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FinTech China | 金融科技前沿精选(第9期)

北京FIRST 前沿监管科技 2022-05-10

FinTech China

记录金融科技发展的全球趋势和中国焦点

记载科学技术进步的全球风向和中国创新

通过“FinTech China”,让我们一起见证新技术给金融带来的美好未来


FinTech China

Highlighing the global trends and Chinese focus of FinTech development.

Capturing the local dynamics of technological Frontiers   

Dedicated by FinTech China, join us to witness and welcome the exciting future of  finance brought by new technologies.

01

国际前沿资讯

欧洲最大金融科技独角兽Klarna获6.39亿美元融资,估值达456亿美元

6月11日,瑞典金融科技巨头Klarna宣布在最新一轮融资中获得6.39亿美元投资,由软银愿景基金2号领投,老股东Adit Ventures、 WestCap Group等跟投。Klarna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Sebastian Siemiatkowski表示,本轮投资将会用于收购企业以及扩展全球市场。目前,Klarna已经进入全球20余个国家地区,拥有超过9000万活跃用户,日交易次数超过200万次;今年第一季度销售额达181亿美元,是去年第一季度99亿美元销售额的近一倍。


Klarna于2005年成立于瑞典斯德哥尔摩,以线上支付业务起家,目前有多种线上支付形式,同时与全球超过250000家国际品牌合作,让消费者可以直接在Klarna的应用程序上实现购买商品、订单跟踪等多种操作。投资者们非常看好Klarna的业务以及市场地位。软银投资管理合伙人Yanni Pipilis认为,Klarna的增长建立在其对消费者消费行为变化的深刻理解上,而这种消费行为变化会进一步加速Klarna的增长。


相关资讯链接:

https://techcrunch.com/2021/06/10/fintech-giant-klarna-raises-639m-at-a-45-6b-valuation/

PayPal在美国全面调整费率,增强数字支付领域竞争力

6月21日,在削减部分Visa和Mastercard交易的幕后处理成本之外,PayPal控股公司称计划提高部分品牌支付产品的商户成本,这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数字支付领域无疑是一个大胆的举措。负责中小企业和合作伙伴的PayPal高级副总裁Dan Leberman在接收采访时表示:“调整价格的目的是帮助客户更清楚地了解我们的价值所在”。这项战略转变反映了 PayPal 在线交易方面日益增长的力量。随着消费者和企业在疫情期间涌向该公司,其活跃账户增加到3.77亿,是2015年的2倍多。


根据该公司公布数据显示,在专有产品的支付交易中,PayPal 将向卖家收取 3.49% 外加 49 美分的费用,包括其在商家网站上的付款按钮和数字钱包。较高的费率适用于PayPal Checkout、Pay with Venmo、PayPal Credit和新的先买后付产品Pay in 4等产品。而在处理 Visa 和 Mastercard 借记卡和信用卡交易支付时,卖家将支付 2.59% 外加 49 美分。降低基本交易处理费率有助于PayPal与包括Stripe和Authorize.net在内的竞争对手进行竞争。Leberman称PayPal有望因折扣而获得客户。

02

国内前沿资讯

京津冀

区块链信息服务第五批备案名单公布,北京备案数量居首

6月18日,国家网信办发布第五批共223个境内区块链信息服务名称及备案编号。从地域分布来看,北京再次拔得头筹,以37个区块链信息服务备案数量居首,广东和江苏次之,备案数量分别为35个、34个。上述三地组成头部方阵,备案数量已接近总量的一半。值得注意的是,北京已连续5批居于备案数量首位,总备案数量多达340余个,占比接近全国的三成。具体来看,金融场景成为热门领域。不仅银行、保险、券商等机构身影活跃在备案名单中,中银协、中证协、中国互金协会三大协会相关服务也均获备案。


媒体评论称,作为我国区块链产业发展的排头兵,北京一直出台扶持政策助力行业做强。2020年6月底,北京发布区块链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明确了主要目标:到2022年,把北京初步建设成为具有影响力的区块链科技创新高地、应用示范高地、产业发展高地、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形成区块链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的“北京方案”。

