成效显著。


正  文

- 约11000字 -


一、数字普惠金融创新

农村金融体系的内在机制

 数字金融泛指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公司利用数字技术实现融资、支付、投资和其他新型金融业务模式,在支持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数字技术为克服农村普惠金融存在的“风险大、成本高、收益低”的发展困境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解决方案,推动农村普惠金融发展“互联网+金融”的运营模式。一方面,互联网平台通过建立一些诸如淘宝、微信、网上银行客户端这样的“场景”紧紧地黏住数千万甚至上亿的农村移动终端,降低交易成本、打通不同金融产品融合边界的同时,促使原本被排斥在正规金融体系之外的农村群体能够以较低的成本相对容易地获取金融服务,大幅提高了农村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另一方面,数字技术可以通过对来自社交媒体和网购平台等的大数据进行分析,大幅降低信息处理成本的同时获得大量客户信息,帮助金融机构精准识别客户风险及金融需求,并提供个性化的金融服务。数字普惠金融就是这样在不见面的情况下降低金融机构获客与风控的成本,大大提高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可行性。

总体来看,数字普惠金融作为新兴的金融模式给传统金融系统带来深刻的影响,主要具有“一长、一宽、一深”三大特征。“一长”指的是数字技术的出现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使得金融服务能够跨时间、跨空间实现,推动了农村金融服务的对象延伸至传统金融服务没有涉及的长尾顾客,拓展了农村金融服务的受众“长度”。“一宽”指的是数字技术赋能普惠金融服务能够同时涵盖不同的金融产品,打通不同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间存在的壁垒,为农村金融需求主体提供全方位的综合金融解决方案,强化了农村金融服务的内容“宽度”。“一深”指的是数字技术帮助农村金融服务深入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增强金融数据的采集、使用效率,促使金融服务精准对接用户需求并加强金融风险监管,提升了农村金融服务的质量“深度”。正是由于数字普惠金融优化了农村金融服务的“长度”、 “宽度”及“深度”,强化了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有效分配,缩短了金融机构与农村目标客户之间的距离,进而推动了农村金融体系的创新发展。

具体来看,数字普惠金融主要通过创新农村金融支付手段、贷款方式、征信体系、保险机制及直接融资渠道,推动农村金融改革。

 

二、数字普惠金融推动

农村金融改革的浙江实践

浙江省在推广农村数字普惠金融的不懈探索中,充分发挥了数字普惠金融“一长、一宽、一深”的特点,涌现出一批以数字普惠金融推动农村金融改革的成功案例。这些案例通过变革传统金融机构运营模式、开展数字农业产业链金融、发展农村数字电商平台及创建县域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引领农村金融改革,并在不同模式中展现出数字普惠金融促进农村金融服务“长度”、“宽度”、“深度”的拓展,成为全省运用数字普惠金融推动农村金融改革的示范样本。在实地调研基础上,本报告选取四个典型案例,从不同角度分析了传统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数字农业产业链、数字电商平台和数字赋能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对农村金融改革的推动作用及其机理。

(一)传统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优化农村金融服务质量

数字普惠金融促进了金融业务的网络化和数字化,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了传统金融机构实体网点的功能。传统金融机构的数字化转型使得没有实体网点的农村地区农户也可以通过智能手机、电脑等进行金融业务的操作,极大的方便了金融信息的交流和金融交易的发生,进而导致农村金融交易成本大幅下降,促进了金融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的提升。同时,数字技术也帮助传统金融机构扩展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的辐射范围,实现对农村地区金融业务的全域覆盖。数字技术具有安全性高、成本低、方便快捷的特点,传统金融机构的数字技术运用使得边远山区农村的农户也可以足不出户便实现各种转账、缴费等日常金融活动,贯彻了农村金融的普惠性,推动了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

案例1:线上线下融合助力浙江农信提供全方位普惠金融服务

浙江省农村信用联社聚焦聚力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持续推进数字化转型和大零售转型发展战略。一方面,浙江农信积极发挥金融业务的线上渠道优势,以金融科技赋能,通过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小程序等电子渠道实现展业,开辟了一条线上金融服务新通道,实现了多项金融业务线上一站办理。今年以来,浙江农信推出了涵盖云上社区、云上商户、LPR转换等14项服务功能的丰收互联4.0,服务互联网客户2647万户,线上渠道业务量占比增至45.06%;大力推广浙里贷、公积金贷、云保贷等线上贷款产品,为小微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推出“一次都不用跑”的纯线上信贷产品“浙里贷”客户达70.74万户,余额993.03亿元。另一方面,浙江农信不断强化金融服务政银合作,将金融产品融入农户的生产及群众的生活中,为群众提供足额、便捷、便宜的金融服务。在疫情阻挡百姓出行的情况下,浙江省农信联社依托“党建+金融”,发动全省农信系统1500多个党支部和2.5万名党员,针对农产品滞销和百姓买菜难问题,紧急上线“互联网助农服务平台”和“互联网农产品配送平台”,确保民生服务“不打烊”、金融服务“不间断”,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赞扬。

