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当我们试图在心理学专业教科书里寻找性多元知识

小悟生心理 小悟生心理 2023-05-16


很多小伙伴想学习性多元的知识,甚至希望能够去专门的性别研究相关专业进修。

知乎相关问题讨论

国外一些高校在这个方面已经有一套比较成熟的教育体系,但是目前中国大陆地区则比较欠缺。

edurank上性别研究专业大学排名之中国地区前三名

如果你在中国大陆地区选择心理学专业,虽然没有系统完整的性多元教科书供我们学习,也可以在一些教科书的边边角角中发现一些彩虹知识。

注:本文的所有总结和引用均直接来自教科书,可能部分知识用语比较陈旧、刻板,不能体现性多元友善,一些研究结论由于年代问题也有待推敲。文章最后会给出当前教材可能存在的问题,希望各位在阅读时可以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01


生物心理学:直与弯的生物学解释


生物心理学(Biological Psychology)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探讨的是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和脑的机制,研究行为与生物作用过程之间的关系。

1.男同性恋与女同性恋相比,在生物学方面的证据更强。

男性发现他们的性取向较早,女性则晚一些。对于男性来说,儿童期和青春期的「女性化」行为与成年时同性恋倾向密切相关。但是女性早期的「男性化」行为却对女性性取向的预测力不强(Udry & Chantala,2006 )。与男性相比,更多的女性对男人和女人在身体上都有吸引力( Chivers, Rieger, Latty,& Bailey, 2004, Lippa, 2006 )。有些女性会在同性恋和异性恋之间转换一次或者多次(Diamond, 2007)。而对于男性来说,这种转换是很少的。尽管女性同性恋也会与某些生物学因素相关,但是男性的生物学倾向更强一些。

2.不同性取向的遗传学解释

双生子研究是用来了解遗传和环境因素对某种心理发展特征的影响程度的常用研究方法。同卵双生子在遗传结构上完全相同,而异卵双生子之间只有50%左右的遗传结构相同,收养的儿童在环境上完全相同。

男性同性恋和女性同性恋成年亲属的性取向

与同性恋者同卵双生的人也是同性恋的可能性最大,异卵双生子较低一些,收养的兄弟或者姐妹更低。这些结果揭示了与性取向相关的遗传因素。

3.产前环境可能影响性取向

性取向与成年期时身体中的荷尔蒙水平没有关系。成年男同性恋的睾酮激素和雌激素水平与男异性恋的水平是相同的,多数女同性恋者与女异性恋者也有相同的激素水平。然而,性取向可能依赖于大脑发育敏感期时的睾酮激素水平(Ellis & Ames, 1987)。

母亲的免疫系统可能存在产前效应。有血缘上的哥哥的男人出现同性恋的可能性大,即使兄弟俩是分开抚养的(Bogsert, 2003b; Purcell, Blanchard, & Zucker,2000, Bogaert, 2006)。一种解释是,母亲在生男孩之前,母亲的免疫系统可能与儿子的蛋白质拮抗,然后攻击他后面出生的男孩,而改变他们的发展。这种解释得到了一些证据的支持,但令人疑惑的是:哥哥有可能增加右利手弟弟同性恋的可能性,但是对左利手的弟弟没有影响( Bogaert, Blanchard, & Crosthwait, 2007 )。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关于性倾向的知识,比如同性恋与异性恋有何生理上的不同,以及同性恋基因如何遗传下去,在这本书的第11章11.2性行为的多样性之性取向部分有更多的内容等待你的发现。


02


变态心理学:跨性别的产生及干预方法

变态心理学(Abnormal Psychology)主要涉及对异常心理现象的描述,对其如何进行诊断、不同理论模型对各种异常心理现象成因的分析和解释,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治疗和干预等内容。

「abnormal」一词的含义是不正常,或异常。实际上,关于「变态」一词的翻译,有研究者认为带有某种程度的贬义,而且也不能很好地反映英文的原意,因此建议将其称之为异常心理学。但最终因变态心理学一词的用法已有时日,而且在大学心理学系中的课程设置中均称之为变态心理学,因此至今仍沿袭了这一用法。

1.跨性别产生的原因

激素理论:

在怀孕时母亲体内过高的雌激素或雄激素水平对胎儿的发育会造成影响,会雌化男性胎儿或雄化女性胎儿(Collaer & Hines, 1995)。有少量研究发现,男性易性症患者第23对染色体有额外的Y染色体(47,XYY),女性易性症患者有额外的X染色体(47,xxY)(Turan,2000)。

出生序列

Blanchard和Bogaert(1996)发现男性性别认同障碍的患者,其出生顺序比对照组晚,而且家庭中有更多的哥哥。

社会环境因素:

家庭的养育方式被认为是一个重要因素。一般的男孩在表现出女性的兴趣和行为时,往往会受到家庭的反对。而女性化的男孩在其家庭中往往非但没有受到反对,有时反而得到鼓励。当他们穿女性的衣服时,家长们认为这是孩子的聪明可爱,有的母亲还指导孩子如何化装,家庭的相册中常常有男孩穿女孩衣服的照片,这样会造成生理上的性别与后天习得的性别认同之间的冲突(Zuckerman, 1999)。但也有研究表明,虽然社会环境影响对性别的认同有一定的作用,但并不一定起决定性作用。

图片来源:《丹麦女孩》

2.跨性别的干预方法

对性别认同障碍的治疗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通常病人来求治的动机是改变身体而不是改变心理。Cohen-Kettenis (1997)认为,心理治疗对于改变这类障碍的努力常常是无效的。

目前为止,最有效的方法是通过外科手术改变解剖结构,称为「性别再造术」(sex reassignment surgery)。在中国目前已有此类手术,但往往对接受手术者未经心理适宜程度的测查及心理适应方面的治疗。而在西方,进行这类外科手术需要在心理治疗师的帮助下分阶段进行。

