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观中国”该有怎样的“中国观”

之江轩 浙江宣传 2023-07-24

 戳蓝色字关注我们!



“了解中国是要花一番功夫的,只看一两个地方是不够的。中国有960万平方公里,56个民族,13亿人口,了解中国要切忌‘盲人摸象’”。2013年3月,习近平主席在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时说。

一年后,在德国柏林会见德国汉学家、孔子学院教师代表和学习汉语的学生代表时,习近平主席再次强调:“一些人对中国有偏见,主要是源于陌生、隔阂和不了解。了解中国,不能只看一个点、一个面,切忌盲人摸象

自1840年以来,中国努力“开眼看世界”,现在早已能够“平视”世界、直面世界眼光的检视。但如今,美西方一些国家仍然未能“开眼看中国”,导致对中国形成错误认知。

“观中国”该有怎样的“中国观”?我们自身又该如何发力,以尽力避免“他者”陷入“盲人摸象”的误区?

长城 图源:视觉中国




面对“返场中国”,一些西方国家既有主观上的“不愿看清”,也有客观原因导致的“看不清”。笔者试着理出了几种形式:

垂着眼的“傲慢”。“浙江宣传”曾刊发文章《让西方文明的傲慢低下头来》,细数“文明等级论”的产生原因和危害。美西方国家这种傲慢的俯视姿态,使得他国感受不到尊重和信任,甚至引发国家间的误解、冲突。

比如疫情期间,美西方政客炮制“中国病毒论”“华为5G基站会传播病毒”等匪夷所思的谣言,令不少西方民众信以为真。这正是反智主义盛行之下,以“盎格鲁-撒克逊”文明的傲慢打量中国的荒诞写照。

斜着眼的“偏见”。随着苏联解体、冷战结束,1992年,西方学者弗朗西斯·福山宣称,自由民主资本主义成为人类政治制度的最终形态,是人类历史的终点。“历史终结论”虽很快走向“终结”,然而这种“非此即彼”的制度偏见,却时常遮蔽不同历史文化、社会结构和政治体制的差异性。

不仅如此,不少美西方国家民众还存在认知偏见和刻板印象,认为中国的产品质量不可靠,认为中国依赖价格优势挤入海外市场,等等,难以真正认识中国。

捂着眼的“恶意”。正如西班牙记者、《中国:威胁还是希望》一书作者哈维尔·加西亚所说,借助强大的议题设置和主导能力,美国政府与媒体“引领”着其他西方媒体,在全球范围内发起针对中国的“舆论战”,其做法是“好的一律不报”“不好的添油加醋”。

比如,2008年西藏拉萨“3·14”打砸抢烧事件,美国CNN作了移花接木、张冠李戴式报道,让“做人不要太CNN”成为当年热词;近些年,逆全球化思潮影响,美西方个别媒体蓄意抹黑诋毁中国,谎称“西藏在中国统治下面临缓慢死亡”;在推特、脸书等海外平台搞起“大翻译运动”,刻意将中文社交媒体中的一些极端言论翻译成外文,进行标签化。

种种事件,让西方一些媒体所谓客观公正的“面纱”一次次被撕破,其中的恶意很难掩饰。

眯着眼的“近视”。在今天这个讲求高效、“快消”的新媒体时代,“后真相”的情绪惯性、“流量为王”的KPI导向,使得一些海外媒体偏向于以碎片化信息迎合受众。

一些海外媒体甚至简单粗暴“操作”,把关于中国的个别负面事件夸大为常态性事件,导致海外民众常常“雾里看花”“如坠烟海”,难以找到清晰完整的中国镜像。



笔者认为,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有必要这样三“观”中国。

以“大历史观”看“万古江河”的中国。放眼世界,曾经大放异彩的四大文明古国中,唯有中华文明从未断流,如长江、黄河般滔滔不绝。不同于短短百年历史的民族国家,绵延数千年的历史形塑着中国人的时间哲学。

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对于时间的理解,不是以十年、百年为计,而是以百年、千年为计。”中国人具有更加长远的历史观和规划视野,经常以百年为时间刻度丈量一个时代的兴衰荣辱,由此便能理解中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深沉力量,感受中国人“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精神追求。

