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经济大省如何做强经济报道

之江轩 浙江宣传 2023-02-15

 戳蓝色字关注我们!



浙江是全国“挑大梁”的经济大省,也是民营经济大省。浙江企业买卖全球,浙商足迹遍布天下,我们脚下这片活力潮涌的热土,是经济报道的天然富矿。


然而,实事求是地讲,近年来我们听到的浙江经济研究界的“高见”还不多,看到的专业经济记者的“大作”也不多,尤其是能以浙江声音影响全国舆论的经济报道很少。


经济大省要有拿得出手的经济报道。在声势浩大的“眼球争夺战”中,浙江主流媒体的经济报道如何能够“搅动一池春水”,以精品力作洞察发展趋势、捕捉时代脉动、诠释浙江实践,值得我们好好破题。


杭州 图源:视觉中国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人民日报社创办《市场报》,新华社主办改革开放后第一份全国性经济日报《经济参考报》,《经济日报》在北京创刊,吹响了重振经济报道的号角。后来,《财经》《经济观察报》等接连亮相。


伴随中国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经济报道的功能从政策宣传拓展到信息服务、行业分析、社会监督等,形式更加多元,传播渠道不断迭代,迎来了欣欣向荣的春天。其中,一批名记者推出名作品,产生广泛影响,长留读者心中。


比如艾丰,曾任《经济日报》总编辑,发表过《理一理思路》《首钢启示录》等作品,深刻剖析经济现实,还研究新闻采写方法,出版相关著作,尤其对品牌理论有独到研究。比如詹国枢,曾任《人民日报》海外版总编辑,文章生动有趣、深入浅出,让人能一口气读下去,如《从煮饺子说到规模经济》《市场赋》,退休后他还开了公众号,成为自媒体达人。再如范敬宜,曾任《人民日报》总编辑,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辽宁日报社派范敬宜去农村调查。他经过调查后,写了《分清主流与支流 莫把“开头”当“过头”》。他还提出经济报道要“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等重要观点。


像这样的杰出前辈还有很多。他们既有精湛的业务水平,也有高尚的人格操守,既是新闻记者,也是研究型专家,拿出了过硬作品,推动了社会进步。


近年来,国际形势风云诡谲,国外也有一些唱衰中国经济的杂音,作为建设“重要窗口”的浙江,如何让世界“趴”在“窗”边就能了解中国经济的活力与韧性?浙江市场主体数量巨大,老百姓关心关切经济发展,如何让更多人看清方向、方位,保持耐心、定力?浙江作为经济大省、改革前沿,有许多经济现象值得关注,有许多经济问题最先遇到、值得研究。浙江的媒体人,责任在肩、使命重大。


当前,本轮疫情已近尾声,中国经济正在蓄劲复苏,拼经济成为各地主战场。有专业机构预测2023年主流媒体十个“高频词”,“经济报道”占有一席之地:新的一年经济报道分量会更重,要求会更高,主流媒体将更加注重讲好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故事。经济报道将成为全国各级媒体“同台竞技”的重要领域,这也是浙江媒体主动发声、展示作为的关键契机。


2022年12月4日,嘉兴企业代表组成的“抢单团”飞赴日本




今年1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经济日报创刊40周年,强调要“创新经济报道理念和方式,加快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为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讲好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故事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那么,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经济报道?有人总结经济报道“三重境界”,上要见思想之光,洞察时势;中可助政策之力,提振信心;下能感民生之痛,克难攻坚。做到既接天气,更接地气;既看清大势,更感同身受;既找亮点提信心,更道实情建真言。


经济报道应该成为一道“光”,能够穿透迷雾、照亮前路,还能温暖人心、点亮信心,助力经济巨轮破浪前行。


比如,1988年,《瞭望》曾发表以《中国经济发展走势访谈录》为总题,分《地方分权与宏观调控》和《变通与失衡》上下两篇的一组报道。当时正是经济体改的关键之年。基于扎实的调研,报道反映了当时一些地方自行其是、争抢资源、割地而据等问题,挖掘“热背后的冷思考”,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反观目前浙江的经济报道,对比之下,依然存在一些短板。


如“慢”的问题,即时效性不够,对一些经济领域的新闻事件、热点话题,未能及时跟进,该出手时没出手,出手时已晚好几手,“马前卒”变成了“马后炮”;


如“浅”的问题,即深度不够,只做到就事论事、从概念到概念、用数据说数据,没能讲清楚经济现象与群众生活的关系,也没能讲清楚经济政策背后的逻辑,导致外行看不懂、内行看不上;