大湾区

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街边力推移动支付

6月20日,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为推广下月即将在港落地的港府消费券计划亲自上街推广。6月18日,陈茂波在记者会上公布了消费券发放细节:全香港符合资格的18岁以上居民,可于7月4日至8月14日通过电子或纸质方式登记,最早于8月1日就能拿到第一批消费券。按港府《财政预算案》计划:消费券每人可派发5000港元,可通过八达通等传统方式分三期领取,或通过AlipayHK等电子钱包分两期领取。


香港财政司司长办公室财政预算案及税务政策组主任王学玲此前在记者会上表示,消费券的使用范围包括本地零售、餐饮和服务业的实体和网上店铺,以及公共交通费。上周末陈茂波在花园街探访体验时,就有童装店店主表示:自从政府推出电子消费券利好消息后,周围不少商户都抓紧安装相关系统;而当陈茂波周末到由香港工联会主办的“长者智能手机学习班”考察时也发现,现场的12名香港老年人中已有6位安装了AlipayHK等电子钱包。

03

市场观察

雄安新区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观察:首笔“链上”数字人民币工资代发已完成,正逐渐走进民众日常生活

2019年底,雄安新区作为首批数字人民币使用试点之一,率先启动数字人民币试点。2021年6月19日,有媒体记者在雄安新区探访发现,数字人民币正逐渐走进雄安民众的日常生活。例如,一家连锁超市中,收银台醒目的位置上摆放着使用数字人民币支付的流程说明,时不时有顾客询问并尝试使用数字人民币支付。中国银行、中国电信和国家电网率先在雄安新区将数字人民币硬钱包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充电场景……


此外,雄安新区日前已完成首笔“链上”数字人民币工资代发,雄安今年春季造林项目建设者以“数字人民币”形式领到工资,这是全国首批“区块链+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之一。通过“区块链+数字人民币”发放工人工资,将区块链技术和数字货币的便捷性、安全性以及法定货币的特点整合起来,资金只能用于工人工资的发放,不能用于其它用途,更能保障建设者的权益。此次实践同时体现了数字人民币的可编程性,相关项目的信息以及建设者的信息均可列入到支付过程,锁定资金的支付方向、内容和金额。

04

重点报告摘编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科技研究所《开放银行全球监管报告》

5月30日,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科技研究所发布《开放银行全球监管报告》。该报告从全球视角分析了当前开放银行生态体系,剖析了我国与全球对开放银行监管的现状与不足,并给出相应政策建议。

1.开放银行的国际监管现状

从全球其他国家或地区开放银行的监管现状来看,整体上,不同国家或地区对开放银行的监管态度与政策力度差异较大。美国对开放银行的发展持积极引导态度,政府只出台原则性指导指南,对于细分的技术规范、市场准则等方面没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约束,而这些主要由市场自行制定。

新加坡和中国香港地区则对开放银行的监管持积极建设态度,政府努力营造良好的开放环境,制定各项数据保护、数据开放等规范准则,积极参与开放银行运转环境的建设过程。

欧盟以及英国作为开放银行的倡导者选择通过出台支持市场公平竞争的政策文件来引导开放银行体系中金融机构的开放与合作,进而促进市场竞争与推动银行创新。

2.开放银行的中国监管现状

从我国目前开放银行的监管现状来看,我国对开放银行监管起步较晚,同时监管力度方面指导性意见较少。

在技术标准方面,我国于2020年2月13日发布《商业银行应用程序接口安全管理规范》,是我国在开放银行技术监管方面迈出的第一步。此外,国家在宏观层面上相继出台了《金融科技发展规划》和《中国银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监管指导意见》,从银行业科技化的宏观层面出发,指明商业银行在开放化过程中所需遵循的基本原则与发展道路。

在法律层面,国家相继出台《网络安全法》《银行业金融机构数据治理指引》《中国人民银行消费者权益保护实施办法》等相关法律,加强商业银行开放化过程中对可能出现的法律漏洞与问题监管层面的进一步完善。在行业自律方面,国泰君安证券、浦发银行、太保集团等横跨银证保3个业态的12家机构带头签署了开放金融联盟协议,这是由行业自发倡导下而产生的开放银行市场运作规范协议。