浙江农信把数字化转型确定为当前和下一步的重点工作,充分发挥数字普惠金融“一长、一宽、一深”的特征,不断提升农村金融服务的“长度”、“深度”和“广度”。

一是以数字化转型推动金融服务线上化,拓展了农村金融服务的“长度”。浙江农信以数字化带动普惠金融线上化、移动化,依托新一代平台,实现信贷服务在内99%的金融服务都可以移动在线“一网通办”,极大地提升了金融服务便捷性与可得性。金融科技的不断创新,使得客户通过浙江农信可以随时随地的享受线上金融服务。从“浙里贷”等纯线上贷款产品到“云上校园”等“五朵云”智慧民生“云”服务,从“绿优购”线上购物平台到外卖、购票等一系列生活服务,浙江农信正逐步通过移动互联网方式实现“非接触式”服务的广覆盖,为海岛、大山深处的偏远地区居民提供尽可能便捷全面的金融服务。数字化转型极大地提升了浙江农信农村金融服务的“长度”,到2019年末,浙江农信在全省建立信用村15659个,占当地村总量的63.57%,普惠签约客户数580万,全省普惠签约率35.43%,基本构建了“基础金融不出村、综合金融不出镇”的金融服务体系。

二是以数字化转型快速精准解决民生难题,提高农村金融服务“宽度”。浙江农信线上APP丰收互联除金融服务外,还提供了包括政务、生活、医疗、购物等多方面的民生服务,为群众的金融、生活需求提供更多的解决方案。疫情期间,浙江各地不同程度出现了农产品滞销的情况。对此,浙江农信第一时间组织开发力量,运用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开放认证等金融科技,短时间内在丰收互联APP上推出抗疫服务平台、买菜服务平台、助农服务平台等三大“互联网+”民生服务平台。临安农商银行积极参与帮扶助销,在线上平台丰收互联APP上架临安农户滞销的春笋、土鸡蛋等农产品,并面向全省客户提供顺丰包邮、送货上门服务,上线以来已销售滞销春笋达14000余斤。富阳农商银行通过与当地农业基地合作,第一时间上线丰收互联“线上买菜、支持配送”服务。截至5月已完成订单3500余单,订单金额20余万元。数字化转型使得浙江农信将金融服务有机地融入农户的生活,能够迅速满足农户的多种金融及生活需求,强化了浙江农信农村金融服务的“宽度”。

三是以数字化转型推动金融产品升级换挡,优化农村金融服务“深度”。苍南农商银行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技术,全面采集客户在线交易数据,积累客户行为信息,全方位、动态化、自动化掌握客户信息数据。为提升信贷服务和管理效率,苍南农商银行率先全系统开发客户风险预警系统,融合大信贷平台、核心系统、人行征信系统、网络查控平台、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等多个系统,设置70个评测指标,搭建了多维度客户风险分析体系,实现了客户贷前风险“一键查询”。在疫情期间,浙江农信的数字化转型也为金融产品的质量提升为提供了重要抓手,不断提升农村金融服务的“深度”。面对疫情,浙江农信迅速组织金融科技攻关小组,立足疫情期间线上贷款产品创新、融资担保线上化、贷款绿色通道、减息降费、贷款展期等多项需求加快系统开发、提供技术保障,及时响应社会各方关切和金融服务需求,助力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

(二)数字技术赋能农业产业链革新农村金融服务业态

移动互联网时代农村场景价值凸显,金融服务开始嵌入到数字乡村场景中,如农业产业链场景流量大、频率高,交易成熟,商业价值较高,成为互联网公司和商业银行布局农村场景的首选。数字农业产业链金融顺应了由农户组织化程度提高与产业链扩展深化带来的农业金融需求的深刻转变,为解决规模农户的融资问题提供了新思路。数字农业产业链金融包括产业链外部金融和产业链内部金融。其中,外部金融的主要形式是通过银行向产业链上各主体提供贷款;内部金融则是以产业链上各主体之间提供和接受贸易信用的形式发生,包括赊销生产资料、预付购货款或直接提供现金借款等。农户加入农业产业链组织能够有效降低其与正规金融机构之间信息不对称、降低交易成本,从而提高其信贷可得性。随着数字技术在农业产业链金融中的应用逐步丰富,数字农业产业链金融创新了农村金融服务的支付手段、贷款方式和保险机制,推动农村金融改革。