在西方做此类手术之前,希望改变性别者至少要按异性的角色生活两年,使其确定自己的确想要成为一个异性,而且他们必须在心理上、经济上和社会上是稳定的。

两年以后,如果病人仍然坚持手术并且情绪、人格稳定,就可以向有经验的外科医生咨询。由他来决定是否手术,以及手术的方式。一般判别是否手术的标准是患者坚持了很多年试图改变自己的性别;有能力作为其所希望的性别满意地生活两年以上。

注:在2018年,ICD-11(国际疾病分类-11)已将性别认同障碍/性别焦虑(Gender Identity Disorder,Gender Dysphoria,中文又译作易性症)正式更名性别不符(Gender Incongruence),并且将其从精神疾病明目中删除。(详情见后文)


03


进化心理学:对同性恋顺应进化的解释


进化心理学(Evolutionary Psychology)试图用进化的观点对人的心理的起源和本质以及一些社会现象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1.关于男同性恋的进化理论

亲属利他理论

该理论认为,如果同性恋者在亲属成员身上大量投入,由此产生的繁殖收益足以补偿他们放弃自己繁殖所带来的损失,那么同性恋基因就有可能在进化中存留下来。然而,对美国同性恋和异性恋男性的研究结果却并不支持该理论,同性恋在对亲属的资助和投入上与异性恋并没有差别(Bobrow & Bailey, 2001; Rahman & Hull, 2005 )。事实上,男同性恋说他们与亲属的关系更为疏远,这与亲属利他理论的解释刚好相反。

女性生育力假说

该理论认为,如果同性恋基因可以同时提高女性亲属的繁殖率,那么这些基因就有可能得以进化,这是因为,虽然男同性恋的繁殖率很低,但这些损失可以从女性亲属那边获得补偿。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尽管男同性恋的后代数量仅为异性恋的五分之一,但是男同性恋的母系女性亲属(比如他们的母亲和姨妈)的确比异性恋的类似亲属拥有更多的后代。

联盟形成理论

该理论认为我们应该关注同性恋行为的潜在功能,而不是性取向。同性恋行为具有特殊的功能,即形成联盟。年轻男子与年长男性的同性恋行为是一种有效的策略,这有助于他们结成联盟,提高社会地位和等级,最终获得更多的异性资源。虽然能解释少部分文化现象,如古希腊和新几内亚某些部落的同性恋现象,但尚无证据表明性关系更有利于男性之间的结盟或更有利于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

2.关于女同性恋的进化理论

虽然已经有几种理论试图对男同性恋现象进行解释,但是对于占女性人口1%到2%的女同性恋现象,还很少有人探索过这个原始而独特的谜题。

许多研究者都曾指出,同性恋并不是一种单一的现象。譬如说,女同性恋和男同性恋就非常不同:男性的性取向通常在生命早期就已经显现,而女同性恋却灵活得多、在人生的任何阶段都有可能发生(Baumeister, 2000)。

图片来源:《罗马的房子》

将来的理论可能会注意到,目前被归为「男同性恋者和「女同性恋者」的人群中存在巨大的个体差异。例如,女同性恋者中的男性角色( butch)和女性角色(femme)就拥有截然不同的择偶偏好(Baileyet al., 1997; Bassett, Pearcey & Dabbs, 2001)。其在心理、形态以及激素水平上的差异都表明,butch和 femme也许并不是一个武断的标签,它们确实反映了一些天然的个体差异

图片来源:网络

在对以上知识进行梳理时,我们可以发现当前教材存在的几个问题:

1.一些性多元用词,稍欠妥当,不够友好。如「变态」、「女同性恋中的男性角色」等。

2.对性多元的研究主要聚焦在同性恋方面,其他性多元群体涉及较少;

3.在同性恋研究中,男同性恋的占比更高,理论解释比较系统全面,而女同性恋的科学研究成果较少;

4.对跨性别的知识更新不及时。因教材未出新版,也未对此更正,性别认同障碍等词仍在被学习使用,且诊断标准也比较老旧。

比如,关于「易性症」这个词语:

2018年发布、国内2022年开始实施的《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ICD-11)》重新定义了与性别认同相关的健康情况,用「青春期和成年期性别不符」和「童年期性别不符」分别取代了ICD-10的「易性症」和「儿童性别认同障碍」等诊断类别。跨性别不再被认为是一种精神疾病

然而,在我国,现行的《中国精神疾病障碍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中,跨性别仍被定义为「易性症」,属于「性心理障碍(性变态)」分类下的「性身份障碍」;2020年印发的《精神障碍诊疗规范》中,也将「易性症」归于「成人人格与行为障碍」的「性身份障碍」类别之下。

因此,ICD-11的重新定义有助于摘除跨性别群体身上的病理化标签,推动社会大众对跨性别群体的科学认知。

当一位刚成年甚至未成年的学生,初入大学校园,本科教材正是ta们认识世界、徜徉广阔专业天地的指南针。

希望我们可以有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学术氛围,让更加友善、更加先进的性多元知识走进广大学子视野,在性别研究方面看到更多中国大学的出色科研成果。

图片来源:网络

  作者:Tommie

  编辑:Kepler

排版:暂无简介

封面图来源:《Sex Education1》


参考文献:

https://edurank.org/liberal-arts/gender-studies/cn/

卡拉特. (2011). 生物心理学. 人民邮电出版社.

钱铭怡. (2013). 变态心理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

D・M・巴斯. (2007). 进化心理学:心理的新科学:the new science of the mind.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推荐阅读







#看见 #陪伴 #联结 #改变#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