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平视阳明

之江轩 浙江宣传 2022-10-31

 戳蓝色字关注我们!



今日是王阳明先生诞辰550周年,我们该怎么纪念他?


如果只是对他“立德立功立言”的人生三不朽再次如数家珍一遍,或者对他犹如神助的军旅生涯津津乐道一回,都感觉只是云端里朝拜,并不能真正地亲近王阳明。


王阳明虽是圣人,但唯有将其看成和我们一样,年轻时有梦想、中年时会迷茫、老年时会坚守,那么他才能真正地走入我们内心的世界。


王阳明一生重要的节点有三——少年时格竹寻道,中年时龙场悟道,暮年时天泉证道,其一生都在探寻心学、创造心学、实践心学中度过。少年读王阳明,是学其人生起步之时,该如何立下信念,追寻远大理想;中年读王阳明,是学其如何“在事上磨”,拨开迷雾,自创心学,走出中年困境;老年读王阳明,是学其一生从不懈怠,越到老年,为学更加精纯,信念愈加坚定。


王阳明画像



 一


我们先来看少年的王阳明。


少年的王阳明便有其超人之处,当人人把科场功名当成人生最高目标时,他却坚守本心,立下了当圣贤的理想。这或许跟他的家境有关,他爸爸王华是状元,科举上再怎么努力也超不过了。而当圣人比当状元还难,古往今来就孔子一个。


理想虽然远大,但道路却异常曲折。当时,在成为圣贤的道路上,朱熹的思想处于绝对垄断的地位。要成为圣贤,必须要按照他“格物致知”的教科书路径去实现。


年轻的王阳明对朱熹的理论极为崇拜,但也只是一知半解,拉了自己的朋友就一块跑后院的亭子前“格竹子”去了,希望能悟出什么来。两人一直盯着竹子看,朋友看了三天,病倒了。王阳明嫌他精力不行,自己坚持了七天,最后也倒下了。


这次失败对王阳明打击很大。他对朱熹的理学失望了,觉得不是理想之道;他对自己也失望了,觉得不是圣贤之料。好好地考个进士吧,当什么圣贤呢?


青年的王阳明尤其迷乱。他重新翻开了佛经,看看能不能找到人生的出路;他新婚之夜撇下新娘,跟一个道士探讨养生之道。佛老之学,这些他曾经不屑一顾的东西,都成了他青春期排解迷茫的思想试剂。


他的好友湛甘泉评价年轻的王阳明是“五溺”,“初溺于任侠之习,再溺于骑射之习,三溺于词章之习,四溺于神仙之习,五溺于佛氏之习”。联想到我们每个人的青春,不也都是有许多茫然无序吗? 


直到三十一岁,他才又重新回到做圣贤的正途上来。


这些走过的弯路都没用吗?不!这些才构成一个丰富多彩的王阳明,才成就了日后的他。比如说,要是王阳明年轻时没有对禅宗的研习,学习化用佛学心法义理,哪会有心学的创立?


王阳明纪念馆。图源:视觉中国




人到中年的王阳明,学养认知虽已积累很多,但从表面上看还是泯然众人的——官职不大不小,六品主事;学问不深不浅,还没有自己的学说;门徒不多不少,铁杆的也就三四个。无论怎么看,也没成为圣贤的一点迹象。


那他是如何突然开挂,突破中年的平庸,踢好了人生的下半场呢?这或许得“感谢”那一手遮天的太监头子刘瑾。他先是把仗义执言的王阳明打了个半死,然后扔到了贵州龙场。


现在我们说贵州好山好水好风光,可那时完全是化外之地,野兽出没、瘴气肆虐,被发配到那里,家里就先得准备后事了。王阳明的千古名篇《瘗旅文》,入木三分地描述了这一可怕场景:北京的一个小官员到贵州上任,结果两日之内,官员、儿子、仆从全部水土不服暴毙,三具尸体都躺在王阳明前面。这就是他当时的生活环境。