案例2:数字技术助力宋小菜提供农业特色链式金融服务

杭州小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宋小菜)是全国销售量最大的蔬菜B2B垂直电商平台,年蔬菜销售量超过30万吨,是第一批浙江省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企业。宋小菜的上游供货商和下游零批商贩大部分为农户及农村小型经营主体。宋小菜最大的特色是采用以销定产的反向供应链模式,通过收集城市农贸市场“菜贩子”的采购需求,对市场进行准确的预估,指导菜农按需生产,从而解决蔬菜市场产销信息不对称、生产者卖货难的问题。总体来看,宋小菜以订单和数据作为推动力,将整条供应链从源头到终端数字化和规模化,让菜农了解农产品销往何处,市场行情如何;让菜贩知道农产品来自何处,不同产区的品质和市场需求如何,提升整条供应链的能力、效率和质量。宋小菜数字供应链金融的运行机制如图1所示。

图1 宋小菜数字供应链金融运行机制

从宋小菜数字供应链金融的运行机制来看,数据是整条供应链的核心。依托在蔬菜供应链运营中积累的订单和数据,宋小菜拓展了物流、仓储、数据、金融等供应链相关服务,并借助数据优化了供应链上农村金融服务的“长度”、“宽度”和“深度”。

一是数字供应链金融盘活了订单数据的金融价值,拓展了农村金融服务的“长度”。为了获得准确可靠的数据,进而挖掘数据背后的金融价值,宋小菜利用数字化技术建立了农业供应链金融业务管理平台。该平台能够同时展现完整的农产品信息流和物流闭环,为融资人、金融机构和供应商提供高效、准确的订单、货物进销存、物流、价格等信息。根据平台上的信息,金融机构可以精确估算农户在种农产品及库存农产品价值,并以该估算价值为依据发放农业贷款,激活了农产品数据的抵押价值。2018年10月,宋小菜就配合北京银行,共同完成了第一笔基于库存蔬菜价值的银行贷款,为老胡的合作社授信500万元用于蔬菜经营的流动资金。宋小菜构建的数字供应链金融以数据作为金融创新的推动力,触及了传统金融服务无法接触到的“长度”,创新了农村信贷的投放方式,拓展了农村金融服务的覆盖范围。

二是数字供应链金融开创了“数字化信贷+保险+担保”的新模式,提高了农村金融服务的“宽度”。宋小菜的农业数字供应链金融有机地融合了信贷、保险、担保等金融业务,一方面能够为农业产业链上下游的农户提供贷款支持,另一方面,利用产业链上沉淀的产业数据、销售数据等数据,通过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数字技术进行风险控制和管理,为农户提供保险和担保等金融服务。通过对农业供应链数据的高效运用,宋小菜促进不同类型金融产品在供应链中有机融合,降低了农户获取综合金融产品的门槛,提高了农村金融服务的“宽度”。

三是数字供应链金融增强了订单数据的使用效率,优化了农村金融服务的“深度”。宋小菜将供应链业务管理平台上的数据向供应链参与者共享,并联合银行和国资担保公司有针对性地设计农村金融产品,以“互联网+”的方式重构了农村信贷和担保业务的流程和内容,为解决农户贷款难、贷款贵的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2018年,杭州联合银行根据宋小菜数字供应链的特点及信息,为其设计了随借随还的融资产品,农户需要支付预付款时电脑一点即可出款,货款回笼即可归还,大大降低了农户的利息支出。该模式极大地增强了宋小菜数字供应链金融体系的融资灵活度,进而帮助宋小菜吸引更多高质量农户,提高整条农产品供应链的市场竞争力。宋小菜的数字供应链模式创新了农业生产经营数据的使用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户普遍面临的无抵押、无信贷档案的困境,在金融服务“深度”上提高了订单数据的使用效率。