三江源 图源:新华社


以“革新观”看“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中国。在数千年历史长河中,中华文明跌宕变化,郡县制、科举制、行省制等持续更新,儒、道、墨等思想和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之间碰撞交融。近代以来,面对民族救亡图存的命题,中国共产党基于历史文化、国情实际和社会主义发展规律,求新求变,最终踏出一条路来。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又有了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的使命。

正如菲律宾前驻华媒体人所说:“中国唯一不变的就是一直在变。”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中国,必然日日新,也要求外界以“新”眼光相视相待。

以“天下观”看“九州四海”的中国。中国历史上有分有合,但中华民族的统一性一以贯之。对“统一”的追求,远不是单一的地缘问题、力量博弈,而是根植于血脉、人心、基因的“天下观”。

这种“天下观”,容纳九州四夷,超越种族差异,造就巍巍华夏,熔铸中华文明的开放包容气质。相较于一些西方国家的外部争雄逐鹿、内部冲突撕裂,中华文明信奉“亲仁善邻、协和万邦”,追求“天下一家、世界大同”,并于当代创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全球治理理念。



跳出“盲人摸象”的误区,了解一个真实全面的中国,确实并非易事。面对当前中国国际形象仍然存在显著的“逆差”“落差”问题,也亟待我们发挥主观能动性,以自身为出发点来发力作为。

“求同”但也“释异”,向世界说明中国。一段时间内,国内流行用西方概念来解读中国问题,用中国事实、数据来迎合西方理论。这样做多了,就意味着我们主动放弃了思考的自主性和解释中国的话语权。专家学者不能成为西方话语的“搬运工”,中国实践更不能成为西方理论的“试验田”。

“思想舆论工作也要久久为功,我们的观念和主张要经常说、反复说,不能长在深山无人知”。增强“四个自信”,必须加快建设立体的对外话语体系,不卑不亢、有理有据地回应曲解错讹、阐释理念观点,让中国话语融入并穿透世界话语体系。

如,针对美西方炮制的“自由主义人权观”,结合中国发展实践和成效,我们提出的“生存权和发展权是首要的基本人权”话语新范式,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

多元叙述,全面讲好中国故事。中国春节、汉字书法、太极武术、中药针灸等传统文化标识,已经广为世界知晓。但一个现代化的中国,在“民族性与世界性”的不断杂糅中展现传承变革,这需要政府、企业、媒体、智库、个人等群策群力,以形成“人人都是代言人”的多元叙事局面。

这方面,中国也不乏成功案例:前几年的“李子柒”现象,让我们看到个体叙述、东方美学借助社交网络所能产生的全球传播力量;网络游戏《原神》,用虚拟场景、剧情引导展示中式世界观,同时让全球“Z世代”直观感受桂林龙脊梯田、苗族吊脚楼之美。

以心交心,走近才能看清,了解才会理解。1992年,习近平同志在福州市委书记任上,促成美国加德纳夫人代已故丈夫回中国故园看看的夙愿,成就中美民间“鼓岭缘”的佳话;美国人史明智花了三年时间,在上海长乐路上来来回回,与各种人交朋友,被称作“半条马路知中国”。

国与国相交贵在诚,人与人相交贵在真。以民相亲促国相知,是中华的“和合之道”。事实证明,各国人民完全可以跨越制度、文化、语言等差异而相知相亲。

此外,我们不能局限于走马观花式的“打卡”外宣,满足于“外媒关注”“大咖点赞”,还要通过数字传播、体验互动等新打法增进共识共情,以细水长流、功在涓滴的努力,生成久远绵延的民间友谊,并让这份友谊成为看清中国的“平光镜”、牵连彼此的“金纽带”。

“每个伟大成就在成为现实之前都是一种远见。在这种意义上,它产生于勇于担当,而不是听天由命。”基辛格在《论中国》一书中这样写道。了解中国,既需要远见的引领,更需要用心去看见的行动。




点击下方图片或者“阅读原文”,

即可入手我们的第三本新书




声明: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浙江宣传 ▼



往 期 精 彩 内 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