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5·17特别推出】他是视障人士,也是无浪漫无性吸引者|无性吸引之声

无性吸引之声 无性吸引之声 2023-07-24

受访人小时的照片(图片由本人提供)


文|文灿


(本文根据受访人小时的经历而写作)


小时是一名无性吸引者,也是一名无浪漫者。


青春期,在同学对性产生一股好奇时,小时对此却表现出淡漠的态度,且对暗恋这种情感感到茫然。


大学时期,小时谈过一次恋爱,但没过多久,对方便向小时提出了分手,原因是感受不到恋爱的感觉。


此后,小时一度踏上了取向认同为男同性恋的探索之路。


同时,作为一名视力障碍人士,小时对于残障身份与性少数身份的交叉有着自己的感触和思考。


在这同属于少数群体的背景之下,小时有着属于自己的坚韧生命力。


注:我们正推动将“无性恋”正名为“无性吸引”,以促进大家认识到Asexual是关于从不或很少感受到性吸引的议题,并避免性吸引与浪漫吸引的混淆(点此阅读倡议理由书)。


Photo by Viktor Talashuk on Unsplash


未知状态


“我好像真的从未对谁产生过迷恋的感觉。”


中学时期,关于暗恋这种朦胧的情感并没有在小时身上萌发,尽管小时曾短暂地关注过一位学妹。


“你为什么会注意到她?你为什么会想要她的联系方式?你是不是暗恋人家?”


面对同学的提问,小时找不到答案。


直到许多年后的现在,当小时去回忆这件事时,他发现自己对学妹只是出于一种好奇,而同学将这种好奇归结为“喜欢”,这让当时的他感到迷茫。


上大学后,小时和同班女生小羽谈了一场恋爱。


在小羽发出在一起的讯号时,小时并不明白自己对她的感情是什么。


他觉得小羽性格好,和她相处起来比较舒服,再加之“别人都在谈恋爱,理所应当地我是不是也要谈谈?”这一想法的催化,小时接受了。


一开始,小时的家人表示反对,因为小羽的视力和小时的情况相似;但在小时的坚持下,家人最终还是同意了。


在这段恋爱中,小时和小羽的亲密接触止于拥抱。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小时感觉到小羽正在和他疏远。小时以为对方有事在忙,也想着自己和小羽没有闹过矛盾,便没有主动去和小羽沟通。


直到最后,小羽提出了分手,因为和小时在一起时,她感受不到恋爱的感觉。


看到分手消息的小时情绪复杂。他感到莫名其妙,在失落当中又有些不知所措——他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小时反思着自己是不是做了什么事让对方伤心了,而直到现在,小时才明白过来小羽所说的“没有恋爱感”指的是什么。


“我们根本不像情侣。”


在小时看来,恋爱就是一起牵手、逛街、吃饭,再有一个拥抱,仅此而已;至于亲吻,小时觉得这样很冒犯,而且他也没有强烈想要亲吻对方的想法。


在这段平平淡淡的感情中,两人也有过快乐时光。


有一次在校园里,小时给小羽荡秋千。当她让小时荡得再高一点时,小时觉得小羽像个小朋友。


那时他突然想到“岁月静好”这个词语。他设想过和小羽一起生活的场景,两个人彼此成就,彼此需要;但是这些设想,与性无关。


小时回忆起青春期阶段周围同学对性产生好奇时,自己对其只是一种淡漠的态度。


“那时我没有去想太多,(反而)有一种优越感,觉得自己还挺君子的。”


Photo by Aziz Acharki on Unsplash


Bromance(男性间的亲密友情)


我是GAY吗?


小时曾怀疑过自己会是同性恋。


在小时年纪还小的时候,他喜欢和朋友有亲近的肢体接触;直到上高中以后,小时还保留着这个习惯。


对小时来说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但在同学眼里,这些动作有些过于亲密,有点“基情”。


后来,朋友误以为小时对他有意思。在小时解释以后,朋友依旧觉得小时对他“另有所图”,抗拒和小时发生肢体接触。


小时对此感到不理解,因为他从小就觉得同性之间不需要有特别强的界限感。出于这种想法,那时他并不觉得自己是同性恋。


而这一认知转折发生在小时上大学的时候。


小时的好友让他帮忙带早餐,而他有些乐在其中,变着花样地给好友买早餐。


渐渐地,午饭也变成了小时来带。考虑到好友中午会睡懒觉,小时还会给他带一些汉堡包之类的食物,冷了也能吃——即便它比较贵,还得排队,小时也并不在意。


小时从中感觉到了一种奇怪的满足感。


在不知不觉中,他们的关系慢慢变近。好友开始变得黏人,喜欢坐在小时的腿上。


小时一开始想到的是“我是在带小孩”。他将初中时带过的二年级小朋友与其进行了比对,感觉两者有些相似。


后来,好友向小时走来,小时就一把把他揽了过来,主动给他当坐垫。


有次好友在睡觉,小时走近一看,觉得对方很可爱,有点想要握住对方的脚踝。突然间,小时觉得自己是不是对他有些在意过头了。


“还有一次不知是什么神秘机制触发了我的性兴奋,但是后来想想好像这只是性兴奋,不是性吸引或者性冲动。我并不想对他做什么,但是当时搞不懂啊。”


最后是和初中一样的剧情,好友疏远了他。小时感到难受,他希望自己对好友的这种关心能够被对方接受。


Photo by Hannah Rodrigo on Unsplash


在认为自己是男同时,小时下载过一个交友软件,但上面的风气让小时感到不适。


小时也曾加入一些同性恋社群。一些志愿者和小时聊到男同暗恋直男产生的纠结情绪时,小时也找不到归属感。


有趣的是,有一次志愿者问小时“是不是跟家里出柜了”,这把小时吓得一个激灵,以为是要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了。


原来,小时的父母偶然间看到他和志愿者的聊天内容,然后悄悄地加上了对方的微信。


但小时猜想中父母撕心裂肺的场面并没有发生。双亲平静地询问小时这件事情,连小时的弟弟也在旁边说“你是不是(男同)啊?你要是也没关系”。


小时的母亲问道:“那你对那个女孩子是什么感情啊?你能分清楚吗?你想跟那个男生发生同性性行为吗?”