(三)依托数字电商平台解决多样化农村金融服务需求

近年来,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日新月异,越来越多的电商平台投入到农村电商交易中来,利用自身的信息流、现金流对实体资源进行整合,降低了农村金融服务的准入门槛。这种综合性的平台为农民和企业解决了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需求,如:生活缴费、保险理财、筹措资金、转账服务等,从而更好的保障了农民享受金融服务的实效性,并弥补了传统金融服务的不足。

案例3:浙江网商银行依托淘宝打造农村金融无网点模式

浙江网商银行是一家没有线下网点的纯互联网运营的股份制商业银行,由蚂蚁金服主导成立,于2015年6月25日正式开业。网商银行依托支付宝为流量入口,利用芝麻信用和云计算服务等创新方式来进行经营;借助高科技对业务的快速处理,提升客户的满意度。其不设立营业部,打破传统网点的模式,使得网商银行既能避开营业网点的资金投入以及运营成本,也能确保贷款带来的高收益。网商银行以服务小微企业、支持实体经济、践行普惠金融为使命,为小微企业、个人创业者提供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网商银行针对农户贷款无担保、无抵押劣势推出的“普惠金融+智慧县域”项目,被金融科技创新联盟、中国金融信息网评为2018-2019年度数字普惠金融优秀案例。

网商银行针对农村群体推出的旺农贷产品,利用大数据等数字技术充分发挥了数字普惠金融“一长、一宽、一深”的特征,依托淘宝数字电商平台,让普通农户、小微涉农企业等农村用户得以享受与城市用户无差别、平等便捷的普惠金融服务。

一是网商银行利用“码上授信”的风控创新将信贷资源推送至农村长尾信贷客户,拓展了农村金融服务的“长度”。网商银行推出的旺农贷主要覆盖农村地区,可以实现最高达50万元的纯信用贷款,期限分为6个月、12个月、24个月三档,可采取每月还息、一次性还本或等额本金还款。网农贷的背后是网商银行长期积累的风控技术能力,包括10万项以上的指标体系,100多个预测模型和3000多种风控策略。通过联合支付宝的支付数据,网商银行可以从海量使用收钱码的用户中识别出哪些是商家、哪些是个人,并通过模型计算出该信贷客户的授信额度。通过采用“码上授信”的风控措施,网商银行一方面可以让小微企业和经营者不用担保和抵押,凭借信用就能进行贷款;另一方面,保证了旺农贷不出现大规模违约,网商银行可将不良率控制在1%左右。网商银行凭借淘宝电商平台沉淀数据,运用大数据等技术创新,逐步建立农村信用体系,消除农村信用鸿沟,降低农村金融服务的成本和信息不对称性,拓展了农村金融服务的“长度”。

二是网商银行促进农业金融服务与农户日常支付行为深度融合,提高了农村金融服务的“宽度”。为农户提供贷款服务,最重要的是评估其信用情况,但他们往往没有车、房等固定资产,也缺乏信用记录和积累,如果仅仅通过已有的交易授信,很难还原他们的经营全貌。因此,农户在生活中的数字支付痕迹成为了授信的重要依据。网商银行的业务开展是以淘宝电商平台的数据为基础的,从一开始的信贷营销,到客户筛选,再到业务执行(贷款审批、放款跟踪等),均是由全程数据驱动实现的。网商银行发现,线下小微经营者及农户用上移动支付之后,沉淀下来的部分数据维度甚至比线上电商还要丰富,再结合风控能力和创新的模型算法,为广大农户提供贷款服务就有了基础。2017年6月,网商银行联合支付宝收钱码推出“多收多贷”,将金融服务融入生活的同时,也将信贷业务和担保业务有机结合,提高了农村金融服务的“宽度”。 在网商银行,风控不只是后台技术,还与为小微经营者提供服务的产品更多联动起来。比如,将风控技术与产品设计相结合,在“多收多贷”的页面,商家能够看到,用支付宝二维码向有效顾客收款,顾客越多,自己能够贷款的额度就越高。有的商家收一笔款就能在提额日提升50元额度,直至达到提额上限,让商家做到心中有数。此外,网商银行还基于大数据和风控模型,打通线上线下、实现数据一体化,围绕品牌核心商家提供综合金融服务方案,帮助符合条件的上游供应商或下游经销商更快、更高额地获得信贷支持,将金融服务延伸到农业产业链上下游的各主体。