王阳明反思,自己这三年为什么能活下来,就是内心安宁,从不忧伤。作为主人,他反过来照顾一起来的仆人,给他们烧饭吃药,为他们唱歌起舞,排解思乡之苦。周边的土人虽和他言语不通,但也被他慢慢感化,和睦相处,成了好朋友。


他克服了病痛、忍受了煎熬、超越了荣辱,但还未参透生死,没有突破生命中最大的困惑。他整日“端居澄默,以求静一”。直至有日半夜,他大呼大叫,高呼“圣人之道,吾性自足”。


他终于明白了,唯有打开自己,回到内心,才能追寻到圣人之道。自宋元以来,程朱理学一统天下。理学固然有其可取之处,但在修炼上,得按着“存天理,灭人欲”的要求, 一步步格物致知,宛如打怪升级,这路径有点高不可攀。而到了王阳明这里,变成了向内求理,追寻自己内心的深处,就能达到圣贤之道,这明显便捷多了。


这一夜,影响中国思想历程数百年之久的阳明心学正式诞生了。但这只是初级的阳明心学,并没有比陆九渊的“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高明多少。


但在彻悟的那一夜,他点亮了自己,在磨难和淬炼中,实现了对中年平庸的跨越。


阳明洞天。图源:视觉中国




龙场悟道只是开始,心学还需要打磨完善。他开始传播“知行合一”的理念,这在当时是石破天惊的。


因为朱熹讲的是“先知后行”——唯有认清了,才能去实践——当时被认作绝对的真理。而王阳明却认为“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两者本来就是一体的,“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如果一个人没做到知行合一,是被私欲隔断了。


但“知”和“行”如何合一?它们之间依然还缺一座桥。


直到了晚年,王阳明终于在《孟子》里找到了“良知”二字,认为“良知”就是“知”和“行”的本体。他认为,良知人人具有、个个自足,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只要人人抹去了遮蔽在良知上的那层壁障,就能致良知了。他建立了“以良知为本体,致良知为功夫”的路径,贯通了格物、致知与正心、诚意,心学体系愈加完善。这一年他已近知天命之年。


《良知诗四绝卷》(局部)


晚年在西征广西之前,在家门口的天泉桥上,面对两个学生的争论,他又对四句教的宗旨进行了更深层次的解读。四句教此后广为人知:“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是王门的不二法门。不管本性上是利根还是钝根,不管方式上是渐修还是顿悟,据此皆有入门之径。但王门弟子对此理解不一,后世纷争不断,难有定论。这一年,他已56岁,距离开人世只有两年。


王阳明的后半生较为顺风顺水。仕途上,他迅速升迁,从小站长成为朝廷的一方大员;功业上,他屡立奇功,多次剿灭叛乱,几乎战无不胜,成了兵神;学术上,他成为天下闻名的大儒,在军旅中或书院里不停讲学,南来北往的门徒越聚越多。


而支撑他能顺利完成这一切的,就是他自创的心学。比如,他的“良知之学”在平定宁王之乱时便发挥了用处。两军交战,我军失利,别人失色,他依然在帐中讲学,神色自若;顷刻敌军溃败的喜讯传来,别人狂喜,他却不为所动,将“良知临事不动心”的用兵之道运用到极致。


伟大也要有人懂,人生要读王阳明。因为你我在这纷杂世界里,懂了心学,更容易守住本心,懂得宁静,解除困惑,破除心中贼。少年读,能解青春无序的迷茫;中年读,能解人生半场的困惑;老年读,能解暮气沉沉的懈怠。


学其“知行合一”,能让自己的认知和行动不相分离,既在内在精神上下功夫,也在事上磨炼,在实践上下功夫;学其“良知之学”,就是从良知良能出发,努力达到超凡入圣的境界。


或许,我们还要记得,他曾经和我们一样普通,到五岁才开始说话,进士两次落榜,最后却活成了我们理想中的样子,这既是其心学实战成功的最佳例证,也是给我们人生之路的最好启迪。



声明: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浙江宣传 



往 期 精 彩 内 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