再如“硬”的问题,即文章可读性不够,见事不见理、见物不见情,只有距离感、没有代入感,使读者读来无趣、无感;


还比如“薄”的问题,即宣传方式单调陈旧,缺乏创新,一般性报道等“大路货”多,具有权威性、思想性、前瞻性的精品力作少,深入探究经济发展趋势、发现经济领域苗头性问题继而开展议题设置的报道更少。


有学者把这些问题归结为,媒体人对我国所处发展阶段的认识把握不够,对相关利益群体的意志表达不清晰,对经济信息数据库的开发不足,为决策提供智库支撑的功能不强,以经济的视角向其他报道领域拓展深化的意识缺乏,专业化的文本表达与阐释无力,等等。


究其背后原因,有主客观多重因素。


主观上,一线记者专业浸淫、实践积累不够,对事件的判断力、对现象的分析力有待加强,需要在专业领域一线多蹲蹲苗、历历事。


客观上,新闻单位内部考核制度中,深入一线机制、对好作品的评判激励机制还不够健全科学,对经济报道求深、求新、求质的“指挥棒”没有真正立起来;一些经济政策的制定部门在发布信息时老是官话、套话、文件话,赋予记者阐释解读的空间也很小,导致政策信息成了密密麻麻的数据列举,无分析无亮点。再加上有的专家学者动辄搬出模式范式、理论术语,不接地气,触不到点上,没能助力经济报道走深,反而添了“堵”。此外,传播方式和媒介生态变革,对经济报道的内容、形式、渠道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图源:视觉中国




有人说,经济报道如同螃蟹,剥之繁琐、食之有味。笔者以为,烹好这道“硬菜”,要答好4个问题。


如何成为专家型记者编辑,写出让人点头点赞的报道?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社交媒体时代,信息大爆炸,在众说纷纭、真伪难辨的舆论场上,迫切需要专业媒体、专家型记者编辑。这就要求媒体人加强学习、练好内功,学会看K线图、三大报表,能够分析各类运营指标,对政策、宏观经济、地缘政治有了解,还要持续深耕行业领域,与经济同呼吸共浮沉。


这样才能在面对信息源、置身现场时,迅速理解耳闻目睹之事,第一时间判断其新闻价值,并突破到核心事实,入肌入理、披沙沥金,写出“外行不觉深,内行不觉浅”的报道。


如何把准发展脉搏,拿出“既见雨露,也显风云”的作品?经济不止是经济,通常关联社会、政治甚至文化。所以无论政经、产经、财经报道,都应有“大经济”的视野和格局。经济不止是冷冰冰的数据,火热的经济实践在田间地头、工厂车间、商场小店。


只有入得千企万户、用脚步丈量大地,并且眼观四路、耳听八方,善于洞见、敢于预见,能言人所未言、见人所未见,作品才能立得住。财经记者吴晓波、胡宏伟等奔走一线,积累了诸多企业的一手材料,采访了很多时代浪尖上的人物,最终写出《大败局》《东方启动点》等作品。


如何见人见物见生活,讲好经济发展背后的精彩故事?人是经济活动的主体,更应是经济报道的主角。《火车站的塞卡人》《菜价追踪》《神秘的温州人》《“老外”开始怕“老乡”》等文章,关注经济现象背后的人文精神,成功把普通人“卷入”经济生活观察,让读者觉得可亲、可信、可感。网上也有一个关于“浙江局长对话央视主持人”的短视频,因妙说民营经济,被反复提到、多次传播。可见,既要有人物的故事,也需要讲故事的人物。


如何软化活化表达,投身媒介变革、破除传播壁垒?经济报道要扎得进,也要传得开。如何“可视化”“可读化”,业内人士曾抱怨“很难”。自媒体“星球研究所”推出《世界第一大港,为何在浙江?》等系列作品;金融学者唐涯(笔名“香帅”)启动了一个长期写作计划,每年出一本书,见证、记录中国财富的变化趋势,用实际行动证明枯燥的内容可以生动呈现,硬新闻也可以“软着陆”。


新的一年,省委谋划实施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三个“一号工程”都聚焦经济领域,可以预见,这是浙江经济全面闯关夺隘、开花结果的一年。让浙江的经济报道如经济一样出圈出彩,还需我们以实践作答。





我们的第二本新书现已正式出版

不少读者询问购书“传送门”

点击下方图片或者“阅读原文”,即可入手




声明: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浙江宣传 



往 期 精 彩 内 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