三是网商银行运用大数据分析方法深入分析农户支付数据背后的信用信息质量,优化农村金融服务的“深度”。网商银行在风险控制技术应用上不断创新,力图通过数据分析充分挖掘数据背后的信用信息,降低信贷违约事件的发生。传统的风险预测模型通常采用回归、决策树等算法,通过固定时间截面的数据进行预测,而忽略各种行为在发生时间上的连续性。网商银行将最新的算法应用在了多头借贷的识别上,不仅整合了静态的异构网络信息,还增加时间维度,将原来立体的算法上升到四维空间,从而把上一个时间点的状态传导到当前,是一个流式的自我学习的图深度学习工具,可以挖掘出潜在的行为模式。在一系列风控技术的助力下,网商银行的信贷业务服务线下农户不仅成为了可能,成本也大幅降低,大大优化了农村金融服务的“深度”。网商银行每笔贷款的平均运营成本仅为2.3元。截至2018年末,已经有超过300万线下小微经营者及农户获得了网商银行的贷款,笔均贷款金额仅7615元,平均资金使用时长50天,6个月内贷款超过3次的经营者达到35%。

 (四)数字赋能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强化农村金融供给

2015年,国务院发布《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全面阐述了推进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的总体思路,并先后批复有多个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开展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有利于在地方政府的主导下整合普惠金融资源,形成错位发展、各具特色的区域金融改革格局,推动农村金融改革。经过持续推进普惠金融建设,宁波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显著提高,基本构建起普惠金融综合服务体系,更好满足了民营小微企业等经济主体的金融需求。自2019年获批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以来,宁波市大力建设与“数字宁波”相适应的数字普惠金融基础设施,形成助力乡村振兴的多元金融供给体系,实现符合条件的农户授信全覆盖,成为数字赋能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强化农村金融供给的示范样本。

案例4:宁波市政府统筹数字普惠金融资源助力农村金融补短板

早在2015年,中国人民银行就批复宁波在全国率先开展普惠金融综合示范区试点。按照《中国普惠金融指标体系》评估,2015年至2018年,宁波普惠金融发展指数分别为100、110.4、120.2和124.9,普惠金融水平逐年上升,宁波具备开展数字普惠金融的良好基础。推动数字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需要政府和市场共同发挥作用。在推动普惠金融发展的前期,要发挥“政府引导”的作用,通过政策指引和财政补贴的方式,引导涉农金融机构进入这片当时还看不到直接收益的市场。宁波开展普惠金融综合示范区试点工作以来,市政府相关部门统筹普惠金融资源在农村集中投放,以“数字普惠金融”为特色,为“支农支小”打开了新局面,助力农村金融补短板成效显著。2020年8月印发的《宁波市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提出,宁波将充分发挥数字技术的关键作用,建设与“数字宁波”相适应的数字普惠金融基础设施和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普惠金融体系,不断提升普惠金融服务覆盖率、可得性和满意度。这将为宁波数字普惠金融服务在农村普及,提升宁波农村金融数字化水平,构建更为高效的农村金融体系提供良好的发展机会。

宁波以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为契机,通过政府部门有效地整合数字普惠金融资源,利用宁波普惠金融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和宁波普惠金融APP、数字银行助农金融服务点等载体将农村金融服务与数字普惠金融创新结合,在农村金融服务的受众“长度”、内容“宽度”及质量“深度”等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一是平台强基,通过线上平台汇集海量数据提升普惠金融的农村覆盖面,拓展农村金融服务的“长度”。为打破金融机构与农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宁波积极利用“大数据”,推进平台化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国人民银行宁波市中心支行组织建设的普惠金融信用信息服务平台不以盈利为目的,通过与金融机构、政府部门及社会公众的共建共享、互联互通,面向全市企业免费提供融资对接、客户发现、合同管理、信息管理等服务,企业“一次都不用跑”, 就可以选择银行,获取便捷、个性化的金融服务,还可利用平台轻松开展日常商贸往来并进行信用管理。早在2017年,宁波普惠金融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已接入64家金融机构,日均查询逾7000笔,为农户融资提供了重要的增信服务。目前,宁波将打造宁波市普惠金融信用信息服务平台2.0版,在服务渠道、服务范围、风险预警、线上融资、应用场景等方面实现新突破,全面构建“普惠金融信用信息数据库+征信+金融服务”的信用信息服务模式。宁波市线上普惠金融平台的建设提高了农户获得信贷服务和授信审批的便利性,降低了农户获取金融服务的交易成本,拓展了农村金融服务的“长度”。