3.开放银行发展建议

一是政府以及行业机构应该意识到银行业务逐渐开放化是未来的必然趋势,政府应该参考国外监管体系较为完善的国家或地区如欧盟和英国等对开放银行进行逐步引导与支持,在基本的政策引导与支持下,应逐渐加深开放程度,探索开放银行发展过程中数据实现价值的可能性。除了依靠政府推动形成良好的各项行业发展规范外,市场也要充分发挥其主体的能动性,积极推动参与各方在技术、参与范围等细节上达成共识,形成有利于未来各方协调有序发展的开放银行生态的形成。

二是完善开放银行对数据保护的立法工作,加强参与各方的数据保护工作。开放化进程中的各方进行高质量数据共享的前提是关于数据隐私安全的完备保护机制,为了推进参与各方数据共享工作和防止共享数据受到滥用,政府监管部门应完善数据保护中针对于数据全生命周期和全产业链条的分级保护法律机制,从内到外保障数据隐私的安全。

三是加强政府引导和优化外部发展环境。开放银行发展过程中的基础设施条件如面向第三方的5G、大数据技术等基本已经形成,而在软设施方面,许多传统商业银行改革创新的决心与积极性仍然不足,政府应通过科技赋能与产业政策支持来提升我国金融机构在开放化过程中的国际影响力,加强对数据管理、开放细则与责任共担的政策引导,逐步构建合理的银行开放模式和技术标准以此鼓励传统银行进行自主开放。

四是在结合我国实际发展国情的基础上积极借鉴各地经验,逐步推动开放银行发展。监管部门在进行监管工作过程中可根据风险治理能力对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分级并引导其依次、有序进行开放工作。在具体的开放内容方面,应考虑在第一阶段进行产品与服务的开放,第二阶段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流程以及健全数据保护机制和监管流程,第三阶段进一步规范技术准则,逐步开放账户、交易等数据以满足更多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并且继续巩固和完善开放银行的政策框架。

五是完善资质审核机制,增强参与准入管理。为更好保护银行和消费者权益,应对第三方机构进行适当的资质准入管理,同时加强对消费者数据授权的安全保护。具体而言,在监管准入管理以及授权管理包括对客户数据授权严格的许可认证机制和对第三方资质严格的资质准入管理。

六是明确开放范围,促进参与多方达成共识。为促进参与各方的高效合作和开放生态顺利运行,监管部门需要对开放数据范围进行有效界定以更好推动开放银行的发展。在涉及关于用户身份账号信息、用户交易记录等具有价值的敏感信息的开放时,需要监管机构进行相应的立法以明确针对于不同阶段和不同群体的数据开放范围,以避免用户数据隐私被非法分子利用,确保商业银行在范围允许之内分步骤推动数据开放,持续推动数据开放生态的建成。



整理编辑 / 李思睿、李杨、吕耘瑶、范修凯、孙越崎、吴婷



往期链接

FinTech China | 金融科技前沿精选(第8期)

FinTech China | 金融科技前沿精选(第7期)

FinTech China | 金融科技前沿精选(第6期)

FinTech China | 金融科技前沿精选(第5期)

FinTech China | 金融科技前沿精选(第4期)

FinTech China | 金融科技前沿精选(第3期)

FinTech China | 金融科技前沿精选(第2期)

FinTech China | 金融科技前沿精选(第1期)




本系列为北京前沿金融监管科技研究院原创文章,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文章同时发布于本院官方网站,地址:https://bjfirst.org.cn/

关于我们

FinTech China是北京前沿金融监管科技研究院推出的系列信息产品。

北京前沿金融监管科技研究院(Beijing Frontier Institute of Regulation and Supervision Technology,简称FIRST)是由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指导建设的一家非官方、非营利性质的研究机构,专注于适合我国国情的监管科技前沿创新理论研究。

研究院依托浙江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院自2014年成立以来在学科建设、国际化发展、政产学研创融合发展等方面积累的优势,积极与北京市开展合作,助力北京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金融科技创新中心。研究院致力于开展适合我国国情的金融科技和监管科技前沿创新理论研究,发布“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城市报告”,通过“科技+金融+应用”的聚集效应,提升“科技+监管”“科技+合规”的双向场景赋能。作为全球监管科技论坛秘书处,研究院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构建监管机构、行业协会、金融企业、科技公司以及科研院所等各主体良性互动的平台,打造监管科技生态圈和金融科技发展生态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