母亲的提问让小时愣了一下。“我不想,那就是兄弟情。”小时说。


接下来,母亲又发出了一连串的追问。


——那兄弟情怎么就不能那个呢?那你可能还是喜欢女生的。你以后再大点,去了解更多的女孩子。

——我不喜欢女生。

——那你想不想跟他发生同性性行为?你们有没有发生过?

——没有。

——那你想吗?

——我没考虑过。

——那你肯定不是。


小时觉得母亲是在摧毁他的自我认同,是在改造他。


Photo by Alexander Grey on Unsplash


我不是GAY


小时继续在这条路上探索着。


当浏览一些公众号上的感情故事时,小时会被感动,但无法产生共鸣,尤其是与欲望有关的部分。


他感觉自己无法融入其中。


“包括在看耽美小说的时候,我也是喜欢两个好兄弟之间亲密无间的感情。它没有爱情的苗头,完全就是很纯洁的关系。


“但有了恋爱,有了性这些东西以后,我就觉得为什么一定要有这个东西?没有这个东西不行吗?”


实习以后,小时了解到了无性吸引这个概念。


一开始,小时对此没有特别关注,但看了越来越多的故事以后,再结合对Bromance的理解,小时觉得无性吸引和无浪漫倾向比较接近自己的状态。


小时对亲密关系有需求,但这种亲密关系并非是爱情。


“我很难说那段感情是不是浪漫吸引,可能具有某些浪漫吸引的元素,但是你说是那种通常的恋爱情感,好像也不完全是。


“但是,我确实非常喜欢为对方付出而给我带来的满足感。如果对方表现出对我的需要或者依赖,我会觉得‘哇塞’,心都化了。


“然后如果对方喜欢靠着我,喜欢让我抱一下,就会让我产生一种一个慈爱的父亲对待自己的孩子的感觉。”


现在,小时遇到了另一位男生。小时明显知道自己对那男生就是“慈父般的感觉”,而对方对于自己的付出也不会感到排斥。


有时小时还会和他开玩笑:“我把你当儿子,你看爸爸怎么样?爸爸给你买吃的。


“什么时候我们的民法典能建立一个成年收养制?要是可以收养成年人,我就领养你。”


虽然小时相信,人与人之间深刻的情感联结未必一定是浪漫关系,但小时不知道当这位男生有女朋友以后,他们的关系是否还能继续下去。


“其实很多人都完全理解不了,而且一般女生都接受不了自己的男朋友跟兄弟这么腻歪。”


Photo by Scott Osborn on Unsplash


作为少数的我


除了是一名性少数者,小时还是一位视力障碍人士,二者都属于少数群体。


这两种不同的身份交叉在一起,让小时更加感受到标签带来的刻板印象,而他也更加理解了少数人群需要的是被尊重——尊重多元的存在。


在大多数人眼中,视力障碍人士所能从事的工作似乎只有盲人按摩。


当小时想要报考法律研究生时,他的父亲没有表现出支持。


因为视力障碍这一点,父亲觉得小时没有必要再考研,“毕竟读了研出来与没读没什么区别”——父亲觉得小时不需要那么高的学历。


当外界将各种刻板印象施加于自身时,小时觉得自己需要做的就是“拒绝内化”。


他一直在努力对抗着,并尝试打破这种刻板印象。


由于是视力障碍人士,小时在社交方面难以扩展,更多时候接触的是内部群体,更深层次的关系也是面向内部群体,共鸣在其间产生。


但从性少数身份来说,亲密关系的构建或许更加困难,因为小时去除掉了关于性的部分——他更看重的是关系的深刻,以及对于对方的付出。


小时渴望着被所爱之人信任和依赖,而这里的爱并不局限于爱情。


小时所期待的亲密关系之范式与传统社会定义下的范式不符,但小时觉得这可能也是一个契机,让小时能够探索自己到底适合什么样的亲密关系模式。


“我从目前的状态来看就是这样,我可以完美地自洽。”


Photo by Jiroe (Matia Rengel) on Unsplash


今天正值5·17国际不再恐同恐跨恐双日,一个属于全体彩虹群体的节日。


遗憾的是,“不再恐无”似乎还没有被正式地添加入该节日的内涵中。


在此,我们希望进一步推动大家关注到无性吸引及无浪漫群体,让相应的恐惧不再发生!


END


推荐阅读

无性吸引议题常见概念参考译名表

关于推动“无性恋”正名为“无性吸引”的倡议理由书


往期回顾

纸性恋?距离产生美?光谱上的吸引、拒斥和回应

【妇女节专稿】迈向无性吸引的女权主义?

因为嫌她“不够浪漫”,前任提出了分手

“我就是不爱具体的人”

在无性吸引身份中,把握住缓慢而脆弱的情感

拥有多元之爱的无性别无性吸引者


欢迎扫码联系社群专员加入社群



无性吸引之声

关于无性吸引(无性恋),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