二是产品创新,构建多样化普惠金融产品和服务载体,提高农村金融服务的“宽度”。宁波银保监局积极引导银行创新融资产品和服务方式,支持金融机构依托数字技术针对农户数量多、规模小、抵押品少等特点,创新形成线上线下对接的融资模式;加强与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大型电商平台合作,开展产业链融资;推广具有“结算+融资”功能的乡村振兴卡,加大对乡村产业发展和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金融支持力度。例如,近年来农行宁波市分行聚焦数字普惠,以“惠农e贷”产品为抓手,将金融服务融入农户的生产生活场景,全力对接农户的多维度金融需求,提升了农业金融服务的“宽度”。

三是防控风险,净化非正规金融产品提升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服务质量,优化农村金融服务的“深度”。农村普惠金融顺利开展,离不开风险防控机制的建立。宁波金融部门加强普惠金融业务风险管理,引导商业银行建立基于数字技术的风险控制模型,加强普惠金融产品、业务、内控和基础设施等安全管理。金融监管部门、公检法部门将加强协调配合,实施综合监管、穿透式监管和协同监管,参与建设长三角区域金融风险联控机制。与此同时,宁波也正推进监管科技应用,将探索建设地方金融监管科技先行区,构建各类金融机构全流程监管框架,推进“天罗地网”金融风险监测预警监管信息系统建设,实现地方金融监管智能化、可视化。金融、公检法部门的高效监管,维护了农村金融市场的运行秩序,优化了农村金融服务的质量“深度”。


三、进一步加快我省农村普惠

金融数字化改革的若干对策建议

 一是加快农村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为数字普惠金融推动农村金融改革奠定基础。通过加快农村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升级改造,推动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支持传统农业金融服务体系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进行转变。

二是牢牢把握数字金融“长”字决,将数字普惠金融服务推送至广大农村群体。利用移动互联方式完成客户触达,利用大数据风控代替线下风控,利用线上贷款、线上贷后管理代替线下人工模式,利用数字技术将传统农村金融的“劳动密集型”转变为“数据密集型”和“智力密集型”,从而降低金融机构的运营成本,强化农村金融风险的监管,提升农村金融服务的覆盖面。

三是充分发挥数字金融“宽”字决,将数字普惠金融融入农户日常生活。在生活场景中解决农户金融需求,落实政府惠农政策,利用数字金融平台推动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以及各类涉农补贴资金归集和发放,探索各类补贴收益权质押贷款服务。运用数字化手段打通不同金融产品和金融机构的结合壁垒,结合农户金融需求定制化地为农户提供一揽子综合金融服务解决方案。

四是准确运用数字金融“深”字决,通过数字技术提升农村普惠金融的服务效率。充分利用大数据、区块链等数字技术“唤醒”农户金融“沉睡”数据,精确刻画客户图像,有效识别客户金融需求及信用信息,提高农村金融数据的分析质量和分析效率,拓宽农户的征信渠道。

五是加快构建多方深度参与、协同发展的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服务体系。相关部门应加快推动涉农数据的整合利用,利用数字技术积极推动农户信用档案建设,持续优化农村信用环境,进一步完善适应农村地区数字化的金融监管措施。金融机构及平台企业应围绕农村场景,加快数字化转型和数字金融产品服务创新,将信贷、保险等金融服务嵌入到农业科技场景中。


作      者:余晨阳、傅昌銮

单      位:杭州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课题名称:2020年度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三农研究”课题《农村金融改革研究》,20NDYD031YB

学术贡献:1、本课题组在理论方面阐述了数字普惠金融推动农村金融改革的重要作用、运行机制和模式创新,系统地梳理了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客观规律。2、本课题组在实践方面分析了浙江省内数字普惠金融推动农村金融改革的典型案例,探索了浙江省借助数字普惠金融推动农村金融改革的具体路径。

余晨阳,杭州师范大学经济学院讲师,杭州师范大学数字经济与城乡融合发展研究院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农村金融、产业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等,主持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2项,发表论文10余篇。

傅昌銮, 杭州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杭州师范大学数字经济与城乡融合发展研究院院长。浙江省151第二层次人才,浙江省高等学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主要研究方向为数字金融与农村金融、数字经济与乡村振兴等。



-往期回顾-
习近平生态思想与新时代绿色发展|之江策数字乡村内生发展模式的实践逻辑与优化策略|之江策推动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守好党的根脉|之江策以数字乡村建设赋能乡村振兴:来自浙江的探索与实践|之江策
在共同富裕新蓝海中锚定浙江产改的新跑道|之江策
义乌农业标准地改革实践与推广建议|之江策

投稿邮箱:zhijiangce@163.com

欢迎个人分享,媒体转载请联系本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